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糊塗難治
個葉小樓沒有想到這幾十萬的叛軍這麼讓她省心,還沒有開打就直接投降了!
不過這樣也好,省的浪費自己的兵力,而且這二十萬叛軍也正好能擴充一下自己的隊伍。
不過,在見到了這所謂的二十多萬大軍之後,葉小樓真的是無話可說了,因為這些士兵除了老弱病殘之外,手裡拿過兵器上陣殺敵的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士兵怎麼讓他們跟蒙古人打?去了也只是送死而已。
最後瘸子裡面挑將軍,葉小樓從這二十多萬人馬之中挑選了兩萬多年輕力壯的,把自己的人馬補足到了十萬,剩下的這二十多萬人馬先解散了一大批老弱病殘,然後將剩下十幾萬不咋滴的兵油子規整到一起暫時進入正規軍的編製,最起碼能忽悠一下別人。
臨走的時候因為不放心,害怕這些人再次反水,所以就讓武松帶了三千人馬留守,看住這些牆頭草,順便也整治一下軍隊。
武松雖然斷了一條胳膊,但是他殺人無數,一身的殺氣足以震懾這些沒經歷過戰火洗禮的兵油子了。
安置好了這些事情之後,葉小樓就立刻起兵前往岳陽,因為有了之前叛軍投降的先例,所以路上遇到的叛軍大多都選擇了投降。
這一路下來,葉小樓的人馬已經擴充到了將近二十萬,當然,這裡面還有不少叛軍是被蒙古人統領的,但是有林沖和盧俊義出面,叛軍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敵手!只要敢出面單挑的,就立刻被斬於馬下!
雖然葉小樓這一路很順利,但是蒙古軍南下的速度更快!
本身鐵木真的人馬都是騎兵,一路上少殺搶掠卻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到達鄭州的時候,岳飛的人馬正在搜山圍剿蒙古四王爺,這一下又被反圍剿,五萬人馬對抗二十多萬騎兵本來就沒有勝算。
若不是岳飛機靈,依靠地理位置的優勢防禦,恐怕直接就被滅了!
但是即便殊死抵抗,也不能挽回頹勢,五萬人馬慢慢的只剩下了一萬多人,最後只能上山暫避鋒芒。
鐵木真並沒有徹底圍剿岳飛的兵馬,因為他的主要目標是長江以南!
當然,為了給別人一種假象,鐵木真分出了五萬人馬給四王爺,然後讓他帶兵前往東京進行騷擾戰,只要能打斷大宋的部署即可。
因為得知了哲別戰死的消息,鐵木真十分的心痛,在四王爺臨走的時候,他特意交代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死戰!
四王爺托雷是鐵木真最中意的兒子,如果托雷死了,鐵木真這次南下攻宋就算是徹底的失敗了!
四王爺另外有自己的想法,他這一次在大宋沒少吃虧,現在有了反攻的機會,就必須干出一些成績才行!
就這樣,鐵木真繼續南下,從河南跨越黃河,直奔長江而去,四王爺托雷的五萬人馬也大張旗鼓的進軍東京卞梁,開封府告急!
皇宮龍椅之上,宋徽宗焦頭爛額。
「怎麼辦?現在怎麼辦?你們倒是說話啊!都啞巴了!蒙古大軍已經打過來了!你們不讓遷都,不讓朕離開皇宮!可是你們都去擋住蒙古大軍啊!難道你們非要把朕逼死么?」
宋徽宗大發雷霆,可是文武百官根本沒有任何主意,一個敢吭聲的也沒有。
「皇上,微臣誓死保護皇上!我們還有五十萬大軍隨時待命,蒙古大軍不過區區二十萬,我們絕對可以擋住的!」楊五郎說道。
「別給朕說這些有意義么?你想死,可是朕不想死啊!上一次你們在城外抗擊蒙古,當時可是有八十萬大軍啊!但是結果如何呢?你們天波府的戰神們最後給朕損失了三十萬人啊!那才僅僅是一場小小的戰役!聽說當時的蒙古大軍只有幾千人!先來的可是幾十萬蒙古大軍啊!你讓朕怎麼安心!」
宋徽宗劈頭蓋臉的把楊五郎數落了一頓,雖說現在能指望的就只有楊家的人,可是宋徽宗心裡不放心啊!畢竟楊家現在是女人當家,而且作戰能力也不算特彆強,萬一再輸了的話,他這個皇帝就成了千百年來第一位被人打上門抓走的皇帝了!
這個時候,下面突然站出來一個人,正是秦檜,他說道:「皇上,眼下唯一能解決燃眉之急的辦法就是議和!蒙古人居無定所,他們就算得到了大宋的土地,也不可能在大宋生活,畢竟他們祖祖輩輩是在草原上生活的!而他們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各種物資,我們如果能給他們足夠的物資,絕對能結束這一場戰爭!」
一聽這話,宋徽宗立刻來了精神,他最怕的就是戰爭,還是覺得議和安全一些。
「愛卿快快仔細說明,只要能結束這一場戰爭,讓我怎麼議和都行!我們大宋可以用公主和親,送給他們王子當人質,金銀財寶雖然已經不多了,但是我們可以用絲綢、棉花、瓷器、鹽巴等東西等價交換啊!」宋徽宗激動的說道。
秦檜心中得意的笑了笑,然後說道:「皇上,微臣知道皇上為了戰爭的事情寢食難安,日漸憔悴,所以就特意找到蒙古使者商量此事,最後羅列了一份清單,都是眼下我們能拿出來的物資,雖然蒙古人的胃口大了一些,但是皇上您仔細想想,從北到南有那麼多的城池遭殃,百姓們流離失所,各種房屋、良田、糧食、牲畜、商鋪等等損失加在一起可比我們現在給的物資要多很多倍啊!咱們這是權衡利弊,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利益啊!」
秦檜說了半天,聽上去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是包藏禍心,想徹底的加速大宋的滅亡!
可笑宋徽宗這個糊塗蛋還沒有一絲的察覺,覺得秦檜是真心實意的為國操勞,這種好辦法可比打仗有用多了!
「皇上,您請過目吧,各種物資的數量都羅列清楚了。」
秦檜把摺子遞了上去,而宋徽宗卻看都不看一下,直接說道:「愛卿嘔心瀝血的操勞國事,朕深感欣慰,你已經寫清楚了,朕就不再過目了,你的辦事能力,朕還是非常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