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南州

  第110章


  陳縣守軍司馬亮、陳泰領七萬之眾投降,開了司馬氏核心成員投降之先河,猶如巨型的火藥彈,在洛陽、許昌建業等地炸了開來。


  許昌司馬昭斥陳縣之縣為孫吳惡毒的散播的謠言,緊急下令嚴懲謠言的傳播者,並宣揚陳縣被破,司馬亮不曲與城同亡,並在許昌為自己這個異母弟舉行了大型的追悼儀式。


  這種做法也隻是挽回了司馬氏的一些顏麵而已。朝廷眾臣都十分請楚陳縣發生了什麽。陳縣幾萬的魏卒被遣散,他們的嘴巴,哪能司馬昭所能掩住的。


  已身在建業的司馬亮、陳泰等人俱對投降之事閉口不言,平日閉門不出。這些陳縣被俘的官員,對其中仍有意出仕者,孫亮把他們盡數送入了行政學院與近衛講武學校進行培訓,按其表現授予職位。陳泰、司馬亮等核心成員,已不願出仕,孫亮讓全靜安排他們入了建業大學任閑職,又拔付了他們一套府邸,賜了些錢糧讓他們自行安置,讓他們出麵反駁司馬昭的陳縣城破的說法。


  其實,特赦司馬亮已經是第二次了。上次將準陰的陳蹇舉族發送海外已引起了一些世族渄議,對孫亮這個縣後世意識的人來說,也十分不喜這種不管好壞,一起誅連的作法。


  上次汝陽城下,朱據將杜預也解送過來,按理也將他送往海外為奴。這可是後世老杜的老祖宗啊!盡管孫亮現在也不敢肯定這個時空會否出現個老杜來,但孫亮依然繞不過老杜的情麵,第一時間就把杜預給了特教,也不管杜預樂不樂意,把杜預丟進近衛講武學堂任職,讓他與前期被俘的王濬等人做伴去了。


  據報,不忿於失敗,杜預在講武學堂常與學校師生爭辯汝陽之戰得失,這正合了孫亮之意。不怕你爭辯,就怕你沉寂,爭辯也有利於提高戰役指揮水平的提高。


  建業城中,總參更加忙碌起來。這次戰役從最初的消弱司馬氏大軍的目的已演變成了囊概東西的大會戰。


  “陛下,當前形勢對我十分有利,若我軍取南陽郡後,就可與朱據部從東西兩個方麵形成對許昌的兩麵夾擊。許昌若敗,我軍就可直取洛陽。”沙盤地形圖前,丁奉興奮道。這不由丁奉不興奮,其實,整個建業,整個參謀部對如今的態勢都十分的興奮。


  “第五軍那邊怎麽樣?”孫亮問道。


  “最新戰報,扶南之地有些動蕩,交州刺史諸葛已領第五軍一師及近衛工程師一部前往扶南,第五軍呂凱部與江郎郡的陳永部配合,在犍為郡的棘道與魏軍交戰,魏軍依險而守,我軍很難突破,而且,益州的衛瓘,手擁兵馬三十餘萬,糧械充足,依險層層防守,我軍很難進軍益州腹地。”


  “這蜀中,南中、巴郡都落入我手,就一個益州,不用理會。讓呂凱、陳永守住南中、巴郡之地就行了。待中原戰事平定,就一個益州之地,料衛瓘也難有作為。”孫亮淡淡道。


  現在西南方向,中原戰事正急,司馬昭就是想大規模抽調益州兵力也不大可能。正所謂遠水不解近渴,益州離洛陽千裏迢迢,不及援兵到達,中原的戰事恐怕已經結束了。


  “那是,總參已經通報了呂凱部、陳永部。令其嚴防衛瓘的反攻,穩住南中、巴郡就行。”丁奉笑道。


  “第6軍朱異部的情況怎麽樣?”


  “第6軍正北上攻取梁國,但形勢不太樂觀。但袞州一帶魏軍石苞、馬隆也擁兵三十萬,分駐梁國、陳留、袞州之地,第6軍壓力甚大,好在現在陳縣戰鬥已經結束,第3師呂據部已北上陳留,分擔了不少壓力,而且最新接報,航海艦隊自濟州郡出發,在東萊郡登陸,如今已占了東萊。在石苞的後麵開辟了戰場,也能分石苞不少心思。”丁奉笑道。

  “嗯,待南陽戰事,大部轉入休整吧。”孫亮想了想,道。


  “陛下,條件與我十分有利,我軍為何不取了許昌?”


  “許昌就在那裏,早取晚取都是一樣。我軍久戰已疲,而且都有不少的傷亡,還是休整再戰更加有利。”孫亮淡淡道。


  “臣讚成。”洛宏道,“大將軍,我軍久戰之下,後勤急需補充。戰線前移,補給線拉長,補給也更為困難。各軍都需要時間補充,否則影響我軍戰力,給我軍帶來無謂的損失。”


  “臣也覺得南陽之戰後各部轉入休整。如今曹魏又遭大敗,司馬氏已窮途未路,我大吳稍稍容其喘息,曹魏國中必亂,我可從容靜觀,一麵可坐觀成敗,一麵整頓兵馬,以備後戰。”滕胤亦道。


  “就這樣吧。滕卿家、韋卿家等可歇息不得,新據之地,必須委官治理,爭取早日穩定下來。”孫亮道。


  “是。這是臣等的本職,陛下盡請放心。”滕胤等拱手道。


  “前方大戰,咱們後方也要動起來,做好地方穩定及後勤輸送,不能出絲毫問題。這次扶南之事就很能說明情況,後方有事,前方就無法安心作戰,還可能形成大挫折。”


  孫亮著了看韋昭、滕胤、孫嘿、洛宏等人,肅然地道。


  “是。臣等會讓各地落實下去,絕不容再有任何的疏失。”韋昭等也拱手答應。


  “陛下,這扶南情況嚴不嚴重?”全尚問道。全尚平日忙於工部及皇家產業集團事務,極少參於軍略要事。但對扶南一事極為敏感。現在產業集團在永南等地開發了數個大型礦山,年產大量金銀鋼鐵及玉石。一旦有事,集團損失極大。


  “沒多大關係。有些人不甘心,妄圖複辟。諸葛元遜已經領軍去了,出不了什麽大事。”


  “陛下,依臣看來,永昌以南,扶南、真臘等地,異族夷民過多,漢人過少。現在雖然臣服,但心中仍不服,其地也不不得安穩。為徹底穩定西南,我大吳應郡縣其地,大量遷入漢民。”全尚道。


  “西南之地偏遠,多為窮山惡水之地,大量漢民遷入,是否適應得了其地?而且,漢民遷入,又勢必加劇與當地夷民的衝突,將加劇動蕩。依臣所見,朝廷不如采用撫慰手段,令扶南、真臘諸國歸附即可。”韋昭有些憂慮道。


  “絕不可行。韋大人,這西南雖說窮山惡水,但實稱之寶地毫不為過。興業,其地金、銀、銅、鐵礦藏極其豐富;興農,西南近海大河下遊,沃野千裏,農作一年數熟,一年所獲,足夠數州所食。如此寶地,遷民開拓,數年之後,我大吳不啻於又增一荊州、揚州。”全尚道。


  “既如此,臣請在其地設州郡,遷民開拓。”滕胤建議道。這幾年,滕家參與海外開拓,獲利豐厚。但海外離不開大陸支持,這西南的扶南、真臘之地,是大吳聯係海外諸島的紐帶。


  “臣亦附議。”孫嘿、丁奉也拱手道。


  “好。就在扶南、真臘等地新設南州,原扶南地為南平郡,真臘地為夏郡。令交州刺史諸葛恪兼南州刺史。今明兩年,遷民二十萬入南州,另遷出安南、真臘諸夷民二十萬安置各州,留下諸夷民,編籍為民。”見大家基本達成共識,孫亮決定道。


  見孫亮拋出如此龐大的遷民計劃,諸臣見識到孫亮的決心之餘,無不震驚於孫亮大手筆。


  “陛下,是不是…”


  “洛世叔不須擔憂。遷民之事,就都交於全世叔來辦吧。”


  “臣領旨。臣保證完成任務。”全尚興奮地若近衛軍校尉般上前領命,引得眾人一起撫須大笑。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