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顢頇君渾噩理政 賢良臣扭轉乾坤
1
轉眼就到了新的一年,貞元元年(785年)。正月初一,李適宣布大赦天下,改年號為“貞元”。
這些日子以來,在李泌等賢明大臣的輔佐和協助下,大唐朝廷的日常事務,終於有了一點點起色。
然而,大唐朝廷的危機,並沒有根除。
從去年就開始發生的,遍及全國各地的蝗蟲災害,產生的嚴重後果,如今顯現了出來。
不僅是草木等植物被蝗蟲吃光,一片焦枯,稻子也沒有多少收成。大規模的饑荒,在大唐各地發生了。北方各地的道路上,躺著很多餓死的百姓。
到了今年的正月,天災造成的惡果,依然沒有多大的緩解。朝廷內外,充滿著蕭索憂慮的氣氛。
可是,大唐帝國的最高君王皇帝李適,衣食無憂,顢頇依舊。他一門心思考慮的,卻並不是內憂外患,百姓水深火熱這些緊迫焦慮的問題,他根本就沒有心思,去考慮百姓的生計死活。
李適心中念念不忘的,是他自己最寵信的臣子盧杞,這個讓他的皇帝威嚴和虛榮心能夠得以充分滿足的臣子。
李適一心希望,盧杞能夠早日從貶所回京任職,繼續掌控大權,輔佐他這個皇帝。
2
“朕一直就覺得,盧杞大人是帝國忠臣,並非什麽奸臣佞臣。
朕心裏始終想不通的是,為什麽朝中大臣,都對盧杞大人如此的排斥呢?真如人們所言,多才易遭嫉嗎?
有誰知道,盧杞大人是多麽善解人意啊!他一心為朕效力,為朕解憂,為了朕,不惜忍受臣民的唾罵。
盧杞大人尊重朕這個年青的皇帝,事事順從朕,又低調聽話。隻有在盧杞大人那裏,朕才能夠找到一些自信和慰藉啊!隻有在盧杞大人那裏,朕才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君王感覺。
哪裏像那些自恃有功、盛氣淩人的老家夥呢?
朕有自知之明,雖不是盧杞大人口裏所說的文才武略,天下第一,但也絕不是那些混賬臣子口中的昏庸君王啊!”
想起大臣們對盧杞的看法,李適就想為盧杞鳴不平。
“在朕的眼裏,盧杞大人是多麽的善解人意啊!盧杞大人總能選擇恰當的時機,運用巧妙的方法,說服朕,讓朕心服口服。
那些奸猾的老賊們,滿懷嫉妒,卻汙蔑盧杞大人,用錢帛,金銀珠寶等,來討取朕的歡心,使朕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當初,如果沒有盧杞大人對國家財賦的貢獻,朕怎麽能夠度過那些艱難的危機呢?
你們都指責朕信任盧杞大人搜刮民脂民膏。可是今天,你們有誰,能夠幫助朕解決朕那些棘手的問題,挽救帝國的財賦危機呢?”
想起盧杞的貢獻,李適就激動不已,念念不忘盧杞對帝國財富的貢獻,深深懷念盧杞與自己的親密感情。
朝廷大臣其實都心知肚明,很清楚知道皇帝陛下的心理。李適總是對臣民聲稱,要克製自己的欲望,不希望用明目張膽的方法,去公開索取,強取豪奪百姓的財富。
然而,皇帝陛下卻又太需要財賦這些東西了,因為財賦這些東西,能夠充分滿足皇帝的私欲和需要。
自然而然,善於順從皇帝心意,為皇帝強取豪奪,搜刮民脂民膏的盧杞,就成為了皇帝心中的寶貝了。
“朕始終也想不通,盧杞大人一心為朕分憂,一心為國操勞,為什麽朝中大臣,會對盧杞大人如此地不容呢?難道他們不是用與朕作對,來彰顯他們的正確嗎?
盧杞大人這樣一個忠心耿耿,體察聖意的大好人,卻如此為世俗所不容,朕實在是義憤填膺!
朕作為一國之君,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件發生。
可是,抵製盧杞大人的臣民實在太多,眾怒難犯,朕也不能夠因此觸犯眾怒。朕能夠用什麽巧妙的辦法,讓盧杞愛卿,光明正大地重新回到京師,而又不受大臣的責難呢?”
想到這裏,李適有些憂鬱起來。
“嗬!嗬!嗬!這麽簡單的一個問題,怎麽能夠難住朕呢?”李適思索了一會,心情突然好了起來,有了好主意。
不久,李適特意下旨,頒布詔令道:
“為了慶賀光複京師長安,朕下旨,大赦天下。大唐官吏百姓,所有在大赦前犯下的過失,一律予以赦免。”
李適暗中希望,盧杞能夠借助自己的聖旨,享受浩蕩皇恩,順利回到京師長安,再與自己待在一起,共商國是。
3
還是盧杞了解皇帝的心思。此時,盧杞還在貶謫之地吉州流放。得到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以後,盧杞欣喜若狂,信心百倍。
新近,盧杞的處境剛剛有所改善。皇帝把他從貶謫之地新州司馬任上,調任吉州擔任長史。盧杞的職位提升了不說,離京城長安的皇帝,也更近了一些,相信不久,盧杞就會回到京師。
“諸君,陛下真是臣的恩人啊!陛下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我盧杞啊!有誰能夠同我盧杞一樣,受到陛下如此的寵信厚愛呢?”
盧杞掩飾不住內心的得意和歡喜,誌得意滿地對著同僚上司,盡情吹噓了起來。
盧杞得意洋洋地告訴同僚上司道:
“諸君,我盧杞是蒙受天恩的人。你們別看我盧杞,現在隻是一個小小的吉州長史。
過不久,大人們就會發現,我盧杞一定會重返京師長安,重握朝廷大權的!”
同僚上司聽著盧杞自我吹噓的話,將信將疑:
“恭喜大人!大人才高八鬥,智慧超群!陛下對大人的恩寵,在下等敬慕不已!大人龍飛九天,一定不要忘記提攜我們!”
同僚上司請求道。
“當然!當然!我盧杞不是忘恩負義之輩!我盧杞飛黃騰達之日,就是兄弟們享受榮華富貴之時,怎麽能夠忘記患難與共的兄弟呢?”
盧杞大言不慚地承諾道。
盧杞的吹噓,不久就將變成現實了。盧杞的同僚之間,也紛紛傳說此事。
同僚張思睿說道:
“諸君,告訴你們一件大事。前些日子,我等還以為,盧杞大人在自我吹噓,如今看來,我輩真是鼠目寸光,看不清時事啊!
你們知道嗎?聽京師奏事回來的同僚傳言,皇帝陛下已經準備提升盧杞,做饒州(江西省波陽縣)刺史了呢!
盧杞大人任官的地域,距離京師長安不僅越來越近,而且他做的官,也越做越大了。
盧杞大人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前不久所做的的預言,很快就會成為現實了。
如果盧杞大人能夠提攜我們,那就太好了哦!”
“是啊!我也聽說了此事。當初,我就說,盧杞大人前途無量,如今看來,果然如此!哎呀!盧杞大人背靠的,可是陛下這棵大樹啊!前途怎麽不會遠大呢?我們千萬不要得罪大人啊!”
同僚李克星附和道。
此時,京師長安的文武百官,其實早就聽說了盧杞即將回京的消息。
文武大臣十分不解,針對此事,議論紛紛,眾說紛紜起來,互相告誡道:
“當初,盧杞弄權,禍亂天下,弄得天怒人怨,至今,禍亂不惜。我們始終不明白,為什麽在陛下的心裏,盧杞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和影響力呢?
盧杞回京,我輩可都要小心了啊!諸君,我們還是少說為佳,小心一些為上啊!”
4
給事中袁高,那一天恰好輪值,負責為皇帝起草,任命盧杞為饒州刺史的詔書。
見皇帝的旨意,果然如官吏百姓口中所傳說的那樣,袁高心裏十分困惑:
“我袁高始終不明白,為什麽皇帝陛下,一直執迷不悟,堅持寵愛盧杞,執意要把這麽重要的饒州刺史職位,交給盧杞這樣一個,曾給大唐帝國帶來巨大傷害的奸佞之人呢?如果盧杞當政,不是會繼續禍國殃民嗎?”
給事中袁高,對皇帝的任命,極為不滿憤慨。他立即把皇帝這項諭旨的內容,報告給了宰相盧翰和劉從一等人知道。
“宰相閣下:
當初,盧杞擔任宰相時,肆意搜刮民脂民膏,舉止失措,闖下滔天大禍,致使朱泚及李懷光的叛亂發生,使皇帝陛下流落在外,主上蒙塵,全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盧杞罪惡昭彰,可以說是人神共憤。
屬下如今,並沒有聽說,盧杞新近為國家立下了什麽豐功偉績。朝廷怎麽會無緣無故地,突然間調升盧杞,任命他,到大州去擔任刺史呢?這不是亂了朝廷獎善懲惡的規矩了嗎?
屬下以為,這個指令,已經令文武百官及天下百姓憤憤不平了,嚴重違背人心民意,有傷朝廷的威信。
請二位宰相,立即向皇帝陛下上書,反映吏民百姓的心聲。希望宰相大人,能夠阻止陛下,頒布這樣違背人心的旨意。”
“袁大人,你當然應該知道,這個意旨,實際上就是來自陛下自己親自的授意。
我們這些臣子,隻需要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就行了。為什麽要橫生枝節呢?”宰相盧翰向解釋給事中袁高道。
宰相盧翰對此事漠不關心,不聞不問,善意提醒給事中袁高道:
“袁大人,你超越自己的職權行事,多事生非,恐怕不妥啊!你還是明哲保身,少管閑事吧!你這是何苦呢?你何必為朝廷的人事任命,惹惱陛下,壞了你一生的英名呢?”
“盧相國,屬下這樣做,並不是沽名釣譽,而是為了朝廷的聲譽,百姓的利益。你作為堂堂的大唐相國,怎麽能夠顧忌私人前途,不為國家大計做想呢?”袁高據理力爭。
“好!袁大人有理!你既然不願意起草詔書,就算了吧!本相準備改命李舍人,起草這份詔書。”宰相盧翰說道。宰相盧翰遂決定,不聽從袁高的建議,打算撇開袁高行事。
宰相劉從一聽著兩人爭論,不置可否,沒有參言。
正月十九日,皇帝的詔書發到中書省,給事中袁高,立即加以扣留,不讓中書省官員去頒布皇帝的詔書。
給事中袁高,還立即就此事,上書皇帝,表示自己的強烈抗議說道:
“陛下啊,當初,盧杞獨斷專橫,搜刮民脂民膏,窮凶極惡,一意孤行,犯下諸如導致朱泚,李懷光叛逆朝廷等滔天大罪。
文武百官痛恨盧杞,就像痛恨仇敵。全國百姓戰士,都想剝盧杞的皮,吃盧杞的肉,以發泄心中的不滿和仇恨。
陛下,如今你怎麽可以忘記了盧杞犯下的罪惡,因為寵信盧杞的一己之私,一意孤行,而再用盧杞,擔當朝廷的重任,繼續危害帝國呢?”
李適見到上奏,勃然大怒,大發雷霆道:“袁高逆賊,目無君上。朕的旨意,你怎麽敢說三道四呢?朕自有主張。”
李適對給事中袁高上疏,置之不理,並且要求有關部門,立即將對盧杞的任命頒下執行,並對給事中袁高,加以嚴厲的斥責。
左補闕陳京,趙需等,見給事中袁高受到斥責,毫不畏懼。這時,他倆也一道上疏皇帝,堅決反對執行這項旨意道:
“陛下啊,盧杞掌握朝廷大權,前後三年。朝廷正常的官府製度,賢明官員的職務,幾乎全被盧杞這個奸賊廢棄。
盧杞的罪行,人神共知,人神共憤。無論中原人民和外國蠻族,全都對盧杞唾棄,憤恨。
如果陛下違背民心,非對盧杞這個巨奸大滑寵愛不可,臣等擔心,陛下一定會喪失萬民對朝廷的忠誠,甚至招來不可測的罪惡之運。
請陛下三思,萬萬不可施行!”
正月二十一日朝會,在金鑾寶殿上,給事中袁高,再次向皇帝當庭抗爭,拒絕執行皇帝的旨意。朝廷文武大臣也隨聲附和,反對任命盧杞為刺史。
李適見群情洶洶,眾怒難犯,急忙辯解說道:
“各位愛卿,你們的意見,朕已明白。感謝各位的忠貞的諫諍。朕以為,盧杞既然已經經過朝廷的兩次大赦,理應受到朝廷的優待和寬恕。”
給事中袁高再次出班,反對道:
“陛下啊,朝廷大赦,隻是赦免盧杞犯下的刑責罪惡,並不是說盧杞立下了什麽功勞,可以因功而升為刺史。
希望陛下,分清功勞與罪責,進善黜惡,恰當公正地處理任命盧杞這件事情。”
左補闕陳京也出班,發表自己的意見,反對李適的旨意道:
“陛下,袁大人所言有理。盧杞當權時,一定千方百計地陷害群臣,掠奪百姓。大家戰戰兢兢,隻求保全自己的性命。大家委曲求全,明哲保身,哪裏還會想到為國認真辦事呢!
而今,如果陛下再次擢升盧杞官職,臣擔心,那就會順了奸賊們的心,冷了忠臣的心。
奸黨們勢必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那麽,國家社稷就會危也,何談中興大業呢?”
“諸君,恐怕事情,並沒有你們所說的那麽嚴重吧!愛卿們啊,你們何必為了個人的私人恩怨,而堅決反對朕對盧杞的任命呢?
你們記住,任命盧杞,是朕的主張。反對任命盧杞,就是與朕做對!你們不要再議了,朕的心中有杆秤。”
李適聲色俱厲地辯解道。
然而,群臣知道盧杞當政的危害,繼續反對皇帝的旨意,依然不肯讓步。
李適禁不住暴跳如雷起來,暗自思忖道:
“朕沒有想到,為什麽對盧杞的任命,居然會招致這麽多人的強烈反對和抗議呢?朕一定要懾服他們,樹立朕的皇帝權威。不如此,朕的權威何在呢?”
李適怒從心來。他瞪圓自己的雙眼,厲聲大喝道:
“袁高,趙需,陳京,你們這些家夥,是活得不耐煩了嗎?你們沽名釣譽,公開反對朕的決定,簡直是不想活了!你們趕快給朕滾下殿去,不要再議!”
殿外侍從,見此情形,大驚失色,紛紛向後倒退。大殿上氣氛恐怖,大臣們仿佛已經看見了血雨腥風的場景。
參與抗爭的大臣,見情勢不對,知道自己觸怒皇帝,已經闖下大禍。
有人開始退縮,打算偷偷地溜下殿去。
左補闕陳京,回頭看著左補闕趙需,堅定地說道:
“趙需,你們不要畏懼退縮!這是國家大事,不是私人小事。向皇帝陛下進諫,本來就是我們的職責,我們要拚死爭取才是!
並且,我們應該堅信,陛下是一代明君,一代聖君,一定有著自己的清醒判斷的。
隻要我們相信陛下的聰明睿智,就一定會堅定相信,陛下最終會看清形勢,作出明智的決定!”
左補闕陳京,鼓勵左補闕趙需說道。李適見眾臣依然拚死抗爭,心裏也有些猶豫不安起來。
李適隻好靜坐在龍椅上,大聲地喘息,讓自己冷靜下來,好好地思索對策。
等了很久很久,李適的怒氣,終於稍稍平息了一些,頭腦不再充血。他冷靜地下旨道:
“感謝諸君的諫諍。請諸君相信,朕不是不明是非,一意孤行的昏君。
既然愛卿們,大多數人對於盧杞的任命有異議,那麽我們就少數服從多數,暫時擱置這件事,以後再議。退朝!”
5
正月二十二日,李適召集盧翰和劉從一、李勉等宰相們,舉行聯合辦公會議。
李適再次提起任命盧杞這件事,打算暗度陳倉,與宰相們共同商議道:
“各位愛卿啊,朕思索再三,最終決定,聽取大臣們忠心的建議,朕不再堅持任命盧杞當大州刺史。
朕決定,對大臣們做出讓步,隻是任命盧杞為一個小州的刺史,諸君以為如何呢?”
宰相李勉答道:
“陛下啊,如果您一定堅持,要任命盧杞,那麽大州刺史,當然也是可以的!
臣擔心的是,陛下此舉,會令天下人再度失望。陛下一定會因此,引來天下人的怨恨,而失掉天下人心的!
請陛下權衡權衡利弊!”
“的確如此啊,李大人言之有理!如果因任用一人,而失去天下人心,是得不償失,請陛下三思!”盧翰和劉從一等宰相,也一致讚同李勉的意見。
見沒有一個宰相支持自己,李適隻好妥協:
“好吧!既然宰相愛卿們都如此認為,朕也不能夠拂了眾意,冷了天下人心。朕的主意已定。”
正月二十六日,李適發布人事命令,正式任命盧杞擔任澧州(湖南省澧縣)別駕,就是李泌從前任職的澧州。
到了這時,才無人強烈反對。
6
不久,李適親自帶著李泌等人,前去撫慰獎勵給事中袁高等人說道:
“各位愛卿,朕並不是你們所認為的那樣一個剛愎自用之君啊!朕慢慢思考你們的話,覺得你們的話很有道理,全是出自對帝國一片忠心。
你們據理力爭的話,也是為了朝廷的中興大業啊!
請你們以後,繼續保持這種,對國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精神,好好彌補朕的疏漏吧!
朕會感激不盡,並會大力獎勵你們的!”
李適轉過身子,又對李泌說道:
“先生啊,您放心吧,朕已批準袁高大人的建議,不再任命盧杞擔任刺史之職!”
李泌急忙大聲地向李適祝賀道:
“陛下英明!連日以來,外麵的人,私下對此事議論紛紛,把陛下比作了桓帝(劉誌),靈帝(劉宏)。
現在,陛下勇於接受群臣的建議,所作的決定,連堯舜二帝,也比不上!老臣為此極為欣喜,為陛下感到由衷的高興!”
李適終於露出了笑臉,笑著說道:
“既然先生也這樣說,朕還有什麽不能夠接受的呢?請愛卿們相信,朕會一切為帝國的長治久安著想,不會一意孤行,堅持自己的錯誤決定。”
最後,盧杞在澧州別駕任上去世,沒有能夠回到京師長安,繼續危害朝廷。
7
三月二十三日,馬燧率軍在寶鼎駐紮,在陶城打敗了李懷光的兵馬,斬首一萬餘級。
馬燧又另外分兵,與渾瑊軍會合,進逼河中。
四月十八日,官軍再次聯合發兵,討伐李懷光,也取得大捷。
馬燧、渾瑊聯軍,在長春宮的南麵,打敗了李懷光的兵馬。於是,討伐軍挖掘壕溝,包圍宮城。
李懷光所屬的原朔方鎮將領們,接連不斷地前來投降馬燧、渾瑊。李適頒詔,任命馬燧、渾瑊為招撫使。
邠寧節度使韓遊瑰,那時要求與渾瑊一道出兵,共同去攻取李懷光駐守的朝邑。
李懷光部下的將領閻晏,準備率兵前去與邠寧節度使韓遊瑰爭奪,妄想把朝邑奪回。當初,邠寧鎮也是由朔方鎮分割而來。
閻晏部下的士兵羅琦,指著邠寧節度使韓遊瑰部下的戰士們,對大將閻晏說道:
“閻大人,對麵的官軍將士,他們不是我們的父兄,就是我們的子弟。
我們為什麽要拿著明晃晃的兵器,同室操戈,去對付他們,與他們針鋒相對,拚個你死我活呢?”
“是啊,閻大人!羅兄弟說得很對!”閻晏部下的士兵們,大聲喧鬧,聲音很大,拒絕服從閻晏進攻邠寧節度使韓遊瑰的命令。
閻晏見將士們不服從命令,無可奈何,隻好率領自己的軍隊,迅速離開了朝邑,回去向李懷光報告。
李懷光得到報告,非常憂慮,知道部將們心裏,已經不肯服從自已的軍令了。
於是,李懷光再次向部下將士們詐稱,準備選擇合適時機,重新歸順大唐朝廷。
就這樣,李懷光一邊聚集財物,整飾車馬,詐稱等道路暢通以後,就去向朝廷進貢歸順,以挽留軍心,一邊做著尋找盟友,聯合對抗朝廷,以求自保的準備。
就這樣,李懷光又得以苟延殘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