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征西之慮
襄武城中,王經正在緊張地等待狄道城方向的消息。
陳泰不久前派人火速前來告知陳倉和祁山的蜀軍均已退去,初步判明薑維的進攻方向在隴西。王經則直到此時才將狄道城投降、自己已派徐質出擊的消息通過信使向陳泰上報。
事到如今,陳泰已經不可能阻止他的行動了。
“報!刺史大人!徐將軍派人傳來捷報,破蜀兵於狄道城下,斬蜀蕩寇將軍張嶷以下千人!”
“好!”王經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問道:“狄道城可拿下了?李簡等一幹叛國賊子都殺了嗎?”
報信之人臉色微微一變,答道:“狄道城還未攻下……徐將軍請求援軍攜帶攻城器械前往。”
王經沉色皺眉:“梁井的計策被蜀人識破了?”
“並非如此,前軍昨夜已經順利賺開了狄道城南門。”
“那徐質是幹什麽吃的?這都沒能拿下?”
“此事著實不怪徐將軍,蜀軍在城外還留有一支人馬,拖住了後軍的腳步。”那人滿頭是汗地解釋道,“前軍在城中後繼無援,又被蜀軍複奪了南門。”
王經依舊十分不悅:“勝利本來唾手可得,這下弄巧成拙,又要強攻狄道了!立刻發兵增援!”
邊上有人出來建言道:“刺史大人,是否應該先讓徐將軍退回來?待偵查清楚薑維軍主力的動向再做下一步打算?”
“難道就坐視蜀軍占據狄道城要地?”王經反問道,“失去狄道,金城和西平兩郡都會有危險,趁薑維軍主力未至,無論如何也要奪回來!”
左右都知道刺史的性子,雖然還有話想說但都不敢再多言了。
襄武剩下的一萬魏軍又被抽出五千人,攜帶攻城武器火速趕往狄道城增援徐質。
與此同時,在偵得祁山、陳倉兩地蜀軍皆是佯攻之後,判斷出蜀軍主攻方向在隴西的陳泰立即行動,率領長安的三萬魏軍迅速抵達了天水。
在天水郡的上邽,陳泰遇到了從王經處返回的信使,驚聞狄道長李簡舉城降蜀,頓時感到事態無比嚴重。
他隨即召集征西將軍府的一眾參軍幕僚,對著涼州地圖商議接下來的禦敵之策。
“李簡降蜀,狄道城落入賊軍手中,王刺史已經派徐質率軍前去爭奪,如今尚未有結果。”陳泰指著地圖上的狄道城對眾人說道,“狄道城控製通往涼州各郡的咽喉要道,又扼守洮水上遊,城中廣積糧草軍輜,蜀軍以此為根基將成大患。”
“征西將軍要率我等前往狄道城與蜀軍決戰嗎?”
陳泰謹慎地說道:“目前尚不知道賊軍主力在何處,人數有多少,我認為本部應當以保全隴東地帶為優先。”
敵情不明,斥候活動被蜀軍壓製,陳泰能夠獲得的情報相當有限,但他直覺上認為這一次蜀軍的攻勢將是前所未有的浩大,即便自己麾下長安駐軍的主力與王經麾下的雍州邊軍兵力相加,也未必能對薑維占有優勢。
如果能夠與涼州邊軍取得聯係,調集金城、西平、武威等地的邊軍共同對付蜀軍,或許能夠勢均力敵,但目前蜀軍占住了狄道,讓雍涼魏軍無法迅速形成聯合的軍勢,這是陳泰苦惱的地方。
薑維是個擅於用奇兵的對手,做了郭淮這麽多年副手,陳泰深知這一點,而蜀軍曆來都希望抓住機會集中優勢兵力進行野外決戰。
諸葛亮是個練兵治戎的奇才,依照他傳下來的方法調練出的軍隊往往是天下強兵,陳泰自認不能相比。
“征西將軍,蜀軍既然已經占據狄道,薑維應該會率領主力進駐狄道城。而後蜀軍或往西、或往東,都占據主動地位。”
“說下去。”
“以卑職所見,狄道城乃此戰必爭之地,趁薑維軍尚未抵達,我部當盡快會同王刺史部攻下狄道城。”那名幕僚參謀說道。
陳泰抬手示意眾人集中注意聽自己講話,他指向了狄道城東南部的山地:“我軍救援狄道,為求速進必行此路,如果薑維大軍早已在此設伏呢?”
眾人屏住呼吸,陳泰所指的那片山地出入口窄小而內部溝壑縱橫,且山勢顛簸沒有水源,增援狄道城的道路正好從中穿過。
“此地名為鐵籠山,形如鐵籠,被圍難救。”
“難道我軍就坐視蜀軍占領狄道嗎?征西將軍也說,狄道落入敵手將成大患。”
“諸位認為,是狄道落入蜀軍手中為害更大,還是我軍被薑維全殲於山野中為害更大?”陳泰冷靜地說道,“昔年司馬公拒諸葛亮,累戰累敗,終至堅守不出,反倒迫退蜀軍,令諸葛亮未得寸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眾人麵麵相覷,很快都統一了意見——比起被蜀軍占據狄道城掌握戰略主動,長安駐軍被全殲是更加無法接受的結果。
“薑維想要的就是一場足以扭轉大勢的勝利,敵所欲也,我必避之。”陳泰的目光從眾人臉上掃過,“若諸位沒有更好的辦法,便按泰所言行事。”
“我等願聽征西將軍調遣。”
“全軍先進至襄武,而後留下一萬人固守襄武、原道,其餘人北至長城,取長城道增援狄道。”陳泰提出了自己的籌劃。
狄道城本就在長城西段與洮水交匯的節點上,魏軍在長城也有駐兵和烽燧,通過長城增援狄道城可以避免遭到蜀軍伏擊,且隨時能有據守之地。
隻是如此一來,增援的速度自然會放慢,會產生何等後果,陳泰心中也沒有把握。
出發之前,他將雍涼的戰況寫成了奏表,派人日夜兼程送往洛陽。
洛陽方經大亂,司馬師連誅張輯、李豐、夏侯玄及其親族,屠刀之下血跡未幹,但此時也唯有此人可以做主對蜀軍用兵之事。
陳泰歎了口氣——子元,你的父親司馬仲達公當年以西抗諸葛的功績名震天下,如今他們那一輩的人多已不在,魏蜀兩國卻又一次走到了國運相爭的關鍵時刻,你又會做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