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親設局,親破局
白慕擔憂地看著一直站立不動的余蒙蒙,心中明知她有辦法破局。可看著她如此,還是不由擔心。
就在祁國朝臣們吵嚷個不停,余蒙蒙忽然就抬起了頭。白慕只覺得自己的心臟都在一瞬間被一隻小手給攫緊。果然,片刻以後,余蒙蒙忍受不得,高聲嘲諷:「亦本郡主看著半天,各位大人可個個都是吆喝的能手,不去西市站會兒,是不是都屈才了?」
如此明目張胆的諷刺,將一眾大臣們氣得吹鬍子瞪眼睛,紛紛用要吃人的眼睛看著余蒙蒙。余蒙蒙嘆了口氣,在老皇帝快要發作的時候,及時地朝上拱手道:「皇上,您自己的兒子,想必您也是了解的吧。」
就算老皇帝的子嗣眾多,不是全部了解,但是對太子這個他的得意佳作,他一定是了解的。因此,老皇帝聽了這話並沒有反駁,而是高高在上地俯視著余蒙蒙:「郡主要如何說?」
他不介意自己的兒子們爭皇位,但是卻不能苟同用如此下作手段毒死人。他朝白慕看了一眼,不屑地在心中道,難道老七真的當朕不知道他回來的目的,以及這個女子是誰的爪牙嗎?
同時,老皇帝對余蒙蒙的說法,也半信半疑。太子向來剛直不阿,性子溫馴,但聰明有才,就算這個郡主有些小手段,也斷然奈何不得自己的兒子。
只是,他好奇的是,太子為何要主動求死。唯獨這一點,余蒙蒙不說。因此,老皇帝也有一半的疑惑,是余蒙蒙用計欺騙了白蘊真。
可自己那個兒子會被女人騙?他倒是不相信。如此想著,老皇帝便發覺自己陷入了一個半信半疑的包圍圈中。他眼神犀利地在冕旒後面,細細地打量著余蒙蒙。
就女人來說,這個喜樂郡主,已經大大地給了老皇帝一個驚喜了。且他看得出來,這女子看著鬆散,實則紋絲不動。難得的是,她的一舉一動,對老七都是無比的忠心。
「皇上,太子明知自己會有一死,因著是他的選擇,所以為了防止他死後我會遭遇誤解,一定做好了替本郡主澄清的手段。」這點,是余蒙蒙猜測的。當時在芙蓉樓門口見到白蘊真的時候,他的表情很是焦急匆忙,就連身上的朝服都不曾換下。因此余蒙蒙明白,白蘊真一定是做了什麼重要的事情,導致他這個慣素有潔癖的人,都沒有換了衣服就來。在芙蓉樓內,因著各種事情都糾結聚集在一起,因此余蒙蒙也一直都沒有幾乎詳細問清楚。後來又因為白蘊真所服的毒藥很是霸道,所以白蘊真也沒有太多時間同自己耗。
但現在,余蒙蒙已經猜到了白蘊真可能做了什麼事情。因此,她說得分外篤定。
老皇帝聽了余蒙蒙的話,狹長的鳳眸眯著,好似將鋒芒都入了鞘中似的,看著她問道:「這話,是你猜測的,還是太子確切地同你說過?」
而從這鞘中,隨時抽出,卻可見,那鋒芒依舊銳利無比!
這老皇帝,平時看著不怎麼樣,關鍵的時候,可是精明了!還是該說,果然知子莫若父乃是自古以來顛撲不破的真理?余蒙蒙大大方方地笑著,也不怕老皇帝戳穿了自己的心思,回答道:「太子殿下同本郡主雖然相識不久,但本郡主亦知,太子殿下乃是個翩翩君子,論其聰穎絕倫,非常人所能及。因此,本郡主斗膽猜測,他做事,自然也是滴水不漏的。」
老皇帝聽了余蒙蒙的解釋,對余蒙蒙更是青眼有加。但是他面上卻十分的不屑,喝道:「小小女子,信口雌黃,一派胡言!喜樂郡主,朕敬你是承國的使者,又護送我兒回朝有功,因此不予施刑於你。只是,你謀害的乃是我大祁國的太子,未來的儲君,此番罪名就是誅了你的九族,你也死不足惜!待表明了你承國的皇帝,便會下處決令!」
余蒙蒙只毫不畏懼地看著上首的老皇帝,面帶微笑地聽著。忽地,她朝殿上安置著的白蘊真的屍體看了一眼,心裡道:白蘊真,你安排的人快要到了。
若不是本郡主已經嫁人了,說不準,會被這樣的你所吸引。
只是,余蒙蒙明白,她已經有了世界上最好的丈夫了。她既然已經想起來,便再也不會放開他的手!
余熙感知到余蒙蒙的心思,苦笑,但卻無人看到他此刻表情。別人都是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到了他余熙這裡,反倒是知妹莫若兄。小九嫁出去這麼多年了,他還是頭一次嘗到嫉妒至如此的地步。
但小九的眼角每每思及白華的時候,就洋溢著幸福而滿足的微笑。這個時候,他這個當哥哥的,又該如何呢?
罷了,只好隨著她吧。她開心,便好。
同自己二哥的意識相連。自然,余蒙蒙的想法能被余熙輕易知曉,而余熙的想法想法對余蒙蒙來說也是如此。她無奈且無聲地嘆了口氣。
「二哥,就算是在你的心中,你這樣嘆氣,妹妹我會傷心的哦。」最終,她還是禁不住出聲,調侃道。
「傷心的是二哥。」余熙堅定地道,口氣中隱隱地透著譴責的意味。
這時候,門外有報:「太子府中人求見陛下。」
那老皇帝聽到這話,意味深長地朝白慕看了一眼。而白慕,亦有幾分體會。他方才還膽戰心驚的,這時候卻已經明白了,太子府來人,證明余蒙蒙方才所說得分毫不差。
而余蒙蒙站立在朝堂中,背挺端直,儀態如同一棵曳曳的芝蘭一般,雖然無有十分動人的風采,但是其自有讓人無法移開目光的驚艷之感。
朝堂中的很多人,今日好像是第一次認識了女子一般。
老皇帝再一次讚歎,白慕看人的眼光乃是真的不錯。當初來祁國之時,誰曾將這樣一個身懷六甲,樣貌平平的女子放在眼中了?
而如今,個個如此目瞪口呆,怕是心中都有不甘吧。
白冊在旁,這才將一顆心放下來。郡主既然都已經料到了這一步,而太子的龍紋玉佩也在她的手中,想必,太子府中的人都已臣服。
此事,不論真假,已經是塵埃將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