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登頂
吃完了東西,我把吃空的罐頭盒和擦嘴的紙巾隨手一丟,站起身來,摸了摸頭,說道:“有趣!我突然想起,若是千百年後有人來到這裏,發現我們丟下的罐頭盒,說不定還要研究半天,看看是哪個朝代出品的東西。”
文瑜道:“盡會胡說八道。罐頭盒上有商標有產地有日期,一眼就看出來了,還用得著研究?”
我撓了撓頭:“對哦,那我就把商標什麽的撕掉,給他們增加點難度。”說著擰亮手電去找剛才丟棄的罐頭盒。我剛才就是隨手丟棄的,聽聲音應該是丟到了3米開外。
我很快就找到了我丟棄的罐頭盒,滾到了一張石台底下。我用手電往裏一照,猛然看見了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頓時愣住,隨即笑道:“妙啊!這裏居然有這樣的好東西!”
文瑜問我是什麽好東西。我嘿嘿笑道:“你自己過來看就知道了。”
文瑜好奇心起,走過來蹲下身向石台底下看去,頓時滿臉通紅,伸手就拍了我一巴掌:“真是……不知道怎麽說你好!”
我笑道:“文大小姐,這是考古啊!考古的時候,為了盡可能地研究清楚古人的生活習性,肯定是要把能找到的每方麵東西細細研究的嘛!你這樣子可就不是嚴謹的科學態度了,唉,這樣子是不行的!”
文瑜白了我一眼:“那你自己留在這裏慢慢研究吧!”
我看見的是什麽呢?
原來在石台底下,用木炭還是什麽在山壁上畫著幾幅圖畫,畫麵是兩個線條簡單的人形,在做著一些少兒不宜的動作。線條雖然簡單,但還是一眼就看出來了。猜想起來,就是守衛在這裏的兩個衛兵中的其中一個,生活實在太過無聊,就拿木炭在這裏偷偷創作了幾幅藝術畫自己欣賞。都說木炭具有非常穩定的化學性質,這話確實不假,兩千多年前畫下的圖形,至今一點沒褪色,仍然非常醒目可觀。
欣賞完了古人留下的藝術傑作,我背起行李,走到坑洞旁邊,抓著青銅鏈往上爬。還是毛子打頭,文瑜第二個,美隊第三,我最後一個。這樣的順序安排,雖說文瑜抬頭時不免要看見毛子的屁股,但沒辦法的,美隊和毛子這兩個現在不能走在一起,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出個事,隻能是我和文瑜把他倆隔開。在見到所謂的長生不老丹完成任務之前,還是人多一點好。
背著沉重的行李往上爬雖然是有點吃力,但三個男人都是軍旅出身,文瑜也是攀岩運動的健將,爬起來還是很順利的。這段青銅鏈也不是很長,往上爬了大概六七十米,青銅鏈就沒了,向左邊穿過石壁,消失在了石壁裏,看來就是這樣子和絞盤相連的。不過路並沒到此結束,在緊挨著青銅鏈的右邊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石台,石台往上有在石頭上鑿出的階梯往上,看來當初留在這裏看守的守衛就是這麽下來的。
我們停下來休息了一會。文瑜一直若有所思的樣子,這時對我說道:“我在想為什麽要利用石台遮住洞口的天光。那個怪胎的運動讓我想到了一種可能,就是古人不讓它見光。這樣子的話,另一個問題就很清楚了。這個怪胎既然是會動的,為什麽吊在這裏兩千多年都沒動,我們一來它就動了?原因自然是因為我們用手電照它,它見到了光線啊!”
我說:“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怪胎是屬於沒事就休眠,見光就醒來的?他娘的,這到底是什麽玩意這麽古怪?”
文瑜攤了攤手:“你問我,我問誰啊。這個東西,再往前走走,找到陵墓的話,或許能找到解答,在這瞎猜也是沒用。”
我點了點頭:“隻要它不會跑出來追著我們屁股跑就好。”
休息完了,我們踩著階梯往上走,走了大約300級階梯後,我們眼前出現了一間小石屋。打頭的毛子用手電掃了一眼,立即開了一槍,打中了什麽東西,但沒有聽到什麽慘叫,隻聽到骨頭碎裂和物體落地在地上滾動的聲音。
我們都立即掏出了槍。文瑜大聲發問,毛子喘著粗氣答道:“沒事,是兩具骷髏。”
我們走進去一看,頓時放下了心。這間小屋大約10平方米,沒有窗戶,也沒有光線,隻有一扇石門關著。小屋裏也有兩具骷髏,爛掉的衣服式樣和之前所見的沒什麽差別。不過這兩具骷髏是坐在小屋中央的桌子邊的,雙手臂骨都放在桌麵上支撐著全身,脊椎骨仍然挺著,其中一具沒了骷髏頭,另一具則還挺著骷髏頭,兩隻空洞的眼眶直勾勾地“看著”走過來的我們。乍一看之下是挺嚇人的,難怪毛子直接開槍了。
文瑜隨即發現了放在桌上的東西,不由失聲叫道:“鼓槌!”
我一聽愣了:“鼓槌?難道我們晚上聽到的鍾鼓聲,是這兩具骷髏搞出來的?”
文瑜說道:“不知道。但看到桌上有鼓槌,我難免有這個想法。具體還是多看看吧!”
我點了點頭,推開石門,光線和一股清新的空氣立即透了進來,原來這裏已經是山頂了。我關掉手電,在屋裏轉了一圈。石屋並不大,東西也不多,就是一個櫃子,一個灶台,幾個口小肚大的陶罐,牆上釘著釘子,掛著兩把青銅劍。櫃子是木頭做的,當然已經朽爛,灶台倒是沒坍塌,陶罐也沒爛,就是塞住口子的木塞子早已爛掉。我用手電往裏照了照,隻看到一團團黑乎乎的東西,還有一股濃濃的黴氣,料想曾經是裝著食物穀子一類的東西,此刻都黴爛掉了。
美隊和毛子都到外麵察看去了,文瑜則在細心地檢查兩具骷髏,對我說道:“這兩具骷髏有點奇怪,他們身上的骨頭沒有損傷的痕跡,看起來不像是被利器殺死的。那就奇怪了,為什麽會死在這裏呢?還是坐著死掉的。”
我歎氣道:“又是一個科學未解之謎啊!算了,在這裏也看不出什麽,我們到外麵去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鍾鼓會在夜裏9點準時響起。他娘的,難道是傳說中的自鳴鍾鼓?”
文瑜連連搖頭:“這個絕無可能。雖然據說魯班發明了會飛的木鳥,但一來是木頭做的,二來也就飛一小段距離而已。要做一副兩千多年後仍然自動準時響起的鍾鼓,就是十個魯班也做不出來。”
我笑道:“你這樣子可不對,蔑視中國老祖宗的科學技術。中國現在的科技隻是因為清朝時期嚴重的閉關鎖國而導致落後挨打和奴役造成的曆史之痛,但在宋朝和明朝,中國的科學技術可是非常先進的。就說大炮吧!明朝時其實已經有很先進的大炮了,在當年的抗倭援朝戰爭中可是著實讓小日本吃了大虧的。要知道明朝時中國可是隻派了不到十萬人對抗日本的三四十萬人啊!哎,老祖宗的榮光,可惜都被大清朝敗光了。”
文瑜噗嗤一笑:“這個我也知道。明朝時中國還是稱得上‘四夷賓服’的,特別是永樂大典的編纂和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舉世無可匹敵。不過嘛,還是別老說老祖宗了,多關心眼下會更好。”
我們一邊說著,一邊走出石屋。眼前的是一座高山的山頂,又是大上午的,陽光燦爛,晴空萬裏,視野良好,在山洞裏的陰暗和下載逼仄頓時一散而空。
美隊和毛子還是各自坐在一邊抽煙。沒辦法,這倆就是大老粗,也不認識中國字,你讓他們考察什麽那是指望不上的,他們的作用就是監督我們兩個,並對付可能存在的妖魔鬼怪。我也不多話,轉動目光尋找我們猜測中曆經兩千多年而不壞的“自鳴鍾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