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慰問調研
「市長才是我們的榜樣,能抓住每一個機會給我們做思想動員工作。」向晚晴說:「台里老新聞工作者說,地震、戰爭、火災、水災、瘟疫等對於人類來講是災難,但對新聞記者來說卻是財富,因為我們找到了新聞源頭,可以大做文章。」
伊海濤開玩笑說:「那就麻煩記者同志好好給這次山洪爆發做篇文章,爭取多向省里要點救災資金呢。」
「看來,市長真是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工作啊。」向晚晴笑道:「我這次的新聞點還不是山洪爆發,受災的情況我們報道得多了,這次要好好報道一下轉變機關作風的問題,不知道市長有沒有意見?」
伊海濤哈哈一笑:「向記者,你們新聞工作者有你們的特殊性,我可不敢橫加指責。」嘴上這麼說著,心裡卻十分高興,如果這次轉變機關作風的報道出來,省里的領導肯定會注意到的,對他如願成為市長候選人又奠定了基礎。
南嶺縣離青原不遠也不僅,開車兩個多小時就到了。
他們慰問調研的頭一站選擇了受災最嚴重的杏林鄉。
路上,他們看到的都是一片狼藉,地里的花生被泥土壓住了,破碎的西瓜隨處可見,西紅柿爛在泥地里……
車到杏林鄉,南嶺縣縣委書記馬興旺和縣長付大木早已等候在了土路上。
待伊海濤一行下了車,就一起帶著慰問人員沿途去察看。
向晚晴帶著馮紫辰緊緊跟在了他們的身後。
幾個農民正在地里搶救著他們的蔬菜,有的在清理稻田裡的泥土,有的在挑摘還可以食用的蔬菜。
伊海濤看著,就想起來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自家的自留地里受了災,父母在邊嘆息邊幹活,心裡不由得一片酸楚。他走進地里,俯下身子,用手扯一條西瓜藤,竟然一個西瓜都沒有。
大家見伊海濤下了地,都紛紛跟了進來。
這時候,正在地里幹活的農民紛紛圍了過來,在伊海濤等人的身邊越聚越多,足有幾十人之多。
伊海濤看著這些淳樸的農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父母兄弟,不由得激動地說:「父老鄉親們,你們受苦了,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來看望你們。災難無情人有情,政府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你們渡過難關。我們請大家相信,困難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共同努力,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自然災害。」
伊海濤的話說得用情至深,全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一位站在前排的老大爺忍不住抹起了淚,嘴裡咿咿呀呀地說:「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領導的關懷。」
這時,馮紫辰突然將話筒遞了上去,老頭兒一看那又黑又長的東西,從來沒見過,不知是什麼玩意兒,心裡一驚慌,竟然踉蹌著倒退了幾步。
一旁的縣長付大木一把扶住了他。
老頭兒一看,竟然愈加的慌張,忙掙脫付大木的攙扶,鑽進了人群中。
付大木背對著慰問人員,輕聲罵道:「次奧,狗肉上不了正席。」
人群中有人舉起了手臂,帶頭喊起了口號。
「感謝伊市長的關懷!」
「向伊市長致敬!」
「伊市長與南嶺人民心連心!」
……
向晚晴站在一旁,看著周圍的人群,聽著響亮的口號,感覺很不對勁兒,她偷眼分別看了付大木和馬興旺,發現他們臉上的表情卻有些怪異。
付大木大概發現了向晚晴在看他們,目光躲避著望向了遠處。
馮紫辰頭一次看到群眾如此群情激奮的歡呼場面,表現得比喊口號的村民更加的激動,端著攝影機跑前跑后地錄製和採訪,忙得不亦樂乎。
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一個小夥子,幫著她拎著器材,舉著話筒,表現得十分的專業,向晚晴便不再上前,由著馮紫辰去忙乎了。
沿著崎嶇的山路,伊海濤等人繼續往山上走。
每到一處,伊海濤安排工作人員給沿途的村民發放慰問品,不少的村民圍上前來,爭相與伊海濤親切握手,發表一番感慨,表示一番感謝。
伊海濤便停下來與老人、婦女和孩子們噓寒問暖,是不是會有老人和婦女拉著伊海濤的手流下激動的淚水,哽咽著連聲說謝謝。
這些感人的場景都被馮紫辰一一拍攝下來了。
伊海濤興緻很高,一路上都是步行。
視察完了災情,發放完了慰問金和慰問品,已到了吃中飯的時候,馬興旺和付大木都湊上來,問伊海濤是不是回縣城去就餐。
伊海濤說:「不用了,我們是來慰問的,不是來給災區添麻煩的。給我們找個地方坐一下,提供點白開水就行了。」
看伊海濤的態度十分堅決,鄉政府的會議室又太小,容不下這麼多人,付大木就吩咐杏林鄉的鄉黨委書記帶著伊海濤一行來到了山頂小學。
如今的山頂小學已今非昔比了,環境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
衛世傑的世紀陽光已經把山頂小學作為了公司固定的援助點,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送來一些食品、衣物和學慣用具,他們出資修整了操場,購買了籃球架和乒乓球台,原先掛紅旗的竹杠也換成了不鏽鋼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為學校修建了一道結實的圍牆。
以前山洪爆發,學校背後的小河就會隨之泛濫,學生宿舍和教室都要被淹受損,可是這一次,山石砌成的圍牆堵截了山洪和泥石流的侵襲,在校學生與校舍毫髮未傷。
遠遠望去,山頂小學的校舍成了杏林鄉最好的建築。
受災之後,學生們已經放假,學校的校長開了一間教室,讓慰問團的成員們坐了進去,鄉里的辦事員拎來了幾個大大的開水瓶,忙著給各位領導倒水。
馬興旺和付大木一個勁兒地表示歉意,讓領導們受委屈了。
待大家坐定,黃如山就對慰問團的成員說:「現在開始用餐了。為了避免給基層帶來麻煩,遵照伊市長的指示,我們政府辦給大家準備了簡單的午餐,請大家前來領取。」
市農業局的一位女工作人員亮起嗓子喊了起來:「來來來,開始發放午餐了,這是真正的免費午餐,不收費。」
大家就笑著前去領取,領到的是一個塑料袋兒,打開一看,內裝兩塊麵包一袋榨菜一根香腸和一小瓶礦泉水。
走了一路,大家都感覺有些餓了,這些平常不太吃到的東西,偶爾吃一回,大家竟然也吃得很香。
伊海濤也不例外,領了食品袋就坐在課桌旁與大家吃了起來。
縣裡的領導早就接到了市政府的通知,說是中午自備午餐,他們也不得不效仿,為每個人準備了一份盒飯。
馬興旺和付大木湊過來,坐在了伊海濤旁邊的課桌上一起吃。
伊海濤只看了他們一眼,剛一抬頭,看到攝像機正對準他,伊海濤也不管,照樣大口大口地吃著麵包,就著榨菜,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
馮紫辰拿了話筒過來採訪,說:「請問伊市長,你是怎麼想到領導幹部下鄉自帶午餐的?」
伊海濤咽下口中的麵包,才說:「領導幹部下鄉自帶乾糧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只不過這種優良傳統被我們遺忘了。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通過這一小事卻反映了一件大事,就是我們的領導幹部如何轉變工作作風,減輕農民負擔,減少基層麻煩,把下鄉深入基層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困難,而不是走過場圖形式,更不是下到基層來大吃大喝揮霍浪費。」
馮紫辰問:「伊市長,你覺得這種作風能不能一直堅持下去?」
伊海濤說:「能,至少我能,至少在我擔任市領導的期間要堅持下去!剛才我還在想,如果我們的受災群眾天天能吃上火腿腸,能吃上麵包,喝上礦泉水,他們一定很滿足了。相比於他們,我們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馮紫辰突然問了一個難題:「伊市長,我非常冒昧地問一下,如果是陪同省里的領導下來基層視察,你也會堅持這麼做嗎?」
伊海濤堅定地說:「我會的,入鄉隨俗,我想省領導也會理解並支持我的。上一次南書記在江北開發區考察,就是和創業的大學生們一起蹲在路邊吃盒飯,已經給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採訪結束后,馮紫辰收起話筒,無比激動地說:「伊市長,你真讓我感動!」
伊海濤也受其感染,動情地說:「記者同志辛苦了,你們也趕緊吃飯吧。面對災難,我們的心情是一樣的。」
看得出來,伊海濤對上午的慰問情況是滿意的。他想,如果今天的這些採訪內容能上省台省報,那一定會在全省各級幹部中掀起一波學習的熱潮,我的名字在省領導的耳邊將會越來越響亮。
正吃著飯,校門口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她大喊著:「伊市長,伊市長,我要見伊市長。」
教室里的大多數人都吃了一驚,紛紛放下了手裡的食物和水。
黃如山走到門口一看,來人是一名農婦,她大喊大叫地不顧工作人員的阻攔,風風火火地直奔慰問團吃飯的教室而來。
難道她是來攔路上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