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我要做皇帝> 第九十一章大戰之前

第九十一章大戰之前

  文聘。


  原因有兩點,一是他本來就有一定的名氣,斗殺虎豹騎一名戰將。普通人不是他的對手。


  所以如果他明天斗將,于禁如果應戰,那麼必定是實力強勁的人。


  第二點,對方只有兩個實力強勁的人。文聘,于禁自己。


  于禁是主帥不可能輕易出戰,那麼剩下的就是文聘了。


  劉燕兩世為人,在現代記憶中就有文聘很強悍的印象,這不必多提。在這個時代的記憶中,他也曾經與文聘多次接觸。


  曾經從王威等一些人的口中,斷斷續續對文聘有一定的了解。


  總而言之這個人很強。如果是在向南逃難時候的劉燕,是肯定會失敗的。不過劉燕是經過兩個月的系統鍛煉,成天吃高蛋白的食物。


  又與舅舅王威,將軍霍峻等人切磋過。


  對自己的實力有幾分信心。


  但對於明天能否勝利,劉燕覺得幾率是對半而已。小看對手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劉燕雖然驍勇,但不逞能。


  所以心中有一定的凝重,但對於關切的自己的女人,當然不會顯露出來。


  「雖然幾率對半,但是斗將勢在必行。而對於我也個很好的挑戰,如果能戰勝文聘,那麼我的驍勇算是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至少有一席之地。再強勁一些,或許可以與張遼,關羽等人爭鋒。那就可以真正樹立起項羽,孫策再生的形象,建立威望。」


  劉燕的心中既有一定的擔心,但也是野心勃勃。現在天氣到底是冷,雖然有炭火,雖然身強力壯,但確實是涼。


  而女人的身子是溫暖柔膩的。又坐在懷中,劉燕不久後有了一定的感覺。要是在往常他肯定順著感覺走,但此時此刻卻是按耐下了這份感覺,摟著美妾蓋上被子睡覺而已。


  明日大戰。


  …………


  將與將會之後,劉軍這邊劉燕養精蓄銳以待大戰,文武各盡其職,士卒用盡其力,整肅有法。


  曹軍那邊,也有一定的行動。


  當劉燕與于禁會面之後,天色已經漸漸暗淡,從黃昆向夜晚過度。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曹軍已經把大營建造的不錯了。


  曹軍系士卒自然不必說,曹操征戰天下,這種事情十分熟練,幹練。而以文聘為首的荊州系士卒也都算精銳,也並不落伍。


  將軍能,士卒勤快,大營建造的自然快。


  不過文聘並沒有督軍建造大營,而是在營門口等待于禁回來,見於禁回來后,他便上前行禮。


  「將軍。」


  文聘的表情並沒有掩飾,他有話要說。于禁自然看出來了,搖搖頭說道:「裡邊說話。」


  文聘點點頭,二人便一起行走過曹軍營道,到達了中軍大帳內。帳篷還是老樣子,十分簡略。


  座位也不多,于禁坐北朝南坐在帥位上,而文聘坐在側坐。這時候于禁有些餓了,便讓親兵張豹下去準備適量的酒水,食物。


  然後問文聘道:「文將軍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文聘聞言眸中精光一閃而逝,問道:「劉燕這人怎麼樣?是不是像情報說的一樣,十分雄氣?」


  前邊已經說過,文聘與劉燕曾經有過交集。他始終不敢十分相信,當初那個一般般的貴公子,能這麼驍勇。


  他相信眼見為實,所以特地等待。


  「比你我想象中的要更加雄壯。」于禁沉吟了片刻,考慮了片刻,才評價道。隨即露出了少許的侵略性眸光,說道:「我雖然沒見過孫策,但還是從劉燕的身上嗅到了一絲危險的味道。」


  與雄氣的人都類似。


  所以曹操評價劉備是與他一樣的英雄人物。賈詡,程昱等人一見劉備,就說劉備有雄才。


  孫策平定江東,猛烈冠世。


  劉燕平定三郡,有驍勇。


  馬良,殷觀就評價劉燕有孫策的影子,而于禁也嗅到了危險。正是驍勇雄氣的人大多類似,而英雄又所見略同。


  于禁的評價略微出乎文聘的意料之外,震動但也不算震驚。文聘用少少的時間消化了于禁的這番話,然後又沉吟了片刻,說道:「既然如此,那麼這一次對陣劉燕,比想象中的更加危險,難度更高。」


  本來文聘就擔心於禁輕視劉燕,導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軍國大事一夜潰敗。這個時候倒是有些放心下來了,心中想著,「將軍總算還是重視起劉燕了。」


  哪知道于禁卻根本不是那種心思,聞言眯起眼睛,彷彿是一頭危險的猛虎,冷笑道:「我話沒說完呢。孫策驍勇蓋世,但是為人輕佻,所以死在小人手中,匹夫之敵。劉燕不管是舉動,雄才,都有孫策的危險。但總歸不過是匹夫之敵,手下人數雖然多,但也是烏合之眾。再說,便是孫策在世,如果與我兩軍對陣,恐怕也不是我與我麾下精銳的對手,更何況是劉燕?」


  這一點劉燕猜對了,于禁天下無敵多年,目中自有一股狂氣。這股狂氣自然是讓文聘驚愕不已。


  他本以為將軍會更加慎重,沒想到卻還是這樣。文聘的心中不好的預感,又浮現心頭。


  但他降將身份又不好對於禁這位曹操的心腹指手畫腳,所以只能欲言又止,在心中哀嘆不已。


  所以文聘決定暫時放下這個問題,只是平日多觀察,如果遇到情況不妙,多勸諫于禁就是了。


  放下這個問題后,文聘想到了第二個問題。於是拱手對於禁道:「將軍,我對劉燕的事情有一番了解,他驍勇,所以又十分仰仗自己的驍勇。兵法,戰勝而後守城,守城必定牢固。我覺得明天劉燕必定會出城挑戰,將軍打算怎麼樣?」


  「不與他戰。」于禁揮揮手,乾脆道。


  于禁這一點自然考慮到了,他考慮到兩點才不選擇大戰。一是斗將,如果一般會讓士卒士氣低落。而他手底下的士卒都是曹軍精銳,他千挑萬選的戰士,不會出現士氣低落的問題。


  既然沒有這個問題,就不需要迎戰。


  第二個考慮是劉燕既然驍勇,善於運用自己的驍勇,那麼就是劉燕的長處,鋒芒。何必在人家風頭正強勁的時候,與人家較量人家的長處呢?

  再說領兵大將如果有損傷,卻是大損失。


  所以于禁避其鋒芒。


  文聘對此點點頭,雖然將軍有些時候還是目空一切了一些,傲氣了一些。但是考慮事情,確實是有一把刷子,既沉穩又有章法。


  他心中也贊同於禁這個考慮。


  但是文聘也自認為自己驍勇,又加上于禁的輕視,考慮到如果戰爭曠日持久,恐怕會出現一些問題。


  不如速戰速決。


  於是,文聘自動請纓道:「將軍,兵法上雖然說戰勝而後守城,守城必然牢固。但如果我們反而摧破其鋒芒,戰敗劉燕。大勝可以刺死劉燕,不戰而獲勝。小勝可以讓劉燕士氣崩潰,可以輕而易舉的攻城掠地。末將不才,但自認為有幾分勇力,如果劉燕明天選擇斗將,末將請纓與他一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