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末將願領兵前往
數千人征討高句麗?
聽到這話,淩雲閣中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當初,在隋文帝時期的開皇十八年,漢王楊諒和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三人共帶大軍30玩,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
楊諒帶著陸軍出山海關,那時候剛好到了雨季,道路泥濘導致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瘟疫、
而周羅喉帶領的水軍,自東萊出發,直至平壤,結果在海上遭遇了大風,船隻遭遇了沉默。
到了九月二十一日,水陸兩軍貝博退還,仗還沒打,隋軍便犧牲了十之八九。
再後來到了,隋煬帝時期,大業八年正月,因為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禮節,楊廣決定北征。
楊廣也是個蠢貨,當初他召集天下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回合於涿郡。除了軍隊之外,長期來往在路上的商農努力便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這種決定,說實話就跟小孩子過家家差不多。
周辰玩紅警的時候,在不到最後時刻都知道不能把所有軍隊拉出老家軍營。
當初,楊廣調往涿郡的軍人有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之多,此外,為其運送物資的民夫更是軍人數量的兩倍。
這麽多人,以古代的通訊技術,是很難把軍令下發到每一個士兵耳中的。
當初隋煬帝把軍隊分為三道,還不準將軍自行行事,而是說但凡有軍事行動,需要三道之間互相同胞,不許獨自進攻。
在任何軍事上的行動都要先奏明楊廣,等待命令回複。
當初,遼東城將要被隋軍攻陷的時候,城中的高句麗軍隊就已經要投降,結果這些將領因為沒有得到楊廣的旨意,既不敢進攻,又不敢接納,而是先上奏楊廣,等待楊廣的回複。
結果,在這個時間段中,本來已經準備投降的高句麗又做好而來防禦的準備,開始頑強抵抗。
這樣的情況重複了很多次,楊廣卻依舊沒有醒悟。
即使之後楊廣親自到前線指揮戰鬥,但那時候士氣已經衰落,久而久之……
後來,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竣工,率領精兵四萬登岸攻打平壤,結果來護兒打敗,四萬精兵結果生還者不過千人。
宇文述等人帶著三十萬五千人,同樣被高句麗打敗,左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
宇文述等九支軍隊度過遼河時,有三十萬五千人,等再次返回時,正剩下了二千七百人。
儲備的軍械兵器等物資數以萬計,幾乎丟失殆盡。
楊廣第一次進攻高句麗,以慘敗告終。
等到大業九年的時候,楊廣再次禦駕親征。
依舊召集天下士兵集結於涿郡,並且還招募百姓為驍果軍。
那一戰,楊玄感因為楊廣的猜忌而造反,楊廣秘密召集諸位將軍撤軍,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無錫堆積成山,全部被棄之而去。
隋軍失去了部署劃分,軍隊分散,高句麗當初動用數千士兵追擊,因為隋軍太多不敢靠近,可隋軍後方仍有數萬人殿後,高句麗跟隨抄擊,最後羸弱的數千人被高句麗殺掠。而楊玄感的叛亂,則被迅速平定。
再之後大業十年,楊廣再次征兵攻打高句麗。
三月時達到涿郡,隋軍士卒在路上相繼逃亡。
楊廣到了臨渝宮,祃祭黃帝,斬殺叛軍以振軍心,結果仍然無法阻止士兵的逃亡。可以說,前幾次征討高句麗,已經讓大隋的很多士兵對高句麗產生了一種恐懼的心理。
等到七月的時候,楊廣到達懷遠的時候,大隋土地上已經開始了大亂,楊廣所招的士兵多數未能到達。
高句麗也因為本國騷亂,來護兒趁機朝平壤進軍的時候,高句麗王害怕,於是請降。
楊廣非常高興,便招來來護兒率軍返回。
但,高句麗的請降並非真的歸順,不過是一種緩兵之計。
當初自負的楊廣竟然都沒有怎麽打就開始下令班師回朝,而來護兒認為此時正是攻破高句麗的好時機,想要繼續進攻。
但是其他人都聽從了楊廣的命令,想要返回,實在沒有辦法,來護兒隻能放棄進攻。
當初,高句麗請降的時候,高句麗王說要十月的時候入長安拜見。
結果,等隋朝的軍隊回到大隋後,高句麗王卻沒有來。
甚至於,之前高句麗王俘獲的大批隋人依舊不送還。
後來,楊廣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因為國內的**沒有成功。
這一次次的北征一次次的失敗,讓大隋的很多人對高句麗已經產生了一種恐懼。
甚至於,高句麗這這幾個字已經成為了很多大隋士兵的一個噩夢。
幾次征討高句麗,結果統統無功而返,這幾次,明明楊廣都十分有可能打敗高句麗,可結果一次次因為自己的疑心、君臣不合、自負而失敗。
北周時期留下來的豐厚物資都被敗壞殆盡,導致人口從數千萬戶銳減到了兩百多萬戶,大隋之中十室九空。
甚至,還留下了嚴重的分裂和內戰。
連吐穀渾都開始趁著這次機會攻打大隋的河右地區,勢如破竹。
東突厥的崛起,更是達到了古今未有的程度,突厥可汗甚至於將隋朝不少地區都攻打納入了姿勢很的勢力範圍。
甚至,還想效仿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華夏甚至即將要麵對被突厥滅亡的危險。
曆史上,若非大唐以極快的速度平定這場叛亂,說不好整個華夏在隋之後便已經成為了突厥的天下。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楊廣幾次征討高句麗。
他把整個大隋當做玩具,把所有大隋的士兵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當做了玩偶,才導致了如今支離破碎的大隋。
現在,因為周辰的出現,大隋這亂世雖然有所平複,但想要恢複到其巔峰狀態,不知道要過多少年!
如今,就算是蕭瑀等人深知周辰的能力,在聽到他說要攻打高句麗的時候,也不由打了一個冷顫。
“若是下次進攻高句麗,末將願領兵前往。”徐世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