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七章:第一次聯合國峰會(十一)
但是在看到張大虎的匯報文件中,出現一段異常的情況報告後,李寧宇立即讓一旁的曾凡勇為他拿來軍事地圖。
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中,麵積最大最寬廣的一個洲,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同時地跨寒、溫、熱三帶,根據地理位置可以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十九世紀末期人口達27億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總麵積大約:4400萬平方公裏。
在整個亞洲地區之中,目前分別交錯著有四大勢力集團,第一就是遠東集團,分別控製東南亞全部地區,不包括荷蘭殖民的印度尼西亞,麵積大約350萬平方公裏,人口約1.6億,還有東亞大部分地區,但不包括小日本島。
中亞地區,不包括阿富汗北部地區和沙俄帝國控製區,而第二的就是英國控製的西亞部分地區和南亞大部分地區,如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斯裏蘭卡、馬爾代夫地區。
第三則是沙俄帝國控製北亞地區,主要是烏拉爾山以東、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阿爾泰山脈以北、哈薩克斯坦以北、外蒙古以北、白令海峽以西的地區,占亞洲麵積的三分之一。
隨後就是美日同盟在亞洲唯一的落腳點,日本本島。
所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小日本這個島國,位於東亞地區,主要是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個大島及3900多個小島組成的群島國家。
在公元1世紀左右進入奴隸製度社會,7世紀才進入封建社會,19世紀中期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再通過一係列改革措施以後,小日本的經濟實力迅速提高,但大和民族的國家理念卻是一個偏激的理念。
隨著主動挑起甲午海戰以後,遭到遠東集團的全麵反擊,小日本狼子野心宣告失敗,最後不得不向遠東軍團割地、賠款,現在的小日本隻有本州和四國,兩個大型島嶼以及一些小型島嶼。
12世紀末期,小日本進入由武士階層掌管實權的“幕府時代”,期間爆發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並多次對外征戰,這一時期小日本內憂外患頻發政治體係十分混亂,伴隨著19世紀中葉開始,英、美、俄等家,先後逼迫小日本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以後,長期實行封建政策的德川幕府統治倒台。
一個新的政權出現以後,小日本開始實行“明治維新”,並且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製,建立中央集權恢複日本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從此小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道路,不過同時也讓其,升起了對外逐步侵略擴張的道路,1879年小日本侵占琉球群島,還廢琉球王國,改為小日本衝繩縣,但是在小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以後,被遠東收回。
1900年在美國挑起八國聯軍事件以後,積極參與其中,但最後再次被遠東軍團,粉碎了他們的癡心妄想。
每一次發動侵略失敗以後,小日本都必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小日本島先後遭到過遠東軍團三次以上的大規模攻擊,明治維新時期建立的沿海工業和港灣,基本都毀於一旦,並且修一次就被毀一次。
這讓很多小日本高層十分不解,因為如果遠東軍團想要徹底殖民控製日本島,還是明明有能力可以做到的,但是為什麽遠東軍團每次隻是毀而不侵,這讓小日本當局十分頭疼,小日本也有想過投靠加入遠東集團的懷抱,但卻被一次次又一次拒絕,所以最後投入到了美國佬的懷中。
伴隨著遠東集團在亞洲勢力的一步步提升,小日本也與美國之間越來越緊密,但是他們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
美國佬現在已經是美洲地區的霸主,所以小日本隻是他們在亞洲安插的一個棋子,但是小日本可不是這樣想的,本來他們以為自己靠上美國這棵樹,就可以向太平洋地區擴張,哪裏知道,太平洋地區早就成了美國與遠東的後花園。
所以根本不會讓小日本涉足,這就讓小日本漸漸的絕望了,因為他們在亞洲已經在受到遠東各種製裁以後,國內經濟不斷萎縮,工業生產止步不前,所以逐步導致小日本除了維係美日之間關係的以外,還在繼續尋求海外的其他夥伴。
第一次東北戰爭爆發期間,小日本以為久久等待的機會來了,但是最後還沒有等到小日本露出鋒芒,就被徹底的打壓下去,而發現小日本暗中與沙俄建立合作關係,美國當局不得不鞏固自己與亞洲這顆唯一棋子的關係。
八國聯軍事件結束以後,他們就簽定了日美同盟條約,美國佬算是在軍事上徹底控製小日本,而小日本原本是想依靠美國的軍事力量,讓自己步入恢複的進程之中,在加上與沙俄帝國的暗中勾結,利用美國當局對遠東的分歧,小日本就可以趁亂獲取好處。
但就算小日本想要發展軍事,起碼的必要條件就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如果沒有錢,別說從美國佬手裏購買先進的工業設備,就連起碼的消耗資源都不可能獲得,更不要談擴軍了。
日美安保條約可以說導致了小日本完全受製於美國當局,不過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麵來看。
小日本可以依靠美國當局這個絕好的“擋箭牌”專心發展自身的經濟,一旦小日本想打破限製,就會喪失美國的保護,至於哪個有利哪個有弊,外人無法說明,但是小日本就是依仗著美國佬的保護,此時開始了蠢蠢欲動。
小日本一直希望重新發展軍隊,來實現軍國主義的野心,但是又不能過分擴軍,這一點小日本自己也十分明白,不過就算在美國的多次警告下,小日本一直都不敢輕舉妄動的心,再一次燃起,因為沙俄帝國尼古拉二世,給了他們豐厚的條件用於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