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你真讓朕頭疼
從高宗統治時期開始,“西域”的地理所指再度西挪。
“西域”所指範疇的西遷,伴隨著唐朝邊境的不斷向西拓展。
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冬,蘇定方率唐軍擊敗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沙缽羅逃至地處中亞的石國,唐將蕭嗣業銜尾而至,兵圍石國國都。在唐軍兵威之下,石國國王獻沙缽羅臣服。
次年,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內部陷於紛爭,高宗召龜茲王布失畢與龜茲相那利入朝。二人到長安後,將那利囚禁起來,放回布失畢主國政。
但布失畢歸國途中,龜茲大將羯獵顛帶兵堵住國境,不許其回國,布失畢悒悒而死。
高宗以左屯衛大將軍楊胄領兵擊之,一戰而擒羯獵顛,盡誅其同黨,遂立布失畢之子白素稽為王。
唐朝在龜茲設龜茲都督府,管轄九個羈縻州。顯慶三年五月,遷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以舊安西都護府為西州都督府,守高昌故地。
至此,南疆沙漠綠洲地區的宗主權,由西突厥可汗王庭轉至唐朝囊中。
《唐通典》有記,“龍朔元年(661),吐火羅置州縣使王名遠進《西域圖記》,並請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縣一百、軍府百二十六,仍於吐火羅國立碑,以紀聖德。帝從之。”
注意此時,王名遠所進的《西域圖記》裏,西域的範圍隻有“於闐(今新疆和田)以西、波斯以東”的地區。
不但不包括北疆的伊、西、庭三州,甚至就連南疆的龜茲、於闐、焉耆、疏勒並稱的“安西四鎮”,也不在其內。
可見,此時唐朝雖未在安西四鎮駐軍(每鎮五百人的兵額,實在談不上駐軍,當警察維持治安還湊合),但在從行政級別上說,安西都護府已等同於唐朝的直轄州。
“西域”之名再次向西延伸,於闐以東的土地均為唐境,不再納入西域之內。
但必須要承認,受限於南疆廣袤的沙漠地形,唐朝對此地的控製力度非常薄弱。如果說北疆伊、西、庭三州的“鎮撫結合”以“鎮”為主,那南疆則明顯是以“撫”為主。
因此,南、北疆所設的羈縻州在實際意義上,並不完全相同。而安西四鎮的設置,則呈現一種介於州縣製與小邦國王間的過渡形式,是胡漢並存統治方式的具體表現。
正是由於以“撫”為主,幾無駐軍的的特點,安西四鎮設置之初,多次出現易手。
鹹亨元年(670),吐蕃大軍進攻西域,先占於闐,又陷龜茲撥換城(今阿克蘇),唐朝罷四鎮,安西都護府撤回西州。
上元元年(674年)十二月,於闐王伏閣雄擊走吐蕃,唐朝以於闐為毗沙都督府,同時,唐朝又增設了疏勒、焉耆二都督府,安西四鎮得以恢複。
上元二、三年(675-676),唐朝又把西域南道上的兩個重鎮——鄯善和且末劃歸沙州直轄,改稱石城鎮和播仙鎮。塔裏木盆地的東南區域,變成與西、伊、庭三州一樣的唐朝直轄領地。
儀鳳初年(676-677),西突厥聯合吐蕃,再次攻占四鎮。
調露元年(679),唐將裴行儉以送波斯王子泥涅師歸國為幌子,奔襲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王帳,盡擒其首。再複四鎮,並以碎葉代焉耆為四鎮之一。
武周初年,東突厥複興,再度成為唐朝北患。吐蕃借唐朝無暇西顧之機,大舉進軍南疆。
武則天被迫以“務在仁不在廣,務在養不在殺,將以息邊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為由,於垂拱二年(686)十一月,罷黜四鎮。
直到長壽元年(692)十月,在西州都督唐休璟請求下,武則天以王孝傑、阿史那·忠節為將,領唐軍十八萬(《舊唐書·王孝傑》所記數量)大敗吐蕃軍,“克複龜茲、於闐等四鎮,自此複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三萬人以鎮之”。
但安西四鎮這個地理節點,對唐王朝來說實在是個有點尷尬的存在。如駐重兵防守,則補給困難,靡費甚多;不駐軍則屢廢屢建,難以堅持。
因此,朝堂上針對西鎮的存廢一直都在博弈。王孝傑再度收複四鎮後,狄仁傑和崔融針對四鎮,再度展開了爭論。
狄仁傑在其《請罷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疏》中指出,“西戍四鎮,東戍安東,調發日加,百姓虛弊。開守西域,事等石田,費用不支,有損無益。”
而崔融則以《拔四鎮議》針鋒相對的反駁,“其在高宗,勵精為政,不欲廣地,務其安人。徭戍繁數,用度減耗,複命有司拔四鎮。其後吐蕃果驕,大入西域,焉耆以西,所在城堡,無不降下。”
好在,武則天沒有采納狄仁傑廢四鎮的動議,堅持在四鎮留駐重病固守。
這一政策很快便收到了效果,兩年後(延載元年,694年)吐蕃卷土重來,冷泉、大嶺之戰爆發。
據《資治通鑒》記載,“(延載元年)二月,武威道總管王孝傑破吐蕃論讚刃(欽陵五弟)、突厥可汗俀子等於泠泉及大嶺,各三萬餘人。”
此戰之後,以安西四鎮為戰略支撐點的南疆地區基本得到穩固。“西域”所指的第二次西移,在經過三十多年的博弈後,也開始穩定了下來。
這時候,“西域”和“安西”成了兩個並列,且互不涵蓋的地理單元。
這一特點,從《新唐書·地理誌》中列舉的“羈摩州”記載,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在“西域府十六、州七十二”條目下,所列的都督府、州都在蔥嶺以西,而安西地區的州府,則寫於“四鎮都督府,州三十四”之下。
同樣,在“邊州入四夷道”中出現了“安西入西域道”的提法,也說明安西與西域是不同的區域,前者為“邊州”,而後者則屬於“四夷”。
所以,這時候對於唐庭來說,天山以南的四鎮地區,還有一個名字叫“安西”。
“安西”與“西域”並稱的例證,還有《資治通鑒》天寶元年(742)條目:“安西節度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於闐、疏勒四鎮,治龜茲城,兵二萬四千。北庭節度防製突騎施、堅昆,統瀚海、天山、伊吾三軍,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護府,兵二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