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巨變歲月之亂世賢相> 第54章 憶往事熱血沸騰 思豪傑感慨萬分

第54章 憶往事熱血沸騰 思豪傑感慨萬分

  1

  勞軍事宜安排布置妥當以後,李亨難以抑製心中的激動,想找個人分享自己的喜悅。


  他十分興奮、十分急迫地命令道:


  “輔國啊,麻煩你立即前去,邀請先生進宮,讓先生來分享朕的喜悅。”


  接到李亨的邀請,李泌立即放下手中的軍務,吩咐廣平王三兄弟處理後續事宜,跟在李輔國身後,進了行宮。


  李亨剛一看見李泌走進行宮,就高興地拉李泌坐下,跟他講了起來。


  “先生啊,李嗣業將軍率軍來到靈武,朕安心了許多!朕的心中又多了幾分勝算。對此,朕是興奮異常啊!

  先生啊,你對李嗣業一向十分了解。你能否給朕講講,李將軍,段大人的經曆呢?也好讓朕對李將軍段大人的了解,能夠更加深入一些。


  讓朕好好重用他,好好發揮李將軍、段大人在軍中的特長和優勢!”


  “陛下的想法,很好!隻有真正了解了一個人,才能夠更好地發揮他的能力。


  李嗣業這人,對我大唐一向赤膽忠心。他機智勇敢,多謀善斷,可是朝廷的一員猛將啊!陛下應該對他恩威並濟,充分發揮他的才能才是啊!

  既然陛下今天有興,就讓微臣慢慢為陛下道道李嗣業吧!”


  接著,李泌不急不緩地講了起來。


  2

  “卻說節度副使李嗣業將軍,他本是陝西高陵(今陝西省三原縣境內)人。乃我大唐軍中,一位著名的戰將。


  李嗣業身長七尺,膂力絕眾,武藝超群,勇冠三軍。


  在我盛唐崇尚軍功的氛圍下,天寶初年時,李嗣業也應募從軍安西鎮,希望能夠建功邊塞,封妻蔭子,青史留名。


  投軍不久,李嗣業就嶄露頭角,從萬軍中脫穎而出,顯露出了他的有膽有識和高超的武藝。


  當時,我大唐軍軍中,開始推廣一種叫做‘陌刀’的新式兵器。這種陌刀兵器,是一種長柄的兩刃刀。這種刀,簡直就好像是專門為李嗣業準備的武器。


  李嗣業一見,就大為喜歡。後來,李嗣業把這種刀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李嗣業十分擅長運用陌刀。他訓練刻苦,操練認真,很快就在軍中鋒芒畢露,成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陌刀將領。


  年輕的李嗣業,曾經參加過多場著名的戰役,每次,都能夠奮不顧身,奮勇殺敵。


  每次作戰,李嗣業都充當隊頭先鋒,他常常衝鋒在前,所向無不披靡。


  很快,李嗣業就因戰功卓著,從一個普通的士卒,晉升為了昭武校尉。


  那時,李嗣業的上司,是安西兵馬都指揮使高仙芝。高仙芝非常欣賞他,就任命李嗣業與郎將田珍,分別擔任隊伍的左右陌刀將,對他倆大為信任。


  3

  開元年間,我大唐朝廷的國力空前強盛,進入了開元盛世。


  國力的增強,使我大唐王朝的軍事實力,也隨之不斷地增強。在與吐蕃王國的戰爭中,我大唐王朝,也逐漸占據了優勢。


  這一時期,我大唐王朝在西域的戰略,主要是依托安西、北庭(治金滿,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所轄各軍鎮,號令當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斷地鞏固和擴大自己控製的區域。


  起初,吐蕃王國和東突厥汗國及突騎施等部落結盟,同我唐軍多次進行較量。但那時,吐蕃王國主要是和突騎施部落結盟的。


  吐蕃王國和我大唐兩軍,爭奪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安西四鎮及北庭戰區一帶。


  到了後來,東突厥汗國及突騎施部落衰落以後,吐蕃王國和我大唐兩軍爭奪的重點,逐漸轉移到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以南地區。


  那時,蔥嶺上有兩個國家,即小勃律國(在今克什米爾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爾吉特)和大勃律國(今克什米爾中部一帶,都城巴勒提斯坦)。


  小勃律國,是吐蕃王國通往安西四鎮的交通要道,原為我大唐王朝的屬國。


  為了拉攏小勃律國,吐蕃王國讚普就把自己的公主,嫁給了小勃律王蘇失利之為妻。


  小勃律國與吐蕃王國結親以後,遂背叛我大唐王朝,歸附於吐蕃王國。吐蕃王國進而控製了西北各國。


  西北二十餘國,皆臣服於吐蕃王國,中斷了對我大唐王朝的朝貢與聯係。


  太上皇聞訊,大不滿意,決定出兵小勃律國,懲罰叛徒,維持西域的安寧。太上皇下旨,命令安西戰區都護立即派兵,前去討伐小勃律國。


  然而起初,我大唐討伐軍屢次受挫。


  那時的幾任安西都護,如田仁琬、蓋嘉運、夫蒙靈眢等人,都曾經數次派兵,前去討伐小勃律國。


  最後,皆因小勃律王國軍隊占據險要地勢,加之吐蕃王國大軍的援助,我唐軍無功而返。


  太上皇越發震怒,更加想收拾掉小勃律國,滅掉叛賊的囂張氣焰,恢複西域的安寧。


  4

  天寶六年(747年)三月,太上皇再次下製,任命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充四鎮節度副使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軍萬人,征討小勃律國,務必消滅敵人,打通西域。


  就在這一年,昭武校尉李嗣業跟隨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率軍出征小勃律王國。


  接到太上皇的指令以後,高仙芝是既喜亦憂。


  高仙芝喜的是,皇帝陛下對他非常信任,給予了重托;憂的是,此次進軍小勃律王國,路途十分遙遠,敵軍防守嚴密,前幾任節度使,都铩羽而歸。


  而這次遠征,還要翻越高聳雄偉的蔥嶺,所經曆的困難是更多更多。


  高仙芝對此次遠征非常重視,務必一戰成功。在出征前,他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待一切準備就緒以後,高仙芝便率所部,從安西戰區出發,一路西行。


  經過十五日長途跋涉,我唐軍終於抵達了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


  又經十餘日,抵達了握瑟德(今新疆巴楚);


  再經十餘日,我大唐軍隊終於抵達了西域著名的疏勒(今新疆喀什)城。


  隨後,高仙芝揮軍南下,踏上蔥嶺,開始了異常艱苦的高原行軍旅程。”


  李泌歇了歇,喝口茶水,潤了潤嗓子,用眼睛直視著迫不及待的李亨。


  5

  “哎呀!長源啊,蔥嶺高入雲天,道路崎嶇,空氣稀薄,就是徒步翻越,也是十分困難,何況要行軍作戰呢?


  當時我軍,是怎麽翻越過去的?”李亨吃驚地問李泌道。


  “陛下不要擔憂!那時,高仙芝早已經運籌帷幄,胸有成竹,準備十分充分了。


  蔥嶺(即今天的帕米爾高原。塔吉克語,意為世界屋脊。)是由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和興都庫什山等山脈交匯而成的。


  蔥嶺高原的高度,達到了四千—七千七百公尺,擁有許多有名的高峰。


  那蔥嶺分東、中、西三部分。


  東蔥嶺以中山為主,是蔥嶺高原海拔最高的部分。平均海拔達到了六千一百公尺或更高。山峰相對高度,則達到了一千一百—一千八百公尺。


  東蔥嶺山體渾圓,山間穀地寬而平坦,海拔三千六百九十—四千二百公尺左右。


  我唐軍當時的行軍路線,不但要經過蔥嶺東部高原,而且還要翻越海拔七千五百六十四公尺的青嶺(慕士塔格山),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幸好,那時我唐軍幾乎每個士兵,皆有私馬相隨,在規定的時間內,後勤方麵也都能得到較好的保障;

  加上我唐軍選擇從平坦寬闊的山間穀地行軍,這才使行軍的困難,降至最低。


  又經過二十餘日的艱苦行軍,我唐軍終於到達了蔥嶺守捉(今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


  然後,我遠征軍再次向西,沿興都庫什山北麓西行,又經二十餘日,才到達播密水(今阿富汗瓦漢附近)。


  我唐軍不顧旅途勞頓,繼續前行,再經二十餘日,到達特勒滿川(今瓦罕河)。


  至此,我唐軍經過百餘日的跋山涉水,於天寶六年(747年)這一年六月,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行軍。


  隨後,高仙芝兵分三路,會攻吐蕃的連雲堡(今阿富汗東北部噴赤河南源蘭加爾):


  一路由疏勒守捉使趙崇玼,統領三千騎兵,從北穀攻向吐蕃軍隊守衛的連雲堡;

  一路由撥換守捉使賈崇瓘,統領數千騎兵,自赤佛堂路南下助攻連雲堡;

  一路由高仙芝與中使邊令誠,率遠征軍主力部隊,從護密國南下進攻連雲堡。


  三路兵馬約定,於天寶六年(747年)七月十三日辰時,在連雲堡下會合。


  三路兵馬,按時出發,終於如期順利地抵達連雲堡下,對連雲堡形成了圍攻之勢。


  連雲堡南麵依山,北臨婆勒川。


  連雲堡下堡中,駐守的吐蕃守軍,雖然僅有數千人,但他們又在城南的十五裏處,因山為柵,駐守有將士八九千人,遙相聲援。形勢對我遠征軍極為不利。


  加之當我唐軍進至婆勒川時,河水突然暴漲,我軍根本無法渡河,形勢更加危急。”


  6

  “哎呀,山水地勢都對我軍不利,高將軍是如何應對的啊?”李亨突然打斷了李泌的敘述。


  “請陛下不要著急,高仙芝一代名將,並不是浪得虛名。


  高仙芝召集諸將,認真分析了麵臨的形勢。大家一致認為,形勢對我大唐不利,我唐軍必須盡快渡過婆勒川才行,否則吐蕃守軍一旦發現我唐軍,勢必做好迎戰的充分準備。


  那樣一來,突然襲擊的優勢將喪失,必將大大增加唐軍攻占連雲堡的困難,甚至因此而全軍覆滅。


  於是,高仙芝命令全軍將士,每人自備三天幹糧,準備次日清晨渡過婆勒川。


  起初,大唐將士們,都不敢相信主帥高仙芝會下這樣的命令,皆以為狂,紛紛質疑主將的腦袋瓜,是否有問題。


  高仙芝沒有理會大家的質疑,繼續要求大家,嚴格執行軍令,否則殺無赦。


  次日清晨,婆勒川水勢稍稍下降,河水低緩了一些。我唐軍全軍將士抓住機會,迅速地渡過了婆勒川,以至人不濕旗,馬不濕韉,已濟而成列矣。


  高仙芝見此情景,興奮不已。他笑容滿麵,信心十足地對監軍邊令誠說道:


  ‘中使大人,真是天助我也!假如吾軍半渡的時候,賊軍趕來,吾軍一定會失敗啊!

  如今,吾軍既濟成列,這是上天賜福給我們,是要把這些賊人,賞賜給我軍啊!’


  隨後,我軍歇息片刻,高仙芝就指揮我唐軍將士,開始攻打連雲堡。


  實際上,那時小勃律國的盟友吐蕃軍隊將領,已經得知了我唐軍可能進軍連雲堡的消息。


  吐蕃軍隊,已經做了一些充分的準備。


  吐蕃軍隊在我唐軍的必經之地連雲堡(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等地,依山旁水,修築工事,嚴陣以待唐軍,

  然而,吐蕃連雲堡守軍將士卻驕傲自滿,疏忽大意。他們根本未料到,我唐軍能夠突然至此。


  還在睡夢中時,吐蕃連雲堡守軍將士就遭到了我軍的猛烈攻擊。吐蕃連雲堡守軍將士大為驚駭,士氣頓衰。


  慌亂中,吐蕃連雲堡守軍將士隻能依山拒戰,依靠有利地形,反擊唐軍。


  連雲堡守軍的滾木擂石,如雨從山上而下,唐軍受挫,不能夠向上攀登攻擊。”


  “哎呀,我軍進不能進,退不易退,可怎麽辦啊?”李亨滿臉焦慮地問道。


  7

  “的確,正如陛下所憂,當時的形勢十分危急。我軍稍有不慎,就會一敗塗地,全軍覆滅。


  眼見吐蕃軍隊的猛烈反擊,高仙芝也大為擔心。而要消滅小勃律國,就必須首先突破吐蕃軍隊的防守陣地,奪下連雲堡才行。


  高仙芝久經沙場,十分清楚此次戰役的重要意義。如果失利,必將萬劫不複。


  高仙芝立即下令,招來昭武校尉李嗣業和田珍,這兩位著名的左右陌刀將,下令他們道,


  ‘兩位勇士,吐蕃軍隊守衛森嚴,我軍形勢危急。現在隻有依靠你們兩軍,去打開缺口了。你們兩軍,務必在中午以前,攻占連雲堡。不然我們全軍將士,都隻有死路一條。’


  昭武校尉李嗣業和田珍一聽,為之一振,齊聲喝道:


  ‘大帥放心!區區毛賊,何足掛齒!我們一定誓死效命!不殺小賊,誓不為人!’


  昭武校尉李嗣業和田珍兩將,果然沒有辜負高仙芝的信任。


  又一波猛烈的戰鬥開始了。


  李嗣業身先士卒,手持一麵大旗,統領著自己的陌刀手,自險處先登,衝向敵營。


  李嗣業的陌刀揮舞,敵人鬼哭狼嚎,死屍遍地。左右將士,互相呼應,喊聲雷動,殺向敵人,所向無不披靡。


  李嗣業的先鋒部隊,終於從最險峻的地方,爬上了連雲堡山頭,攻占了有利的地形。我遠征軍主力部隊,迅速跟上接應。


  吐蕃將士驚慌失措,潰不成軍,掉下懸崖峭壁、淹死水中的占了十分之七八。


  自辰時至巳時,高仙芝率軍大敗吐蕃軍隊,斬首五千級,俘虜千餘人,吐蕃守軍餘部皆逃入山穀躲藏。


  唐軍一舉拿下了連雲堡。


  此戰,唐軍繳獲戰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以萬計。至此,昭武校尉李嗣業將軍,一戰成名。


  8

  高仙芝準備乘勝追擊吐蕃守軍,但監軍邊令誠堅決反對。邊令誠向高仙芝提出異議道:

  ‘高將軍,我孤軍深入敵境過遠,不利於我軍作戰,如果貿然突擊,恐怕全軍覆滅。’


  邊令誠懼而不敢前進。


  高仙芝反對道:


  ‘中使大人,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千裏奔襲小勃律國,就是建功立業來的。怎麽能夠知難而退,前功盡棄,辱沒我大唐帝國的國威呢?

  既然中使大人反對,不如大人就留守連雲堡,保障我們的後勤供應吧!我軍取得戰功,大人也有份,如果失利,本帥全權負責!’


  監軍邊令誠求之不得,欣然答應。


  高仙芝遂讓邊令誠率領老弱士卒三千人,留守連雲堡,保護後方。高仙芝迅疾親率主力大軍,繼續前進,討伐敵軍。


  我唐軍疾行三日,終於到達了坦駒嶺(今克什米爾北部德爾果德山口,在今克什米爾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興都庫什山米爾峰東)上。


  然而,我軍又遇到了新的難題。


  坦駒嶺長四十餘裏,山口高有五千公尺左右(4688公尺),是興都庫什山著名的險峻山口之一。


  下嶺之後,就是西域著名的城邦阿弩越城。


  我軍登臨坦駒嶺山口,必須沿冰川而上,隻有一條道路,別無其它蹊徑。


  這裏有兩條冰川。東麵的一條,叫雪瓦蘇爾冰川;西麵的一條叫達科特冰川。


  冰川的源頭,就是坦駒嶺的山口。


  這兩條冰川的長度,都在十公裏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牆,裂縫如網。


  將士們行軍,稍不留意,就會滑墜深淵,或者掉進冰川裂縫裏喪生。


  幸好,主將高仙芝早有準備。


  9

  早先,高仙芝擔心將士們懼怕艱險,不敢下嶺,便心生一計,以消除將士們的懼怕心理。


  高仙芝秘密選遣軍中二十餘通曉西域土語的勇士,許以重金,叫他們先行出發,去裝扮成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


  唐軍主力大軍到達坦駒嶺時,將士們果然恐懼不肯下嶺而去。將士們大聲喧嘩著,對高仙芝發出疑問道:


  ‘大使啊,你率領我們,欲往何處去呢?難道要將我們置於險地嗎?’


  大軍疑懼不安,將士們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高仙芝以及諸將,見此甚為不安,都憂心忡忡起來。


  正在大軍躊躇不前之時,高仙芝事先派出的二十餘勇士,恰巧從嶺下趕到了。


  這些勇士,從嶺下攀援而上。他們假稱自己是阿弩越城人,是前來迎接唐軍的。


  高仙芝大喜,急忙派遣侯騎,前去打聽。


  很快,侯騎們就回來了。按照主帥高仙芝的授意,他們對大家說道:


  ‘兄弟們,請不要擔心!阿弩越城裏,親近我們大唐王朝的胡人,已經傳來信息,他們已經準備好,要熱心地奉迎我遠征大軍了。


  山下來的那群人,就是他們的歡迎使節。


  聽使節們說道,娑夷河的藤橋,也已經被他們砍斷了。吐蕃軍隊,是無法渡過娑夷河的。”


  娑夷水(即今克什米爾西北吉爾吉特之北的印度河北岸支流)即古弱水。


  娑夷水上,那時架有一座藤製橋,是小勃律國通往吐蕃王國的唯一道路。


  斷橋之後,則吐蕃王國人眾,不能入援小勃律國。


  高仙芝聽了侯騎們的話後,假裝歡喜。他站在大軍前列,聲音洪亮地對將士們說道:

  ‘諸位英雄豪傑,阿弩越城裏的胡人,如果前來歡迎我們,一定是安的好心。


  機不可失,我們應該立即進軍阿弩越城,不要給予他們反悔的機會。’


  將士們聽後,畏懼心理頓消。他們歡呼雀躍,奮勇爭先,冒險下嶺。我唐軍得以順利地過嶺,向阿弩越城挺進。


  又過了三天,阿弩越城裏的胡人守軍,得知我軍挺進城下的消息,果然派人前來大營,向高仙芝請降。


  次日,唐軍主力部隊,順利地進入了樂城中。


  入城以後,高仙芝先令將軍席元慶、賀婁餘潤,率兵先行搶修橋梁、道路。


  為了避免強攻造成大的傷亡,高仙芝決定用‘假途滅虢’之計,智取小勃律首府孽多城。


  10

  第二天,高仙芝令大將席元慶,率一千餘眾,行至小勃律首府孽多城下。


  那時,小勃律城中有五六個軍隊首領,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王國,高仙芝對這些也早有準備。


  臨行時,高仙芝對席元慶麵授機宜。高仙芝慎重其事地對席元慶交待說道:

  ‘元慶啊,如果我軍趕到城下,小勃律城中的首領百姓,必定會逃入山穀。


  你們招呼他們時,就以大唐皇帝的命令,賞賜他們財物,招誘他們。


  如果他們的首領來到,就派兵抓住他們,等待本大使到來,再行處理。’


  席元慶依計而行。


  見到小勃律王的使節以後,席元慶就叫使節向小勃律王傳話說道:

  ‘大王,請你放心!我軍既不取你們的城池,亦不砍斷你們的橋梁。


  我們隻想向你們借路,向大勃律國而去,討伐他們違抗朝廷命令。’


  小勃律王中計。席元慶果然俘獲了小勃律眾大臣。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見勢不妙,慌忙逃入了石窟躲避。我唐軍四處搜尋,一時無法找到他們的蹤跡。


  不久,高仙芝率唐軍主力到達小勃律國。


  高仙芝下令,首先處死了那五六個親近吐蕃的軍隊首領,然後急令席元慶率軍,速去砍斷通往吐蕃王國的藤橋。


  藤橋距離小勃律首都孽多城,有六十裏。席元慶緊急出發,在日落時,終於趕到橋邊,將藤橋砍斷。


  這座藤橋長度,雖然隻有一箭之地,但修複它十分艱難,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藤橋剛被我軍砍斷,吐蕃王國的前鋒兵馬,已至婆夷水的東岸。


  但橋已被我軍砍斷,吐蕃王國將士無計可施,束手無策。他們的兵馬隻得隔水觀望,奈何我軍不得。


  接著,高仙芝又派人前去招諭小勃律王。


  小勃律王得知吐蕃兵眾,已經被隔在水東,援軍路絕,生路無望,隻得攜吐蕃公主出降,其國遂平。


  自平定了小勃律國之後,我唐軍聲威大震,‘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服。’


  從此,我大唐軍隊,重新奪回了克什米爾以西和以北的軍事霸權,維護了西域的安寧。


  回軍之後,昭武校尉李嗣業因功晉升為疏勒(今喀什地區,疏勒鎮是安西四鎮中最靠西邊的一個軍鎮)鎮守使,繼續捍衛著我大唐帝國的邊疆地區,充當著我大唐帝國的巍巍長城。


  那時,疏勒鎮曾一度被吐蕃王國的軍隊攻陷,城池殘破,缺乏用水,軍民窮困。


  疏勒鎮守使李嗣業,不辭辛苦,帶領軍隊和官吏百姓修複城牆,挖掘溝渠,引水灌溉。


  短短幾年時間,疏勒鎮守使李嗣業,就讓疏勒鎮的麵貌煥然一新,讓疏勒鎮成為了一方富鎮。


  這就是高仙芝、李嗣業討伐小勃律國的大致情況以及李嗣業後來的政績。”


  李泌神情激越,帶著無限向往的表情,講述了高仙芝、李嗣業的征討小勃律國的故事。


  “哎呀,高仙芝、封常清、李嗣業、顏真卿兄弟這些英雄豪傑,真是我大唐的萬裏長城啊!


  高仙芝,封常清,一代名將,最終居然慘死在奸佞們的手裏,實在令人惋惜!上皇這樣做,簡直是自毀長城啊!

  朕常常私下歎息,如果高仙芝,封常清,這些名將還健在,安祿山之徒,何至於如此猖獗呢?”


  李亨帶著遺憾的表情,有些傷感地說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