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星球博物館> 303 這遊戲真硬核

303 這遊戲真硬核

  吳清現在是第一聯邦的執政官了。


  起碼,遊戲製造的氛圍,確實讓他產生了代入的感覺。


  遊戲場景的第一幕,就是他的幕僚團隊跟他見面:「您好,執政官閣下。」


  吳清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群人,起碼也有近千號人,分成好幾十個團隊。


  「祝賀您成為第一聯邦最新一任的執政官,全聯邦200億公民都在期盼您帶領他們走向新的輝煌。」——因為自備了文字型檔,所以這些人說出來的話還自帶漢語字幕。


  吳清更多的是關心遊戲里的細節,因為玩遊戲之前,他看過網上不少的評論,知道這個遊戲里,所有的細節都是按真實世界設置的。


  像聯邦的政務系統,這些幕僚的來歷——這些都不用說了,這是遊戲的主要內容,每一位幕僚在現實世界中都是可以考察的。吳清可以很方便的暫停遊戲,查看每個人的詳細資料。更多的,比如吳清此刻辦公的地點,他房間里的每一個設置——還有他手腕上的一塊手錶。


  這塊手錶據說是類似核按鈕的設置,當然沒有地球上,那傳說中一按下去全球完蛋那麼誇張,但也是挺有威懾力的——按下去就代表所有的太空艦隊獲得了獨立的作戰權力,不計戰損比地執行最激進的進攻任務……


  聽起來挺嚇人的,其實也就是一般的作用。


  作為一款遊戲,最終的任務當然是帶領聯邦走向勝利,在遊戲中,一位執政官的勝利有三個目標,只要達成其中一個,就算是他這個執政官做的非常成功了。——比真實中的絕大多數聯邦執政官還要更成功。


  這三個目標分別是軍事層面的——擊敗智體,內政層面的——消除國內所有的獨立勢力,包括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地球,甚至未來更多的虛擬社區,以及科技層面的——完全阻止,或者完全成功的推行意識數據化技術。


  「AI叛軍是聯邦面對的最危險,最重要的敵人,」大概算是作為新手教程,軍事顧問開始告訴吳清現在聯邦面臨的巨大威脅,「因為技術上的限制和差異,叛軍的作戰力量將會一直上升,很難衰竭,而與此同時,聯邦艦隊的實力卻在日益被稀釋。」


  軍事顧問開始列出聯邦軍事領域需要面對的兩個巨大的問題。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兵員問題。


  聯邦的兵員制度是義務兵徵召制,在戰爭法的授權範圍內,政府可以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把普通公民拉入軍隊參戰。


  在戰爭之初的時候,本來戰爭法授權的兵員額度是完全夠用的,聯邦政府甚至計劃徵集超過3億人來加入軍隊……但是幾次關鍵戰役打下來,巨大的傷亡頓時立刻讓這個數字急劇下降。一方面,是聯邦那時候根本還不熟悉AI的戰鬥方式,吃了大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最初參加戰鬥的部隊中,相當多的人其實軍事素質並不高。


  說是參加戰爭,可是對很多人來說,坐在攻擊艦的模擬倉內指揮戰鬥,似乎跟在家裡用電子設備玩遊戲,或者乾脆在虛擬社區里玩遊戲,似乎沒有一丁點的區別。


  相當多的軍事行動中,甚至出現了戰鬥人員彼此不聽指揮的情況,在聯邦和AI的第一次戰役中,聯邦出動了超過1700萬搜攻擊艦,駕駛這些攻擊艦的士兵超過了5000萬人,這些攻擊艦上攜帶的全部武器,發射出去幾乎能把幾顆行星完全摧毀。


  可戰鬥的結果讓人瞠目結舌,一次志在必得的突襲,成了一次災難性的失敗。據說現在聯邦的軍人們在攻擊艦上,還能通過望遠鏡,看到太空中飄蕩的屍體——在太空中,不管是人還是鋼鐵,都很難幾乎不會被改變模樣。甚至一些空間站還會偶爾遭受「屍體隕石」的襲擊……


  失敗的具體原因現在聽起來很可笑,僅僅是因為最先出擊的一批戰艦未經允許,提高了他們的飛行速度——然後帶動後面的大批戰艦也照做了。


  結果這批戰艦迎頭撞上了AI精心準備的防空微塵帶——把各種大小不一的微塵散布在太空中,戰艦如果低於一定速度進入該區域,就跟汽車進入減速帶一樣,只會產生一些普通的外殼發熱,以及減速的情況,並不足以威脅戰艦的結構。但如果速度一旦高於規定的限制——戰艦就要面對巨大衝撞導致解體的風險。


  結果,一次規劃好的戰術衝鋒,變成了一樁超級巨大的連環車禍。


  從那以後,聯邦的軍隊在民間就成了酒囊飯袋的代名詞,因為巨大的損失,國內陸續發起了無數次的反戰抗議,徵兵額度開始受到議會不斷的限制,日削月減,越來越窘迫……


  為此軍事部門不得不在戰艦配置上不斷做出改進,他們把最早需要6個人駕駛的攻擊艦,改成四個人,然後是三個人——最終改成了現在的雙人機組。


  據說政府部門本來還有做單人機組的打算,但屢次的飛行試驗證明,正常的人類在太空那樣與世隔絕的環境中,還要執行長期的軍事任務,如果單獨一個人的話,很有可能會罹患精神上的衰弱疾病。


  這個倒也算了,到了這個時候,戰爭的殘酷已經開始展露猙獰,些許精神衰弱並不是那麼不能接受——但患病速度也太快了!


  快到什麼程度?

  遊戲沒有直接給出據說被列入了真實聯邦機密的資料,不過在加速的遊戲進程里,表現出來的情況就是戰艦剛剛出港,距離作戰目的地還有十分之九的距離,就會自己爆炸,或者是殺死周圍自己的同伴。


  對於聯邦的軍隊來說,一艘船里放兩個人,這已經是現在技術條件下,能夠做到的極致了。但即使如此,前線將軍們的要求依然沒有辦法得到滿足——隨著時間的進展,叛軍的飛船開始一天一天多了起來,甚至有開始壓倒聯邦的趨勢。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叛軍的飛船里,是不需要放人的。


  他們是AI,複製一段程序進去,就能完美的對飛船實施控制了,AI不像人類這麼嬌貴,他們不會患上什麼精神絕症,相反對於AI來說,貫徹智體的意志,像人類復仇,已經成了它們的一種本能。


  看那些玩過這款遊戲的人寫的攻略就知道,在智體陣營,飛船里的AI士兵,本質上,就是一段人格化的數據,只需要不斷的對這段數據按一下複製——嗯,因為是智體直接操作,連「按」這個動作都給省了——然後就直接零成本地解決聯邦方案巨大的困擾。


  第二,是戰爭資源的問題。


  這裡不是指建造軍隊需要的資源,對於聯邦這種級別的文明來說,其實建造飛船本身的消耗,在戰爭中幾乎是忽略不計的,一艘戰艦也就是幾千噸的質量——而隨便一顆行星擁有的總質量……可以造出幾乎無窮無盡的飛船。理論上來說,聯邦甚至可以把幾顆不重要的行星全部變成艦隊——如果聯邦能夠找到這麼多飛行員來開這些飛船的話。


  這裡的戰爭資源主要指的,是對行星質量的軍事動員上。


  為了這個專門的概念,吳清甚至去網路上專門了解了大量的相關概念。


  有一點恐怕是吳清這個具備地球思維的「人」很難想象的,那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戰爭雙方大家都關注的一個重要數據,就是可調動質量。


  他反覆在遊戲中選擇了好幾次陣營,才慢慢明白這個可調動質量是什麼意思——是指戰爭一方可以犧牲的行星質量。


  在地球人看來,一顆行星的質量本身似乎是一個天文數字,地球人哪怕已經初步走出了地球,對整個地球的質量運用,恐怕還不足整個地球的百分之,不,百萬分只,百億分之一。


  要知道,地球的總質量大約是6X10^24 kg,24次方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並不怎麼樣,但如果用普通一點的數字來形容,那是整整60萬,億,億噸!如果把整個地球的質量平分給每一個地球人,按60億人計算,每個人能分到一萬億噸。


  在遊戲的開局,聯邦擁有的星球是15顆中的14顆,而AI只有星系最邊緣的一顆,因為星球大小不一致,雙方的質量的對比是驚人的90比1。


  但是在可調動質量上,兩者卻是在一個級別的,並沒有什麼差別。


  因為聯邦大部分的質量,都被各種環保法律規定保護起來了。


  「母星生態保護法」一口氣直接規定了,聯邦七個產生文明的原始星球,他們的所有質量不可動用,任何可能影響星球軌道,重力常數的「非法質量開採」都是不被允許的。


  而剩下的那7顆星球中,兩顆現在已經成了居住星球,當地居民正在竭力爭取把他們這兩顆星球也餓納入生態保護法的保護範疇,另外的五顆都是未開發的行星——上面有大批的植物學、動物學、行星地質學以及外星生命研究的機構……在議會中,他們代表的遊說力量並不比政府的差。


  質量的調動在軍事上意味著很多的東西,就像之前AI建立的防空微塵帶,這種防禦體系的建立,就需要投入巨大的質量。微塵帶的密度固然很低,可因為太空實在過於廣闊,想要建立切實可行的微塵帶,除了利用科技手段,儘可能利用更少的質量,達到更好的減速效果之外,最好的辦法就是投入更多的質量。


  AI在叛亂之初,為了給聯邦的軍隊進攻設置障礙,幾乎把第15顆行星全部質量的8成,都加工成了減速塵,撒到了太空中。


  如果類比是在地球上的戰爭的話,就好比秦始皇光是為了修長城,就挖光了國境內8成的泥土和砂石……


  對於人類來說,這樣的戰爭投入,似乎是有點過於昂貴了,昂貴到所有人都下意識的開始迴避這個問題。


  AI當然可以這麼干,他們沒有歷史負擔,他們沒有上萬年的文明史,和誕生他們文明的母星球,他們只需要能夠放置他們存儲部件的計算機就可以活下去了,他們對生活唯一的要求,不過是一套可以維持自身生存下去的工業體系而已。


  但聯邦人要的,卻是腳下的大地,頭頂的星空,熟悉的鄰星升落……


  在文明到達聯邦和智體這個級別的時候,後者遠遠要比前者要昂貴的多。一套工業體系只需要幾十艘飛船就可以承載,最多不過幾億噸的數量級,而大地和星空……是前者的上萬億倍。


  軍事顧問說完之後,很快法律顧問又上來了,和軍事顧問「只」提出兩個小問題不同,法律顧問列出來的是一張長長的清單,清單里包括了上百個法案,以及他們現在能夠爭取到的選票數量。


  大概了解完這些數字之後,吳清只有兩個想法:

  1,這遊戲真硬核。


  2,這個見鬼的執政官真不好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