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攻心為上
第三階段:唐玄宗與赤德祖讚時期;
等到唐朝,終於把吐蕃軍神欽陵熬死了,金城公主也入嫁吐蕃,兩邊止幹休戈過了幾年的和平日子。
中宗李顯甚至曾頒布敕命,準許吐蕃留學生入國子監學習。要知道唐朝國子監的門檻可是很高的,一般隻有三品以上官員的子侄才有權入學。
中宗不光允許吐蕃子弟來長安求學,還和吐蕃使臣一起打馬球健身。吐蕃使臣也很上道,寫詩拍中宗馬屁,搞得***顏大悅,賞賜了衣物。
公允地說,金城公主雖然名氣遠沒有文成公主大,她入藏後兩國保持的和平歲月也短些,但金城公主依舊堪稱影響深遠。
唐蕃兩國“甥舅”關係便由金城公主而始,並成之後兩國史料中屢見不鮮的名詞。
不過,在兩國和平修睦的歲月裏,吐蕃似乎獲益更大。
睿宗李旦腦袋一抽,大方的將河西九曲,以公主“湯沐之地”的理由送給了吐蕃。這個荒唐的決定,給日後的唐朝造成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和平的歲月,總是如此短暫,唐蕃兩國的結構性矛盾,絕不是兩位公主能夠解決的。
金城公主入藏四年後,唐蕃兩國戰端再開。李隆基和赤德祖讚兩位君主,在棋盤上運籌帷幄鬥得不亦樂乎。
縱觀玄宗的開元年間,唐蕃關係呈現一種極其有趣的戰和交替節奏。
711—714年為金城公主入嫁後的和平時期;
714—716年戰火初燃;
716—722年再度回歸和平歲月;
722—729年戰端再起;
730—736年又是和平歲月;
737—741年又變成戰爭年代。
之所以會打出這種節奏,其原因在於戰爭的主動發起方基本都是吐蕃,打幾年發現獲益寥寥,便以金城公主的名義向唐朝請和,攢上幾年力量後再打一段。
期間,吐蕃在從東至劍南西至勃律,綿延數千公裏的正麵戰場反複嚐試,安戎城(四川茂汶西)、石堡城、祁連城(甘肅民樂)、常樂縣、大莫門城(青海龍羊峽)、瓜州(甘肅酒泉)、涼州、甘州、姑墨州(新疆阿克蘇)、大石城(新疆烏什縣)、大小勃律都成了兩軍血戰的戰場。
因兩國戰事實在太多,以至於金城公主和赤德祖讚的關係幾近破裂,公主甚至生出了出走個失密國(今克什米爾)的念頭。
由此可見連綿的戰火,即便貴為公主也深受其害。
這種戰和循環的狀態在738年(開元二十六年)終結,事件的引爆點來自遙遠的勃律。
737年,吐蕃進攻小勃律,勃律國王蘇失利兵敗投降,周邊二十五國盡降於吐蕃。為鞏固其在小勃律的統治,赤祖德讚還將公主蘇瑪祿嫁予了勃律國王。
吐蕃對勃律用兵時,玄宗曾置書要求罷兵,但被吐蕃拒絕。
為了教訓一下這個不聽話的外甥,李隆基命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自涼州奔襲兩千餘裏,在青海西大敗吐蕃,斬首二千餘級,吐蕃大相乞力徐隻身而逃。
王維的名篇《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便是玄宗為慶祝這場勝利,以王維為監察禦史,出塞宣慰時所作。
此戰之後,吐蕃也很憤怒,認為唐朝違背了會盟的條約,由此斷絕了外交關係(朝貢乃絕)。
738年6月,唐朝以搗毀赤嶺(青海日月山)盟誓碑和禁絕互市表明了態度,唐蕃由此徹底破盟,各自調兵大打出手。
從742年開始的“天寶”年間,差不多是唐朝最巔峰的歲月,這種睨視群倫的狀態,也表現在了唐蕃戰場上。
以崔希逸、杜希望、王忠嗣、皇甫惟明、王倕破、高仙芝、封常青、哥舒翰為代表的唐將,打出了一連串的勝績,甚至讚普之子琅支都死於軍中。
但吐蕃也並不是全無還手之力,圍繞著戰略據點石堡城(吐蕃稱鐵刃城)的爭奪,便最能反映雙方糾纏不休的狀態。
關於石堡城的地點,史家曆來眾說紛紜,其位置大致有三種說法:
一說在青海湟源縣境內;
另說在甘肅省卓尼縣陽壩村附近;
還有人根據碑刻記載,認為在唐代廓州達化縣(今青海尖紮縣、貴德縣黃河以南部分、同仁縣西部及貴南縣北部地區)附近。
不論石堡城位置究竟在何地,所有史書中都認為,石堡城所處地勢險要。
開元十七年(729),唐將李禕第一次攻下了石堡城,玄宗改石堡城為振武軍,從此河、隴兩地唐軍聲勢相連,拓地一千多裏。
開元二十九年(741),吐蕃以四十萬人攻鄯州,兵圍安人軍(青海湖東),占達化縣(青海貴德縣東),奪回了石堡城。
次年,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敗吐蕃大嶺軍及青海道莽布支所部三萬餘眾,斬首五千餘級。但在石堡城下卻連續吃癟,742年、743年、745年的三次嚐試,都因吐蕃防守嚴密,援助迅速而失敗。
公元746年、747年,王忠嗣、哥舒翰在青海、苦拔海、積石軍等地逐漸打開了局麵,但作為戰略據點的石堡城,卻一直牢牢控製在吐蕃手裏。
公元747年(天寶六年),玄宗攜青海連勝之勢,命王忠嗣複奪石堡城,但王忠嗣以石堡城地勢險峻,吐蕃軍隊援救迅捷,勝也是慘勝為由,建議朝廷暫緩進攻。
隨後,唐將董延光請戰,玄宗命其出擊,再次失敗,王忠嗣因協助不力,被貶為漢陽太守。
接替王忠嗣出任隴右節度使的是哥舒翰,石堡城成了他軍事生涯的頂點。
天寶八年(749),哥舒翰率兵六萬三千人仰攻石堡城,但山路狹窄,軍隊無法展開。
吐蕃軍聞訊來援,哥舒翰派兵阻擊,兩軍以石堡城為中心展開了一係列血戰。最終。唐軍以傷亡數萬人的代價重新控製了石堡城,再次改稱神武軍。
石堡城之戰是這一階段具有標誌性的戰例,足以說明唐蕃兩國戰力依舊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隻不過從之前,吐蕃占據攻擊地位,易手為唐軍稍占上風。
而在天寶初年,唐朝邊境也確實不斷前移,不但基本奪回了河西九曲,還逐步拓展到了青海湖至黃河河曲以西的地區。
不過,唐朝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漁陽顰鼓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