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好郎君> 第40章 汴河船翻

第40章 汴河船翻

  東都皇宮太子府內,身材肥胖的李誦,正在和閣臣議論政事。作為太子侍讀的王叔文,低頭看著自己的腳下,似乎對熱鬧非凡的議政場麵視若未聞。


  如今他已是不惑之年,擔任太子伺讀的他明白,作為皇太子身邊的人更應該禁言慎行,當今聖上苛恩寡義,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太子的對頭貼上結黨營私,妄議朝政的罪名。當年蕭妃之事曆曆在目,若不是他諫言太子與蕭妃離婚,太子之位恐怕就讓給舒王了。好在在他的屢次勸諫下,太子這些年倒也謹小慎微,沒有多大的功績,也沒有出現什麽大的紕漏和能讓人抓住的把柄。


  隻是太子的身體每況愈下,倒讓他越發擔心起來,皇室多子多孫,聖上兒子眾多,可他這位主子比老子更厲害,一下子生了二十多個兒子和十幾個女兒,目下仍無節製的征兆。


  真讓人頭疼啊!


  想到這裏,王叔文忍不住偷瞟了一下李誦身邊的侍女,一個個麵如桃花,都是桃花債。


  “外間傳聞,牛欄巷那件事,你怎麽看?”


  李誦剛被太子府內的臣子調動起議政的興趣,見王叔文沉默不言,忍不住問道。


  王叔文知道太子指的是醉仙居對麵那家即將倒閉的酒樓,那家酒樓的少主人,在大病一場之後,跟變了個人似的,不醉心於科舉功名卻整日和工匠廝混在一起,說什麽要做革新。革新是國之大計,一個小小的酒樓,又怎麽談得上革新呢?想到這裏,王叔文有些不屑。


  “殿下,以微臣之見,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李誦也認為這件事有些誇誇其談,但他依然對這家酒樓的少主人起了好奇之心。


  “據聞,據聞這個少年乃是禦史李濟,少年秀才,倒也是個人物,去看看,究竟是沽名釣譽之輩,還是有真才實學。”


  “微臣領命。”


  王叔文雖然認為太子對這件事有些小題大做,但作為醉仙居的競爭對手,他仍需要去打探一番虛實,畢竟醉仙居是太子利用在宮外的私下產業,太子府裏的許多用度,都需要這些暗中的產業作為支撐。再加上聖上喜財,每到歲末諸王爺、大臣都會爭相進獻,倘若太子府拿不出撐得住場麵的寶貝,龍顏大怒。


  當他來到醉仙居的時候,醉仙居表麵上的老板柳若水把他引到了二樓她處理酒樓日常事務的房間。


  推開窗戶,他看到對麵的人居然掛起了招牌——醉人居,開在對麵,招牌又跟醉仙居差一個字,這明顯是跟醉仙居過招啊。


  “豎子狂妄,居然敢跟醉仙居分庭抗禮,有沒有著人打探一下,這個年輕人所謂的革新究竟要革新什麽?”


  “坊間傳聞是在菜譜和什麽啊?送食上做文章。”


  “一家酒樓之所以經久不衰,靠的確實是菜譜和廚子的手藝,至於送食,那是低等酒樓才做的營生。對麵那家酒樓,既然傳承近百年,就應該好好維護百年來的聲譽,如今竟然低三下四要靠送食來維持,可見這位少年秀才不過爾爾。”


  “奴以為,知己知彼,方可找出製衡之法。”


  柳若水清楚自己的身份,如果可以在醉仙居長久待下去,除了要做一個聽話的代理人,還要有供主子參考的謀略。


  王叔文微微頷首,柳若水當年差點被送入青樓,被他買下悉心調教幾年之後,倒也成了可用之才,頗有巾幗不讓須眉之姿。


  “讓三五個廚子在對方開業的時候,去看一下,評一下菜品看看對麵的廚子功底究竟如何。”


  三月的春天,正值春耕,在經曆了去年的大旱之後,農作物都在飛速的生長,但是,今年的洛陽城收成卻並不如人意,春天的雨水尤其的珍貴。在酒樓尚未正式開張之前,李煜正和田莊裏的三個工匠,在研究著他的自行車項目,依照著前世的記憶,他畫出了自行車的草稿。


  原版書籍,不可能輕易外漏的!

  “你們覺得,坐一輛這種車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這三個工匠是周忠經過篩選推薦上來的,都是田莊裏的老工匠了,平日裏家具,農具,車馬用具基本上都是出自他們手裏,做工精細。但是這種兩輪車,尤其是這種特殊樣式的兩輪車,他們還頭一次見。


  “小郎君,這種車能有什麽作用?”


  鐵匠王二接過少主人遞過來的草稿,整體結構雖比獨輪車複雜了些,但是要做出來的話應該問題不大。


  “送外賣!”


  “外賣?”


  木匠劉福愕然……這個少主人大病一場之後,嘴裏說出來的話越發的古怪。


  “就是送食!”


  “結構好做,隻是這輪轂外包裹的皮毛恐怕損耗嚴重!”


  “盡管做!何時能出一個原型?”


  “隻消三日!”


  木匠宋貴伸出三個手指,信心滿滿地說道。


  李煜可不認為三天時間就能做出一輛自行車來,別的不說,光前後齒輪的打磨以及中間的鏈條都夠他們琢磨好長時間。


  “郎君!有故人來訪。”


  正當他準備再跟他們詳細講解一番時,周忠甩著老腿氣喘籲籲跑了過來。


  故人?李家故人現在除了那個陳鋒之外,還有什麽貴客?

  “是……是東都太子校書劉……劉禹錫!”


  啥米?劉禹錫?一聽到這個名字,李煜腦殼裏出現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讀書場景,沒錯,就是那個在中學語文課本上才能見到的人物。


  劉禹錫貞元十一年士科得第之後,確實成為了太子校書,那個人物雖在在史書成為文壇大豪,可在政治上卻屢屢不不得意,好不容易跟王叔文一起鬧了個“永貞革新”,滿以為能施展自己的滿腔抱負,卻不料李誦僅僅坐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之後便禪位於皇太子李純,永貞革新戛然而止。


  之後,他宦海沉浮,再沒能進入權力的中樞。


  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李煜許多時間都泡在二次元圖書館裏,對劉禹錫的生平倒也略知一二,隻不過史書裏隻以文字記載他,並沒有傳下比較寫實的畫像,不知道真人長相會是什麽樣。


  李煜丟下三個工匠就跑前廳去了……這種曆史大人物,必須得見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