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香囊
防盜中, 請稍後或補訂閱 其實, 方宸妃的五官實在是說不上精緻昳麗——她的眉骨過平,眼睛也不夠大,鼻樑不夠高, 就連紅唇似也略有些單薄。
也正因此,她既沒有張淑妃那樣顧盼流波的妙目,也沒有賢妃那樣脈脈含情的水眸, 一雙烏眸靜的如波瀾不起的井水。這不甚精緻的五官落在一處卻又生出許多說不出的韻味, 好似品茶一般:初入口時略有些苦,回過味來卻有清甜的滋味。
方宸妃平日甚少出門,只在蓬萊宮裡照顧四皇子, 今日難得出門卻也不曾盛裝,只在頭上鬆鬆的挽了個漆黑油光的垂雲髻,髻上點綴著些珍珠花鈿, 看去自是不覺奢貴。她身上穿的是一件藍灰色的襖子,外罩淡紫色祥雲紋的比甲, 露一截兒銀灰色曳地長裙,那銀灰色的裙裾上繡的是深深淺淺的纏枝藤蔓, 隨著她的步履而微微晃動,鮮活如生。
方宸妃的一身衣飾打扮實是簡樸無華——衣裙不綴珠玉, 連綉紋都極少,就連手腕上也只有一串翡翠蓮花珠子, 一顆顆的翡翠蓮花珠精妙絕倫, 碧色灼灼, 水瑩瑩的一抹綠,愈發襯得皓腕如霜雪,肌骨瑩潤。
只見方宸妃緩步從外面進來,姿態端莊嫻靜,神色從容不迫。
好似陽光下綻開的蘭花,每一片嬌嫩鮮妍的花瓣上都灑滿了金色溫暖的陽光,靜謐且美麗。
隨著她的到來,眾人不覺的跟著靜了一瞬。
見是方宸妃來了,皇帝這便親自抬步上前去,伸手扶住了欲要行禮的方宸妃。他看著身前的方宸妃,目光柔和,便是連聲音也不覺溫柔了許多,低低的道:「你素來喜靜,珏哥兒又病著,怎麼就來了?」
似是有些不好意思,方宸妃偏過頭去笑了笑。她年紀與張淑妃相近,看上去卻似矜持嬌嫩、面薄易羞的小姑娘,就連聲音聽上去也清得很,玉碎般的清冷動聽:「聽說淑妃妹妹病了,我這心裡放心不下,這便過來看看。倒是沒想到陛下也在.……」因她比張淑妃略大幾個月,這個妹妹叫起來自是順口。
皇帝見她精神還好,神色倒是越發柔和,忙又關心起四皇子的病情。
方宸妃一一應了,只道四皇子用了葯后已好了許多,只現下還有些咳嗽,還需再養幾日才能下床走動了。左右四皇子現下沒到進學的年紀,除了養身子再沒有什麼大事。
說來也實在有些不巧。當年,方宸妃懷四皇子時,正碰上方家出了些事,她受了驚嚇,早產生了四皇子。也正是因此,四皇子生來體弱,總是病懨懨的,一年總要病個半年。這雖是幼子,皇帝心裡也十分有愧,可到底不敢太上心——他實在是太擔心四皇子養不住要早夭,到時候自己心裡更要難過。也是虧得方宸妃一片慈母心腸,始終不曾放棄,整日里小心照料著,竟是真把四皇子養了下來。如今,四皇子雖還有些體弱卻也好了許多。
方宸妃說了四皇子的病情后又轉口問了張淑妃的事情;「珏哥兒已是好了許多,只是不知淑妃妹妹這.……」
皇帝確實是不放心張淑妃的病情,這就把事情與方宸妃說了一遍,嘆道:「淑妃這兒若要養病,只怕是真顧不上皎皎……只是,若叫皎皎去母后那裡,母后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她素是懶得理會這些個事情的。」
方宸妃跟著點了點頭:「太后自來喜歡清靜的……」她紅唇微啟,語聲跟著一轉,「太後到底是上了年紀,難免有些個事,雖說身邊也有人照顧著,身邊雖有嬤嬤宮人服侍著,可到底少個貼心貼意的親近人。」
皇帝聽著方宸妃這般說,果然又有些動搖了。
方宸妃說著說著,不由抿了抿薄唇,眼眶一紅,倒是顯出幾分真切的難過來:「這事原也不該我說,只是我這每每想起太後娘娘便覺得不是滋味——她老人家過得也太清凈了——老人家過日子原就該熱鬧舒服些,偏太后的慈安宮裡卻是這樣清凈,竟是連個說話的人都沒,這樣下去只怕.……我便想著,這會兒送皎皎過去,一是可以讓淑妃妹妹安心養病,這孩子放在太后那裡自是沒什麼可擔心的;二是替太後娘娘排解寂寞,親孫女總歸是與旁人不一樣,太后見著也沒有不疼的;三是有皎皎這做孫女的代我們在太後身邊服侍盡孝,我們也可以安心許多……」
方宸妃嘴裡說「這事原也不該我說」,可實際上,她卻是後宮里最能說這話的人——她姓方,正好與方太后一個姓,便是方太后嫡親的侄女兒。
事涉方太后,又有方宸妃這個方太后嫡親侄女兒在側軟語懇切勸說,皇帝猶豫過後還是點了頭:「你說的也很有道理。」心裡已是偏向於叫姬月白去慈安宮了。
只是,雖如此,皇帝仍舊還是有些擔心:「可母后那裡……若是母后不願收可怎麼好?」
方宸妃抿唇一笑:「陛下只管把皎皎抱去慈安宮——這到底是親孫女,又是這樣惹人愛的,太后哪裡又能不收。」
皇帝一想果是便應了,轉頭與姬月白道:「你讓人收拾下東西,遲些兒朕帶你去慈安宮。」
姬月白早便已想好了,轉頭讓玉暖去收拾些體己東西,然後才與皇帝道:「我這是要去服侍皇祖母的,給母妃祈福的。皇祖母又是愛清凈的人,也不好帶太多人去慈安宮.……」她身邊這些人多是張淑妃安排下來的,正好藉此機會把這些人都撇開,「只帶兩個貼身伺候的就是了,省得擾了皇祖母她老人家的清凈。」
姬月白說的在理,皇帝自然不會反對,跟著點了點頭:「也好,等到了慈安宮,再叫你皇祖母給你安排人便是了。」
姬月白乖巧的應了,好似一個有些忐忑的小姑娘,轉頭與張淑妃道:「玉暖是我用慣了的,必是要帶上一起去慈安宮。只是,這還是我頭一回離開母妃,母妃不若指個身邊的宮人給我吧?」
張淑妃胸口堵著一口氣,面上泛著青色,這時候卻也勉強擠出笑容:「只要你喜歡的,哪有我不給的?你要哪個?」
姬月白指了指翡色:「我瞧這丫頭很是伶俐,這回去慈安宮,正該有這樣忠心又伶俐的人跟著。母妃不若便將她給了我吧?」在張淑妃應聲前,姬月白又垂眼掃了翡色一眼,漫不經心的問道,「你可願意?」
翡色連忙跟著叩首:「奴婢願隨殿下去慈安宮。」
話都叫這兩人給說完了,張淑妃自然也不好再駁。雖是被姬月白噁心的難受,但張淑妃還是強自按捺下來,勉強端出一副慈母模樣:「都依你。」
雖只這麼一會兒,她這心情卻好似峰頂峰底的來迴轉悠,真心覺得自己沒病也要被姬月白這不孝女給氣出病來!
姬月白看了看張淑妃越發難看憋屈的臉色,簡直就跟吃了十全大補丸一般,渾身舒坦。
不過,這到底是在皇帝跟前,姬月白還是很給面子的做足了孝女模樣,認認真真的與張淑妃行了個大禮,一字一句的道:「母妃,我走了。」
張淑妃:「.……」她怕不是真要給姬月白氣出病來吧?!
雖張淑妃早前還不願叫女兒出去,覺得公主皇子都沒有搬出去住的,姬月白這要出個例外,肯定是要丟了自己的臉。可眼下她被女兒擺了這麼一套,胸口也堵著氣,多少有些欺軟怕硬,想著女兒這一出出的手段,自不敢再使壞,反是又添了幾分懼怕,巴不得乾脆眼不見為凈,早點兒叫人滾出去。
不過,想到方太后那脾氣,張淑妃心裡那口氣又緩了過來:方太后早就瞧她們張家不高興,無論是先時的孝全皇后還是如今的張淑妃都沒能從方太后那兒得了好。如今,皇帝和方宸妃起意要送姬月白過去,方太后收不收人是一回事,便真是收了人,只怕也要有好一番的磋磨——就姬月白這點兒小孩手段,要擱方太后那兒,只怕是不夠看。
她已經病了許久,身上使不出一點的力氣,甚至連手指頭都動不了,只能一動不動的躺在那裡,看著一縷極絢爛的春.光從窗紗的破洞里穿入,裁剪出一段動人的光與影,在昏暗的室內綻開一大片的明光。
真好看,就像是許多的金粉被人灑在半空中,如她塗滿了金粉的前半生,又彷彿她低微似塵埃草芥的後半生。
姬月白無力的喘了一口氣,喉嚨乾澀,呼吸艱難。她心知自己也已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了,也正是因此,她更是眼也不眨的看著那浮在半空中的金色粉塵,近乎貪婪的看著,似是能夠透過這些看到她即將黯淡的人生。
也就在此時,她那永遠被幻聽和轟隆聲折磨的耳朵里傳來了腳步聲。
咔嚓,咔嚓。
那是她曾經熟悉過的聲音,那是軍靴踩在地上的聲音。沉穩且有力,每一步便好似踏在人的心頭。
姬月白有些吃力的眨了一下眼睛,將目光移向門口,想要知道這究竟是臨死前的另一個幻覺,還是真的有人來送她最後一程了。
咔嚓,咔嚓.……腳步聲越來越近,毫不拖泥帶水,彷彿還帶著戰場上歷練出來的從容不迫和殺伐果決。
然後,一直緊閉的房門被人推了開來。
門外的春光搶在那人前面,早早照入屋舍。
滿室明光,亮得出奇,甚至連空氣里濕潤的青草花香都是彷彿跟著涌了進來。
姬月白也因此而依稀嘗到了人生里最後一個春日的清甜滋味,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然後,她便看見了一個高大的男人。
他穿著玄色便服,輕袍緩帶,腰間佩劍,腳踩軍靴,看上去好似才從戰場下來的將軍,帶著戰場廝殺過的血腥味和刀鋒一般凜然鋒利的威儀。只見他面上帶著個玉石面具,正好遮住了大半的面容,只能看見幽深漆黑的雙眸和線條冷硬的下頷。
姬月白凝視著他臉上的那張面具,忽然笑了一下:「是你。」
她病得太久了,病得形銷骨立,病得容色暗淡,就連聲音也失去了少女的清脆嬌嫩。但是,此時此刻,她的聲音里依舊帶著些微的笑意:「我知道你.……」
「我也知道你,」男人緩步而來,在她的床前停下了腳步,姿態從容篤定,一字一句的道,「明嘉公主。」
明嘉公主。
多久沒有人叫過這四個字了?周朝早已覆滅,只餘下幾個不死心的前朝遺老仍舊想著復國,可天下百姓卻早已苦周久矣。而今,北蠻已被趕出關內,新朝將立,新帝聖明,百姓皆是翹首以盼,恨不能手舞足蹈、簞食壺漿以迎。
亂世將去,那些舊日的、腐朽的一切終究還是會與她這個將死之人一般的逝去。
終究是,命運無常,時代滔滔。
姬月白輕輕的喘了一口氣,啞聲道:「我聽說,過兩日便是新君登基的日子了——這個時候,您來此見我這將死之人,又是要做什麼?」
「只是想找人說幾句話……」男人沉默片刻才緩緩道,「當年,是你冒死重傷了北蠻左賢王,我才能藉此一舉攻破北蠻先鋒,振奮軍心。此戰後,我一直派人暗中尋訪公主,可惜吝於一見。」
那是至關重要的一戰,這兩個此前從未見面的人卻是配合默契,裡應外合,真正奠定了這場戰役勝利。然而,此戰之後,兩人卻調轉了境遇——做過公主的從此四處逃亡,掙扎求活;做過反賊的因此一戰成名,天下共仰。
姬月白又想要笑,可她已經沒有力氣了,眼前更是昏沉沉的,彷彿一層又一層的陰影壓上來,就連身上厚實的被褥都壓得她喘不過氣來。但她還是強撐著,每一個字都如切金斷玉:「我重傷他,並不是為你——當年,我的母親和兄長為利益將我當做禮物,贈與敵寇。我雖無知卻也知恥,怎能讓他們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