第686章 罪名
“哼,被抓住的那兩名刺客已經承認了。還有明親王爺親筆所書的信件。人證物證具在,你還想狡辯?!來人,給我抓起來下大獄!敢行刺皇上,死罪一條!”
溫貴妃厲聲喝道。她身後的幾個太監立刻上前,想要去抓織錦。
皇後冷斥一聲,“放肆!本宮麵前,豈容你們撒野!”
皇後目光冷冽似刀,射向溫貴妃,“溫貴妃,你別忘了自己身份。一個貴妃而已,你有什麽資格抓阿錦?前朝有眾位大臣做主,後宮有本宮,別說阿錦沒錯,便是有錯,也輪不到你!”
“皇上還在這裏躺著呢,本宮仍是皇後,你膽敢僭越!”
幾個太監在皇後的威懾下不敢再往前,那窩囊樣看的溫貴妃心頭火氣,“皇後又如何?你是皇後,便可以偏袒許織錦了嗎。許織錦犯的是行刺皇上,意圖謀反的大罪,就是皇上醒了,也必然嚴懲不貸。”
“今日不管誰來阻攔,許織錦都逃脫不了!”
織錦冷冷道:“我堂堂親王妃,生死也不是由貴妃定奪的。貴妃口口聲聲說我行刺謀反,所謂證據也不過是你一家之言。”
“皇上尚在,貴妃就迫不及待要對我和王爺動手了嗎?”
溫貴妃臉色一變,眸色幾經變換,望著織錦的目光中滿是殺機。她定定瞧著織錦,突然壓低聲音道:“你說的沒錯,你的命我要定了。”
“當初在沭城,隻以為你是個一無是處的農家女,由著寧懷景娶了你。倒是我看走了眼,你心機深沉,竟是永寧侯之女。”
溫貴妃心中後悔,早知今日,寧懷景會成為心頭大患。當時說什麽,也不會讓他娶織錦。如果溫鸞雪成為明親王妃,肯定會幫她們。也不會讓寧懷景成長到現在。
“當年我們能要了你父母的命,如今要你的命,也是易如反掌。”
織錦眼中湧上一層薄怒,她輕輕一嗤,“溫貴妃好大的口氣。我就站在這裏,你想要我的命,倒是來拿啊。”
溫貴妃大喝一聲,“拿下!”
太監再次上前,屋外同時擁進來幾個殺氣騰騰的侍衛。皇後擋在織錦麵前,怒道:“誰敢!”
她身後的太監宮女把三人護在身後。幾個其貌不揚的宮女擺開架勢,看著都是會武功的。
正相互對峙時,偏殿裏以衛國公為首的幾位大臣過來。六部尚書,幾位王爺都在。
瞧見這一幕,最先說話的竟是一向不愛管事的怡親王。怡親王平時不上朝,隻窩在家裏。皇上昏迷這幾日,卻是日日進宮來探望。
怡親王吃驚道:“這是在做什麽?皇上靜養之地,豈容外人吵鬧?無關人等還不快退下!”
他的話是對著那幾個侍衛說的。這幾侍衛是溫貴妃的人,專門安插在養心殿前。幾人不敢輕舉妄動,都看向溫貴妃。
溫貴妃皺眉望著衛國公。明明說好由她拿下許織錦,怎麽還帶人來了。
衛國公沉著臉。怡親王要見皇上,他總不能不讓。他雖是一家勢大,可還有小半朝臣並不買賬。怡親王身份尊貴,資曆又老,衛國公得賣他三分麵子。
他知道許織錦不好抓,隻是沒想到第一個出麵的會是怡親王。也不知寧懷景什麽時候拉攏到的,他以前多次示好,怡親王都裝聾作啞,一副不問世事的樣子。
回話的是恭親王,他比怡親王小兩歲,挑了挑眉,“王兄不知道嗎?明親王夫妻有行刺皇兄之嫌,把人拿下問清楚,也是應該的。”
怡親王搖搖頭,“本王一點消息都沒聽過。懷景是個孝順的好孩子,人遠在通州。不可能是他。你們也相信?”
他環顧四周,葉二老爺訝然道:“怎麽我也不知道?還以為隻是外頭無聊之人亂傳的謠言呢。有證據嗎?”
聞尚書原來躲在人後,實在不想摻合這些事,聽到這問話,不得不回了一句,“有。活捉的那兩刺客招認是受明親王指使。”
葉二老爺點點頭,“就是有證據,王妃乃親王之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沒有皇上禦旨,不管是刑部還是誰,都沒有抓人的權力吧。”
他輕輕一笑,“若是刑部一句話,親王都能隨意抓的話,國家法紀何在?聞尚書你掌管刑部,道理比我懂才是。”
聞尚書臉色變了變,心裏歎了聲。葉二老爺說的,他當然懂。按理說這事,他的刑部已經查不了,更沒有權力抓人。
但安王和溫貴妃不管,他們已經不想再留織錦夫妻了,有機會便想把二人處理掉。衛國公能左右朝堂大事,聖旨也不是那麽容易發的。
皇上昏迷前,並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他和安王監國,不算名正言順。
他要發聖旨,要和六部尚書,和朝中大臣商議,安王不想如此麻煩,想先斬後奏。先找個由頭,把織錦帶到刑部,人控製起來,什麽都好說。
先讓吳侍郎去拿人,織錦根本不買賬,還有個許水仙拖後腿。讓溫貴妃來硬的,有皇後阻攔,現在怡親王和葉二老爺也為織錦幫腔。
安王和溫貴妃頗為煩悶。
“皇上未醒,自是沒有聖旨的。難道我們就不能拿下反賊了嗎?”
皇後喝道:“貴妃注意自己的言詞。事情尚沒有定論,張口閉口就是反賊。莫非我大寧成了你一人的一言堂?”
“你說誰是反賊,誰就是反賊。你要抓誰就抓誰?安王還不是皇上呢,這天下也輪不到你來做主!”
皇後幾聲高喝,讓溫貴妃臉一陣紅一陣白。
安王替母親說話,“皇後聲音小些,免得吵著父皇。母妃並沒有其它意思。既然明親王夫妻嫌疑最深,總是要問問的。”
“阿錦一個婦道人家,身懷有孕。行刺時她也在行宮,受到了不小的驚嚇。要問也問不到她的頭上。刑部是什麽地方,能讓她去?”
“若是誤會一場,若是她腹中胎兒有個好歹,你們怎麽和皇上交代?皇上對這個孩子可是萬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