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農家大小姐> 第十四章爹不像爹閨女不像閨女2

第十四章爹不像爹閨女不像閨女2

  第十四章爹不像爹閨女不像閨女2

  林大牛立刻下意識的雙手去捂後面,給蔥兒在山上砍樹杈子做木拐的時候,這條肥褲子就在大腿部位劃了個口子,今天早上才發現,口子越發的扯大了。


  林有財忽然爆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嗽,像被口水嗆到了:「咳咳——咳咳咳——那就找件不破的!」


  他馬上想到了,就連自己,也不具備一身不帶補丁的衣裳,庄稼人,不都這樣嗎?

  林有財有些羞怒的吼起來:「這麼大的姑娘家,衣裳破了口子,怎麼不縫上?你小時候就不肯拿針動線……」


  「哦,」林蔥兒點頭:「原來是我自己不爭氣,長了這麼大還死活不學針線啊,您批評得對,我現在想學了,我得要錢買針線。」


  「針線咱們家有!」林有財終於可以緩口氣兒了:「你娘針線功夫好,你香兒妹妹的繡花手藝也精著哩,去針線筐里找。」


  林蔥兒彎腰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請原諒這閨女氣死人的本事吧,一大早她不但把後菜園巡視了一遍,還為了找針線縫窟窿,隔著扯開了口兒的窗戶紙,把各間屋子的大致情況也掌握了。


  反正在明面上,齊氏母女是沒留下針線布片的影子的。


  這個「請」的手勢很給力,因為這身新換的衣裳袖子上,就有兩個明晃晃的窟窿。


  林大牛再也呆不下去,跑出門跟親爹一起找針線了,一手還努力的捂著後面大腿部位。


  自己知道扯破了褲子是一回事兒,明晃晃被別人指出來,那就上升到新的羞愧程度了。


  兩個悶葫蘆,能找到救命的針線嗎?


  翻箱倒櫃,還真找到了……針線筐。


  只可惜,只是個筐而已,針線布頭剪刀繡花棚子,統統沒有蹤跡。


  林大牛甚至看見了親爹炕頭那個被胡亂掀開,空空如也的錢匣子,不對,也不能算空空如也,裡面好歹留了兩截糟爛的紅布繩,訴說著曾經串過不少銅錢錢的輝煌歷史。


  父子兩個,各自悶頭,保持「蹲位」姿勢,許久。


  「你先穿爹的衣裳,你妹——你送件你娘的先對付一下吧。」


  林有財終於學會做決定了,齊氏不如宋香兒趕盡殺絕把自己的私有物全背走了,她只帶了自己的幾件衣物和家裡所有的存款,好歹還能剩下幾件衣裳救救急。


  可惜,林大小姐不稀罕這樣的救急,她寧可破衣爛衫繼續保持要飯的形象,也不肯把那個裝嫩的老婦人的衣物披裹在自己的皮囊上。


  再說了,這個時代的人接受不了衣服壞口子露著肉,她可沒覺得多丟面兒,前世里專門割出一條條長口子,垂掛著布絲絲兒的牛仔褲,要價不要太高哦,那叫時尚,叫性感!


  她不喜歡林有財對待兒女的方式,她就是要揭開血淋淋的現實,讓林有財明白明白。


  但是,美好生活還得自己努力去打造。


  所以,當黑著臉無限懊喪的一對父子放回齊氏的衣裙走出屋子,看到的就是一個彷彿渾然忘記了剛才的不快,笑嘻嘻腦袋上頂了一個斗笠的傻姑娘。


  「家裡沒錢沒糧沒針線,用不著人看門,我跟你們一塊兒去地里瞧瞧吧。」


  誰好意思反對?誰還有那個臉?


  爺兒仨一溜兒排開從村北頭往南走,繞過七八家門戶的距離,打過幾聲招呼,又往東拐了,這次便看見了平整的田地,大部分種植的是細長的高粱,和玉米。


  玉米?林大小姐頃刻間激動起來,她有記憶,據說玉米這種農作物是從海外傳播來的,這個時候,已經跟海外通商了嗎?


  念書的時候不怎麼用功,具體玉米傳播來的年代記載記不清了,在拳腳功夫和鞭子棍棒上花費的心血最多,光是初中階段就更換了四、五處學校,林大小姐那時候可是個能打又抗打的暴脾氣,專治各種不服。


  林蔥兒迅速結束自己的天馬行空思想漂移,指著玉米秸桿上淡綠鬍鬚的玉米棒子問道:「這東西,種了很多年嗎?」


  林大牛丟了個看待神經病的眼神給她:「是啊,年年都種,老輩子就種,你忘了?」


  「我……」,林大小姐結巴了:「我的意思是,這玉米,怎麼就結一個果子?」


  「玉米」兩個字,吐字力求模糊,林蔥兒偷眼瞧著林大牛的神色。


  是這個名字吧?玉米……


  「哈哈,」林大牛笑了:「還果子?你當這是蘋果樹呢?玉米棒子唄,有啥稀罕的?」


  卻原來跟自己記憶中的土名一個樣!


  林大牛找到點自信了,雖說妹妹鬧騰的伶牙俐齒了,但是,腦子更笨了啊。


  「你見過誰家的棒子一棵杆子上結倆的?雙胞胎嗎?哈哈哈——」。


  林大小姐向天翻白眼兒,心裡在吐槽:「嘁——坐井觀天孤陋寡聞,姐何止見過雙胞胎棒子,三胞四胞也是有可能的吧?不過是精選種子雜交培育那些事兒,沒親自宰過豬,還沒吃過豬肉見過豬跑嗎?」


  一棵秸稈上生長一枚玉米棒子,個頭兒還很袖珍,那麼,畝產量,肯定也高不了的。


  玉米脫粒后還要交稅,一年到頭剩下的糧食夠吃就很艱難。


  「小麥……」,林蔥兒輕聲嘟念了另一種糧食名字。


  好在,林大牛聽見了,隨口解釋:「早先也有種小麥的,磨了粉白亮亮的,好吃,價格也貴,產量也不算低,可就是那東西生長的時間忒長,種一季小麥,好了,別的再種什麼都不趕趟兒了,還不如玉米跟地瓜岔著花兒種,一年收兩季妥妥的,好歹能往肚子里多裝些。」


  果然,林家找不到一把白麵粉,是有原因的。


  再看看高粱桿上的紫褐色穗頭,也是袖珍的一簇,估計產量更低。


  自己跟著出來,可是想著尋找點兒商機的,當慣了腰纏萬貫的富二代,渾身摸不出一文錢來,那痛苦,誰能了解?


  走到自家地頭兒,那父子兩個掄起鐵鋤給玉米秸稈除草鬆土,林有財看到莊稼,悶葫蘆自動開口,開口對象卻是玉米棒子。


  「再長長,過了二十天半個月的,就能收嘍。」


  長得這樣袖珍,十天就能收穫?

  空著兩隻手的林大小姐,把樹杈子木拐扎進地頭兒鬆土里,腦子裡轉悠著主意,雙手悄沒聲兒給一枚模樣相對胖乎的玉米棒子,扒衣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