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關鍵戰役
聯邦真的是欠揍!
兩天後,搜救船上,吳小清和沈長文看到從葉夫根尼那邊,傳送過來的最新戰役進展,忍不住再次感慨道。
雖然搜救隊沒有向智體表明明確的態度,可智體那邊卻非常配合的,讓葉夫根尼隨時彙報整個戰役的進程,儼然已經把他們當做同盟來看待。
智體的這種做法固然讓他們覺得舒服,可同樣也是忍不住警惕——畢竟它代表的是一整個文明。
智體的艦隊已經開始移動了,從之前葉夫根尼參觀過的那顆星球,也就是聯邦太陽系最外層的第十五顆行星,開始以緩慢的進軍速度出發,前往第十四顆行星,動員的全部艦隊數量超過三百多億艘。這個數量級已經是地球人很難想象的了。搜救隊現在都不用看葉夫根尼的報告,僅僅是用光學儀器查看星空,就能很清晰的發現艦隊的存在。
在星空中,這支新出現的艦隊就像是圍繞著太陽系最外層出現的一條鑽石項鏈,在黑色的宇宙背景下閃閃發亮。據搜救隊分析,整個艦隊開始行動的時候,甚至對其他行星的既有軌道都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擾動。
如此巨大的軍事行動,聯邦方面顯然也是注意到了,同樣,搜救隊可以看到從太陽系內部的十幾顆行星中,每一顆中間都開始出現大量的可觀測點,開始朝著太陽系外層的方向逐漸運動。
和智體龐大的艦隊相比,聯邦這次出動的艦隊毫無疑問就要少了很多,不僅僅是光點的數量,還有密度以及加速度——後者往往意味著質量的大小。
雖然動員的軍隊更少,但就搜救隊的分析,聯邦方面其實還是有著不小的優勢。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此次智體艦隊攻打的目標,也就是第13號行星,聯邦稱之為黑星,基本已經徹底要塞化了。整個行星本質上是一個巨大的屯兵站。
吳清傳送過來的遊戲資料,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充分揭示了聯邦和智體之間的戰爭邏輯。
在星系作戰中,對雙方來說,除了艦隊的數量,另外一個最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在己方控制之下的重力點。
雖然所有的艦隊都是按照在星系環境中航行設計的,從星空中看起來,每一艘戰艦都彷彿是這星系中的一顆塵埃,自由自在地四處漂浮。
可了解過細節之後就會知道,在太空中,所有的物體最缺乏的,就是空間上的自由。
在太空中,飛船做出任何的動作都需要消耗能量,包括最基礎的加速,減速,繞行,躲避……因為飛船本身的質量龐大,所以細算下來,任何一個細微的戰術動作,消耗的能量都是相當驚人的數字。
而太空中廣袤的區域,以及敵方可能的埋雷和偷襲動作,讓能量的負擔更是變得捉襟見肘。
沈長文做過一個簡單的計算,一艘普通的攻擊艦,要把它從普通的靜止狀態加速到基礎的第三宇宙速度——僅僅是能夠脫離行星的引力,需要耗費的總能量,幾乎就頂的上地球上一整個市區的電力消耗。而這樣的飛船,智體有三百多億艘。
這還僅僅是最低消耗的行軍過程,如果遭遇到了敵人,有必要進行戰術機動的時候,隨便一艘戰艦的瞬時功率,恐怕都會超過地球上任意一個國家總發電效率的瞬時功率。——就算把地球上全部的能源拿過來支援外星人戰鬥,都沒法完全控制其中的任意一艘飛船。
智體和聯邦採用的標準能源有兩種,第一種是提取后的聚變燃料,可以通過聚變爐轉換成通用的電力。第二種就是反物質,通過湮滅反應,反物質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超高的瞬時電流。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前者主要永遠提供飛行器基礎的能源保障,類似內部的能源使用,以及武器系統的消耗,後者是臨時使用——使用的限制自然也就最高。
即使是以聯邦和智體的文明程度,反物質這種能源現在也沒有完全的成熟——之前他們待過的升天境,就是反物質技術成熟的典型——反物質燃料已經可以極為方便的保存和存儲了。但是在聯邦軍隊中,每艘船上攜帶的反物質量都是有限的——這有限的珍貴能源主要是讓飛行員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臨時機動逃生所用。
所以就目前來說,雙方在戰略上,依然不過只有傳統動力的行動速度。
智體的艦隊行動了整整54個小時,先頭部隊終於抵達了長明星,並以長明星為駐地,開始建立起了戰線。
聯邦的偵查船隊幾次試圖越過智體的前鋒部隊,擾亂整個智體的行軍進程。
他們的行動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長明星的質量雖然大不如第十三號黑星——本質上長明星是一顆通過「人工填埋」形成的人造行星,不被計算在15大行星的範疇之內。但總也比普通的艦船質量要大的多。雖然距離形成穩定重力還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但為前鋒提供駐地,建立主場優勢的效果始終還是有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艦隊入駐,長明星和第十五顆行星的巨大軌道之間,艦隊開始形成了一條長長的懸臂,這條懸臂由300多億搜艦船組成,以他們出發的行星為起點,以最終的長明星為終點。搜救隊大概計算了一下這支艦隊的行進速度——如果要以目前的速度,讓全部的艦隊都到達長明星,需要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但是前哨戰已經在黑星的外圍軌道層打響了。
為了觀測這次戰役,搜救隊主動把搜救船從行星背面開了出來,光明正大的放在了戰場的側方——距離雙方都更遠的,垂直於星系黃道面的所在。
聯邦的飛船沒有再像之前那樣,看到他們就射擊,顯然,現在聯邦艦隊更多的注意力已經被智體艦隊吸引了過去。
隨著智體艦隊在外層小規模的戰鬥打響,吳小清注意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整個黑星上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幾乎每一天都能看見無數的飛船從裡面飛出來,但這些船似乎並沒有去前線投入戰鬥,而只是在軌道上停留了一段時間,然後再次返航到黑星的內部。
搜救隊很快就發現,這些出來的飛船其實並不是戰鬥用船,他們不過是普通的運輸船而已,而他們運送的,正是黑星本身的質量。
這是人類在戰爭中學習智體的招數——聯邦顯然已經意識到這場戰爭可能對他們不利,所以現在已經開始建造起了減速帶。
減速帶的出現,讓智體的艦隊開始變得謹慎起來,原來每天頻繁的試探開始減少,只是後方艦隊朝著前線開進的速度,似乎稍微得到了提升。
……
搜救團隊對這場戰役保持關注的時候,整個聯邦內部,凡是了解太陽系風雲這款遊戲的人,也都在表示強烈的關注。
聯邦政府已經在前線架設好數千個專用的直播鏡頭,用於專門拍攝第一線的戰爭資料,所有這些鏡頭的畫面都是對聯邦公民完全開放的——他們可以在網上,時時刻刻了解最新的情況。
在看到聯邦人製造減速帶的時候,吳清和沈文就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這幾乎可以說是聯邦軍隊已經在認慫了。
減速帶的原理是通過人工製造大量的高強度微粒粉塵,散布在軌道空間中,以期望對敵方路過的艦隊造成傷害。
這種東西與其說是一種武器,更不如說是一種工事,就好像鐵絲網,反坦克樁一樣的工事。工事可以阻擋敵人,給敵人推進位造麻煩不假,可這裡是太空——在給敵人製造麻煩的同事,給自己製造的麻煩也一點不少。
聯邦軍隊將「減速帶」安排在黑星的軌道層,這也就意味著,以後聯邦布置在黑星上的艦隊如果想要出來,還要首先派出專業的工程車輛,進行太空垃圾清掃作業,這樣才能保證黑星艦隊的順利出行。
這就好比古代打仗,守軍看到進攻部隊太多,首先先用石頭把自己的城門堵死了。這樣固然可以讓對手無法通過快速攻破城門來攻下城池,可卻也完全堵死了城內和城外之間的交流渠道。
只不過,作為這款遊戲的新晉愛好者,現在的吳清已經多少能夠理解聯邦做出這種蠢事的動機了。
原因無他,因為智體的艦隊太龐大了,龐大到讓聯邦人感覺絕望。
300億艘戰艦!
整個聯邦別說戰艦,就算把所有門類的太空船隻數目加起來,也湊不到這個可怕的數字,更不用說計算擁有可靠駕駛員和戰鬥員之後的比較結果……
除了完全堵死,用這種方式最大限度的遲滯智體的進攻鋒芒之外,吳清在遊戲里也找不到其他可以應對這種情況的手段。
如果從遊戲機制的角度評價,其實對聯邦來說,最危險的存在已經不是那在征途上的300億艘艦隊,而是黑星本身。
智體為什麼會出兵攻打黑星?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第十五顆行星的內部質量已經基本消耗殆盡。對於智體來說,這是它們實力最強大的時候——如果按照吳清的玩法,他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把整個黑星完全拆散,把整個一顆行星徹底加工成高強度顆粒——然後把他們撒到第十二顆行星的軌道層,造出一條超大規模的減速帶,一條星際長城。
但聯邦顯然沒有選擇這個選項,從他們製造減速帶這個表現來看,顯然還是準備依託黑星這顆軍事要塞,和智體軍隊拼上一次的。
拼贏了還好……但這個概率實在是低的可怕。如果拼輸了……
黑星的質量大概是第十五顆行星的6倍有餘,也就是說,整個黑星的質量可以再製造出六個這樣的超級艦隊……
整整接近2000億艘!
幾乎可以說,這一戰已經可以決定兩個文明的勝負了。智體拿不下這次決戰,整個艦隊的實力就會因為質量不足,不可避免的開始走下坡路。聯邦拿不下這場決戰,就意味著日後的軍事行動完全趨於被動——雙方的實力會在這一戰之後徹底逆轉。
而這場戰爭的輸贏……在現實中還有很多人在官網,在抱有各種各樣的期待,但是在網路世界中,也別是吳清和沈文參與的這個遊戲交流群眾,大家的觀點都是一致的。
聯邦輸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