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何進大將軍
更讓群臣更驚訝不已的還在後麵,袁逢這裏話音剛落,他的弟弟,也就是這現任太傅袁槐居然也站了出來,口中附和道:“陛下心係百姓,乃我大漢之幸也,諸位同僚怎可不顧朝堂禮儀,這般真吵,與市場潑婦有何區別。”
說完,袁槐一拱手,眼神誠懇的看向了上首的劉宏:“陛下決議,吾等臣子定當竭盡全力實施,方能不負聖命。”
“嗯?”
這下子,不止群臣們詫異無比,劉宏也是疑惑得不行。
思索了許久,這才訕訕的說道:“既如此,那此事就由愛卿負責了。”
“諾!”
袁槐領了命就站了回去,對四周投過來的眼神皆是不聞。
此時,袁逢再次開口:“對現下太平道叛亂一事,臣有一策可叛賊。”
總算說到正事了,劉宏立馬坐穩了身子,抬手虛請道:“太傅請說。”
袁逢聞言,微微停頓了片刻,然後大聲說道:“臣建議,可命一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將士屯兵於都亭,於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整點兵器,鎮守京師。”
“下詔各地方主官嚴防死守,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以擊亂民。”
“再由皇甫嵩總領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各地募來的精兵勇士,出洛陽往钜鹿,迎擊叛起的蛾賊!”
“朱儁現以至南陽,豫章困守之地反賊與揚州蛾賊不過爾爾,有盧中郎統領五郡兵馬尚且足矣,不若就讓朱儁轉軍揮師東去,橫掃徐豫蛾賊。”
“上可接壤皇甫嵩將軍的五校軍士,下亦可與盧中郎互相攙持.……”
“依照此番下來,青、徐、幽、冀、兗五洲將直接麵對朱儁與皇甫嵩兩位將軍的兵鋒,揚州地界與豫章賊寇又被盧中郎鎮壓在下,荊州反賊冬日尚且無法出兵,來年我大漢軍士在揮軍鎮壓.……”
“以此,我大漢江山將恢複穩定。”
聽完袁逢的話,劉宏瞬間大喜:“太傅之策甚好!甚好啊!”
高興了沒多久,劉宏又想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可幾位將軍出征,京師又由何人鎮守?不若……”
劉宏的話還未說完,眼神瞄到了另一邊站著一言不發的太尉楊賜,想要開口讓他來鎮守京師,但又想起了前些日子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反而不知該如何說了。
太尉,武官之首。
能做到這個位置上來,楊賜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說,但他都是太尉了,之物封個大將軍的話,是不是有點。
劉宏在猶豫,袁逢立馬給了一個選擇:“陛下勿擾,臣有一人舉薦。”
劉宏一聽,大喜過望:“既有人可薦,還不快快說與朕聽。”
“回陛下。”
袁逢拱了拱手,淡然道:“此人正是國舅何進,為南陽郡宛縣人,初拜郎中,曾任虎賁中郎將、潁川太守、侍中、將作大匠等職,現為河南尹。”
“觀其經曆,聞其所為。”
“此人能勇有謀,可擔任大將軍一職!”
說完,袁逢就閉口了,但在場的群臣可是瞬間就炸了。
好嘛!
這個老家夥!
不僅同意平民可以前往公車署麵試,現在居然還攀附起來外戚來。
莫不是人越老,越糊塗了?
群臣炸了,但有人沒炸。
皇甫嵩自是不必多說,他的地位懸殊,不僅不結黨,也不與宦官外戚勾結,老老實實做自己的事,發生什麽對他來說就是無所謂。
隻要皇帝需要他,皇甫嵩就會去做。
還有一人則是何進,相對於紛亂的九卿而言,他可是開心的很。
這是什麽?
喜從天降啊!
何進的妹妹沒嫁給劉宏之前,何進還隻是個屠夫。
雖然如此,但何進是看不起宦官的,作為屠夫,血氣自然是旺盛,讓他與一群沒蛋子的宦官聯係,他怎麽會高興呢?
但是,他是外戚啊!
外戚同樣處於士族的鄙視端中,他想要攀上士族的高枝,可人家不搭理他,他沒辦法,隻能與宦官結交,以此來應對士族的口伐。
而現在,機會來了!
士族中頭領一般的袁家不僅主動和自己“結交”,開口還把自己給推上了大將軍的位置!
我的個乖乖!
這可是大將軍啊!
沒想到我老何,區區一屠夫,居然也有這麽輝煌的一天!
何進心裏高興,恨不得立馬痛飲三杯,但劉宏還未發話,他心中有些揣測不安,雙眼緊緊的盯著上首的劉宏,呼吸也變得急促了,攥著的手心裏此刻已經布滿了汗液。
劉宏聽了袁逢的提議,也思索了起來。
何進?
皇後的哥哥嘛……
一想到何皇後,劉宏就想到了她的活,雙腿下意識的並了並。
跟著,又想起現在的位置,這才連忙搖了搖頭,將腦海中的畫麵扔掉,反而思索其何進此人來。
作為皇後的哥哥,劉宏自然是熟悉的,到底是自己人嘛。
其是外戚,本來家底也不算豐厚,也沒什麽大的勢力支持,自己一言就可定其生死。
既然如此,若是有個自己人掌管京師兵馬,守衛皇宮,倒也不錯!
想到這裏,劉宏有了決定,當即道:“司空所言有理,既如此,就由何進擔任大將軍,按照司空所諫,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同時負責在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
“臣謝陛下恩典,陛下信任,臣定當鞠躬盡瘁,死……”
眼見大將軍一職到手,何進立馬站了出來,不給其他人反駁的機會,就要稟明中心,劉宏卻是揮了揮手,不耐煩的說到:“好了,你用心去做便是,不要辜負朕對你的期望。”
說完,劉宏就要回後寢了。
為啥?
還不是一開始提到何進時想到的東西?
何皇後.……
活好啊!
劉宏一走,群臣則散,出了門,臣子們想要和袁氏兩兄弟好好說道說道,問清楚其為什麽要讚同劉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