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宋殺神> 第三十章 遼宣後

第三十章 遼宣後

  援遼抗金之策遼國目前已經獲悉。


  這也是為什麽遼國對宋國使團態度如此曖昧的原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遼國也不例外,目前雖然是遼國太後監國理政,但她名不正言不順雖然有耶律淳的幼子為遼帝,但除了少數朝廷裏的支持者之外幾乎沒有外援。這就導致了遼國廟堂之上對援遼抗金之策也出現了兩種態度。要知道宋遼結盟百餘年自然有親宋的大臣和主張對宋強硬的大臣。


  但是在宋金海上之盟之後許多親宋和攻宋派的大臣紛紛轉換了陣營。


  有些大臣認為要對宋強硬,不懼宋金之盟,也有一些大臣則開始主張拉攏宋朝以破壞宋金之盟。


  到了現在析津府失陷,遼國麵臨這存亡的危機,而麵對著宋國的援遼抗金之策遼國廟堂已經就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支持援遼抗金的,而另一部分則是抵製援遼抗金的。在這種情況下遼太後能夠把耶律雄在派來接洽宋國使團,這就已經說明耶律雄是支持援遼抗金之策,要不然王起不會將自己是獻策者的身份主動暴露。


  此言一出,耶律雄在不僅多看了王起幾眼。


  王起道:“怎麽?你看我不太像?”


  “皆言宋國重文輕武,將軍能得此正使之位又對貴國皇帝獻此援遼抗金之策,看來將軍是宋帝寵臣啊。”


  “寵臣談不上,隻是此援遼抗金之策對遼宋都有利,我大宋皇帝才會認同。分則兩害合則兩利,這淺顯的道理耶律大人比我這個粗人更了解吧。”王起似笑非笑的看了耶律雄在一眼。


  耶律雄在歎了口氣,道:“道理誰都懂,隻是遼宋結盟百餘年,而今宋國卻背遼宋之盟與金訂盟自南北夾攻我大遼企圖裂我大遼疆域,以至我大遼北丟大定府,南失析津府。目前朝野上下都在擔心此援遼抗金之策會不會是宋國的假途滅虢之策,企圖一口吃掉我大遼?此事真是不得不防啊。”


  王起隻是笑笑沒有說話。


  顯然,這個耶律雄在是遼太後的心腹,不過就算是心腹做主的也不是他,真正的戰場還是在遼國廟堂之上!

  走了一炷香的時間,前方出現了遼國皇宮的宮牆。


  遼國在五都都修有皇宮,隻是規模大小不一而已,在這座隻有不足三米高的宮牆外王起和使團所有成員全都接受了檢查,王起腰間的佩劍被摘走。送給遼太後的禮物甚至都被扣在了宮牆外。在經過了檢查之後,王起與孫愷這兩個使團的正副使被耶律雄在帶進了皇宮,就連周道都被留在了皇宮外。


  孫愷曾經多次出使遼國,對遼國禮節非常了解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緋紅色官袍跟在耶律雄在身後向前走。


  也不知道孫愷是不是故意的,他這個副使居然走在了王起這個正使的前麵,王起不以為意,拍了拍身上的甲胄攏著手吊在後麵,眼睛看著遼國皇宮中的景色倒是頗為自得。王起沒去過汴京城裏的宋國皇宮,燕京城裏的遼國皇宮也毀於戰火。不過王起卻見過紫禁城,說實話跟紫禁城相比遼陽府皇宮連個屁都不算。


  最多也就算是個地主家的大院而已。


  地主大院不大,沒走一會就走到正殿。


  宦官朗聲傳誦:“宋國使團正副使到!”


  接著,正殿中有宦官傳話:“宣。”


  然後宦官再道:“宣宋國使團正副使上殿!”


  就算是正殿也就是十多階的台階而已,很快王起就和孫愷走入大殿。此時大殿之中遼國文武群臣擠的滿滿當當,在正對大門的位置有一處金台,金台上端坐著幾個小孩,大約隻有五六歲。一副小大人的模樣端坐在龍椅上,而在龍椅後麵有一道垂落的珠簾,珠簾掩蓋著一個人的身形——遼太後!


  現在王起不能跟在孫愷身後了。


  他邁了幾步走在孫愷前麵,然後在孫愷跪倒之時他單膝跪地。


  “宋臣王起(孫愷)參見遼國皇帝、攝政太後。”


  正殿之中鴉雀無聲。


  珠簾後麵一個清冷的聲音傳入王起的耳朵:“平身吧。”


  “太後且慢!”一個遼國武將出班對金台一躬身,道:“陛下,太後。這宋國使臣毫不知利,我大遼與宋國乃是兄弟之國,且遼為兄,宋為弟。弟之使臣見兄之帝後理應施全禮,可這宋國使臣卻隻是單膝行禮,末將請太後懲治!”


  “宋使,你可有說的?”


  “太後,外將乃是武夫粗人而已,不同廟堂禮節,況外將甲胄在身恕不得施以全禮。”


  “可笑。”一個遼國文臣出班道:“宋國何時有武將使遼的先例?”


  “我是不是武將大人不知,但是耶律大石將軍肯定知道,因為就在燕山府我與耶律大石將軍激戰了一夜。”


  頓時,眾人全都看向站在武將之中,穿著官袍的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臉色鐵青的點點頭。


  耶律大石會出現在大殿之中其實並不稀奇,雖然耶律大石丟了南都析津府,但是眼下遼國可用之才已經不多,尤其是如耶律大石這樣堪稱當世名將的將才帥才更是屈指可數。而更重要的是耶律大石是遼太後的重要支持者,隻要耶律大石不做出反叛遼國的事情,遼太後肯定是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見耶律大石點了頭,那遼國文臣也沒有什麽好說的,退了回去。


  見沒人說話。


  孫愷道:“我國皇帝陛下祝遼國太後與皇帝陛下福壽安康,特此獻上禮品,望笑納。”


  看著孫愷的動作,王起不由得在心裏搖頭。


  這事應該由正使做的,而孫愷這麽做就是為了搶王起的正使地位。出使遼國遊說其同意援遼抗金之策多麽重要的事情,孫愷居然還敢玩奪權搶攻的這一套,由此可見在汴京那些高官顯貴們互相傾軋到了怎樣的地步。


  宦官收了禮單。


  遼太後說道:“宋使有心了,不知宋使遠來遼陽府,還有何事?”


  孫愷剛要說話卻被王起搶先一步。


  王起道:“太後,遼國現在正處於生死存亡之秋,遼國滿朝文武與太後您難道還未察覺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