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孫劉聯盟

  早在諸葛亮出山前七年,


  魯肅就為孫權規劃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


  後來又一手促成了孫劉聯盟。


  可以說,沒有魯肅,


  就沒有赤壁之戰,也沒有三國鼎立。


  荊州告急


  萬里長江奔流不息,把中華大地分成北方和南方。南方在東漢時期是欠發達地區,地廣人稀,文化落後。唯其如此,朝廷和巨頭們便無暇顧及,甚至不屑一顧,那些實力較弱的軍閥也就能夠乘虛而入,在那裡割據一方。


  長江一線的三個州,便是如此。


  這三個州,是益州、荊州和揚州。它們的州牧,則最早是劉焉、劉表和劉繇(讀如搖)。劉焉是益州牧,劉表是荊州牧,劉繇是揚州牧,他們也都是宗室。


  這是漢靈帝中平五年(188)的事。當時為了對付黃巾起義,朝廷接受劉焉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並加大其權力,派朝廷重臣和皇室疏宗擔任。擔任州牧的宗室先後有五個,另外兩個是幽州牧劉虞和豫州牧劉備。


  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揚州牧劉繇,豫州牧劉備,這就是東漢末年的五位宗室州牧。不過劉虞並未參與逐鹿,劉備則徒有虛名(豫州不是他的)。值得注意的,便只有長江一線三個州。


  三個州的情況不一樣,三個州牧的處境也不一樣。發達程度,揚州最好,荊州次之,益州最差。個人處境則剛好相反,劉焉最好,劉表次之,劉繇最差。劉繇甚至並未真正治理過揚州,四十二歲時就早早退出了歷史舞台。


  名義上屬於劉繇的揚州則被一分為二。長江以西(江西)被袁術佔領,長江以東(江東)被孫策覬覦。劉繇兵敗病逝后,揚州六郡中的吳郡、會稽、丹陽、豫章都落入孫策手中,成為後來孫吳政權的基礎。[1]

  但,處於風口浪尖的是荊州。


  荊州在長江一線三個州中最為關鍵。奪取了荊州,尤其是佔領了南郡的郡治江陵(在今湖北荊州),逆流而上可以攻取益州,順江而下可以攻取揚州,這也正是後來曹操、劉備和孫權都要拚命爭奪荊州的原因。


  當然,如果荊州的州牧是曹操或袁紹,事情也許另當別論,可惜劉表胸無大志。袁紹向他求援,他滿口答應卻按兵不動。後來曹操征烏丸,劉備勸他襲擊許都,他也只當耳邊風,難怪曹操說他是「自守之賊」。[2]

  不過平心而論,劉表在荊州甚得人心。而且,正是由於他實行「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的政策和策略,荊州地區保持了十多年的安定和平,許多北方南下的難民也得到了資助和周全,這不能不說是劉表做的好事。


  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


  最先打破平靜的是劉備。他是在官渡之戰後,因為被曹操打敗而投奔劉表的。當時的劉表,則像得到了皇上所賜的燙手山芋,左右為難。無可奈何之下,劉表只能一方面禮遇有加,另一方面小心防範。


  劉表的安排,是讓劉備先後出兵新野(今河南新野)和博望(今河南方城),最後屯兵樊城。樊城與劉表所在的襄陽隔漢水相望,這就既能防止變生不測,又能讓劉備成為對付曹操的防火牆。


  其實就連這點小心眼,也被郭嘉看穿。郭嘉一針見血地指出:劉表很清楚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駕馭劉備。給予重任吧,恐怕不能制約;給予輕任吧,劉備不為所用。因此郭嘉極為不屑地說:劉表不過「坐談客」罷了![3]

  看來,劉表不該生在弱肉強食的亂世,也不知道在這亂世該如何自保。劉備天下梟雄,諸葛亮人中之龍,他居然敬而遠之;中原士族南下荊州的有千人之多,也只見他安頓,不見他重用。如此不智,又豈能守住家業?

  因此,北方的曹操,東邊的孫權,都虎視眈眈。


  孫權是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孫堅在與劉表部將黃祖的戰鬥中陣亡,長子孫策接班,年十八歲。後來孫策被刺客謀殺,二弟孫權接班,年十九歲。這時,他名義上是大漢的討虜將軍,實際上是盤踞江東的小軍閥。[4]

  說起來孫氏家族也真是少年英雄輩出。孫堅成名時只有十七歲,孫權則同樣不同凡響。建安十三年(208)春,孫權一舉攻破夏口城(今武漢漢口),殺了劉表的大將江夏太守黃祖,天下為之震驚。


  當然要震驚。因為此戰意味著孫權的勢力已向西部擴展,下一步必將覬覦江陵,貪圖襄陽,鯨吞荊州。


  曹操立即感到時不我待。事實上,他對荊州早已覬覦多時,而袁紹的殘餘勢力也已剿滅盡凈,北部中國幾乎盡收囊中。曹操本人則自任丞相,大權獨攬令行禁止,完全可以奪取荊州,也必須奪取荊州。[5]

  當年七月,曹操南征劉表。


  與此同時,劉表也一病不起,並於八月身亡,接管荊州的是他的小兒子劉琮。劉琮豈是曹操的對手,劉表舊部蒯越、韓嵩、傅巽(讀如訓)等人也都勸他投降。


  劉琮說:我就不能和諸位一起,守住先君基業,以觀天下之變嗎?再說還有劉備。


  傅巽說:不能。以人臣對抗人主,是以逆抗順;以地方對抗中央,是以弱戰強;以劉備對抗曹操,是以卵擊石。三個方面都不行,還要抵抗王師,那是找死。


  劉琮猶豫。


  傅巽便問:將軍自己想想,你比得上劉備嗎?

  劉琮說:比不上。


  傅巽說:那好!如果劉備不能戰勝曹操,將軍就無法自保;如果打得過曹操,他還會再做將軍的部下嗎?

  劉琮一聽就明白了。


  沒錯!要對抗曹操,只能依靠劉備。但無論劉備是輸是贏,自己都沒有好下場。那還不如投降![6]

  劉琮投降,曹操的大軍便如入無人之境。劉琮這才派人去告訴劉備。劉備聞訊大驚,拔出刀對來人說:今天就是宰了你也不解恨,只是不想弄髒了我的刀![7]

  不過現在說什麼也都沒有用了,劉備唯一的選擇是走為上計。然而劉備跑得快,曹操追得也快。他親點五千精銳騎兵,以一天一夜三百里的速度追了過去,試圖將劉備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一舉殲滅。


  與此相反,劉備卻是跑得快,走得慢。因為他路過襄陽時,許多士人、百姓和劉表舊部都跟著南撤,隨行人員多達十幾萬,輜重數千輛,一天只能走十幾里。


  這就幾乎是等著挨打。


  危在旦夕的劉備卻拒絕了先走一步的建議,堅持與民眾緩慢同行。他的解釋是:成就大事必須以人為本。現在人家跟我生死與共,我又怎麼忍心拋棄他們!

  可能,這是劉備一生中最閃光的一筆。


  然而後果卻十分嚴重。曹操很快就追上了劉備,兩軍在當陽的長坂(今湖北當陽東北)相遇。劉備再一次丟掉了老婆孩子,與張飛和趙雲等數十人落荒而逃,隨行人員和車輛輜重全部被曹操繳獲。[8]

  幸運的是,曹操並沒有窮追猛打。他放棄了劉備,帶兵直奔江陵而去。那裡屯集了大量的軍需物資,包括水戰必需的艦船,是絕不能讓他人得手的。


  靠張飛保全了性命,靠趙雲找回了妻兒的劉備,決定東行去夏口,跟事先安排在那裡的關羽,以及跟劉琮分道揚鑣的劉表長子劉琦會合。但,劉琦的一萬人馬,關羽的一萬水軍,能抵擋曹操的泰山壓頂嗎?

  也許,這就得問諸葛亮了。


  諸葛亮出山


  諸葛亮是在前一年來到劉備身邊的。


  這又是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由於羅貫中的演義而廣為人知,可惜卻是小說家言。歷史的真相也許並非如此,或不完全如此。


  那麼,真相可能是什麼?

  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曾經見過劉備。


  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北方。洞悉形勢的諸葛亮料定下一個攻擊目標必是荊州,也清楚劉表不可依賴,能救荊州的只有劉備,便從隆中去見他。


  劉備並不認識諸葛亮,也沒太把這個二十六歲的年輕人當回事,儘管他身高一米八四,容貌甚偉風度翩翩。但在四十七歲的劉備眼裡,諸葛亮依然是小字輩。


  那天可能是劉備的接待日,來座談的士人很多。談完眾人散去,只有諸葛亮不走。劉備也不問他想說什麼,順手拿起一根氂牛尾巴就編起工藝品來。


  諸葛亮說:將軍的雄心壯志難道就是這個嗎?


  劉備說:這是什麼話!聊以忘憂罷了。


  諸葛亮說:請將軍度量一下,劉鎮南(劉表)與曹公(曹操)相比,怎麼樣?

  劉備說:比不上。


  諸葛亮又問:將軍自己呢?

  劉備說:也比不上。


  諸葛亮說:那麼,難道就等著人家來宰割嗎?

  劉備這才發現諸葛亮非同尋常,諸葛亮也為劉備出謀劃策。他的建議,是鼓勵流入荊州的遊民發展生產,並登記在冊。劉備依計而行,實力果然大增。[9]

  不過這事也就到此為止,諸葛亮又回到了隆中。他真正成為劉備的得力助手,應該是在司馬徽和徐庶極力推薦之後。即便如此,劉備也仍未高度重視。


  劉備對徐庶說:那就請他和足下一起來吧!

  徐庶卻說:諸葛孔明是卧龍,豈能隨便召喚?將軍還是屈尊親自去拜訪他吧!

  這才有了三顧茅廬。[10]

  但,這裡面有問題。


  是啊,諸葛亮不是「可就見,不可屈致」的嗎?他怎麼會主動去見劉備?他既然已經見過了劉備,劉備又怎麼還需要三顧茅廬?以上說法,可靠嗎?


  可靠。


  事實上,諸葛亮完全有可能去見劉備,因為當時的荊州山雨欲來,危在旦夕。以諸葛亮之心繫天下,絕不會坐視不管。我們甚至可以推測,正是他的這種責任感,從一開始就贏得了劉備的尊敬和信任。


  有一個旁證可供參考。


  也是在荊州,而且就在劉表席間,劉備就曾毫不客氣地痛斥一個名叫許汜(讀如四)的人:國難當頭,民不聊生,天子失所,正需要有人為國分憂。足下名為國士,卻不知憂國憂民,只知求田問舍,實在讓人不齒![11]

  諸葛亮當然不是許汜。作為「每自比管仲、樂毅」的有志之士,他可是以天下為己任的。


  因此,諸葛亮會去見劉備,劉備也會去見他。


  實際上,兩漢原本就有聘請名士為官的制度(請參看本中華史第八卷《漢武的帝國》)。而且無論是皇帝的徵聘,還是州郡的辟除,都是禮聘,不能令召,光武帝劉秀甚至還碰了好幾個釘子。三顧茅廬,不足為奇。[12]

  更何況,劉備拜訪諸葛亮,也未必是招聘。


  這一點,有諸葛亮自己的回憶為證。他在二十一年後曾這樣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13]

  很清楚,諸葛亮去見劉備,是「提出建議」;劉備去見諸葛亮,是「徵求意見」。兩人談得投機,這才決定合作。也因此,諸葛亮到劉備軍中,一開始是沒有職務的。擔任軍師中郎將,是在赤壁之戰以後。[14]

  至於打動劉備的那一席話,則是《隆中對》。


  這是一次極其嚴肅認真的對談,雙方也都表示了最大的誠意。為了鄭重其事,劉備使用了「孤」的自稱。他在建安元年被封為宜城亭侯,可以稱孤。[15]

  於是劉備開誠布公: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自不量力,一心想要伸張正義於天下。奈何智術淺短連遭挫折,只剩下壯心未已,先生認為計將安出?

  諸葛亮的對策則極為務實。


  早已看清時局的諸葛亮告訴劉備,當今天下之勢,並非人人都像將軍一樣心繫漢室,心憂主上,而是都在搶佔地盤。因此,當務之急是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曹操以弱勝強消滅袁紹,便是證明。


  那麼,什麼地方可以考慮?


  北方顯然不行。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東邊也不行。孫權據有江東已經三代,既得地利又得人和,這就只能聯合,不能圖謀。


  能打主意的,是荊州和益州。


  荊州下轄七郡,領縣上百,而且北據漢沔(漢水、沔水),利盡南海(廣東、廣西),東連吳會(江蘇、浙江),西通巴蜀(重慶、四川),堪稱「用武之國」,碰巧主人又守它不住,簡直就是天賜,就看將軍想不想要了。[16]

  益州的情況也差不多。這個地方,對外是天險,對內是樂土,高皇帝就是在益州的漢中成就帝業的。然而成都的劉璋昏庸軟弱,漢中的張魯則不懷好意,因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只不過得自己動手去拿而已。


  拿下了荊州和益州,又怎麼樣呢?


  諸葛亮說,以將軍帝室之胄的身份,信義著於四海的名望,總攬英雄思賢如渴的號召力,只要實行「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政策,事業就能發展,力量就能壯大,也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將來,如果形勢發生變化,則可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將率領從荊州出發,取道宛城挺進洛陽;另一路由將軍親自率領從益州北上,取道秦川直抵長安。那時候,百姓萬民還不捧著酒飯來夾道歡迎嗎?


  於是諸葛亮說: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如此醍醐灌頂,劉備豁然開朗。他高興地對關羽和張飛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啊![17]

  可惜,諸葛亮為劉備做的只是戰略規劃,現實問題則是劉備一行逃到夏口后,曹操並沒有放過他。十二月,在江陵養足精神備齊軍需的曹操,率領大軍順江而下抵達巴丘(今湖南嶽陽)。目的很明確:消滅劉備。[18]

  劉備大難臨頭。


  在這個關鍵時刻,並無官職的諸葛亮挺身而出。他對劉備說,情況緊急!請明公授權,讓我去江東求救。[19]

  這是正確的決策,因為此時能救劉備的只有孫權。問題是孫權與曹操並未翻臉,跟荊州反倒是世仇。至少,他可以坐山觀虎鬥。即便收不到漁翁之利,也犯不著來蹚這渾水。因此兩家能否聯盟,完全取決於孫權的態度。


  那麼,孫權的態度又如何?

  魯肅設謀

  孫權在觀望。


  事實上,荊州事變后,孫權就到了柴桑(今江西九江)。態度則很明確:擁兵自重,觀望成敗。[20]

  這並不奇怪。畢竟,曹操不是沖他來的,劉備跟他也非親非故。他當然清楚劉備不是曹操的對手,因此他要算的賬是:如果劉備敗了,曹操會不會繼續東進?如果幫助劉備抵抗曹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

  不過,這可以慢慢想。


  沒錯,孫權是一個沉得住氣的人。後來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他卻一直等到曹丕死後三年,看清楚萬無一失才肯戴上皇冠。結果是什麼呢?三國當中他稱帝最晚,國祚卻最長。所以,看不見兔子,孫權絕不會撒鷹。[21]

  諸葛亮使命艱難。


  實際上,真正促成孫劉聯盟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另外一個人,因為他比孫權還會算賬。當他把所有的賬都跟孫權算清楚以後,孫權就拍板了。


  此人就是魯肅。[22]

  魯肅是在周瑜的建議和推薦下投奔孫權的,而且初次見面就有了「合榻對飲」的密談。這次密談,跟當年毛玠勸說曹操,沮授勸說袁紹,後來諸葛亮勸說劉備,意義同樣重大,堪稱「魯肅版」或「東吳版」的《隆中對》。


  孫權問:如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孫某有幸繼承了父兄余功,便也想建立齊桓和晉文那樣的霸業。先生既然看得起孫某,不知有什麼辦法可以教我?

  這跟劉備問諸葛亮,是一樣的。


  魯肅卻當場潑了一瓢冷水:將軍怕是當不成齊桓和晉文了。想當年,高皇帝也想尊奉義帝成就霸業,但是項羽不同意。今天的曹操,就是當年的項羽。有曹操在,將軍怎麼成得了齊桓公和晉文公?


  做不成齊桓、晉文,那做什麼?

  做皇帝。


  魯肅說:當今天下形勢,是大漢已無希望,曹操實力雄厚。因此為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等到北方處於多事之秋時,再向西進軍,將整個長江流域都據為己有,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可是高皇帝的功業啊!


  這當然是一個宏偉藍圖。但在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剛剛戰勝袁紹的時候,魯肅也好,孫權也罷,恐怕都只能說說和聽聽。因此孫權淡淡地回應:孫某儘力一方,只是為了輔佐漢室。先生所言,可不是孫某敢想的。


  其實魯肅的話,孫權聽進去了,尤其是「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猝)除」這兩句。其中奧妙,則不言而喻:漢室不可復興,由霸業而帝業就是可能的;曹操不可卒除,先三分后一統就是必須的;孫權的路線既然是與曹操划江而治,南方對抗北方就是必然的。


  但,南方弱小,北方強大。南方要想對抗北方,就非得聯合不可。這正是魯肅要極力主張與劉備聯盟,孫權也最終要去蹚赤壁之戰那汪渾水的根本原因。


  所以,不僅諸葛亮未出隆中已知天下三分,魯肅同樣知道,而且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了七年。


  當然,他們的最終目標也都是一統天下。


  且看魯肅的三部曲:第一步,鞏固江東,與中原(曹操)、荊州(劉表)鼎足而立;第二步,在適當的時候奪取荊州,進而佔據整個長江流域,與北方分庭抗禮;第三步,稱帝建國,謀求天下一統。


  榻上策VS隆中對


  榻上策


  獻策人:魯肅

  獻策時間:公元200年


  背景:官渡之戰袁曹勝負未分。


  局勢判斷:短時間內消滅無法曹操。劉備與曹操敵對,可以結為盟友。如果劉備有異心就見機行事。


  戰略要點:先剿除黃祖,進攻劉表佔領戰略要地荊州,從而進可攻、退可守,形成鼎足態勢。


  展望未來:當曹操後方發生內亂時,一舉消滅曹操,統一天下。


  隆中對


  獻策人:諸葛亮


  獻策時間:公元207年


  背景:赤壁之戰前,劉備新敗。


  局勢判斷: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不可與之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可以為援而不可圖。


  戰略要點:先取戰略要地荊州,再攻佔益州,形成鼎足態勢。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治理國家。


  展望未來:一旦出現有利機會,就從荊州、益州兩路出兵,消滅曹操,統一天下。


  這就與諸葛亮為劉備所做的規劃驚人地相似。換句話說,他們都主張「先三分后一統」,也都需要「南方對抗北方」。只不過魯肅說的三家,是曹操、孫權、劉表;諸葛亮說的,則是曹操、孫權、劉備。


  然而鼎立的三足是一樣的,即中原、江東與荊州。荊州在劉表手裡,就是曹操、孫權、劉表。荊州在劉備手裡,就是曹操、孫權、劉備。事實上,後來魯肅和孫權也做了調整:劉表換成了劉備,對峙也變成了聯合。


  聯合也是魯肅促成的。


  劉表病故后,政治上極為敏感的魯肅立即意識到此事的重要性,便以弔唁的名義出使荊州。走到江陵得知劉琮投降的消息,又立即北上與劉備相會於當陽長坂。


  對於狼狽不堪的劉備來說,魯肅真是天上掉下來的活神仙。因此,當魯肅提出聯盟建議時,劉備和諸葛亮都沒有任何異議。於是魯肅陪同劉備一行到了夏口,後來又進一步東移到樊口(今湖北鄂州樊港入江處)。


  然而孫權卻猶豫了。


  孫權猶豫,是因為有一筆賬不太好算:不幫劉備,荊州就是曹操的;幫助劉備,荊州就是劉備的。兩個都不幫,荊州仍然不可能變成自己的,弄不好那戰火反倒會燒到家門口來。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這實在不好決策。


  那麼,孫權後來為什麼又決定聯合劉備?


  因為問題變了,不再是要不要幫助劉備,而是要不要投降曹操。孫權的情報部門得到消息,曹操拿下劉備以後還要進軍江東。另一條未必可靠的史料則宣稱,曹操還給孫權寫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23]

  孫權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徵求意見,結果上上下下一片降曹論調。他們說,曹操託名漢相,似虎如狼,挾天子以征四方,豈能對抗?何況他拿下荊州佔領江陵以後,就連長江天險也與我共有。不如投降。[24]

  只有魯肅一言不發。


  孫權無奈,起身上廁所,魯肅也跟著追到檐下。孫權立即意識到魯肅有極其重要的悄悄話要說,便拉著他的手問:愛卿有什麼要對我說的嗎?

  魯肅說:是的。投降不是不可以,但要看是誰。比如我魯肅,是可以的;將軍您,就不可以。為什麼呢?因為魯肅投降以後,可以一步一步升上去,當個郡守、州牧總不成問題。將軍如果投降曹操,又能到哪裡去呢?

  這當然是悄悄話,然而說到孫權心坎上了。實際上孫權對魯肅那個「隆中對」是很以為然的。他也很清楚,只有聯劉抗曹,才可能現在保全江東,將來南面稱孤,最後克成帝業,投降曹操則絕無出路。


  於是孫權嘆息說:他們的議論很是讓人失望,只有愛卿與我想法相同,這是上天以愛卿賜我啊!


  不降曹,就只有聯劉,這叫別無選擇。


  聯劉抗曹,已是箭在弦上。


  但,打不贏怎麼辦?

  魯肅沒說,孫權也沒問。因為戰敗的結果跟投降沒什麼兩樣,卻光榮得多。至少對於孫權,是如此。


  那麼,孫權可以拍板了嗎?

  不能。因為他還有話要問兩個人。


  這兩個人,就是諸葛亮和周瑜。


  孫權拍板

  與魯肅談話之後,孫權接見了諸葛亮。[25]

  奇怪!孫權不是已經拿定主意聯劉抗曹了嗎?為什麼還要再聽諸葛亮的?因為他謹慎。他必須弄清楚劉備有多少實力,又有多大的決心。因此兩人見面時,孫權完全是腦子裡一片空白的樣子。


  諸葛亮的開場白卻堪稱經典:


  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26]

  這話精彩!表面上看,諸葛亮不過描述了局勢,回顧了歷史,但三言兩語之中卻暗藏玄機。比方說,無論已消滅的袁紹、袁術、呂布,仍割據的劉璋、張魯、馬超,都隻字不提,似乎並起逐鹿的只有三家。


  次序也有文章:先孫權,再劉備,最後曹操。其實曹操起兵時,孫權和劉備還不知在哪裡。何況曹操擁有半個中國數十萬大軍,孫權也有江東六郡十萬精兵,劉備則加上劉琦也只有兩萬人馬,又豈能「並爭天下」?

  不過這種說法,孫權方面是愛聽的;而「與曹操並爭天下」云云,則又向孫權暗示了誰是你的朋友,誰是你的敵人。陳述尚未開始,陣營已然分明。


  至於劉備的敗落和困境,則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那麼,劉備為什麼沒有用武之地?因為曹操平定中原,攻破荊州,威震四海。


  原來,麻煩都因為曹操,劉備則沒有問題。


  呵呵,高明!

  接下來,諸葛亮反客為主,開始替孫權謀划:如果能與曹操抗衡,不如及早了斷;如果不能抵擋,那就儘快稱臣。像將軍這樣,表面上唯命是從,實際上心懷二志,火燒眉毛卻當斷不斷,恐怕馬上就會大禍臨頭。


  因此諸葛亮說:願將軍量力而處之。


  不能說這話沒有道理。是的,劉備確實是沒有了用武之地,卻也因此沒了麻煩。因為反正死路一條,了不起拼他個魚死網破。這樣算下來,有麻煩的反倒是觀望狐疑猶豫不決,「事急而不斷」的孫權。


  但,明明是自己走投無路,卻偏說別人有麻煩,還做出一副設身處地的樣子,孫權當然不吃這一套。他反唇相譏說:既然如此,你們劉豫州怎麼不投降?

  諸葛亮很清楚,這時絕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必須將抵抗到底的信息傳達給對方。因此他抗聲作答: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望所歸,豈有投降之理?即便抵抗失敗,那也是天意。投降曹操,萬萬不能!


  這話說得大義凜然,卻只能看作外交辭令。其實五易其主的劉備這回哪裡是骨頭硬?是吃准了曹操根本就不會放過他,投降也沒用,只能死硬到底。


  然而孫權要的就是劉備方面的這個態度。於是他當場表示:我想清楚了,除了劉豫州,沒人可以對抗曹操。不過孫權決策之前,仍必須掂量戰爭的可能性,因此直截了當地問:劉豫州新敗之後,還有抵抗之力嗎?


  顯然,這隻能實實在在地算賬。


  於是諸葛亮說:曹操萬里長征千里奔襲,殺到這裡已成強弩之末,哪裡會有戰鬥力?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哪裡會有戰鬥力?劉琮的部隊投降曹操,原本迫於無奈,並非心悅誠服,又哪裡會有戰鬥力?

  事實證明,諸葛亮的這些判斷完全正確。


  更重要的是,他還帶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劉備並未全軍覆沒,荊州也並未全部淪陷。只要雙方同心協力,戰勝曹操絕無問題。曹操兵敗,必定撤回北方。那時,中原、江東與荊州的鼎足之勢就可以形成了。


  因此諸葛亮說: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話說到這個份上,聯盟應該已經達成。然而孫權依然按兵不動,因為他在等待一個人的到來。


  孫權等待的是周瑜。[27]

  周瑜是魯肅建議從前方召回的。他提出這個建議,當然有深刻的原因,也有充足的理由。


  與孫策同年的周瑜,是跟孫策一起長大,後來也親如兄弟的戰友,江東基業就是他們共同打下來的。他們還分別娶了聞名遐邇的美女大喬和小喬,成為戰場和情場同時得意的少年英雄,時年二十四歲,人稱孫郎和周郎。


  孫策去世后,又是周瑜率先支持孫權,跟張昭一起成為孫權的左膀右臂。當時孫權的正式官職只是將軍,周瑜卻對孫權執臣子禮。他還對魯肅說,孫權是一定能夠成就帝業的,魯肅這才投奔了孫權。[28]

  周瑜,是孫權的諸葛亮。


  實際上周瑜對戰局的判斷也跟諸葛亮完全一致,他甚至還指出了曹操這次出征的四大弊端:本土不安,後患未除,貿然南下,此其一;放棄鞍馬,使用艦船,舍長就短,此其二;寒冬臘月,馬無草料,給養不足,此其三;勞師遠征,水土不服,必生疾病,此其四。


  周瑜說:這四條都是兵家大忌,曹操卻一條不落。如此利令智昏,簡直就是自己前來送死,豈有我們反倒投降之理?我看活捉此賊,就在今日!

  曹操不可戰勝的神話,被諸葛亮和周瑜一起粉碎。


  魯肅算清了政治賬,諸葛亮算清了聯盟賬,周瑜算清了軍事賬,孫權心裡篤定,這才亮出底牌:老賊早就想廢漢自立,只不過顧忌袁紹、袁術、呂布、劉表和我。如今群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為了宣示決心,孫權拔刀砍斷案角喝道:再有膽敢主張投降曹操的,下場就跟這書案一樣![29]

  也就在這天晚上,周瑜和孫權有一次單獨談話。孫權摸著周瑜的背,叫著他的字說:公瑾呀,你是上天派來幫助我的啊!我已經選好了三萬精兵,艦船、糧草和武器也都準備完畢。請公瑾和子敬(魯肅)、程公(程普)先行一步,我在後方儘力支援。如果戰事不利,公瑾就回來,本將軍親自與他曹孟德決一死戰。


  看來,孫權早就做好了參戰的準備。


  實際上,聯劉抗曹原本就是孫權的打算。只不過,他必須得到劉備方面的保證,必須由將來實際作戰的周瑜和魯肅提出主張,還想藉此機會考察一下集團成員的忠誠程度,這才裝作沒有主見,遲遲不肯表態。


  孫權絕非等閑人物。


  但不管怎麼說,吳軍總算出發了。他們以周瑜和程普為正副總指揮(左右督),魯肅為參謀長(贊軍校尉),駕著戰船鼓起風帆,浩浩蕩蕩開往樊口。


  天天派人守在碼頭的劉備終於盼來了救兵。為了表示誠意,劉備隻身一人乘船去見周瑜。兩人見面自有一番寒暄慰問,但劉備最關心的還是軍情。


  劉備說:孫將軍決心對抗曹公,可謂深謀遠慮,卻不知貴軍戰卒有幾何?

  周瑜說:三萬。


  劉備說:恨少!


  周瑜卻意氣風發信心十足地說:三萬人足夠!請劉豫州放寬心思看我破敵吧!


  赤壁之戰

  周瑜的話沒有錯,赤壁之戰以曹操大敗而告終。


  赤壁之戰是劃時代的:此前則群雄逐鹿,此後則天下三分。然而戰爭本身的情況,包括時間、地點、規模和勝敗原因,歷史學家都有不同意見,堪稱眾說紛紜。[30]

  但陳壽《三國志》所言,應該大體不差。[31]

  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曹軍從江陵順江而下,孫劉聯軍從樊口逆流而上,兩軍在赤壁(今湖北赤壁)相遇。不出周瑜所料,曹軍在巴丘已大面積感染瘟疫。狹路相逢,曹軍敗北,只好退過江去,把戰艦停靠在赤壁對岸的烏林(今湖北洪湖)。[32]

  這時已是寒冬。北風勁吹,船艦顛簸,曹軍中又病倒一片。於是曹操下令將戰艦連鎖在一起,陸軍則在岸邊安營紮寨。周瑜的部將黃蓋說:敵眾我寡,難以持久。但曹軍既然船艦首尾相接,不妨一把火把他們燒走。


  周瑜然其計,黃蓋則假裝投降。數十艘戰艦裝滿柴草又澆了油,蒙上布幔,插上旗幟,浩浩蕩蕩駛向北岸。曹操部隊的官兵都跑了出來指指點點,伸長了脖子觀看黃蓋來降。沒想到黃蓋的艦船駛過來后,竟是一齊放火。


  當時東南風勁吹,火勢一直蔓延到岸上。曹操的戰艦和軍營全部都被點燃,頃刻之間烈焰萬丈。曹軍有的被燒死,有的被淹死,人仰馬翻,曹操只好撤退。


  撤退前,他把剩下的船也燒了。[33]

  猝不及防的曹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在周瑜和劉備的夾擊下一路狂奔,幸得張遼、許褚等人的接應方才脫險。孫劉聯軍則水陸並進雙管齊下,追擊曹操直至南郡。曹操留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自己帶著殘兵敗將退回北方。


  曹操真是一敗塗地。


  然而這一仗卻非打不可。實際上,除了必須奪取荊州和消滅劉表,曹操也還想威脅孫權。建安七年(202),曹操要孫權送兒子做人質,被孫權拒絕,曹操很可能就已經把他列入了黑名單。征荊州,滅劉表,至少可以警告孫權一下,這才有寫給孫權的那封恐嚇信。


  可惜曹操的想法完全落空。孫權沒被嚇著,反倒與劉備聯合,一把火把他燒得焦頭爛額。劉表雖然死了,劉備卻強大起來。江陵雖然到手,卻又丟了,等於沒有。曹操得到的,只有襄陽。但是,江陵仍然在對方手裡,他的腳步卻再也不能邁過長江。


  這一回,曹操失大於得。


  賺得盆滿罐滿的是劉備。赤壁之戰前,他先是寄人籬下,后是如犬喪家。然而短短四五個月,就鹹魚翻身今非昔比。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紛紛投降。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並自任荊州牧,治所公安(今湖北公安)。[34]

  劉備變成了戰後的暴發戶。


  孫權則由劉備上表朝廷,推薦為徐州牧。他甚至有可能遠遠見過曹操一面。建安十八年(213)春,曹操與孫權在濡須(今安徽無為)相持不下,孫權便坐了一條小船到曹操的水軍營中轉了一圈,還讓吹鼓手奏樂助興。於是曹操喟然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後來孫權又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上面只有八個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另外又附了一張紙,上面也只有八個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得信,立即撤軍。[35]

  這就是赤壁之戰的餘波。


  因此,赤壁之戰實在是三國史上的一個關鍵。由於這場戰爭,鼎立之勢已現,對峙之勢已成。此後,南方和北方也曾有過征戰,比如曹操南征孫權,關羽北戰襄樊,但不是無功而返(如曹操),便是自取滅亡(如關羽),誰都不能再向前邁出一步。


  有成效的是東西之戰,即劉備的奪益州和孫權的奪荊州。建安十九年(214)夏,劉璋投降,劉備入成都,益州歸了劉備,劉備以荊州牧的身份兼領益州牧。建安二十四年(219)冬,關羽被殺,孫權入江陵,荊州大部歸了孫權,孫權以徐州牧的身份兼領荊州牧。


  至此,長江一線三州的歸屬完全改變。原來的三個宗室州牧劉繇、劉表和劉焉父子先後淡出江湖,南方成了孫權和劉備兩大軍閥的舞台。


  那麼,北方又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