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朱慈的謀划
張慶臻倒不是不願意為太子做事,問題是他覺得太子的計劃不太可行。
太子手中的詔書是聖上的中旨,也就是沒有通過內閣發出去的。
如果詔書的內容是一般的小事的話,大臣們或許會奉詔執行,但若是涉及到兵權等敏感問題。
大臣們完全有理由拒絕,並且上書反對。
這一點,太子雖然考慮到了,但應對方面……
讓李國禎和王家彥將軍士集結,從而煽動兵變?
問題是太子必須說服王家彥和李國禎把軍士們集合於校場中。然後才能進行煽動兵變的舉動。
這個過程,有好幾個難點。
第一,李國禎和王家彥會被太子說服,去把軍士集結么?
第二,李國禎和王家彥在意識到太子在煽動兵變后,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第三,如今的京營已經大不如前,軍士們會聽從集結的命令,為朝廷效力誅殺奸臣么?
第四,最大的難點是,太子能不能成功煽動兵變?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如同他們那樣忠誠為國,要是跟他們說什麼國家大義,那純粹是對牛彈琴,那些兵油子才不會吃這一套。他們眼裡根本沒有家國,有的只是怎麼才能不餓死罷了。
所以綜合這幾個問題,張慶臻覺得太子畢竟年幼,只有一腔的孝心是沒有任何用的。
「殿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張慶臻雖然忠誠,但仍然清醒,他覺得此事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沒時間從長計議了,若被奸臣得知,大事休矣,況且此事只需諸位暗中配合行事,屆時即使功敗垂成,也只是孤一人之過,與諸位無關。」
「殿下,臣並非憐惜賤命,恐殿下深陷京營,則臣等死罪難咎。」張慶臻還想再勸一勸朱慈。
但朱慈卻十分的不耐煩。
現在他根本沒時間考慮能不能成功,只有十三天了,也沒有時間來慢慢布局。
無論是獲得兵權,還是拱衛京師,都只能用最簡單粗暴的辦法。
若不是想要提高計劃的成功率,甚至都不用這些人幫忙,他自己便可以孤身一人跑去京營遊說全軍。
要做一個出色的領導人,口才是非常重要的,米國大選,那就是嘴炮大戰。
甚至於希帥之所以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也和他那出色的演說才能分不開的。
朱慈知道,演說的威力如何強大,只要能打動大多數人的內心,然後又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便足以號令群眾。
但這些並沒有跟三人討論,肚子內的腹稿恐怕都不是他們能夠接受的理念。
「此事便按孤的意思去辦,成與不成,諸位拭目以待。」朱慈雖然年幼,但畢竟是太子,還有著上位者的魄力,並不在乎張慶臻的懷疑,即刻拍案決策,定下此計。
不容他人質疑。
「還有一事,待孤說服李國禎和王家彥后,京營軍士恐會消極怠命,屆時兩位在京營中散布說,太子代天執言於京營,凡聽天言者,今日便可足額領取往年積欠軍餉。」
此話一出,便如同一顆炸彈,讓眾人心中炸裂。
就連王先通也覺得不敢相信。今日便可讓京營軍士足額領取積欠軍餉?
這莫不是在吹牛逼?
他們很想說,殿下你知道這麼些年,總共欠了京營多少軍餉么?
今日就能發齊?恐怕把你賣了都搞不定啊,這麼小就學會騙人玩不好啊。
散布這樣的謠言,今天或許可以收穫成效,但等到明天也看不到銀子,這些京營大爺們肯定不幹,到時候軍心更不穩,夠咱們喝一壺的。
「殿下此事萬萬不可,若是以此訛詐京營軍士,則我軍威盡失,再不會有人為國效命!」張慶臻立刻反對道。
「誰說孤要訛詐他們?此事孤心中已有萬全之策,今日只能必定能補足軍餉。」
張慶臻看了看朱慈身上打著補子的玄衣,就連他自己也沒窮到這種地步。
張慶臻臉色豐富,皇家都已經快窮的當褲子了,太子哪來的依憑能夠許下如此大話?
誰不知道最困擾大明的便是經濟問題,軍餉不足,糧草不濟,朝廷不得不加派稅賦,農民們被剝削的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造反的結果便是繼續加派稅賦增加軍餉剿滅反賊,然後又有更多的人被迫造反,這就是個死循環,大明跳不出去,只能苟延殘喘。
如果能解決軍餉的問題,崇禎皇帝也不會每天頭疼於政事了。
但太子說的胸有成竹,又不得不讓人相信。
王先通現在是臣服的,只要是為了聖上,太子要他做什麼都心甘情願。
謝芳也是沒有異議,他幻想著跟著太子立下大功,以後封伯,封侯都不在話下。
至於張慶臻,雖然總覺得太子太年輕,太想當然了。
但太子要是執意如此,他心向明朝,最終也不得不按太子的吩咐行事。
至於能不能成功,張慶臻並不看好。
定下了計策。
朱慈遣散了張慶臻和謝芳,命其回營準備,而他則帶著王先通等人直接去五軍營找李國禎和王家彥。
成敗之在此一舉!
……
京營,五軍營。
襄城伯李國禎靜靜地聽著下人的彙報。
「老爺,那些東西已經裝車,晌午便可出城,只是不會出問題吧,要是被城門的守兵查到……恐怕……」
「怕什麼怕,我現在可是京營提督,守兵那邊早打點過了,你只管運是了,其他的不用操心。」李國禎閉著眼睛,不以為然。
家裡的下人應聲告退。
前腳剛走。
兵部右侍郎王家彥便緊跟著進來。
連日的巡防備戰,早已讓王家彥有些精疲力盡。
但國難當頭,王家彥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然而營中軍士士氣低落,卻不是他能夠輕易解決的。
長年的拖欠軍餉,王家彥就算有萬貫家產,也填不動。
更何況,作為朝中為數不多的清官,他早已將家中余資變賣,充為國用,家裡窮的甚至連女兒的嫁妝都置辦不起,破瓜之年,仍卻待字閨中。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
與大明社稷相比,都是小事,可即使如此,即使王家彥使出了渾身解數,大明這座大廈仍然搖搖欲墜,即將傾覆。
但王家彥寧願被傾覆的大廈壓垮,也不願離開半步。
作為京營的協理,他像往常一樣巡視各營。
可是巡到府庫之時,卻發現,其中的武器甲胄少了許多。
這可是大事。
闖賊逼近,士氣低落,連最起碼的裝備都不足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開美(王家彥的字)何事如此驚慌?」李國禎看著王家彥的樣子不禁暗暗發笑,都一把年紀的人了,精力還是這麼充沛。
天天從城東巡到城西。有那精力,還不如找個小妾多運動運動,興許能幹個兒子出來,也不至於香火斷了。
王家彥的腦子裡都是公事,根本沒閑心和李國禎扯淡。「下官剛去府庫查驗庫存,卻發現兵甲,器具,多有減少,不知李提督可知去向?」
去向?李國禎當然知道,但他更知道王家彥是個死腦筋的貨,就算用銀子塞滿他的老嘴也堵不住的。
李國禎佯裝驚訝。「竟有此事,定有宵小之輩竊取府庫,以供私用!待某人好好查查,將其繩之以法!」
王家彥皺著眉頭,他卻沒看出李國禎的門道,只是秉公而言。「此事還請提督勞神,賊軍將至,京營不可有失!」
正在這個時候,卻有一軍士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
「營外有聖旨到!請兩位大人去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