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我要做皇帝> 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亮的進退之道

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亮的進退之道

  「啊呀,我乃黃口小兒劉燕,眼見山中無大王,我來做王。來來來,誰與我大戰三百回合。」


  烈日之下,那親兵帶著頭盔,手持銀槍,跨坐戰馬,帶著粉色肚兜兒,還在賣力的怒吼。


  只是他已經汗流浹背,嘴唇乾裂,喉嚨似火燒了。而胯.下戰馬,似乎也是頗為不耐,有點不服從他,甚至耍起了小性子,似要將他掀翻在地。


  「這怎麼可能???劉燕這都不戰?」親兵的心中充滿了不可置信。這招數,是個男人就忍不住啊。


  況且劉燕驍勇,血氣方剛,乃一時之雄。


  實在是熱的不行,劉燕大營又久久沒有動靜。大親兵心中打了退堂鼓,悄悄回過頭去看向張飛。


  而此刻,張飛已經是黑著一張臉了。劉燕仍然避而不戰,絕對出乎張飛的意料之外。二人同為驍勇之人,斗將打了個平手。


  張飛雖然恨劉燕奪了劉備的人口,讓他失了顏面。但是在心中深處,張飛卻還是有點佩服劉燕雄壯的。


  荊州之將,唯劉燕最雄。


  若是換個地位考慮,自己被這樣羞辱,必定會忍不住勃然大怒,出營大戰三百回合再說。


  所以,張飛在得孔明之計之後,喜笑顏開。彷彿是拿到了絕招一般。哪知道,劉燕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你怎麼能忍住,你可是萬人之敵,上上之將。」張飛心中十分憤怒,十分的暴躁。


  …………


  「劉」字旌旗下,劉備,諸葛亮,簡雍等人的臉色微微有些難看了起來,也實在是料不到劉燕忍功居然這麼厲害。


  許久后,諸葛亮長出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凝重,佩服之色,說道:「劉燕以驍勇兼并土地,以智略守土。以仁愛待百姓,以寬厚待臣下。於是百姓,士卒,智者,驍將,無一不願意為其效命,終於到了今日,城池土地橫跨荊州,益州,為天下一雄。今日所見,果然名不虛傳。此乃大敵也。」


  諸葛亮此時此刻,真心是佩服劉燕。對於劉燕的認識,不再僅限於驍勇善戰,善於用人。


  如孫策一般,楚國霸王。


  劉燕之智略,同樣深如大海。隱忍之強,有勾踐之奇。此人足以讓人敬畏,若是不加以敬畏,乃是對自己的輕視。


  「劉表一世儒生,生的兩兒子也都是怯弱之人。想不到一位侄孫,卻如此明略絕群,驍勇善戰。」


  劉備也是嘆息良久,不得不服。


  「主公,事不可為。退入大營吧。」諸葛亮勸道。


  「嗯。」劉備嗯了一聲,下令鳴金收兵。隨著金鐵交鳴之聲響起,便是張飛再火冒三丈,也不能違抗軍令。


  下令守兵。於是,剛才還耀武揚威,氣勢不可一世的劉備大軍,便猶如潮水一般的退入了建造好的大營內。


  雙方閉門不戰。


  …………


  劉備下令退兵之後,命了張飛等人安守大營,而與諸葛亮,簡雍等人進入了中軍大帳。


  這中軍大帳,十分樸素。劉備喜奢華,但是出門在外,也不計較這麼多了。徑直往那上首位置一座,環視了一眼諸葛亮,簡雍等人道。


  「劉燕避而不戰,該如何行事?」劉備問道。劉備本身能耐不是很強,只是為人有雄心,善於用人,知人。


  此刻,戰事受挫便有些茫然了。


  「不如仗精兵悍將,攻打劉燕大營。」簡雍在旁提議道。簡雍字憲和,與劉備乃是同鄉,跟隨劉備也是最久。


  為人有容貌,辯才,善談論。不過領兵作戰,出謀劃策不是他所擅長的。此時簡雍的想法很簡單,仗著自己力強,欺負劉燕算了。


  俗話說的好,拳頭大是道理。古人沒這句話,但是道理是共同的。


  劉備頓時有些心動,論智謀,似乎劉燕也不差。此人既智且明,拼這個不佔上風。但是精兵悍將,卻是不然。


  劉燕雖然也有精兵悍將,但都在荊州。此時此刻,我可是佔據上風。


  諸葛亮卻皺起了眉頭,看了一眼簡雍,然後對劉備道:「主公,我以為不然。」


  「為何??」彷彿是一記悶棍,讓劉備的心動瞬間平息,劉備露出了鄭重之色,詢問道。


  簡雍也頗服諸葛亮智慧,聞言也是露出了靜待下文之色。


  諸葛亮從坐上起身,來回踱步,他容貌英偉,此刻極有氣度,讓人望而心服。諸葛亮又迴轉身軀,對劉備作揖道:「主公,這裡是巴蜀。主公您初來乍到,當應先安撫官心,民心,招募俊傑為之所用。以巴郡為起點,向整個益州散布威望,豎立恩義。此為根基。若是主公您強攻劉燕,勝利則也罷了,可乘勝追擊,向北侵吞巴東,巴西,乃至於攻入漢中。但若戰敗,哪怕只是不能取勝,恐怕大損聲望,得不償失。」


  請戰的是諸葛亮,罷戰的也是諸葛亮。這其中的奧妙便在於,諸葛亮認為劉燕兵力烏合之眾,有機可乘。


  抱著的目的是不佔便宜是王八。


  而此時此刻,劉燕不僅兵力足夠,營門高大,其明略絕群,難以用計謀取勝。彷彿固若金湯一般,無機可乘。


  自然是罷戰而還。


  這也是諸葛亮的果決,做事絕不拖泥帶水。該進便進,該退便退。不以一時之利益,而做出讓自己深陷泥潭的事情。


  劉備,簡雍雖然所思量不如諸葛亮,但也是明白人。聽了諸葛亮的一分析,便知道無利可圖。


  這一戰只能到此為止了。


  「哎,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劉備只能嘆氣道。可不是,本以為精兵悍將,有機可乘,哪知道對方屬烏龜的,便是老虎也只能望洋興嘆。


  簡雍微微低著頭,顯得沉默。


  「先休整一日,明日便退兵吧。先鞏固巴郡,為持久之計。」劉備嘆了一口氣后,也做出了決斷。


  「喏。」諸葛亮見劉備聽進去了,心中呼出了一口氣,面上也流露出了些許笑容。


  為人臣者,最怕的是主上聽不進去意見。不過這一方面,在他看來劉備是優秀的。譬如此時,劉備所做的便是善於決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