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再鑄京觀
“震天雷還有多少?”
“還有兩千餘枚!”
李煜把視線瞄向了兩側陡峭的山峰,“燧發槍隊和陌刀隊頂住,剩下的人帶著震天雷摸到半山腰!把震天雷朝敵人騎兵隊裏丟,要快!”
在他的吩咐下,千餘人攜帶者震天雷朝兩邊陡峭的山壁爬去。
……
僅僅半柱香的時間,敵人的騎兵就已經衝到了距離己方陣營不足十丈的距離,李煜很清楚,再繼續下去,恐怕燧發槍隊就要遭殃。
令旗一揮,燧發槍手後撤,換上弩或者震天雷,準備遠程攻擊敵人後方,全副武裝的陌刀隊露了出來,準備與敵騎兵肉搏。
後方的李煜很清楚,一旦陌刀隊與敵方騎兵短兵相接,將會變成修羅戰場。
“陌刀手,迎敵!!!!!!”
薛毅這一嗓子大喊,所有的陌刀手雙手持橫刀,將刀刃指向了敵人。
“砰!砰!砰!”第一排陌刀手大部分被敵人戰馬給撞倒撞飛,但是敵人的騎兵也不好受,被陌刀砍到後幾乎是人馬俱裂,瞬時喪命,即便沒有被陌刀砍死砍傷,也被後排的弩射中,翻身落馬。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後方的李煜見第二排和第三排的陣營相繼被敵人撞破,心中頓時焦躁起來,他抬頭看看兩邊的山壁,朝半山腰摸去的數百人才剛爬高了三丈左右,還遠沒到達理想的位置。
這並不怪他們,為了不讓敵人發覺,臨上山前,李煜特別叮囑不能用火把,隻能抹黑上山,所以才爬得這麽緩慢。
“讓我去!讓我去!”
眼看著陌刀手一個個被敵人人砍馬踏,死傷連連,高順縱馬就要衝出去廝殺,卻被李煜伸手拽住了韁繩。
“去幹什麽?送死嗎?你要是死了,我還不如不費這麽大的勁將你救出來,老實呆著緩緩勁,一會兒有得你廝殺。”
“郎君,我……都是我的錯!我不該這麽輕敵……”高順這個漢子聲音哽咽,居然嚎啕大哭。
李煜也不理他,一直關注著戰場上的局勢,此時十列陌刀隊已經被敵人突破了五列,第一排的陌刀手幾乎全部被撞飛。第一排中隻有一人,仍然在機械般劈砍著衝過來的敵騎,他就是薛毅。
在戰馬的急速撞擊下,薛毅感覺渾身的骨骼都要碎了,可他依然不後退一步,揮舞著陌刀劈砍,任憑敵人的鮮血澆灌在自己身上。他清楚,如果自己後退,陌刀隊的士氣勢必會受影響,戰意減弱是敗象顯現。
“陌刀手,有進無退!”薛毅一聲大喊,令所有的陌刀手們精神一震。
“陌刀手,有進無退!”
“陌刀手,有進無退!”
……
敵人騎兵強勢衝擊下,整個陌刀隊竟然一步步前逼,哪一隊的兵士被敵人撞翻,後麵一隊的人就前進遞補。
坐鎮後方指揮的論莽熱見己方騎兵非但衝不破敵人陣形,反倒折損了千餘人,氣得暴跳如雷。
“大相,素聞神器營將士一個個驍勇善戰,悍不畏死,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若再這樣下去,恐怕騎兵折損過多……”
“敢為敵軍張目,亂我軍心!殺了!”
“大相!大相……”那人哀嚎著被拖了下去。
這人也沒有眼力勁,雙方正殺得眼紅,你卻誇敵人驍勇善戰,不被氣頭上的論莽熱殺了才怪。
李煜心裏很清楚,再這樣下去,敵人衝破陌刀隊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衝向兩側山壁的兵士身上。
很快,第六隊也被敵人衝破,李煜手中橫刀一緊,再這樣下去,也隻有舍騎兵前衝,阻擋敵軍一波。
就在這時,半山腰的一縷明火讓李煜大喜,隨即數百顆震天雷被點燃,拋向敵騎兵陣中。
“轟!……”
劇烈的爆炸聲此起彼伏,掀起的熱浪和爆炸時的火光照亮了戰場。
被這一頓猛炸,敵騎兵中間被斷開,前衝的回不去,後續的衝不過來,一時間亂作一團。
好機會!
“騎兵準備衝鋒!一股氣剿滅這股殘軍。”
“殺!!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
“殺!……”
李煜一聲令下,早就按捺不住的騎兵如離弦之箭一般從陌刀隊讓出的通道衝了過去。
高順衝在最前麵,一個照麵就結果了要兜轉馬頭回撤的敵軍。
李煜的騎兵碰上敵軍的騎兵,簡直如砍瓜切菜一般,不是敵軍戰力不行,實是敵軍兵器跟他們相差太遠,一碰即斷,還打什麽打?
“大……大相,敵人就是用這種手段全殲了我軍啊!”
原屬乞藏遮遮所部的逃兵看到這陣勢,嚇破了膽,哀嚎著說道。
“大相,我軍騎兵死傷過半,敵騎又發起了衝鋒,撤……撤吧!再不撤我們就完了。”
吐蕃騎兵被炸,一個個回撤潰逃,後麵李煜的騎兵緊追不舍,吐蕃步兵被潰逃的騎兵衝得陣勢大亂。
“真……真氣死我了!”
論莽熱久經戰場,戰績無數,如今萬餘人馬卻被李煜區區三千人馬擊潰,怎麽不讓他羞惱?可若不撤,恐怕死傷更多。
“撤!快撤!”
論莽熱一聲令下,沒有戰意的步兵一個個棄甲拋戈,望風而躥,哪還顧得了陣形和軍紀,有的人甚至被自己人踩踏而死。
東方的天際顯出了魚肚白,天即將大亮……
“窮寇莫追!”
李煜阻止了高順等人的追擊,如今能擊敗敵軍,全憑僥幸,彼軍雖敗,但仍有數千人馬,貿然追擊是下策。
“打掃戰場,將死去的兄弟帶回清西關,敵人的屍體堆積起來,築京觀,以彰我大唐天威!”
……
日上三竿,陽光透過兩山之間的縫隙照射在高十丈的屍丘之上。
李煜手書碑文,“大唐隴西經略使,翰林待詔李煜率神策軍與吐蕃戰於此,以三千人重創論莽熱萬人大軍,殺四千,俘虜一千有餘,繳獲戰馬千餘匹,糧草輜重……非大唐嗜殺,實乃吐蕃犯我疆土,不得已而為之……特立此京觀,以鎮宵小,以警世人!大唐貞元十七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