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異域之星球領主> 第1075章 合作共贏

第1075章 合作共贏

  陳鼎新主管川江能源基地近十個年頭,川江洪災中與錢星瀚郎開金等聯手抗災,他這個外來戶因此獲得川江本地勢力認可,因此拿下東山區區長。李載想祖祖輩輩生活在川江,身為川江坐地戶李載想雖然隻是個大家族的族長,家族勢力僅限於幾個家族所在的村子,但是他對川北國官員印象也不錯。


  陳鼎新隨著王仁智批評時朗逸,替川北國官員特別是川江市官員辯解,他們也是迫不得已,李載想和時朗逸不熟,隻是附和陳鼎新表示川北國官員總體上還算秉公辦事。王仁智三人意見相仿,時朗逸一時間不理解,腦子轉不過這個彎,明明這幾年就是川江本地勢力從中作梗,限製打壓川江能源基地和灣南,為何三人不記恨。


  王仁智道:“陳大哥說的對,錢星瀚等川江本地勢力也有他們的苦衷,限製打壓咱們恐怕也是身不由己,恐怕還是匯通天下銀行川江資產管理局在後麵給他們施加壓力。川康王國從國土麵積和人口來講是個中等國家,但綜合各方麵因素卻是個弱國,近年經濟複蘇並且步伐比較快,必須搞好與鄰國的關係。


  川康舉全國之力興建劍劈峽川江大橋,就是為了便於與川北國進行經貿往來,川康與川北國合則兩利,兩方獲益。即使川江遭受嚴重洪災損失慘重,但綜合實力仍然遠勝川康,更不要說整個川北國,交好川北國可給川康王國一定的幫助,兩國聯手互補增強實力,這應該是川康的一項國策。


  不能因為川北國方麵曾經限製打壓咱們就視為對手,人與人之間相互勾心鬥角互相提防,川江本地勢力忌憚咱們這股新興勢力侵犯他們勢力範圍實屬正常。不僅是咱們需要夯實基礎,川康也需要夯實基礎,川江康河水利工程,青山和劍劈峽兩座川江大橋,縱貫老店青山均賢的道路修複工程,還有機場投資等等,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耗光了川康家底。


  不論是從哪個角度看,嚴在明屠曉宇等川康本地勢力我認為已經盡了最大能力,也有可能因為他們懾於是我號召川康富豪募捐,不一定心甘情願的捐資。為了這些基礎設施,川康可算寅吃卯糧,近幾年各地財政收入大減,總不能資金短缺就向富豪伸手,川康財政得過幾年苦日子。”


  王仁智告知大家今後增進與川北國經貿往來是川康的國策,同時解釋川康因為興建修複基礎設施財政緊張,富豪在自己示範號召下大多參與募捐,不過募捐的款項可抵扣稅賦,影響以後的財政收入。李載想道:“劍劈峽川江大橋建成之後,灣南送種苗便捷了許多,當天便可打個來回,並且還是大型貨運車輛,以前從東山區繞道,往返得兩天並且隻能是小型貨運車輛。其它的我說不上來,劍劈峽川江大橋給灣南提供了極大便利,我大概算過這一筆賬,一年大概可給灣南帶來一百二十萬的收益,川康和川北國恐怕每年最低也得幾千萬甚至更高。”


  陳鼎新頗有感觸的說道:“按理這座橋川北國方麵也應該投資,不過川北國僅答應負責自己境內的配套設施,誰越窮誰越被動,本是雙方互惠互利的事情,弄成了川康方麵求著川北國似的。”


  王仁智道:“這就是這個看似非常公平的社會本質不公平的地方,什麽叫個人利益神聖不可侵犯?人人嘴裏都在喊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實際上這是在最大的保護權貴富豪的利益,權貴富豪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當然要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也是為何國家聯盟範圍內權貴富豪為何一致限製打壓新興勢力的主要原因。


  表麵上看各國法律法規非常公平,但這些法律法規是維護舊勢力的最有力保護傘,你們別這麽看著我,我並沒有試圖改變法律法規的打算,別說沒有這個能力,即便有這個能力我也不會嚐試。規則是人製定的也是人在監督施行,不過各人對規則的理解不同,執行過程中便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劍劈峽川江大橋很能說明問題,試想一下,如果川康王國是個富裕並且軍力強盛的國家,是不是川北國隻能憑借一己之力負擔大橋這項工程呢?

  我這麽說沒有別的意思,就是以此表明我的立場,請幾位哥哥放心,我不會狂妄到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步,麵對強敵為了生存我同樣會選擇忍氣吞聲。目前咱們首要的任務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壯大自身實力,具體來講就是與川康各方盡最大努力聯手,爭取與川北國以及魯甸長山文屏三國合作共贏。


  我心目中第一階段的目標是以川康王國為核心,與川康周邊鄰國形成一個整體,力爭使這個整體達到能夠抗衡寶興王國這個距離川康最近的大國的能力,最低程度也要令對方不敢輕舉妄動,考慮給自身造成的損失。這是川康內部,對外盡可能搞好與聯盟軍的關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可能給聯盟軍提供幫助,日後川康官宣複國之前,需取得一到兩個大國認可以及國家聯盟半數以上小國認可,我不知道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多久,但我認為這是比較穩妥的策略。”


  一石激起千層浪,時朗逸三人聽後非常激動,國家聯盟範圍內無不是五大財閥的勢力範圍,唯獨川康王國和牧區因為五大財閥眼裏無利可圖,稍微放的有點鬆懈。三人中屬李載想稍有點出身,陳鼎新和時朗逸僅比普通平民稍好,奮鬥多年也算取得一定成績,近幾年才算徹底翻身邁入富豪行列,但還談不上權貴。


  按理國家應該是國民的後盾,可是各國無不籠罩在五大財閥勢力影響之下,即便朱語敏陳鼎新時朗逸等已經算社會精英階層,但仍然如同無根浮萍一般漂泊。王仁智的理想如果能夠按計劃實現,那麽眾人就有了堅強的後盾,任何勢力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滅亡一個國家,哪怕是個小國。


  三人即激動又興奮,圍繞王仁智描繪的未來展開討論,到了這個時候三人才明白為何王仁智肯在川康讓步,青山三地的勢力根深蒂固,如果不合作以目前的實力連川康內部都搞不定。就在四人談的正熱鬧之際,楠楠進入涼亭道:“老爺這麽待客好像不應該吧?陳老爺和李老爺長途顛簸本應該休息,家裏不方便也就算了,老爺卻把二位老爺拽到外麵,談起來就沒完沒了。也不看看天色,就算二位老爺不累,二位老爺可不是一個人,處於禮節接風宴總不能沒有吧?老爺莫不是不打算給二位老爺接風洗塵?”


  四人猛然一驚,看看天色早已經日落西山,四人因為太過緊張激動且興奮,誰也沒注意,王仁智道:“該死該死,都怪我,咱們趕緊。”


  時朗逸道:“楠楠你啥時候變的這麽厲害?以前你可不是這個樣子,不像現在這樣得理不饒人,對這種不懂事的家夥以後就得這個樣子。”


  楠楠道:“時老爺也別光說我們家老爺,今天你們四位恐怕都好不了,我這是在提醒四位老爺,家裏等了多久就不說了,大夥等不急出來尋找四位老爺都有半個多小時了。”


  涼亭主要是夏季納涼場所,如今正是冬季,這個涼亭又恰好在一條小溪旁地勢較低,胡秀萍知道四人在路上遛彎,那能想到遛彎遛到涼亭。王仁智道:“犯了錯誤就得受罰,先說好了啊,一會都自覺點,每個人少說也得自罰三杯賠罪。”


  時朗逸道:“你拉到吧,說起來自罰賠罪,誰不知道你是海量,這樣,我們三杯,你得九杯。”


  陳鼎新附和道:“這話我同意。”


  王仁智道:“九杯是什麽講究?我喝雙份應該是六杯才對,大不了今天認了。”


  李載想道:“時大師的意思是我那份麻煩你替我代勞。”李載想本就不善飲酒,加之年事已高,如今幾乎很少碰酒杯,如今他參加酒宴多一兩杯應付個場麵,幹脆把自己名下的推給王仁智。四人趕忙動身離開涼亭,回去路上幾個人的話題圍繞莊園展開,王仁智又落一通埋怨,他作為莊園的所有者一問三不知,還不如楠楠知道的多。


  五個人進門便遭到胡秀英率領一眾女將的圍攻,陳鼎新攜夫人同行,李載想正妻已經離世,陪伴他同行的是個妾室,也就李載想這個妾室沒開腔。王仁智四人理虧自然得接受批評,一番喧鬧後在四人信誓旦旦接風宴上罰酒賠罪後,眾女將才放四人去衛生間洗手。


  時朗逸一進衛生間便埋怨這都是因為王仁智,也就是他把這些女人慣的不像樣子,陳鼎新和李載想也認同時朗逸的話,不過沒出聲附和,兩人怕王仁智爭辯打起嘴仗讓外邊聽見後沒好果子吃。王仁智沒和時朗逸爭辯,他也怕讓胡秀英等聽見,不過他有鄭媛媛這個百試不爽的殺手鐧,時朗逸果然立馬閉嘴啞火。


  參加接風宴的人很多,主賓自然屬陳鼎新夫婦以及李載想兩口子,東道主更多,王仁智和胡秀英三姐妹,茉莉花三人沒有名分也以東道主的身份落座,陪客隻有時朗逸一個人。桃芳三人負責款待陳鼎新和李載想身邊的隨行人員,他們這桌人比較少還不到十個人,胡立川以陪客的身份在這桌就座。


  酒席自然以海鮮為主,對於遠離海邊的人們來講,很難品嚐新鮮海產品,海裏麵的幹貨屬珍貴食材,一般酒店也不容易見到,陳鼎新等大口朵頤好不高興。人多接風宴氣氛很熱烈,該罰的酒也沒忘記,不過時間並不長,主要考慮陳鼎新等人旅途勞累需要歇息,一個多小時接風宴便告散場。


  送走客人後,王仁智和時朗逸並沒有離開,而是繼續留在餐桌旁,兩個人都感覺沒喝過癮,楠楠三人在餐桌上匯報望月樓之行的結果。王仁智和時朗逸關心的不是一個問題,王仁智關心是否已經與傑克遜談妥,時朗逸關心的是是否有戰俘願意做他的奴仆,兩個人比較失望的是,今天並未確定這些事情。


  傑克遜原則上認可楠楠三人的方法,但他也不能擅自做主,需經過戰俘討論後才能給予答複,按照傑克遜估計,戰俘估計九成七八願意,僅有個別利益受損者不滿意。楠楠三人給戰俘開出的保底要求並不低,戰俘每年人均生產一噸糧食,兩頓蔬菜,一千斤肉食品,才可獲得基本生活保障。


  戰俘必須無條件參加各項工程建設,每人每天按兩個銀幣計算工價,完成保底任務後,超產的部分可提取一成作為獎勵。今後所有生活物資均由傑克遜負責分配,包括所得獎勵部分,傑克遜等管理人員不得隨意克扣戰俘名下獎勵,但可以按一定比例提成,管理費提成不得超過一成。


  今後麻崗鎮可能投資一些產業,戰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必須無條件服從調度,也不得以此減少保底任務,但產業所得利潤中可有百分之一交給傑克遜分配。傑克遜需給所有戰俘建個賬,戰俘可任意購買自己所需商品,除具有危險性的刀具外不加限製,鼓勵戰俘從事水果煙草茶樹等種植,所得收益視具體情況確定,原則上不低於超產獎勵的比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