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隻因,你們不配!
李修竹的聲音不大不小,但咬字極為的清晰。
眾人也是安靜的,等待著李修竹的回答,是否接受鏡水先生這個點名。
所以都聽見了李修竹所說,個個驚訝不已,李修竹的回答讓他們都琢磨不透。
本來在其他人眼裏,李修竹不敢不去接受鏡水先生的點名。
因為第一個被鏡水先生點名的周義文,已經說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都清楚了,鏡水先生曾教過李修竹三天時間。
要是周義文沒說這句話,李修竹倒也可以拒絕。
可一旦明說出來,那麽李修竹真拒絕了,就要背負不尊師道的罵名。
在古時很講究這種師徒輩分。
雖然鏡水先生的爭議確實大,但還是周義文也就在鏡水先生那裏學了一個月。被點到名的時候,無論心中願意不願意,可他至少表麵上,做足了功夫。
簡單而言,就是給這個,曾教他的鏡水先生一個麵子。
以至於,倘若李修竹直接拒絕的話,就會和周義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說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接受鏡水先生的考驗。另一個拒絕了,鏡水先生的邀請。
更何況還有一個,鏡水先生目前教了兩天的林煜,也參與進了這輪的題詩環節。
自然會讓其他人覺得,李修竹如此拒絕,還是很不好,會引起其他人的非議,認為李修竹不尊師道。
哪怕鏡水先生隻教過李修竹三天,也是李修竹的師者。
這種情況下,不想背負不尊師道的話,隻能去接受鏡水先生的點名。
所以說,在其他人看來,李修竹不傻的話,肯定會立即前往一樓廣場上,參與此輪的題詩環節。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修竹卻說了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並不是其他人不懂這個意思,而是不能理解,李修竹這是想表達什麽?
這是在拒絕鏡水先生的邀請?還是蘊含著其他什麽意思?
眾人疑惑。
別說其他人了,哪怕是鏡水先生自己本人,都是皺起了眉頭。
在他想來,李修竹愛惜自己名聲的話,會參與此輪的題詩環節。不愛惜自己名聲,拒絕也行。
反正李循頊交待他的,便是逼迫李修竹,要麽參與此輪題詩環節,要麽就是他要用不尊師道之名,給李修竹扣一個這麽大的帽子,讓其名聲受損。
結果,李修竹沒有表明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這一時間,讓鏡水先生有些懵,好在他也是經曆過各種風浪的。
因此他立即道:“李修竹公子,你這句話的意思,是答應老夫的邀請,還是不答應?”
由於李修竹現今身份地位不一樣了,畢竟都被李元嬰給安排到了,滕王閣的頂樓。
在頂樓之上,還有李元嬰以及各種高官看著,鏡水先生自不敢動怒之類。
一樓廣場上那些文人,也看向頂樓的李修竹,等待著李修竹的回答。
雖說滕王閣樓上那些賓客,是看不見李修竹,但還是能聽得見李修竹的話。
故此,也都是一個個豎起耳朵,去聆聽李修竹到底是什麽意思。
唯獨在一樓廣場上的陳虞月,她聽到了李修竹那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時,她嘴角就微微的弧起了,一道好看的笑容。
家雀、燕子,哪能知道天鵝的誌向?
陳虞月很明白,這是李修竹把鏡水先生、周義文這幾人,比喻成了家雀、燕子,把自己比喻成了天鵝。
就是李修竹不屑參與,這一輪的題詩環節。
她能知道,當然是先前李修竹對她說過的狂話,那就是等著兩位進士下場,他才去。否則的話,是一概不去。
而其他人不知道這點,所以對李修竹說出‘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就感到莫名。
“虧你身為一位知名的先生,連這句話都不明白嗎?”
李修竹此時在滕王閣頂樓的席位上起身,居高臨下的望向鏡水先生那裏,不鹹不淡的開口說道。
這一句話,別說廣場上的文人,還是滕王閣樓上的賓客愣住,哪怕是頂樓的李元嬰、李貞,包括劉玉柄、王欽簡等人,皆是詫異的看著李修竹。
都沒有想到,李修竹會說出這種大膽的話。
鏡水先生更是被氣的全身顫抖,他這大半輩子,從未有人敢當麵,如此說他。
這讓他用著嘶啞的嗓音,有些氣憤的吼著:“李修竹公子,老夫怎會不知這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的意思?老夫是想表明,你到底是下來不下來,參與這一輪的題詩環節?”
鏡水先生也不好發作,畢竟李修竹在滕王閣頂樓,李元嬰在那裏。
雖然他被李元嬰安排在滕王閣七樓,但他也明白,無非是自己建立的書院,讓李元嬰略微重視。
倘若他要是真得罪了李元嬰,他相信以李元嬰的手段,他那書院絕對會被拆分掉。
他對於李修竹的話,再怎麽氣憤,也隻有忍著。
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倘若李修竹不參與這一輪的題詩環節,他便以此為由,讓李修竹的名聲搞臭。
要是參與進題詩環節更好,他相信自己所作的詩,能比得過李修竹。
卻沒有想到,李修竹不按套路出牌。
這時李修竹並未理會,旁邊陳庶等人詫異的眼色,或者是一樓廣場上那些文人的各色目光,他依舊不鹹不淡道:“鏡水先生,你到現在還沒參悟這句話的意思,說明你教書育人的水平,真不怎麽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確實,可那也是遇良師,就好比認父親一樣,難不成你要認賊作父?所以不是良師,為何要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至於我到底是什麽意思,很簡單,那就是鏡水先生,這一輪的題詩環節我不是不參與,而是我不屑參與進來。隻因,你們不配!”
伴隨著李修竹鏗鏘有力的話,在微風當中飄蕩,落入了這周邊所有人的耳中。
無論是滕王閣上下,還是廣場上的眾人,聽到李修竹這一番話,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靜,似乎都還沒回味這段話。
待都回味過來後,開始如同雨後春筍般,爆發出一道道熱烈的驚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