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依你之見,伯爵,我軍進*列日領,最需要考慮的問題的是什麼?」
「顯然是哈國方面的反應,我的閣下。」克累弗伯爵也毫不猶豫地回答,「他們對尼德蘭志在必得,否則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弄出宗教改革的事情。哪怕教皇的威權旁落,也絕不是區區『新教』能取而代之的。我想他們也應該注意到了這一點,同時在丹麥、蘇格蘭等地的發動,建立所謂的共治會,極力擴大影響,這就恰恰說明了問題,畢竟教會千年的積威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但話說回來,宗教改革或者不改革,都與尼德蘭的得失無關。他們想要立穩腳跟,維繫其在尼的統治,則必須在戰場上贏得勝利,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像水裡的倒影,輕輕一碰,就沒有了。」
阿爾伐公爵品咂著他的言辭,沉吟良久,「好吧,克累弗伯爵,我承認我跟您想的不謀而合,在您看來,哈國會為了列日主教而出兵嗎?他們似乎並無直接的聯繫。」
「如果我是哈國的那位龍牙門伯爵,我敢肯定自己會出兵的,傑勒德是尼德蘭國家中唯一支持哈國的,不幫助他又能幫助誰呢?再說,如果不能保護好這位主教,那麼以後的戰爭只能靠自己了,誰都不會再跳出來聲稱支持他們的。」
「對,很正確。我就是心存僥倖,想著萬一。」阿爾伐公爵跳了起來,激動地來回踱步,「如果列日領不保,哈國在北尼進行的所謂改革都是鏡花水月。他們必定會來的,必定會來!」
阿爾伐公爵從來都不是個膽怯或保守的人,相反,無論是在帝國還是在西班牙王國,他都是以勇猛、果敢著稱的軍人。可是在尼德蘭,他卻顯得束手束腳、顧慮重重,查理一世之所以必須親自到達亞琛指揮,而且許以**厚祿的再三為他打氣,恐怕就是對公爵這段時間的表現不甚滿意的體現。
克累弗伯爵指揮帝國最著名的常規軍佛蘭德軍團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還在尼德蘭戰場上成功阻止了哈國大軍南下,按理說不會被如此懲罰的。查理一世這樣做,是否也在提醒阿爾伐公爵,誰才是帝國的主人?誰才有最終的裁判權?如果他再度延誤戰機、抗命不遵,奧利瓦雷斯恐怕就是他的前車之鑒!
阿爾伐沒有查理一世那種視敵若無物的自大,他得到消息,奧斯曼土耳其的蘇丹蘇萊曼一世在比奧托爾巴吉戰役中慘敗,僅余身免,奧斯曼在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斯洛伐克等統治地區都相繼發生重要的叛亂,哈里西、阿卜杜勒?費塔哈兩位舊日勛貴分別自稱匈牙利國王以及特蘭西瓦尼蘭總督。
可以想像,土耳其人如果想再度覬覦歐洲,他們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準備,同時他們還須積極地應對國內可能發生的政治變化,至少在兩到三年內,他們甭想再飲馬多瑙河了,而哈布斯堡家族等勢力的使者們,則早已在出發的路上,面對戰役后新出現的近鄰,他們肯定是持相當歡迎的態度。
而在此戰役中真正起到決定性、關鍵性作用的,卻不是斐迪南一世公爵,也不是皇帝查理一世,而是哈布拉德王國國王塞拉弗一世陛下。
這位國王一到前線,便挫敗了匈牙利霍爾蒂親王叛變,欲奪燒聯軍糧草的企圖;隨後他更是展現出無以倫比的大局觀和戰略遠見,硬是左右著聯軍高層的行動,將簡單的堅守城池的防禦戰,變成一場經典的**,而且是有著重要戰略意義的大會戰!
他對炮兵部隊創造性的理解和部署,為著戰役勝利奠定了基礎。他深諳人心、精通謀略,將驕傲的蘇萊曼玩弄於股掌之上,蘇丹幾乎步步出錯,到最後竟然喪失了所有信念,只顧逃命去了。
這位蘇丹是什麼樣的人?他是個簡單的人嗎?他是不懂得打仗的人嗎?
阿爾伐公爵對於蘇萊曼一世,只有一個感覺,敬畏。
這位蘇丹絕不是平凡守成之輩,他的父親謝里姆一世在馬上打天下,將帝國疆域擴大了將近一倍,而蘇萊曼登基之後也毫不示弱,1521,他指揮10萬大軍攻下貝爾格萊德要塞,這裡位於巴爾幹半島腹地,他成功地奪取了一座進入歐洲心臟地帶的前哨站。
1522年,他發動羅德島戰役,歐洲十字軍最後的遺族醫院騎士團也被擊敗,不得不退守大陸,這令教會、民眾都極為震恐,各國都發起了規模不等的募捐活動。
1526年,匈牙利莫哈奇戰役中,蘇萊曼一世更是完勝對手,匈牙利王拉約什二世戰死……隨後的幾年便是兩次圍攻維也納的戰役,在機制嚴密、裝備先進、補給充分、組織完善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面前,任何對手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查理一世曾多次親臨前線,但他沒能在蘇丹面前討得任何便宜,反而落得灰頭土臉,這樣看來,如果不是皇帝太過於差勁,那就是塞拉弗一世太過於強大的緣故。
阿爾伐公爵認為,沒有比奧托爾巴吉戰役的輝煌勝利,匈牙利整體附庸奧斯曼土耳其人是必然的,因為霍爾蒂親王的叛變導致匈牙利事實上已內無戰力、外無鬥志了,光憑奧地利的努力,不可能扳回局面;同樣,諸多帕夏、阿賴貝依、卡哈齊巴西的叛亂也不會那麼肆無忌憚,至少他們絕不敢公然建國,那不啻於正面挑戰蘇丹的權威!
公爵因此而對向哈**隊開戰持有較猶疑的態度,奧利瓦雷斯的一番說辭,當然更令他焦灼不安了。正當他想要寫信給皇帝,彙報一下最近思考所得的情況時,一封從亞琛發來的緊急公函到達營中。
阿爾伐公爵看完了那封信,心中頓時安定了許多,甚至他還對克累弗伯爵露齒一笑,為他講解起信件的內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