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重逢
「什麼?」何志遠訝然, 疑心自己聽錯了。
陸瀟瀟雙目微闔, 剛剛的念頭卻漸漸堅定:「志遠, 我要去找他。」
她必須得阻止即將發生的一切。
上輩子的他雖然經歷許多,幾次死裡逃生, 但他畢竟是成功活了下來, 而且活得還頗不錯。沒道理她重活一世,自己家人團聚幸福美滿了, 卻害得他年紀輕輕卻沒了性命。
絕對不可以。
她神情堅定,何志遠卻更茫然了。過了片刻,他才輕笑一聲:「去京城找他?」
陸瀟瀟思緒急轉,她記不清上輩子大軍出征的具體日子了,她也不可能趕往北邊與胡渚相交的邊境。去京城是最快也最有用的辦法。
那場戰爭, 本朝慘敗,損失嚴重。她雖然重活一世, 可也沒有能力扭轉乾坤。她想,她唯一能做的, 就是阻止它的發生。
「對。」陸瀟瀟點了點頭。
何志遠沒把小姑姑的話放在心上,只當是小姑娘一時興起。沒想到陸瀟瀟卻轉頭就去找了何陽, 表明自己的想法。
「你想去京城?」何陽微驚, 「好端端的怎麼忽然想起進京了?」
「嗯。」陸瀟瀟理了理思緒, 卻不好與父親明講, 只含糊道, 「是有點事, 不得不去。」
「因為陸公子人在京城吧?」何陽略一沉吟, 「是不是?」
陸瀟瀟沒有說話。
沉默了一會兒,何陽嘆一口氣:「我猜就是因為陸公子的緣故。」
「爹……」
「自從他跟著周先生走後,你就魂不守舍的。」何陽雙眉緊蹙,「這會兒剛一得知他的消息,你就想去找他?」
陸瀟瀟聽這話似乎有哪裡不對勁兒,卻沒細想,只輕聲道:「我擔心他有危險。」
「他能中武狀元,身手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你與其擔心他有危險,不如擔心你去找他,途中會不會有危險。」何陽望著女兒,心頭的那句疑問「我那天問你對他有沒有其他心思,你是改了想法嗎?」,到底是沒有問出口。
陸瀟瀟心中慌亂,悶悶地道:「我知道,我不是擔心這個。」
她擔心的是取代了楊興成為武狀元的他,也會代替楊興的遭遇。領兵出征、戰敗、被俘……上一世本朝敗得太過慘烈,可以說元氣大傷。楊興被俘以後能毫髮無損地回來,是因為他是楊皇后的侄子,楊家願意以城池去換。可是兄長……
即使他沒有出征,上戰場的仍是楊興。可他身份特殊,在京城那等地方,萬一有人發現什麼不妥。豈不是又走上了上輩子的老路?而且,上輩子不管怎麼說,還有岳泰的人,所以他幾次死裡逃生,仍能保住性命。這輩子他身邊只有文弱書生周先生……
如果真的遇到刺客,有了閃失,那她永遠都不會原諒自己。
「那你擔心什麼?」何陽又嘆息一聲,心想陸公子跟咱們是不一樣的,他自有他的大事要做。他不清楚對於陸公子,女兒究竟知道多少。他溫聲道:「你不要胡思亂想了。陸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他也不可能一直待在咱們家。即便是親兄弟,長大后也要忙各自的營生,哪能日日待在一處?」
「爹,我是做了個噩夢,夢到他有危險,我要去提醒他。」 陸瀟瀟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
何陽有點哭笑不得:「就因為一個夢?你也知道是夢?做不得準的。」 他摸了摸女兒的頭:「從揚州到京城,路途遙遠,湘兒是個乖孩子,不會讓爹爹擔心的,對不對?」
陸瀟瀟急了:「爹——」
她無法向父親講明,那不僅僅是夢這樣簡單。她曾經多活過一世,知道會有多麼慘烈。
見說不動父親,陸瀟瀟乾脆去找母親鍾氏。
鍾氏和丈夫的想法相似,他們好不容易找回女兒,自然不願意女兒離開自己身邊。去高家小住倒也罷了,遠去京城,他們怎能放心?而且那陸公子身份不尋常,他們也不大願意女兒去趟這渾水。
是以她當場拒絕:「這怎麼行?你若是想他了,等他結束了京城的事情,很快就會回來了。多等幾天又何妨?」
「不是想他,是我怕他有事。」
「你又在胡思亂想了,好端端的怎麼會有事?」
陸瀟瀟正欲說話,鍾氏便又提起一事:「這邊有新來的荔枝,我看著品相還好,你且嘗一嘗。」
勉強扯了扯嘴角,陸瀟瀟哪有心情去嘗荔枝,她穩了穩心神:「娘,我哥原本說去蜀中,卻改道去了京城,京城那種地方魚龍混雜,他在那兒,我心裡頭不安生。這幾天連連做夢,總夢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我自己翻了易經,也不是什麼吉兆。娘,他是我哥,對我很好很好。當初我們最苦的時候,一文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可他從沒委屈過我。現在我擔心有不好的事,就該去提醒他,讓他注意,而不是置之不理……「
她說著不自覺紅了眼圈:「娘,如果他真有什麼閃失……」她本想說「我也不會原諒自己」,但此刻情況緊急,乾脆說的更狠一些,她一字一字道:「如果他有什麼閃失,那我也不活了。」
「湘兒!」鍾氏不自覺低呼出聲,她臉色變了幾變,沒想到女兒居然決絕至此。
陸瀟瀟伏在母親膝頭,半真半假:「娘,其實他走之前,我跟他吵了一架……」
嘆了一口氣,鍾氏說道:「我本想著,揚州離京城甚遠,他又不是不回來了,你沒必要千里迢迢去找他。你既然這麼想去,那就去吧,我讓你爹多找些人手護著你。」
陸瀟瀟大喜,一把抱住了母親:「娘,你真好。」
她又連連向母親保證,只要解決了事情,很快就會回來。
其實,如果不是兄長忽然改道去了京城,還在武舉中奪魁,她這輩子都不願意再踏進京城一步。
而此時此刻的京城,這位新上任的武狀元府上的書房,依然燈火通明。
這宅邸是新賜的,倒也氣派。
此刻還留在書房的,除了這兒的新主人陸景行,還有周先生和高先生。
陸瀟瀟眼中不會說話的高先生此刻正侃侃而談:「……楊家這次也只能認了,誰讓規矩是他們定的呢?我今天看見楊興了,哎呦,都過去這麼久了,臉還是黑的,可真不能說是小白臉兒了……」
說到興起,他神情激動,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一旁的周先生臉上也掛著笑意:「那能怪誰?誰讓他本事不濟呢。專門為他設的武舉,他自己不行。不過那天皇帝的反應倒是讓我意外。我猜想皇上也是想和楊家對著干,順便培養自己的親信……」
高先生輕笑:「我也沒想到,還以為皇上沒脾氣,任由楊氏拿捏呢。」
陸景行垂眸,輕聲道:「又不是泥人兒,何況連泥人兒也有三分脾氣。」
他們都很清楚,朝廷忽然增設武舉,就是為了抬舉楊皇后那個自小習武的侄子楊興。
十七年前,楊家扶持隆慶帝上位,又立了小楊氏為皇后。楊家一門二后,小楊氏的兄長鎮國公楊吉昌把持朝政,威風赫赫,皇權逐漸式微,世人皆知有楊家而不知有隆慶帝。隆慶帝本人似乎對朝政不感興趣,每日吟詩作畫。他與楊家倒也相處和諧。
楊興是楊吉昌嫡子,長相俊美,武功高強。鎮國公借皇帝名義增設武舉,說是選拔人才,實則是為了幫兒子造勢。楊家信心滿滿,自認為武狀元早是囊中之物。
可惜,半路殺出一個陸景行,文韜武略勝過楊興許多,輕鬆奪了魁首。
鎮國公當時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當即拂袖離場。
倒是平時不言不語的隆慶帝哈哈一笑,打破了尷尬局面,金口玉言,敕封陸景行為武狀元,又賜了宅邸,依著規矩,封為正三品參將。
隆慶帝性子軟,又沒幾分實權。他當時雖在眾人面前開了口,但一時還真無人應承。數日後,正式冊封的旨意才下來。
燈光下,周先生打量著這個沒什麼表情的年輕人,心說:他跟隆慶帝,倒也不是十分相似。
時候不早了,幾人略說幾句,就要散了。周越並沒有像高成亮那般立時離去,他有意停留下來。
陸景行瞧了他一眼:「周先生還有事?」
周越神情有些古怪:「也不是什麼大事,我聽說你寫信送到了揚州何家?」
沉默了一瞬,陸景行點一點頭:「好幾天了,周先生才知道么?」
「我這不是不想過多打探你的私事么?」周越嘿嘿一笑,「不過我不明白,你這次來京城不是要瞞著何家么?為什麼還要寫信回去?」
陸景行喝了一口茶:「就算我不寫信回去,過不了多久,何家也會知道武狀元是誰。」
「對啊。」周越更不解了,「所以,你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寫封信回去?我以為你對何家說,你要去蜀中,是不想讓人知道你的行蹤。」
抬頭瞥了他一眼,陸景行放下茶杯:「你說得對。不過,此一時,彼一時。」
說前去蜀中是為了不讓她擔心,寫信告訴她自己在武舉中奪魁,則恰恰是為了讓她擔心。
他和周越不同,他知道此次武舉,除了給楊興造勢,還要給楊興立軍功。
楊家把持朝政多年,覬覦的當然不止一個武狀元名分,還有那張龍椅。
如果他沒有記錯,再過不久,鎮國公楊吉昌就會說動隆慶帝下旨,出征胡渚。原本的領兵者該是此番的武狀元,但是因為他的橫插一腳,也不知道還會不會如同上輩子一樣。
這一點,陸景行無法確定,他知道瀟瀟肯定也不敢確定。
以她對他的重視,她肯定會來阻止他。
當初還在洛陽時,他就察覺到了瀟瀟的異樣。
她忽然開始關注那枚玉戒,並阻止他和岳泰認識。她對於岳泰的出現格外抗拒,再後來,她更是連哭帶勸,要求離開洛陽,改道江南。
她自己可能不曾察覺,她的變化還挺大的。最明顯的變化,是她執著於讓他做個好人。
……
周先生搖了搖頭,連聲感嘆:「搞不懂,搞不懂……」
他沖陸景行拱了拱手,也自去休息。
陸景行只微微一笑,沒有說話。他站起身,剪了一下燭花,從懷中摸出了一個寶藍色的香袋子。
這是瀟瀟三年前送給他的。現在香氣已經很淡了,但他仍時刻留在身邊。看見它,總會勾起他許多關於舊事的回憶。
……
大約是枕邊放著熟悉的香袋子。這一夜,陸景行睡得很沉。恍恍惚惚中,彷彿回到了十四歲那年。
雨淅淅瀝瀝下著。
他背上的瀟瀟身體漸漸發熱,家破後為數不多的銀錢已經用完。勉強安頓好妹妹,他大步走進了當鋪,將自己貼身放了多年的那枚毫無裝飾印記的玉戒當掉,換來銀錢,匆匆忙忙去了醫館。
他腦袋昏昏沉沉,因為妹妹的身體而奔走,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已經發熱了。
剛到醫館,他就眼前一黑,險些跌倒。扶著牆站好時,他卻驚訝地發現,腦海里多了很多記憶……
大夫給瀟瀟看診時,她忽然醒過來。
她問起玉戒的那一瞬,他清楚地聽到了自己急促的心跳聲。
幾乎就在一剎那間,他確定了,他們是一樣的。
他盡量把話說得四平八穩,努力不給她看出異樣來。
短短數息間,他就做好了決定。
……
陸景行醒過來時,天還沒亮。他睜著眼看著黑沉沉的夜色,心想:也不知道瀟瀟什麼時候會動身過來。連護送她的人,他都已經安排好了。
……
女兒想進京,一開始何陽是不同意的。怎奈湘兒執意要去,妻子也在旁邊幫腔,何陽無法,只得答應下來,不過到底還是不大放心。
鍾氏順勢道:「不如咱們陪湘兒一起去?也好有個照應。說起來,我都十三年沒去過京城了。」
她這麼一說,何陽便有些恍惚。揚州距離京城甚遠,一路行來頗不方便,但妻子鍾氏和他不同。她原本是京城人氏,是因為何家舉家回故里,她才跟著他千里迢迢來了揚州。
這幾年何家日子越來越好過,他竟從沒想過陪妻子回京城看看。
這麼一想,他頗為慚愧:「好,咱們一起回京城探親。」
說來也巧,就在青平巷不遠,有個小酒肆,酒肆的蘇掌柜為人和氣仗義,是何陽多年老友。他正打算去京城,連護送的人都選好了。聽說何家要去京城,他便主動提出,一路同行,也好有個照應。
何陽略一思忖,知道這人與陸公子關係匪淺,便答應下來。
何家一行與蘇掌柜等人一起進京,這一路倒也順遂。
離開京城多年,此番回京,鍾氏興奮而期待,而陸瀟瀟卻不免心事重重。
老實說,他們行的並不慢。可她仍擔心去的遲了,再無轉圜的餘地。
同行的蘇掌柜是個爽快人,時常和何陽搭話:「好些年沒去京城了,也不知變化大不大……」
何陽心中也感慨萬千。他雖是揚州人,但從小跟著父親在京城。京城於他而言,是第二個故鄉。
馬車裡的鐘氏輕輕摩挲著女兒的頭髮,同她講起自己幼年的點滴。
陸瀟瀟知道外祖父家在京城,可惜上輩子她沒和父母相認,自然也從未拜會過外祖父。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距離京城越來越近,陸瀟瀟心裡的不安也越來越濃。
離京城還有半天的路程時,天已經黑了,他們一行人到客棧投宿。
剛一進客棧,陸瀟瀟便聽到食客議論朝廷準備出征胡渚一事。
聽聞這個消息,她立時變了神色,腳步也不自覺停了下來。
果真是一樣的!
鍾氏詫異:「湘兒?」
她不明白女兒的臉色為什麼忽然變得這麼難看。關切地摸了摸女兒的額頭,發現並無異常。
陸瀟瀟拽著母親的手,她上前一步,問正高談闊論的書生模樣的青年:「敢問先生,主帥是誰?」
「湘兒。」鍾氏低聲說著,並扯了扯女兒。客棧魚龍混雜,她不想女兒多事。
那書生詫異地看了她一眼,見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他清了清嗓子:「姑娘問我,算是問對人了。前不久朝廷不是增設了武舉嗎?」
陸瀟瀟心裡一涼:「武狀元?」
「哦,不是武狀元。」
陸瀟瀟聞言,驟然鬆了一口氣,心說不是就好。
卻聽那書生又道:「有楊家人在,怎麼會讓別人做主帥?這也算是一樁奇聞了,主帥是武榜眼,副帥偏偏是武狀元。唉,誰讓人家姓楊呢……」
他這話一出口,陸瀟瀟雙目圓睜,心底只剩一個聲音:「副帥是武狀元……」
武狀元不是別人,是她哥啊。
客棧前堂此時坐了不少人。聽這書生議論楊家,有不少人紛紛提醒:「老哥,慎言。」
鍾氏也扯了扯已經魂不守舍的女兒:「湘兒,咱們上樓去。」
陸瀟瀟心裡亂糟糟的,任由母親牽著去了樓上。
鍾氏看女兒的形容,只當她累了,讓她好好休息。
可陸瀟瀟只要一閉上眼,眼前浮現的就都是上輩子兄長提起這場戰事時的遺憾與憤怒。
她努力從記憶中拼湊點點滴滴。她必須得早些見到兄長。
次日天剛亮,他們一行就出發進城。因為動身早,還沒到晌午,他們就到了城裡。京城繁華,與別地不同,但一行人都沒什麼興緻慢慢欣賞。
蘇掌柜他們去進貨,就與何家人告別了。
何陽夫婦要先去何家在京城的宅院,那房子多年沒有住人,只有幾個老僕看掃。他們想在那兒住幾日,還得好好打掃一番。而陸瀟瀟則執意要去見兄長。
鍾氏勸她:「先回咱們家看看,說起來,你還沒去過咱們在京城的家呢。待安頓下來,再去拜訪也不遲,何必急在這一時?」
陸瀟瀟搖頭:「娘,我怕再遲一些,會來不及。」
鍾氏也不清楚女兒究竟在擔心什麼,只得道:「那讓你爹陪你去。」
陸公子在何家住了三年,跟他們關係非比尋常。按理說,何家老宅還沒收拾好時,他們去陸家新宅歇歇腳,也不算太失禮。
「不用不用。」陸瀟瀟連連擺手,「娘和爹先回家去歇歇,找個人跟我去就行了。」
如今她和兄長之間也有些秘密,她不想給父母知道。
見她態度堅決,何陽夫婦便沒再堅持,只找人陪她前去,又再三向她說明何宅在什麼地方,叮囑她見了陸公子后,速到何家會合。
陸瀟瀟答應下來。
陸景行是新任武狀元,他的府邸倒也好打聽。陸宅不算大,不過看著還挺氣派。
門房在門口守著,遠遠看到一輛馬車行來。緊接著,有個姑娘自馬車上跳了下來。這姑娘大約十三四歲年紀,一身杏黃色衣裙,柳眉杏眼,肌膚雪白,生的倒是頗為美貌,只是眉眼之間的焦灼之意隱約可見。
那姑娘竟朝他走了過來!
門房精神一震,匆忙站直了身體。
陸瀟瀟深吸一口氣,大步上前,直接問道:「請問這是不是新任的武狀元陸景行的府邸?」
「啊……」
「勞煩通報一聲,就說我是他妹妹。」
門房呆了一呆,小聲嘀咕:「從沒聽說過我們大人有什麼妹妹。」不過看這姑娘生的美麗,雖然風塵僕僕,但不難看出,其衣衫裝飾俱是上乘,也不像是個上門行騙的。
陸瀟瀟見他遲疑,又續了一句:「就說,我從揚州來。」
「姑娘稍等,容我進去通報。」
剛等片刻,就有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何姑娘?哎呀,我猜就是你,過來一看,還真是你!」
陸瀟瀟乍見故人,心中一喜:「周先生!」
這人不是旁人,正是她兄長陸景行的夫子周越周先生。
陸瀟瀟沖他施了一禮:「周先生怎麼在這裡?我哥呢?」
周越哈哈一笑:「何姑娘,這話我正要問你呢。你怎麼會在這裡?」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走,咱們先回家裡說話。」
陸瀟瀟素知這位周先生和兄長關係匪淺,在她看來,見到他,很快就能看到兄長了。於是,她點頭答應,隨其進府。
周越一面引著她走,一面介紹著府中景物。他眼角餘光掃過這個少女,心中嘖嘖稱奇。數日前,陸景行就說何姑娘不日即將到達京城,他那時還不信,誰想,這姑娘真如他所說來了。
陸瀟瀟對府中景物並不甚感興趣,她心裡想的全是另一樁事,於是,在周先生休息的空檔,她逮著機會就問:「周先生,怎麼不見我哥?」
「哦,他啊。」周越眸光輕閃,「你是不知道,我們原本是去蜀中訪友,結果聽說京城設武舉,他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居然要去參加武舉。他現在還在外面忙呢。最近事情多得很,還好有我幫襯著,不然更棘手。」
陸瀟瀟點一點頭,真情實意道謝:「我替哥哥謝謝周先生。」
兄長在信里倒是跟她說了參加武舉的原因——「為國盡忠」。她不知道她平時的勸誡熏陶在中間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周越咳嗽兩聲,神情有些古怪:「你既然人到了京城,不妨先在這裡住下。我去讓人安排房間……」
「不用的,周先生。」陸瀟瀟連忙阻攔,「我跟他說了話就走。我不在這邊住。」
「那怎麼行?」周越急了,「你在京城人生地不熟,除了這個落腳的地點,你還能往哪裡去?難道你覺得他會讓你住在外頭?」
陸瀟瀟忙向他解釋:「周先生,我不是一個人進京的,我爹娘跟我一起來了。我祖父當年在京為官,所以在京城也有宅子。我爹娘他們已經去收拾了,我只等跟我哥說了話,就會過去。」她笑了笑:「我沒有在京城久待的打算。」
甚至她想把陸景行也帶離京城。
對她而言,京城可以說是這世上最危險的地方,他們上輩子的好友或仇敵都在此地。
哪怕現在他們和岳泰等人已經沒有了任何關係,可她內心深處仍有不安,唯恐被錯認,被追殺……
當然,目前最要緊的,是這場戰爭。
「唔。」周越微微眯了眯眼,「見一面就要回去?沒打算久留?」他嘆了一口氣,心說,啊呀,這可就麻煩了。
陸瀟瀟點了點頭,再一次問起自己最關心的問題:「那我哥,大概什麼時候回來?」
她原本執意要同他疏遠,但此刻事情緊急,她自然也沒了諸多顧忌,只想早點見到他。
周越「嘖」了一聲:「不好說,興許一會兒就回來了。你行了一路,也累壞了吧?先喝點茶,嘗一嘗京城的糕點,慢慢等他回來。」
陸瀟瀟雖然心裡焦急,但也知道他說的有理,就點頭應下。
不過再好的茶點,她這會兒也嘗不出滋味來,只盤算著等會兒怎麼說服兄長。
怕父母擔心,陸瀟瀟命陪她前來的下人先到京城何宅說明情況,自己則在陸家先等著。
可惜,她等了幾個時辰,也沒見到陸景行的蹤影。
初時周先生還看在熟人面上,陪她說話閑聊,打發時光。後來周先生有事忙碌,只留下了茶點給她。
陸瀟瀟面上不顯,可心裡卻越發焦急。
……
周越對陸瀟瀟說的話,倒也不全是謊言。事實上,陸景行這幾天確實挺忙。
本朝與胡渚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但多年來一直是邊境小摩擦。之所以此次要命大軍去攻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鎮國公世子楊興。
隆慶帝繼位后,被迫立了表妹小楊氏為後。楊家勢大,不但左右前朝,還左右後宮。隆慶帝繼位十七年,後宮只有小楊氏一個皇后,再無其他妃嬪。兩人結縭十七載,也只小楊氏所出的一個兒子,即太子傅昭。
這幾年楊家與楊皇后關係微妙。
楊家虎視眈眈,恐早有篡位之心,不過鎮國公世子到底還是太年輕,鎮國公楊吉昌有意給兒子添軍功。
可惜出了陸景行這個意外,皇帝偏要按照先時說好的,封陸景行為主帥,楊家自然不同意。
最終讓步的是隆慶帝。
這個性格溫和的皇帝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那他至少也要是副帥。」
鎮國公楊吉昌當即施禮:「皇上聖明,合該如此。」
隆慶帝沒有說話,心頭湧上濃濃的悲涼:他是天子,卻處處受人掣肘。
於是就這麼定了下來。
今天陸景行和楊興一起被隆慶帝召進了宮中。簡單勉勵了幾句,隆慶帝令楊興退下,單單留下了陸景行。
不過他並沒有說什麼家國大事,而是讓陸景行賞畫:「楊興不懂畫,留他來看也沒用。你來說一說。」
隆慶帝疏於朝政,卻擅長丹青。——當然,大權旁落,繪畫於他而言,也是排解心中苦悶的好方法。
陸景行瞥了一眼,看這畫雖美,卻隱約能看出主人心中的抑鬱之氣。沉默了一會兒,陸景行搖頭:「皇上,臣是粗人,不懂賞畫。只瞧著,畫的很好看。」
「啊?」隆慶帝臉上露出了一些恍惚之色,好一會兒才有些遺憾地道,「原來是這樣啊……那倒是可惜了。」
陸景行沉默以對。
「你見過太子沒有?」隆慶帝忽然轉了話題,「他也不懂畫。」
陸景行這輩子見過太子一次。那少年與瀟瀟同年,生的格外瘦弱,還沒瀟瀟高,看著也不大靈光。說他不懂畫,陸景行一點都不意外。
隆慶帝嘆了一口氣:「其實朕也畫得不好,遠不及我皇兄。你知道我皇兄吧?先太子傅征。那可是個全才,朕都不知道這世上有什麼是他不會的……」
說到這裡,他眸中閃過一絲黯然之色,又將視線轉回了畫上:「這筆法,還是皇兄教我的……」
隆慶帝並沒有久留他,只跟他說了一會兒話,就讓他離開了。
陸景行回府,還未進門,門房就迎了上來:「大人,小姐來了。」
「嗯?」陸景行挑眉,心說,果然來了。
門房連忙道:「今天未時,有個姑娘來咱們門口,自稱是你妹妹,從揚州來。」
「妹妹」兩個字讓陸景行皺了皺眉,他「嗯」了一聲:「人呢?」
「周先生接待了她,還在咱們府上呢。」
陸景行點一點頭,大步進去。
他並沒有直接去見陸瀟瀟,而是先讓人請了周越過來。
周越一看到他,就將自己先時同陸瀟瀟的對話盡數轉告了他,還不忘「嘖嘖」兩聲:「她說跟你說了話就走,也不知道是什麼話,值得她千里迢迢趕來。」
陸景行垂眸,心說,我知道。
不過,說了話就走么?還真是打定主意要疏遠他啊。如果他不修書一封給她,讓她知道武狀元是他,那她大概不會來找他吧?
「她還在等你呢,可憐巴巴的,要不要先去聽一聽,到底是什麼話?」周越問。
陸景行搖頭:「不必,不急著聽。」
周越想不出緣由,但還是老老實實告訴陸瀟瀟,現在不是見面的時候。他清楚地看見小姑娘聽他說完后,眼圈兒立馬就紅了。
「那我什麼時候能見到他?」陸瀟瀟急了,即日就會出征,她必須要見他。
周越一把年紀,也不曾娶妻生子,對這十幾歲的小姑娘,難免會有種長輩看晚輩的心態。看小姑娘嬌嬌弱弱,紅著眼圈,周越不禁心疼,但他記著陸景行的叮囑,只能繼續說:「這我就不知道了,他最近忙得很。」
「我一定要見他。」陸瀟瀟紅著眼眶,「我有十萬火急的事情。」
周越愣了愣,遲疑了一下:「要不,你跟我說?我幫你轉告?」
陸瀟瀟搖頭:「不行,我得親口跟他說。」
「那我就沒辦法了。」周先生無不遺憾地道。
陸瀟瀟雙眉緊蹙,聽周先生的意思,他能見到兄長。那為什麼她不能見?她心念微動,很快有了結論:他在躲她。
這個結論讓她心頭不自覺一酸。看來那夜她說的話,他確實是記在心上了。他不但離家揚州,離開何家,連她的面也不想見了。
「周先生,那他人在哪裡?我自己去找他總可以吧?」
周越面露為難之色:「這個嘛,不大方便。」
他又不知道陸景行怎麼想的,當然也不能貿然替他做決定。
陸瀟瀟心中懊惱、焦急又委屈,直接越過周先生,向外走去。
周越唬了一跳,匆忙追了上去:「誒,何姑娘,你這樣不太好吧?」
陸瀟瀟猛地停住了腳步:「他是我哥,他連我的面都不想見了么?你去問問他,他是不是不要我?不認我了?」
她越想越委屈,越想越難受,一時間,對前世的恐懼、對未來的擔憂,以及因為陸景行刻意疏遠而產生的委屈……種種情緒交織,讓她忍不住掉下淚來。
周越也怕小姑娘掉淚,心虛得厲害,暗想,陸景行這事兒忒不地道。於是,他摸了摸鼻子,悄聲道:「我跟你說了吧,他現在在練武房呢。」
他心說,這樣出賣陸景行也不好,乾脆又順勢替其解釋:「馬上就要出征啦,他多練一會兒功夫,到戰場上就多一分勝算,是不是?」
陸瀟瀟「嗯」了一聲,似是認可了這種說法,可她一顆心揪的更緊了。這場戰爭有多兇險,她比誰都清楚。
定了定神,陸瀟瀟輕聲道:「練武房在什麼地方?先生不方便帶我去的話,給我指條路就行。」
周越這次沒猶豫,直接給她指明了方向。
夕陽西下,他看著小姑娘遠去的背影,慢慢搖了搖頭,心說,年輕人,搞不懂啊,搞不懂。
結合周先生的指點,外加自己的打聽,陸瀟瀟很快就找到了練武房。
然而還沒等她進去,就看到了從練武房出來的兄長。
這是天已經微黑,不算很熱,可大約是因為剛練武的緣故,他衣襟微敞,露出了白色的中衣,以及胸前的肌膚。他手持長.槍走來,額上的汗水打濕了黑髮,沿著臉龐滑入衣襟中。
其實類似的場景,陸瀟瀟並不陌生。小時候在晉城,養父陸老四也曾在家中練武,有時熱了、累了,就只穿一身短褐,她並沒有覺得不妥。可這會兒不知道怎麼,她竟然覺得不自在起來。
陸景行視線微移,看到了不遠處俏生生站著的人:「瀟瀟?」
陸瀟瀟眼眶發熱,壓下心中雜亂的思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