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乘龍佳婿> 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

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

  張壽來自一個被某些複古主義者痛心疾首地怒斥為禮崩樂壞的時代,因為一切上下尊卑都一度被打破,一切階級都曾經被打得粉碎,所以他可以講禮貌,但他不願意講禮教;他可以守道德,但他不願意守陳規。


  故而他雖喜歡曆史,喜歡詩詞歌賦,認同漢服的華美,但他不喜歡樣樣都推崇複古。


  要知道,他曾經是看到日韓劇公司和家族中那種森嚴的階級時,都會覺得膈應的人。對於某些學者鼓吹應該跪拜父母,應該重行冠禮等等對繁文縟節的推崇,他素來嗤之以鼻。這和當初清王朝覆滅之後,康有為那群遺老遺少鼓吹如不跪拜要膝蓋何用有什麽兩樣!

  現如今置身於真正等級森嚴的大明,他那種不適應就別提了。所以,他分外感謝太祖皇帝橫掃六合一統八荒之後,把跪拜禮從常朝以及日常覲見和相見中掃除,隻有大朝才有。


  否則,皇宮裏絕對是他最不願意去的地方,沒有之一!


  可如今,葛雍願意親自出麵來幫他主持這一場相當於成人儀式的冠禮,被阿六從張園接過來的吳氏聽說之後,那更是簡直都要高興得喜極而泣了,太夫人雖說不置可否,但卻讓朱瑩去把那幾身預備給他在經筵上穿的行頭都拿出來,仿佛打算挑禮服,他能反對嗎?


  哪怕對這種形式主義其實很不感冒,可他能辜負這些親朋長輩的一片苦心和好心嗎?毫無疑問,不能。於是,他隻能無奈地看著葛雍和吳氏熱火朝天地商定良辰吉日,正賓和讚者的人選,都需要請哪些人觀禮。如果不是朱瑩沒去拿東西卻溜到他身邊,他都簡直坐不住了。


  見朱瑩一臉我真的很同情你的促狹表情,他不由恨得牙癢癢的,壓低了聲音調侃道:“瑩瑩,你別高興得太早,我這冠禮固然逃不掉,你這及笄禮也少不了吧?”


  呆了一呆之後,朱瑩卻差點沒笑出聲來,當下就湊到了張壽耳邊嘿嘿笑了一聲:“阿壽你這就不知道了吧?女孩子的及笄禮大多不是單獨辦的,出嫁的時候會簡單地加簪及笄,才不會像你這樣辦得轟轟烈烈。”


  “而且,你不知道,儀製上品官的冠禮,從前其實更多的都是品官之子的冠禮。本朝以來,還沒有像你這樣當到五品官,甚至連學生都一大堆了,自己卻還沒真正行冠禮的舊例!”


  這一次朱瑩稍稍把聲音提高了一些,見正商議得熱火朝天的葛雍和吳氏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她這才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再說,加冠第二加,加的就是進賢冠吧?阿壽你如今已經是五品官了,朝服裏頭便有進賢冠,而且還是三梁冠,如今正式再行一次冠禮,你從前在大朝會上穿戴的是什麽?在那四位山長齊集京城,那麽多士子也匯聚京城等著明年會試的時候,這事要是傳揚出去……”


  還不等朱瑩這洋洋灑灑一大篇話說完,葛雍就當機立斷地說:“瑩瑩說得沒錯,張壽早就戴冠了!冠禮這要是真的大張旗鼓辦,傳揚出去張壽會被人笑話!”


  吳氏也被朱瑩這話說得悚然動容,可她到底見識少,此時不禁訥訥難言。


  而剛剛看著葛雍和吳氏熱議的太夫人,這時候方才咳嗽了一聲:“雖說太祖皇帝一統天下,複漢唐衣冠,也曾經按照禮部所請恢複古禮,冠禮的儀製也曾經公諸於天下,但他自己對於這些古禮便是興趣缺缺,所以這些年別說民間,文武之家的冠禮也大多是虛應故事。”


  “或是簡化一下那繁複的儀製,或是父親走過場親自在家廟中給兒子加冠,勉勵幾句就算完,或是幹脆就不來這一套,直接到歲數就給兒孫束發加冠了事。張壽這邊都已經是五品官了,不如就對外說,從前葛老太師就已經在村裏那翠筠間中,親自為他加過冠了,如何?”


  張壽見葛雍滿臉無可奈何的樣子,他感激地瞅了一眼給自己省卻一個大麻煩,這會兒正笑得燦爛的朱瑩,連忙站起身走到葛雍麵前,深深作了一揖:“老師,雖說你其實沒有親自為我加冠,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卻是言傳身教,實質上卻等同於為我加冠行了長發禮。”


  “誰不知道,我能有今天,都是因為老師慧眼識珠,簡拔我於鄉野之中?”


  “臭小子,拍馬屁倒是拍得不錯!”


  葛雍沒好氣地一把扶起了張壽,隨即就輕哼道:“我還不知道你?怕麻煩,想偷懶才是真的吧?哼,不過一場冠禮確實冗長,你撐得住,我老人家還未必撐得住!你有本事怕麻煩怕到連婚禮都不辦,我這老頭子才服了你!”


  嘴上這麽說,葛雍瞥了一眼剛剛真正出手攪和了他全盤謀劃的朱瑩——可對於這個笑嘻嘻的小丫頭,他卻也惱怒不起來,因為朱瑩的提醒,他確實避免了回頭這一時興起卻成了別人口中的笑話。冠禮沒行,人卻早就當官戴進賢冠了,這算什麽?

  因此,惱火地損了張壽兩句之後,他到底還是坐了回去,隨即不緊不慢地說:“既如此,那表字也就不用到你冠禮的時候再給了,走吧,去你張園的家廟。”


  朱瑩眼神一閃,自然心癢癢得就想第一個知道,看到葛雍一把拽了張壽往外走,她趕忙想要追上去,結果卻被葛雍伸出一隻手給攔住了。


  她還想再爭取一下,卻隻見葛雍旁邊的張壽也對她搖了搖頭:“瑩瑩,總之多虧你剛剛想得周全,否則說不定會貽笑大方。放心,回頭我讓阿六再跑一趟,保證第一個告訴你。”


  朱瑩這才怏怏止步,一回頭見吳氏竟然沒跟上去,她不禁有些訝異。可她才好奇地問了一句,吳氏就笑道:“這事兒是該葛老太師在阿壽的父母麵前告知,我就先不過去了。婚事十一月辦,我要和太夫人好好商量商量,雖說之前一直都在做各種準備,但我心裏沒底。”


  太夫人雖說早已經了解了吳氏的性子,但還是怕她自恃身為養母,非要從頭管到底,如今見她如此坦誠且周到,自然欣慰得很,少不得就把還要涎著臉在這旁聽婚禮議程的朱瑩給攆了走。這還不算,她還把身邊得力的江媽媽給派到了外頭嚴防死守,杜絕朱瑩偷聽。


  張壽卻不知道自己剛一走,朱瑩就被太夫人攆出了慶安堂。當他從趙國公府出來,登上了葛雍的馬車之後,隨著馬車平穩起行,他就聽到葛雍突然歎了一口氣。


  “要不是因為皇上昨兒個突然找我問三皇子這年紀能不能加冠,我也不會想起你好像還沒行過冠禮。結果,幸虧小瑩瑩提醒,不然我這個號稱飽讀詩書的老頭子,那就丟醜了。”


  張壽完全沒聽到後麵半截,他的思路完全被葛雍前麵半截話給帶過去了。


  皇帝打算給三皇子行冠禮?可三皇子人才多大?等明年過年勉強算是十歲吧,而按照十足的歲數來看,三皇子似乎才八歲多?八歲多的孩子學平麵幾何,他之前那不叫揠苗助長,叫摧殘幼苗吧?四皇子比三皇子還小半歲,人跟不上真的不奇怪,跟得上才是天才……


  張壽心裏一下子轉過了一大堆念頭,直到猛然聽見一聲響亮的咳嗽,他抬頭一看葛雍板著臉瞪著他,他就知道自己的走神沒能瞞過老師,當下隻能幹笑道:“我隻是在想三皇子的年紀……這麽突然給他加冠,朝中內外就都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沒錯,這就是一個宣告。”


  葛雍點了點頭,隨即看向了車前方:“你不用擔心,前頭的車夫耳聾口啞,什麽都聽不見,我今天帶出來的護衛亦然。全都是當年宮中跟過睿宗皇帝的人,他們是聾啞孤兒,而且不是還有阿六嗎?我今天對你說,是想問你,你有沒有想過將來和我一樣,也做一做帝師?”


  “……”


  張壽很想把今天在清寧宮皇帝那番話和盤托出,然後再問一問老師的意見,然而別說他已經在太後麵前承諾三緘其口,就算沒有,這種事也不能隨便外泄。而葛雍此時問他的話,也很顯然不是外泄禁中語,而很有可能是受皇帝之命來問他的。


  於是,在最初那極其無奈的沉默之後,他才聲音幹澀地說:“何至於此?”


  “你問我何至於此,我隻能回答你,我也不知道。”葛雍煩惱地揉了揉太陽穴,隨即低聲說道,“也許,在召集那幾位山長齊聚京城,皇上要選的就不是皇子師,而是未來的帝師。當然,皇上隻有我這一個老師,這次卻不一定。一位兩位三位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從古至今,當過帝師的人很多,留下名頭的卻少,有好下場的更少。”


  葛雍作為帝師,卻毫不諱言古往今來帝師的下場:“縱使宋時王荊公那麽大的名頭,神宗對他也算是一度言聽計從,可兩度拜相,兩度罷相,最後那結局卻也僅僅是沒有在元人編撰的宋史上落入奸臣傳而已。至於其他的,周公霍光,哪個沒當過實質上的帝師?”


  張壽並不奇怪葛雍會舉出最後那兩個例子,恐怕這位老師當年在給少年天子當帝師的時候,沒少經受相應的壓力。而他自己心裏想到的,卻是在另一段時空中大名鼎鼎的張居正。


  那位年幼的神宗皇帝曾經口口聲聲尊奉過的“張先生”,死後的下場何其慘烈?

  而葛雍注意到張壽那情緒變化,他就再次歎了一口氣道:“說實話,當初皇上把三皇子和四皇子塞到半山堂時,我是壓根沒想到局勢會這樣急轉直下。哦,朝局倒是挺平穩的,就是從前掐得如同烏眼雞似的大皇子和二皇子竟然會落馬得這麽快,這也太出人意料了。”


  “如果說從前皇上還不得不硬著頭皮從他們兩個當中選一個不那麽糟糕的,那麽在先後出了幾次事情,尤其是滄州那檔子事一出之後,皇上就已經下定決心,撇開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皇家敗類了。所以,三皇子和四皇子都很喜歡你這個老師,你也就凸顯了出來。”


  張壽此時不知道自己是該榮幸呢,還是該苦笑呢。


  要知道,三皇子和四皇子送到他這兒的時候,那還是完全無望東宮的小正太兩枚,他也就是把人當成來啟蒙的小孩子隨便教教,僅此而已。


  可是,想到楚寬和朱瑩先後對他說過的高宗和世宗故事,什麽世宗體弱多病,大權旁落;什麽高宗嫡母生母早故,帝師和太宗準備好的那些後備人才被別有用心的大臣清洗架空……想到三皇子如今那一丁點大的年紀,他就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明白皇帝急著挑名師的心思。


  他很想問葛雍一句,皇帝身體怎麽樣,可話到嘴邊到底還是吞了回去。皇帝身體如果不好,那麽自然要給三皇子挑名師,以防萬一有意外,能夠有一個懂應變,通世故的繼承者;而皇帝如果身體很好……那麽一丁點大的三皇子同樣非常有優勢!


  因為皇帝要是還能活二十年,大皇子二皇子熬不了這麽久,三皇子卻可以。二十年之後,三皇子不過才二十九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然而,想到那個資質聰穎,靦腆認真,在某些方麵堅持到有些固執,而且又愛護弟弟的三皇子,張壽最終輕聲說道:“帝師什麽的無所謂,但我願意繼續做三皇子的老師。當然,我還是隻教他算學。不過,我今天和瑩瑩去萬歲山見到他和四皇子時,還答應了一件事。”


  張壽把講外國史的事提了提,見葛雍滿臉古怪地端詳著他,那眼神分明是在問,你怎麽就知道那麽多外國史,他便輕描淡寫地笑了笑:“老師,從夏商周到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研修曆朝曆代這些史料的大家太多了。我年輕資淺,不拿那些異邦曆史來講……”


  “我還能講什麽?就我之前半山堂那點淺薄的講史,也就隻能糊弄一下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絝而已。”


  葛雍頓時啞然。接下去的一路上,他沒怎麽說話,直到馬車最終停在張園門口,他跟著張壽下車進門,順著大路甬道一路來到了東邊那座已經改建得差不多的家廟時,他方才低聲說道:“當年的廬王,是打算把這裏造成祭祀他生母德太妃的廟宇,現在卻便宜了你。”


  而這一句突兀的話之後,他就轉身看著張壽,一字一句地說:“我其實給你想了很多表字,但最滿意的隻有兩個,其一曰子長,從孔聖人弟子,著名的君子公冶長而來。其二……曰元和,元者,始也,和者,不剛不柔。合在一起,便是一元之始,和順綿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