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號武溪。廣東韶州人(今廣東韶關),宋朝名臣。出身於仕宦之家。宋天聖二年(1024年)考取進士,曾任新建縣知事,后遷秘書丞。景佑三年(1036年),他因向皇帝上疏為被貶的禮部員外郎范仲淹辯護而遭降職為監筠州酒稅。慶曆三年(1043年),復起任為諫院右正言,專司向皇帝進諫奏事,余正直敢諫,曾多次為建言「輕徭薄賦」整頓戶政,去除貪殘之吏,撫疲睏之民事而向皇帝抗聲力爭,以致唾液飛濺至皇帝的「龍顏」上仍意猶未盡。他的建議大多為仁宗所接受,並因而與歐陽修等同被譽為朝廷敢於進諫的「四諫」之一。慶曆四年(1044年),受命為出使契丹的使者。他巧妙地運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據一方的遼主,從而適時的在複雜的宋遼夏三角關係中維護了宋朝的利益。
自小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史記雜家小說、陰陽律歷以及佛道之書,無所不通。以尤以文才撥萃,著稱鄉里。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中進士,初為贛縣尉,後到京任秘書監,負責掌管典籍文書,入崇文館主持校勘《史記》、《漢書》、《後漢書》,並寫出了《三史勘誤》四十卷。景右二年(1035年),余靖因諫留范仲淹,與尹洙、歐陽修一同被貶。他們被天下稱為四賢。慶曆三年(1043年)余靖、歐陽修、王素、蔡襄一起被擢為諫官,時論重之。慶曆四年(1044年),西夏向宋朝請和,遼國不許,余靖以諫議大夫的名義出使遼國,持正雄辯,挫敗了遼國的外交恐嚇,使宋北境消除了緊張氣氛,西邊也沒有戰事。余靖曾先後三次出使遼國,積極學習外國語言,寫作外文詩,但被認為有失大國尊嚴,出貶吉州,又受中傷,返居故里。皇佑四年(1052年),由於儂智高造反,朝庭起用余靖,任廣南四路(即今廣西)經略安撫史負責鎮壓,並解決了交趾(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授尚書左丞知廣州。余靖在南海做官十年,離任時不帶走南海一物,因此以「風采清華」稱頌於世。廣州有八賢堂,余靖當其一,晚年官至工部尚書。
余靖於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病逝,享年65歲。英宗念其輔先皇有功,謚號「襄」,後人稱他為余襄公,有《武溪集》二十卷遺世。他是嶺南繼張九齡之後的又一揚名之士,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後人建風采樓、以風采為路名紀念他。
在韶關市區建國路的余相巷內,有一座頗具規模古仆典雅的仿古建築,那就是宋朝名朝余靖的紀念館。這是1999年為紀念余靖誕辰1000周年而重建的。
據余氏族譜記載,余靖祖居在余相巷撥萃坊。宋治平年開始就將余靖故居建為余忠襄公祠,當地人稱「余丞相祠」,歷代均有修茸。清嘉慶六年,曲江知縣余元燾重修,民國二十年改建。抗日戰爭時期,余祖祠大部分遭日寇轟炸毀壞,留下少部分屋宇。後來余氏子孫散居各地,無人管理,當地人見祠無主,將其改為平房居住,但「余相巷」這古地名一直保留至今。1999年為紀念余靖誕辰1000周年,在韶關市政府、市僑辦以及香港余氏宗親會的大力支持下、贊助下,在余相巷內修建「余靖紀念館」(余忠襄公祠)。
新建的余相公祠,建築風格是具有嶺南古民居特色的重樓複式建築,總建築面積273平方米,為一堂五室,二進三門,重樓高閣。主樓高19.8米,拾級而上,層層遞進,建於祠堂最高層「風采堂」,莊重風雅,別具特色。風采堂西側立有精刻的大理石碑記;左側是刻有宋朝歐陽修贈《余靖神碑銘記》;右側是刻有《余忠襄公傳略》。風采堂內有富麗堂皇的「風采流芳閣」,閣內端坐著栩栩如生的余靖木雕塑像。據說此雕像的設計是依據余氏族譜珍藏的名賢余忠襄公真像而塑,原像的真品用宮廷黃絹精綉,曾藏於韶關市風采樓上,六十年代由省文物工作隊收藏。這座新建余忠襄公祠,恢復了余氏宗祠的古老牌坊建築古樸、氣勢雅典。
余靖墓座落在韶關市西郊的龍歸成家山處,園內有4座古墓:其一是余靖墓,墓狀莊嚴,墓碑署「宋尚書余襄公安道墓,北伐軍總司令譚延題」,被列為韶關市重點保護文物;其二是余忠襄公之祖母王氏墓,位於忠襄公墓左山胍,相隔約300米,墓碑署「下邳余姓墳墓,道光三十年重修」;其三是余忠襄公之父慶公墓,位於余襄公墓與王氏太夫人墓之間;其四是余忠公襄公淑配林氏夫人墓,位於忠襄公與慶公墓之間,墓碑署有「余氏祖墓,道光十五年歲次乙未重修」。以上墳墓於嘉靖丁酉巡按陳大用參政詹汗奉詔重建;1982年香港余氏宗親會又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