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不過是一群庶民螻蟻的命而已,不值一提
周辰知道這些士族門閥頑固,但沒想到他們居然這麽油鹽不進。
目前,他的手裏拿著一份名單,這份名單是最近幾天虞世南調查出來,誰在朝堂之上參奏他的。
當然,這些名單上的人周辰也沒有準備一棍子打死。
有些人參周辰,是因為周辰創辦錢莊讓他們眼紅。
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周辰成立懸光司,而懸光司的權利,讓這些官員不安。
若是因為前兩者,那麽這些人真的該死。
但這些討伐聲中,也不乏一些死心眼,然後被人利用的官員。
如今,是虞世南跟他站在一隊,而且之前虞世南還被他說教了很多次,導致虞世南的思想比較開明。
可若是虞世南現在跟他不是一隊的,以虞世南的性格,肯定也會拿這些事情討伐他。
畢竟,在很多人看來,一下子殺死朱粲麾下所有的降兵俘虜,這本來就是要遭天譴的事情。
“陛下,帝師來了。”這時候,門口一個內監跑了進來,稟告道。
他的話剛落,周辰便從大殿外走了過來。
看到左右的文武,周辰麵帶微笑的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隻不過,此時,本來他所在位置上的帝師椅,已經被人挪掉。
不過,周辰也沒有生氣,而是沉聲一喝,“來人,把本帝師的椅子搬過來。”
幾個內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敢動。
因為,他們現在也不確定,是聽周辰的還是聽楊廣的。
十幾個呼吸後,周辰微微皺眉,“怎麽著?本帝師才出去這幾天,說的話就不管用了?這還是本帝師打了勝仗,若是打了敗仗的話,是不是連這江都城的大門都進不來了?”
“沒有本帝師的椅子?是想讓本帝師坐到陛下的龍椅上嗎?”
轟~
此話落,滿朝驚!
在這種場合,當著楊廣的麵,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公然說要坐到龍椅上,這話簡直就在等於說自己要造反一樣。
不過,這些官員也都知道周辰的脾氣和品行。
槍打出頭鳥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雖然現在一個個心中都對周辰不忿,但還是沒有一個人敢第一個站出來譴責周辰。
在楊廣的眼色下,幾個內監把周辰的椅子搬了上來。
看到椅子後,周辰嗤笑一聲,扭頭坐到了台階上。
“看來,本帝師離開的這幾天,讓諸位大臣對本帝師都很不滿啊!”
“說說吧?諸位大人是因何不滿?”
周辰像是一個二流子一樣坐到台階上,低頭看向這群大隋的頂梁柱。
不過如今在他看來,大隋的朝堂之上,無非就是一些糟老頭子。
片刻後,見沒人吭聲,“諸位大人是對本帝師坑殺朱粲麾下的士兵不滿?還是對本帝師收到了陛下的詔令沒有回京不滿?”
“亦或者,是對本帝師建造錢莊發行銀票不行?”
“或許是,對本帝師說要建造懸光司,監察百官不滿?”
滿朝之上,一片寂靜!
隻有周辰話語的回應,回響在整個大殿之中。
過了片刻後,蘇威站了出來,“既然帝師大人把自己的罪行都說出來了,那下官就再多說幾句。”
“帝師大人明明已經俘虜了朱粲手底下的軍隊,本可以把他們拉到自己麾下,成為大隋的士兵,為何還要殺掉他們!那可是幾萬人啊,赤手空拳的幾萬人。”
周辰低頭看了一眼蘇威,“蘇大人,你也知那是幾萬人,可你知道被他們禍害的人有多少嗎?你知道以為他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人有多少嗎?被他們生吞活剝的有多少嗎?”
“我再問你,你知道當初譙縣的情形嗎?譙縣之中翻遍整個縣城竟無半石米麵!甚至已經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本帝師下令去譙縣周邊的一些郡縣征討糧食,可結果呢?彭城數縣都不少餘糧,結果拉到譙縣竟然隻有那麽一兩車,還不夠譙縣幾百人吃!”
“本帝師還要養著這一群吃人的惡魔?蘇大人,本帝師記得你是西魏度支尚書蘇綽之子,蘇綽此人身為度支尚書,管理天下財政稅收,對於算賬這方麵應該很精細!你若是算不過來這筆賬,倒是不妨在你父親的牌位前問一問,本帝師在譙縣無顆粒之糧的情況下,如何供給這些人?如果把這些人招攬到自己麾下?”
“招攬到本帝師麾下後,本帝師如何供他們吃食?難道是要用你蘇威的血肉來喂食他們嗎?嗬嗬,你的血肉,估計也不夠他們十幾個人分的,更別提是那數萬人了。”
蘇威臉色鐵青,“帝師大人,我們是就事論事,何必把下官已逝先父拿出來說事?”
“好,既然你說就事論事,那本帝師便和你就事論事!”周辰起身,緩緩走過文武百官之間,“莫說是譙縣之內沒有糧食,就算糧食充足,本帝師也絕對不會招攬朱粲和他麾下任何一人!因為本帝師是人,麾下不養惡魔,更不養吃人的鬼!”
“而譙縣的百姓,乃至被朱粲禍害過的任何百姓甚至於天下百姓,都不會希望本帝師把朱粲麾下的人收為己用!”
“若是當初本帝師真的那麽做了,那些被朱粲禍害過之人,恐怕會詛咒謾罵本帝師的祖宗十八輩。甚至於,本帝師可能連譙縣都走不出,便會被譙縣百姓的吐沫星子給淹死。”
“蘇大人想要為朱粲的軍隊尋活路?可你為什麽沒有想過為譙縣的百姓尋活路?他們餓死的時候,你在哪裏?他們被朱粲搶奪的時候你在哪裏?”
“本帝師殺朱粲手底下的十萬人,是民心所向,是萬民之願!”
“而你,又如何做天下萬民的主,而你,又有什麽資格替萬民說,本帝師殺這十萬人,是錯?”
一番話,響徹在大殿之中,擲地有聲。
大半官員全部低下了頭,不過還是有人說道,“不過是一群庶民螻蟻的命而已,不值一提。”
在古代,貴族和一些庶民奴隸之間的地位天差地別。
對於很多貴族來講,一些黎庶百姓的命,甚至都比不上自己養的一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