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儒釋道辨法
資金能有兩個去向,一是保住關鍵的那隻軍隊,在後麵發揮作用,壓製想法太多的人,二是用來刷聲望,文部一天由他掌管,無論做什麽,資金是由他分配的,功勞就有他一份,甚至是絕大部分。
畢竟天下,沒有缺錢能辦成的事情。
小問又給沈三問寫了幾份信,他已經在軍中逐步站穩腳跟,身邊也有了一些小弟,雖然談不上出生入死,但是軍旅的感情很深厚,這個小將軍當得有滋有味。
他在信中說,不學成,便不回家了。
沈三問隻罵了句臭小子,太不體諒家人了。
突厥尚在自治之中,造林的計劃沈三問也與張揚提過,在大周廣袤的疆域中,突厥人肯定是最願意執行的。若是有了肥美的水草,他們就能自力更生,不用辛辛苦苦采煤、提煉,然後運送出去換取糧食。
依附於大周,成為大周的一部分,讓他們不用再擔心糧食問題生存問題,可是都過的窮。
也有些人群有反抗情緒,特別是以前的特權武士階層,以前默啜統治的時候,隻要能為他打贏勝仗,就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周邊弱小的部族都是他們的韭菜,什麽時候想割就割。
可是換了蠻兒做這個突厥自治州的首領,戰爭和個人武力不再被提倡,部落裏由人緣好愛和平的人出任管理,勇士身邊的讚美者又轉而去讚美平時和善的人,當然,這樣的讚美,現在的管理人也是當得起的。他們讓每個突厥人,都不再挨餓,糧食真真切切的分到了每個人手裏。
就算在寨子中得不到認可,分不到糧食,也可以憑借自己的勞動,獲取糧食。
沒有饑荒,沒有生存的壓力,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努力換取更好的生活,不再渴求戰爭。
這一任自治州的領導人,全部采用的以往落魄但是親周的年輕人,每一個都經過大周陛下的委任,短期內,突厥絕對不會有大的變動。
但是長期,還是要看突厥的下一代。畢竟周和突厥交戰已久,難免有些有宿仇的家族和個人,認為這是大周對突厥的壓榨和剝削,縱使自治,也會有些人懷念以往的突厥。張揚多次建議在突厥教授漢語和漢字,由於耗費巨大,不被朝廷認可。
大周在突厥的利益隻是煤礦,在這些人心中,突厥人是反複無常之人,突厥遲早會反抗,大周尚且沒辦法施行全民教育,卻要教育突厥的子民,不是太可笑的了嗎。
沈三問暫時對此也沒有辦法,什麽都需要用到錢,文部的開支隻能用在最關鍵的地方,他退而求其次的接過了部分突厥貴族子弟,這些人若要讓突厥人過上好生活,就必須努力學習,以後在父輩的幫助下掌控突厥,不然,大周與突厥交戰,吃虧的隻能是突厥而已。
不過,自從沈三問在朝堂強行解釋天意後,造林計劃倒是初步執行的很成功。陛下親筆提字,昭告全國,上天庇佑,得除災之法,忘萬民與朕同進退,去災魔,保家園。
詔令頒布之日,寰宇頌聖之聲達到頂峰,這比天降無用的祥瑞要激動人心的多,是上天是對陛下的認可,他們這些百姓也終於有了期盼,能夠安寧的生活,少一些擔憂。
當真是河清海晏,萬民敬仰。
在這樣的背景下,沈三問第二次提出了真正的全民教育。
以往三年的識字,是真正意義上的識字,作為周人的根本,認識一些漢字,可如今沈三問提出的卻是五年的義務教育,全民必須接受的宿命,與兵役勞役沒有區別。作為一個周人,國家賦予他們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他們也必須上進,學會最基本的道理。
一種填鴨式的教育,讓他們真正懂一些大道理,就算後麵被社會和家庭現實教的體無完膚,至少,他們曾經有過以正義和祖國榮耀為第一要務的時刻,以後,就算做錯了什麽事情,也不會怪國家、社會、家庭。道理曾經有人強迫你去學,若你不聽,能怪的隻有自己。
早朝。
依然是沈三問一己之力,對抗近乎全體朝廷。除了幾個老謀深算的人持保留意見,大多數人都是反對。
這事武則天也不太讚成。
沈三問隻開口提了一句,“請陛下準許教育也成為民役的一種,全民必須接受五年教育”,就被皇帝製止。
武則天:“承嗣,有何想法?”
武承嗣實在是無辜受累,如今文部已不再是小官位,受眾人覬覦,武延秀在沈三問手下辦差他不願意得罪,可陛下他是萬萬得罪不起,單看受寵的駙馬爺一句話就被打斷,就知道陛下的態度。
他隻得硬著頭皮,與沈三問為難,“儒教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道教有雲,無為而治,而民自化,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佛說,眾生皆苦,放下即是自在。駙馬爺,何必執著於此。”
武則天冷哼一聲,雖然對他連自己觀點都不提出來的這種程度的反對不甚滿意,但是這儒道法三家都不支持開民智,她倒是想問問沈三問還有什麽道理。儒道法為當世顯學,讀書人擇其一而從,他這是要與全天下的讀書人對著幹嗎。
沈三問聽到此處倒是樂嗬了,好在武承嗣沒什麽文化,這三個典故人們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誤解了先賢的意思,他正好予以解釋一二。
“孔子有雲,興於詩,立於理,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詩、禮、樂,是教育萬民、讓他們有社會責任感、知道道理的基礎,所以一定要重視,隻有他們掌握了這三樣東西,才能讓他們自由自在的行使權力,而不危害他人,不危害國家,危害社會。如果民眾還不能掌握詩書禮儀和其中蘊含的道理,就好讓他們知道,讓他們明白。
難道武尚書以為,孔子有教無類,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為萬世之聖,就是一個以萬民為愚民的無知之人。若是他當真崇尚愚民政策,為何要開私人授課之先河,廣收門徒,不分貴賤,隻收那些諸侯將相的子孫為徒不是更好嗎?”
武承嗣:“.……”
反正這寫書的人,他說不過。也不想說,自有孔子的門人來對付他,這朝堂大多數是科舉所取的士人,他保持沉默。
“駙馬爺好口才,如此曲解聖人之言,真是豈有此理。”
沈三問:“那聖人是何意?”
“孔聖人一生主張克己複禮,建立禮製社會,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句應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百姓易於被煽動,那麽不能放任自由,必須引導他們。
如今,官府領導治理已經足以,不必強求學文。
習字已是耗費巨大,若學文不是大周財政負擔,就是讓百姓難以生存。再者,五年太短難有成效,知而不知,懂些道理,又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相應的修養,最容易被煽動,實非江山之福。”
沈三問不得不認同,的確很有道理,若是知道道理卻不全麵,學過禮儀卻隻強加給別人,那這就是活脫脫的鍵盤俠啊,這位朋友思維敏捷,思路還算周全,但是,隻是有些道理而已。
教育隻是初步開民智,讓百姓能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就算無法親身經曆,也能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自此,是選擇平庸,還是做出成績,那不是國家的事情。
所以,他主張的教育學文,是為那些心性堅韌,能夠突破重重阻礙與誘惑的人準備的,而非那些知禮不全卻賣弄文采四處惹是生非的人。
他願意提供這個機會給天下人。
沈三問反駁道,“您的斷句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我們討論的卻不是斷句問題。
您如何理解這句,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孔子為了廣收門徒,宣傳仁政,周遊列國,可有因為諸國國君怠慢便停滯不前,可因為其他兩千九百二十八個弟子不夠賢明就不教,也就是說孔子的仁愛難道是分聰明和愚蠢,有修養和沒修養的嗎?”
“孔聖人乃是聖人,自然能人所不能,可是治國卻不能不顧及這些。”
沈三問:“也就是說孔子的治國之策錯了,你才是對的。”
“.……”(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沈三問繼續乘勝追擊道,“如今陛下開大周之國,追憶先賢,以萬民為重,勤政愛民,得賑災之策喜不自勝,除突厥之禍仍然施以仁政,不因宮殿、祥瑞、華服、美飾而喜,隻以天下萬民為重,堪比孔聖人。
天下人都是陛下的子民,教化萬民更是聖心所在,若是無法教導培養萬民的修養,陛下比誰都自責,如今臣千難萬難為陛下分憂解惑,可你們這些聖人學徒卻從中阻攔,是何居心。
一不忠君,二對先賢無禮,仁義禮智,君君臣臣之道,也不知諸位如何學習的。”
朝堂頓時鴉雀無聲,被他此言雷的外焦裏嫩,反對全民教育居然就是不忠不義之人,還沒辦法反駁。你是說孔聖人並沒有教化萬民有教無類的意思,還是說孔聖人是錯的?那出了這個朝堂,這些同僚都能恥於與你為伍。
至於說陛下並不願意教化萬民,就算心裏有數,陛下心疼錢,國庫資金有限,誰也不敢說出來,這話能說嗎?
不怕虎頭鍘伺候?
至於高座之上的皇帝陛下,此時也不好說什麽,沈三問給他帶了個高帽子,說她是聖君,難道她還要給自己反駁一句,不,我不是?
教化萬民自然是有用的,至少懂事的人多了,辦事就方便,可是錢從那裏來?
一家農戶要培養一個讀書人,至少要三輩人的積蓄,還得沒有天災,沒有貪官汙吏,沒有同室操戈,這也太難了吧。武則天一下子覺得她之前的誌向,讓天下人吃飽飯,有些小了,讓天下人讀上書,這是何等的宏願?都快趕上玄奘大師那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了。
想到這裏,武則天突然也想試一試。有生之年,若是能讓萬民識字,讀上書,這才是超越漢武帝的武功、唐太宗的文治的千古偉業啊!
沈三問看著台上發愣的皇帝,以為是話說的不夠圓滿,於是補充一句,“陛下為了天下萬民能夠吃飯,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幾天幾夜批閱奏折,體察各地民情。為了讓天下萬民讀上書,就算自己節衣縮食,那也是不在意的。
有了這等聖君,我們怎可不努力奮鬥,教化萬民,讓蒼生沐浴在陛下的聖光之下。”
群臣不好意思再鴉雀無聲,這話說的真漂亮,他們也捧捧場吧。
於是殿上又跪到了一片,“陛下聖明,千古明君,臣等拜服。”
武則天止了止之前的心思,哎呦,這也太難了吧,節衣縮食怕也不能夠,工錢恐怕都不夠發了,“平身。”
皇帝陛下很想走進沈三問,在他耳朵旁邊咆哮,錢,從哪裏來啊!!!
於是,武則天也加了句,“諸位愛卿皆有濟世救民之心,自當為此盡全部的心力。”
什麽心力?眾人的心一沉,陛下節衣縮食,那他們?是不是得主動放棄工資什麽的,福利什麽的。
怎麽這麽愁人呢。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啊。
於是,又有人進言,“臣以為駙馬此言有待商榷,雖然陛下有愛民如子之心,但儒教也並非所有道理多適合治國。太過崇尚禮儀,對國家不見得有益,比如大周與吐蕃,文成公主入吐蕃,吐蕃得以學會織布、種植、鑄器,可他們卻將鑄成的最鋒利的寶劍對準了大周。
再說與之前的突厥之間,大周待之以仁,助其報世族血仇,外退強敵,內安政亂,其報之以怨。
這都是鐵證。
老子之說,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每個人都生活的富足祥和寧靜滿足,交往不交往都能自得其樂,這才是治世之學。
若是學文,難免有各種分歧。比如斷句,便出現了武尚書、沈駙馬、張大人三種不同的斷句之法,這就是分歧,有分歧就會打破這種寧靜滿足的狀態,人民的交往得到的就不再是快樂,而是痛苦了。”
沈三問一驚,這個對手段位有點高。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