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統
“遺願?哈哈哈!看破世事驚破膽,識透人情透心寒,諸法到頭終是幻,世事疊疊萬重山!” 聽諸葛亮磕磕巴巴說出了這麽有哲理的話語,馬良久久不語。 “炙肉!炙肉!給、本、本、給本相上炙肉!炙肉……” 馬良聞言,連忙命廚下做了一盤炙肉端了上來。 誰曾想,這時諸葛亮已經去了。 一代影帝諸葛亮,就此隕落。 隨著諸葛亮的離去,新漢變成了一盤散沙。 新漢諸臣見劉禪已經歸順了華夏,於是在華夏大軍兵臨城下之時,紛紛選擇歸降。 這樣一來,華雄不費吹灰之力攻克新漢全境。 司馬懿見情勢如此,便也不敢再死撐。 他明白,如果一味逞強他恐怕會死的很慘。 因為,此時華夏大軍已經呈半圓形態朝著魏國逼來。 華夏目前有近乎超越他十倍的兵力,他焉能等閑視之? 痛苦、糾結、仿徨過之後,司馬懿也隻能選擇被迫投降。 最終,傀儡皇帝曹植被華夏軍解救了出來。 他和劉禪一樣,早就看清楚了眼下的形勢,能保住一條命就非常不錯了,自然不敢再有不切合實際的想法。 出於安撫需要,華雄封曹植為逍遙公,封劉禪為安樂公。 隻不過,皆隻都是有名無實的富家翁罷了。 兩人都有過了最為凶險的經曆,對此反倒安心了。 因為他們知道,華雄既然如此安排,那麽後麵就不可能再殺他們了。 這樣的結局,反倒是皆大歡喜。 華夏一統之後,江東孫氏孫紹,仍舊被華雄封為吳王,江東之地各郡太守,皆由吏部任免。 華雄整合完成了魏、漢兩國的城池與官員之後,迅速將目光鎖定在了周邊蠻夷聚居之地。 北方邊境的匈奴、鮮卑、羯、羌、氐等族,秦漢以來,就逐漸盤踞在北方,勢力不斷壯大。 到了如今,胡人已能夠輕鬆叩關,北部草原每逢天災人禍他們便會鋌而走險,聯合起來對魏、漢形成包圍之勢。 魏、漢孱弱,每每隻能妥協求和。 可是現在華夏已經一統,華雄自然不可能再允許這種情況繼續發生。 況且,他可是非常清楚的,在真正的曆史上,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晉國的軍事力量迅速衰退。 胡人趁機起兵,侵擾大漢民族,於是國中大亂,在百餘年間,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 就對待蠻族的觀念來說,華雄信奉的是打服不算服,同化、漢化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可是想要同化、漢化他們,首先就需要戰勝他們,蠻夷隻服強者。 於是,華雄又開始了新的一輪征程。 也許,他終將會為中華民族書寫一段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