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張之洞保袁
張之洞和袁s凱,兩人分屬兩個流派,一個是清流,一個是濁流,好似並沒有什麽聯係。更何況張之洞曾經與袁s凱老領導李鴻章是政敵,兩人政見不同,常在朝政上互相攻訐,鬧得不可開交。
甚至很多時候,還需要慈禧太後出麵下詔調和。驚動了上位者,可見李鴻章和張之洞兩人之間的矛盾有多大。
那麽身為李鴻章下屬的袁s凱,是如何與張之洞有了聯係,並且還讓張之洞為其求情,使得宣統帝和隆裕太後放其一命的呢?
到兩人,不得不提一下兩人的流派。張之洞是清流的代表人士,袁s凱是濁流的後起之秀。所謂清流,指的是一群翰林和禦史,標榜氣節,喜參劾貪劣官員,對外多主戰,缺點是不諳形勢,放言高論,不切實際。
濁流則是一些頗具才幹、喜學洋務的官員,對外常主和,弊端是往往不免貪詐,其中李鴻章、袁s凱是學洋務最著實績,是清流常常攻擊的目標。
張之洞和袁s凱屬於不同流派,自然不可能真的有什麽深入的交情。兩人的交集,最主要的是在李鴻章去世之後。
袁s凱繼承李鴻章衣缽,一樣重視實績,與張之洞並沒有太多的共同之處。但為官之道,首重利益。即使是不同陣營的人,在同樣的利益麵前,也是可以暫時結盟的。
當年光緒皇帝想要維新變法,增強自己手中的權利。但是此事被袁s凱向慈禧太後揭露,最終導致了光緒皇帝的悲慘結局。在慈禧太後死後,隆裕太後和宣統帝想要問罪與袁s凱,為光緒皇帝報仇。
此事卻被張之洞阻止,張之洞據理力爭,最終讓袁s凱挽回一命。張之洞為什麽要救袁s凱,很簡單,正如他的那樣“主幼時危,未可遽戮重臣,動搖社稷。”
當時的袁s凱,手握重兵,並且李鴻章一手創建的淮軍隻聽其一人所言,若真要殺了他,必定會引起淮軍暴亂,到時候清王朝都不用等革命,直接玩完。
張之洞正是洞悉了其中要害,才會拋開流派之別,為袁s凱求情。載灃知道殺袁的後果後,還是給張之洞一個麵子。
“聽袁s凱有腳病,就叫他開缺回籍吧!。”載灃道。
當德張來到袁s凱家中,發現他早已經人去樓空,甚至連大廳中的所有物品也全部被摔毀,如同遭了賊一樣。
德張來到大院中,把聖旨宣讀完畢,帶著太監離開。此時,袁s凱已經家屬,在楊士驤的幫助下逃到津。
晚上,袁s凱和他的二個兒子,正在等著楊士驤的電話。“叮鈴鈴!叮鈴鈴!”清脆的電話聲頓時響起來。
當袁接電話時,電話裏麵傳出聲音道:“慰廷,沒事了。”
袁s凱:這句話是誰的?
楊士驤:前幾日張之洞親自為你求情,求攝政王收回成命。攝政王答應,不打算追你的過錯,所以沒事了。
袁s凱:士驤,那些載字輩的,就這樣算嘍?
楊士驤:嗯!
袁s凱:士驤,你告訴張之洞大恩不言謝。
等電話一掛,袁s凱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們一家老,搭乘火車回到河南項城老家。因為袁s凱已經被開缺回籍。
他知道,張之洞接下來的日子將會非常難過。果不其然,次日張之洞和載灃因為政見不同,而發生口角。
載灃因為對張之洞不滿,開始出為什麽他當了一輩子總督的原因。張之洞一聽,差點氣的吐血。
此時,何貓用一千萬兩白銀,購買出了犀牛坦克進行研究。為了能夠讓犀牛坦克動起來,何貓還特意從紅警召喚係統中購買一萬名紅警陸軍。
在一萬名紅警陸軍中,知道開坦克的紅警陸軍,隻有一千名。正當何貓叫他們開坦克時,何猛急匆匆的走進來道:“少爺,大事不好,張之洞於今病死。”
“什麽?張之洞死了?”何貓震驚道?
根據後世曆史記載,,張之洞的得病,起因是與被封為攝政王的載灃的一次口角,那是爭論對徐世昌的一項任命,張之洞認為“輿情不洽”,怕因此而“激出變故”。
沒想到載灃卻毫不在乎地表示,“怕什麽,有兵在。”張之洞聞言大驚,口吐鮮血,就此病倒。他把攝政王“有兵在”的話看做是亡國之言。
認為當國執政者,明見民變將起,卻悍然不顧地勒兵觀變,是真正的自絕於民,不亡何待。從這次得病至死,張之洞纏綿病榻兩個多月,再未出過白米斜街的院子。
“少爺,我們要不要去京城看望張之洞。”何猛疑惑道。
“現在就去,等我回來在試犀牛坦克。”何貓道。
二日後,何貓帶著何猛來到,京城白米斜街張之洞家中。他的出現震驚在場所有人,包括前來看望的載灃。
“你們不要害怕,我進京主要是給張伯伯上一柱香,再怎麽他對我有知遇之恩。”何貓的一番話,讓王公大臣們鬆了一口氣。
等何貓上香完畢後,載灃大叫道:“何總督,請留步。我有話和你。”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當攝政王大清遲早會毀在你手裏。”何貓完,帶著何猛離開。
對於何貓的公開叫板,載灃除了歎息,還真沒有別的辦法。來到住了幾年的府邸,何貓一把火把府邸給燒掉。正當他準備離開京城,回希望鎮時,一個聲音在他背後響起。
“何總督,請留步。”話之人,是張之洞的兒子張仁權。
“張叔叔,你有什麽事情嗎?”何貓疑惑道。
“這是家父在臨時之前,特意叫我交給你的密信。”張仁權完,把密信交給何貓。
“張叔叔,有空來希望鎮玩。何猛,我們走。”何貓道。
在回希望鎮的專列火車上,何貓拆開信封看了看,頓時流出眼淚。張之洞在信上告訴他,好好對待百姓,不要和清政府一樣,把人命當成草芥。
何貓看完密信後,一把火把它給燒掉道:“張伯伯,你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對待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