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chapter 21

  西西里帕勒莫,馬西莫劇院化妝室


  「黎卡,和我預想的一樣,這件禮服穿在你身上,簡直不能更適合。」非常具有時尚天賦的索菲亞·科波拉,脖子上掛著一台膠片相機。


  她正在與服裝師配合協助著艾黎卡,穿上一件閃耀著細碎珠光的古金色禮服。


  索菲亞興緻十足,對已經畫上精緻妝容的艾黎卡抬起相機,「為了紀念你的第一場戲,我打算暫時做你的專屬攝影師。」


  「這可真是我的榮幸,我的科波拉小姐。」艾黎卡不得不維持著挺拔固定的站姿,方便令服裝師周到的整理著禮服細節。


  於此同時,髮型師忙著為她梳攏棕色長發,讓它們看起來能更加柔順且富有光澤。


  至於剛剛為艾黎卡打造出完美妝容的化妝師,正在她顯露在外的鎖骨上,撲上一層微閃的高光細粉。


  總而言之,用盡一切手段,讓她看上去奪目出眾,最好能在鏡頭裡像是自帶光澤一樣的發光閃耀。


  而造型團隊之所以如此不遺餘力,並不是沒有原因——


  在《教父3》電影中,『瑪麗·柯里昂』將帶著這一身華麗扮相,在一場血腥槍戰中,中槍赴死。


  聽起來似乎有些奇特,這是艾黎卡進組拍攝的第一場戲,但卻是她所扮演的『瑪麗·柯里昂』,在電影敘事故事中的落幕。


  不過這在好萊塢,算得上是常見之事。


  為了節省資源與成本,只有極少數電影會根據劇情發展,按照敘事順序拍攝。而這種罕見安排對於演員表演來說,無疑十分友好,能更有益於他們把控情緒,營造戲劇效果。


  但像是投資巨大的好萊塢影片,為了控制預算,通常會最先拍攝『燒錢』場景,比如大場面戲份,以及關鍵劇情。防止電影拍攝到後期,出現嚴重超支問題。


  《教父3》就是個典型例子,在劇情發展中,敘事開局應該是在紐約,在劇情進行到後半段時,才是發生在義大利的相關劇情。


  但比起美國本土的拍攝,取景歐洲,當然將造成更多成本支出,因此劇組選擇最先拍攝義大利的相關戲份。


  而在義大利不同城市的拍攝中,自然也無法遵從電影後半段的敘事發展順序。


  比如此刻,《教父3》劇組在抵達西西里后,最先展開的,便是整部電影最關鍵的重頭戲,幾乎也能算作是終場——在盛大恢弘的歐洲第三大歌劇院,馬西莫劇院里,即將展開一場血腥殘殺。


  索菲亞不禁為艾黎卡感到擔憂,「這僅僅是你與兩位男演員進行的第一幕戲,卻是這樣的要害環節,這簡直將你的表演難度,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我需要致力於讓自己做得更好。」艾黎卡向索菲亞坦誠說道。


  於此同時,她換上了一雙漂亮的平底鞋,她原本就算是高挑,與教父麥克·柯里昂的扮演者帕西諾身高相等,如果再穿上三英寸高跟鞋,將令畫面有些失衡。


  失去了高跟鞋的氣勢加持,艾黎卡讓自己的身體想著『向上』,這使她的背脊更挺直,看上去優雅且高貴,氣勢十足。


  「Click——」索菲亞的相機快門聲響起,而艾黎卡正在對她自信的眨眼,「我可不允許自己讓我的攝影師小姐失望,我得讓她超出預期。」


  復古禮服令她看上去充滿好萊塢黃金時代風韻,但她的神情之中,又有著些雌雄同體的英氣直率,於是索菲亞不得不又一次按下快門,「Click——」


  ******

  「Clack——」馬西莫劇院宴會廳上,場記人員用力合上黑色木質場記板。隨著硬物撞擊的短促聲響,艾黎卡的首場拍攝,終於開始。


  隨著鏡頭運轉,一襲古金色閃耀禮服的年輕女孩,被多位身穿黑色西裝的年長男性,簇擁在最中央位置。瑪麗·柯里昂作為教父最心愛的女兒,總是受到無數追捧與奉承。


  艾黎卡置身光線昏黃的古老宴會廳中,在暗色調的背景之中,彷彿是唯一的一抹亮色。


  她笑容輕快的與身旁男士們寒暄交談著,整個人像是被打上了柔光,那種美感甚至顯得有些不真切。可同時,她看上去又足夠沉靜內斂,極富《教父》系列電影的典雅氣質。


  但這幕戲的重點,是瑪麗與堂兄文森的無奈分手。


  由於家族面臨的無數血腥威脅,文森正式從教父麥克·柯里昂手中,繼承黑手黨事務,成為新一任教父。


  而在兩任教父的新舊交接中,這兩位城府深沉的男性終於達成共識,為了保護瑪麗的安全,文森必須離開她。


  甚至今後不再與她見面,因為『敵人總是會傷害你最摯愛的人』,如果瑪麗嫁給文森,她一生將面臨著難以數計的可怕危險。


  扮演文森柯里昂的男演員安迪·加西亞,有著典型的義大利式英俊外貌,並且與前作之中,第一代教父維托·柯里昂年輕時的扮演者非常相像。而他在扮演文森時,詮釋出的精明城府,野心勃勃,又與第二代教父麥克·柯里昂,足夠接近。


  艾黎卡非常喜歡這個巧合,因為這有益於她構建角色,她不準備僅僅是照本宣科的,說齣劇本里的基礎對白,她試圖令瑪麗·柯里昂的角色邏輯更加完善——


  比如,她如此輕易愛上堂兄文森,有相當一部分,源自於厄勒克特拉情結的投射,對於與父親特徵性格相似的男性,更容易萌生好感。


  而瑪麗·柯里昂自幼由母親教養,成長經歷中缺失父愛,同時她又極為崇敬父親,這無疑會令她的『厄勒克特拉情結』更加深切。


  因此,她對文森的迷戀才會來的如此之快。


  弗朗西斯·科波拉執掌著導筒,鏡頭之中,當文森·柯里昂現身之時,被幾為黑衣男士簇擁在中央的年輕女孩,神情立時變得更加明亮。


  那種改變幾乎讓人無法忽視,她望向堂兄文森的目光如此專註,裹挾著愛意,迷戀,傾心與信賴。接著,她稍提起些裙擺,步伐優雅但輕快的離開人群。


  整個過程里,她努力剋制著臉上的笑意,就像是頭一次為愛情著迷的年輕人,令圍觀者不禁會心一笑。


  而文森·柯里昂顯然已經無法為此露出笑容,他朝女孩走近,兩人在宴會一側獨處,他卻只能稱她,「堂妹。」


  文森眼底濕潤,繼續說道,「我要做的事,你不能參與其中。別憎恨你爸爸,這是我的主意。今晚之後,我們不會再見面。」


  隨著他的聲音,艾黎卡臉上一切的愉悅笑意全然消失,就像是在美夢中忽然被迫驚醒,介於迷茫之中。


  她面容蒼白,長睫輕顫一下,但並沒有哭泣落淚,雙眼雖已泛紅,卻還在努力剋制著,可她的神情,卻讓所有人見之心酸。


  她像是用儘力氣,才能忍住喉嚨里的哽咽,試圖改變文森的決定,卻只能說出,「我永遠愛你。」


  「愛別人吧。」文森·柯里昂眼底淚意清晰,卻堅決的拋下這句話,與瑪麗側身而過,邁步離開。


  科波拉運鏡,對準宴會廳另一側的麥克·柯里昂扮演者帕西諾。


  他正在長久注視著悲傷的女孩,麥克始終堅持文森不得與瑪麗相愛,現在,他終於達成所願。


  在收錄帕西諾的上佳表演后,科波拉導演再次將鏡頭對準艾黎卡——她正在像是劇本里要求的一樣,與父親對視。


  接下來,她只需要露出傷心,夾雜著些許氣憤的神情,這段戲份就算是出色過關了。


  科波拉推近鏡頭,特寫對準艾黎卡的面容,然後開始獨自在心中評判著——


  這個傷心欲絕的神情非常精準,真實且細膩,情緒飽滿。


  微表情克制凝練,出色表現出對始終反對她與文森相愛的父親,懷有的一絲憤懣。


  毫無疑問,艾黎卡的表現已經足夠出色,科波拉準備喊出『good』,結束這一幕戲。


  可在他發出聲音之前,特寫鏡頭中,艾黎卡的神情竟然再次出現細微改變。


  那雙盈滿熱淚的綠眼珠里,憤懣正在被諒解所取代,她依舊如此傷心,那種失落與憂鬱像是被刻入了靈魂之中,可她望向父親的眼神,卻又一次選擇了原諒。


  她讓愛意與崇敬重新回來,即便父親的決定讓她如此悲痛,可她終究還是信任他,愛戴他,如同本能般的。


  在滿懷著對父親的諒解與愛意中,她終於落下熱淚,在特寫鏡頭之中,那滴熱淚正折射著光。


  艾黎卡的表演已經脫離了劇本。


  在劇本之中,瑪麗·柯里昂在因父親被誤殺之前,正在向父親追問著,為何強硬逼迫她與文森分開。她對父親的行為依舊是困惑不解,並且稍有怨憤的。


  在十足強調男性主義的《教父》系列中,女性角色不只總是被邊緣化,更時常被設定為無知愚昧。


  而艾黎卡塑造的瑪麗·柯里昂,她超越了編劇文本中體現的角色性格,卻讓她的行為顯得如此富有真實感,細節精緻,充滿形象力。


  她為『瑪麗·柯里昂』注入了細緻入微,鮮明耀眼的情感,讓自己成為這部沉重悲劇中,唯一的溫熱色彩。


  於是弗朗西斯·科波拉不得不對她喊出,「Good!」


  艾黎卡的第一幕戲結束,在圍聚著上百名劇組人士的劇院宴會廳內,科波拉導演向她稱讚道,「才華橫溢,遠超預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