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道術達人> 第六章 拳術時代

第六章 拳術時代

  做為白雲觀百年以來,練出真本事的三人之一。


  李達知道,道家降雷術,只是一種腦洞。


  別逗了,雷壓一億伏的好吧。


  你以為道士都是小型核電站?


  但這種恐怖的感覺做不得假。


  觀神大成后,對於老天爺的思想感情,有很深的感悟。


  雷電,就是老天爺脾氣暴躁的一部分。


  李達看了看許老三,愣了半晌,道:「你會這麼好心?」


  幫自己,可說是好心。


  救被雷劈的這一位,那就不能用好心來形容了吧。


  這可是被雷劈啊,

  又被人追殺,

  誰知道犯的是什麼罪,


  犯罪分子的惺惺相惜?

  許老三摸了摸深可見骨的傷痕,露出複雜的笑容,道:「三年前,運河通漕,官府疏浚河道,征了十幾個縣的民夫,衙役直接從家裡抓人,我老娘就是抓著我被打死的。」


  「當時開河,是人拴著繩子在江邊上挖土,一筐筐的挖,從早到晚,拿命當草,水一急,命就沒了,當時官府只管一頓飯,有人看著饅頭就嘔血。」


  「當時跑的人很多,大多數都被抓了回來,直接灌了河,祭河神,我是夜裡被抓的,當時官爺在我臉上抽了三鞭,說要拉回去喂狗。」


  「救我的,就是這位。」


  李達默然,歷史書上說,古代官府一開什麼大工程,就損耗民力,據說隋朝就是這麼玩完的。


  怪不得。


  「他救你,你救他,可說是報恩,只是為什麼告訴我,這事知道的人不是越少越好么。」


  「我認得你,你是白雲觀的小李道長,當地人都說你有道行,陽司都要八抬大轎請你,我想請你幫幫忙,」許老三臉上臟乎乎,但目光很亮。


  「追殺他的,就是那裡的人,你若是進了衙門,萬一、我說萬一碰上這種事,能不能幫幫他。」


  「……」


  古代的特務機關,最熟悉的該是繡衣使者、兩廠一衛、粘桿處,抗日神劇看多了的話,中統軍統也該有所了解。


  陽司,就是這麼一個機構。


  哦,對了,


  它不僅抓人。


  妖魔、鬼怪,都在它的業務範圍內。


  住你一晚上,就讓我幫你包庇通緝犯。


  這價兒,

  老實說,

  有點高。


  「不用明著幫他,通風報信也行,實在沒辦法,下手輕一點,」見李達面色難看,許老三連忙補充道。


  他自己也知道,這難度太大了。


  「我沒打算加入陽司,」李達吸了一口氣,實話實說。


  重活一世,他只想活的舒服一點。


  加入這間諜組織、特務機關,怎麼看都不像是能舒服的樣子。


  倒是前身對這好像很感興趣。


  「嗨,那我去烤肉,做湯,」許老三尷尬的道。


  經過這事兒,氣氛有些尷尬,李達默不作聲,心想回頭弄點錢給他,把這人情還過去算了。


  這種朝廷大案,他是一點不想摻和,他也沒本事摻和。


  雖然他對這召雷的本事,十分感興趣。


  以他所學的道家知識,完全沒可能。


  這不科學啊!

  「他教我的本事,你想不想學,」許老三突然道。


  李達斜了對方一眼,

  想引我上鉤,

  我是那種意志不堅定的人嗎?


  我是註定要做鹹魚王的男人!


  開玩笑,

  抗雷的本事,

  「咳,你說說看。」


  「是拳術!」


  「噗——」


  李達一口老湯噴出去,濺的對方滿臉。


  拳術,抗雷?

  Are,you,ok?


  What,are,you弄啥嘞?

  道術,李達學了,會了,他把它當作第六感之類的特異功能。


  鬼怪,很正常嘛,既然都有特異功能了。


  結果你跟我說拳術可以抗雷?


  你這TM就是在逗我了。


  除了妖魔鬼怪之外,這還算是個比較正常的古代,前身的記憶里,沒有基因戰士這種生物啊。


  而且古代的傳統拳術,李達也挺呵呵的。


  得益於『國術大師』幾場驚天動地的比武,直接把李達的武俠情節打到茅坑裡。


  所以,為了自我安慰,他還特地查了資料。


  現代武術是花架子,祖宗總是能打的吧,武術總是源遠流長、保家衛國的吧。


  當時李達是這麼想的。


  結果,他發現,自己有點想多了。


  單從源遠流長來說,古代人重視的是器械,認為拳術無益於大戰,真正拳術的概念,是從明朝後期才有的。


  長倒是長,但也不是特別的長。


  至於保家衛國,雖然不能說完全不能保家衛國,但李達還真沒找到,單靠拳術成功保家衛國的例子。


  民國時期,拳術成了國術,各地國術館,各種大師,蜂擁而起,大師遍地,黃金時代。


  不能說這些都是假貨,肯定也是有兩手的,但清末民國那一段,簡直可以湊成一段華夏恥辱史了。


  國術在其中,有起到什麼積極作用嗎?


  拳術改變了戰爭,阻止了賣國協議,還是真就刺殺了什麼滿清高官,日本高級將領。


  貌似,


  沒有吧。


  就算愛國青年刺殺,拿槍用炸彈的次數比較多吧。


  那還談個屁的保家衛國啊。


  當然,在槍炮廣泛使用的年代,讓拳術起到超人的作用,這的確有些不切實際,畢竟在二戰,連美國隊長也只能做突擊隊隊長,金剛狼也只能做小兵,拿這要求國術,有點過分了。


  那麼往前推,康熙年間,鄭成功侄兒鄭應達帶著妻妹投莆田少林,結僧眾,練武反清,結果被內鬼出賣,清庭派兵圍攻,被鎮,一把火,燒了。


  逃出的五位,就是少林五祖,洪門的前五祖,廣東拳的幾位祖師爺。


  明末清初,有一位拳術大師叫王宗岳,內家拳之祖,打過仗,反過清,事敗,遁了。


  再往前推,明嘉靖年間,有位著名將領是這麼評價民間武藝的,『今之閱者,看武藝但要周旋左右,滿地花草』。


  這話的意思是,民間花法武藝只圖好看,而無實戰價值。


  說這話的人叫戚繼光,語出《紀效新書`或問篇》。


  嘉靖年間,還有一個將領興沖沖的跑到少林寺學棍,最後給出的評價是『真訣盡失』,花架子好看而已,然後,少林二十四代掌門小山和尚厚著臉,派了兩小和尚,跟這將領學營伍技。


  這個將領,叫俞大猷。


  所以說,別總以為現代的民間拳術無卵用,古代的民間拳師,那也是然並卵的。


  古代民間練武,一是為了防盜,而是為了娛樂,武藝二字,本身就說明一切。


  無論熱兵器時代還是冷兵器時代,指望民間拳術能保家衛國,


  這個,

  難度較大。


  「道長,道長,這本事,你學嗎?」見李達久久不語,許老三問道。


  「學,還是不學——」李達猶豫起來。


  按照拳擊規則,民間拳師能打過拳王?你以為人板磚大的肌肉是白練的,營養師、健身教練,科學化的飲食和格鬥手段是假的?


  同理,按照UFC規則,懟上自由格鬥也是夠嗆。


  連架都不敢打,哪還有什麼殺人技,全是花架子。


  比起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泰拳這等等本事,武藝真的有什麼明顯優於它們的地方嗎?

  答案是,有!

  還不止一個。


  李達看過兵書,也看過國術大師的筆錄,刨除玄虛看不懂的部分,至少有兩點,國術有的,別的沒有。


  一個是大戰能力,這大戰指的是冷兵器戰爭;拳術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個打十個,其實是拳械合一。


  拳械合一是指你練了這拳,讓你拿刀操槍上戰場列軍陣是沒問題的,要知道,在古代,最能打的拳術總是從軍營中傳下來的。


  在中國地圖上,凡帶有『衛、所、軍、都、堡、營、關隘、門』的地名,都代表著各時期駐軍之處,遍布各地,拳術的由來,其實跟軍轉民有關。


  比如,太極拳是源於南兵拳,而南兵拳最早是戚激光結合了十幾門民用拳術,選出一部分用來練兵的本事。


  形意拳更是傳說中,岳武穆練兵的技業。


  戚繼光義烏招兵后,紹興大教場教習,在富陽湖訓練武技,士卒不足兩月就開赴前線,一戰而勝之。


  戚繼光用鴛鴦陣,縱橫不敗,岳武穆用藤牌麻扎刀,朱仙鎮破拐子馬。


  用於器械,用於戰陣,

  這才是國術,

  這才是真本事!


  明清衛所,營迅之卒,技勇本事逐漸『民化』,不須大戰,只認花法,練武不知技擊,這就是嘴遁大師的祖先們。


  當然,不能只說自家老祖宗智商高,別人家的都是蠢蛋,國術有,別的格鬥方式沒有,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拳擊、跆拳道、空手道等,最早也是在二戰之後推廣開的。


  大戰屬性,其實已經天然不存在了。


  還有一點,就是武術的中醫養生作用。


  養生,其實不是你吃的飽、穿的暖,最後得三高,用來減肥的手段。


  養生,其實是古人在吃不飽、穿不暖、餓的要死,用來向老天求活爭命,抵抗各種疾病的一種本事。


  國術大師寫拳書時,總會參雜著一些氣血、五臟、穴道的感應變化,在李達看來,這與其說是內功,或者技擊手段,不如說是中醫的人體感應學。


  這玩意對比武有幫助嗎,也許有,也許沒有,但肯定是存在的,至少那些上過戰場、殺過人的前輩們,寫拳書時吹牛逼,那也不會吹的太過分。


  而到了如今,拳術練的再好,也不會自動精通槍械、大炮、戰鬥機等戰爭武器,這等於大戰屬性不在。


  物質大爆發的時代,沒有天災人禍,吃好喝好,不瞎想,不得癌,活到七八十歲也沒有難度,中醫養生,除了騙人賣保健品外,其實也被時代拋棄了。


  所以,當拳械合一和養生性被科技取代,武術,其實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


  退一萬步,就算你找回拳術的技擊性,那又怎樣呢?

  比起假大師被毆,這,才是真正悲涼的地方。


  李達很久很久以前,一直有一個腦洞,假如,不管是什麼手段,拳術的養生性能夠再進一步,開發出類似增強人體潛力的功能,將古代拳術的大戰性再推一步。


  是不是真的能創出類似武俠小說的本事。


  在冷兵器和熱武器時代之間,是不是真的,可以創造出一個獨屬於它的時代。


  拳術時代

  「學嗎?」許老三又問。


  「學。」


  不管怎樣,能抗雷的本事,為何不學。


  萬一被雷劈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