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的徒弟是楊廣> 第48章 看來還是要想辦法賺錢啊

第48章 看來還是要想辦法賺錢啊

  “你?你到底想要做什麽?”李建成呼吸急促,“你想讓我父親造反?你為什麽這麽做?”


  “本來,你們不就是這麽籌劃的嗎?”周辰問道,“無論我讓不讓你寫這一封信,你們李家都是要造反的。與其這樣,倒不如讓他造的心安理得一些。”


  李建成退後兩步,一雙眼睛盯著周辰,就像是在看鬼怪一樣,“你上次說給我父親寫一封信,說我被你抓住了,這封信你寫了嗎?”


  “已經派人送到山西了,隻不過這個世道太亂了,這封信也不知道現在到你父親手裏沒有?”周辰道,“如果路上不出意外的話,算著日子,應該也差不多了吧?”


  “你簡直就是個瘋子。”這一刻李建成算是明白了周辰的‘良苦用心’。


  先是寫那一封信給李淵施壓,然後再讓他寫一封信,讓李淵徹底相信,他已經逃出生天。


  山西和揚州相隔千裏,若是太平時期,李淵想要得到江都的消息或許不是很難。


  但如今這個狼煙四起的年代,李淵能夠得到江都的消息,唯有靠著兩封信。


  屆時,李淵得到了他寫的信,定會立刻扛起義旗。


  和江都這裏遙相呼應!


  李建成有些失魂落魄,“若是我父親真的反叛,你有信心平反?”


  “我知道,唐國公是個很謹慎的人。”周辰坐到一旁的秋千上,“他若是起義,必定會招攬太原周邊乃至晉陽周邊的郡縣官員跟隨於他。而且我相信,這一步恐怕李淵已經在開始做了,說不好現在已經做完了。隻等李淵一聲令下,他便可以**而起,一舉占有至少半個山西。”


  “不,就算我傳信回山西,我父親也不見得會相信。”李建成道,“而且,我父親識的我寫信的手法和我的筆鋒,一旦我在上麵做出一些改變,我父親必然會得知其中有詐。”


  周辰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李建成,居然能想到這一步,真不愧是能和李世民一較高下的人啊。


  李建成繼續道,“我之所以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便是我有決心的信心,讓我父親從我的信中讀出我現在依舊身處危險之中。而且,辦法不止一種。”


  “那又如何?”周辰起身,拍了拍李建成的肩膀,“你啊,就是太年輕,不會從多方麵考慮問題。就算你父親知道你還被我囚禁,又如何?”


  “我早就說過,起不起兵,現在是以你父親為首不假。但是,以他為首不見得他說的任何話,下麵人就要必須遵從。”周辰冷笑一聲,“我相信,若是知道你身陷圇囤,你的二弟李世民,更願意起兵。屆時,李淵若稱王,那麽他便是王位的第一繼承人。若李淵一舉奪天下,那李世民便是下一個皇位的擁有者。”


  “事情已經發展到如今這個份上,李淵的決定無足輕重,他現在是騎虎難下,隻能被自己的兒子和山西一些想要造反的官員推著走。”


  “之前你也說了,你之所以來江都刺探情報,不就是李世民在李淵耳邊說了一些什麽嗎?”


  “如果我猜的不錯從那時候你就應該已經想到,李世民想要李淵讓你來江都,並不是為了所謂的拉攏江都這邊的造反派,或者是調查江都現在的情況。他更大的陰謀,是以此除掉你。”


  李建成瞪大了眼睛,“這不是可能,我和二弟雖素有爭鬥,但我們畢竟是親兄弟,他怎會如此待我?”


  “你啊,就是心太軟。”周辰緩緩搖頭。


  正史上就是這樣,若是當初李建成任由李元吉布置,或者說李建成的心再狠一點?皇位何至於落到李世民頭上?


  那把龍椅,哪有那麽容易做的?

  凡成帝王者,哪個不是踩過萬千屍骨才登臨頂峰的?

  而這萬千屍骨,除了敵人的屍骨之外,必然還有一些摯友乃至血脈至親的血肉。


  周辰走到李建成對麵,“既然你不想寫信,索性也別寫了,要不然我們打個賭?”


  “什麽賭?”


  “賭你父親明知你在我手中,他還是會起兵。”周辰看了一眼天空,“且,最多一月,他便會起兵。”


  曆史上,李淵是在大業十二年八月十八開始起事的。


  這一次,因為有周辰的出現,所以他推斷李淵起事隻會提前不會推遲。


  原因,便是因為當初他的那一封信。


  “好,我賭,若是我父親沒有在一月之內起兵,你便要放我走。”李建成道。


  “若你父親起兵了呢?”


  “那,我甘願為你效力。”


  “雖然讓你效力對於我來講沒有太大的價值,可就目前來講,這已經是你能發揮最大的價值了。”周辰轉身回房。


  不過片刻,他便拿著一封信走了出來。


  把信送到傳令內官手中後,周辰道,“拿著這封信,把李世民召到江都,就說帝師有請。”


  這封信,便是李淵造反的催化劑。


  隻要他這封信送到李淵手中,就算是李淵不想要造反也不可能了。


  曆史上,李世民便是造反的主導者。


  他可不會想李建成一樣任人宰割。


  把這些事情全部處理好後,周辰這邊剛剛躺下,虞世南便跑了進來。


  “大人,這是蕭大人讓我送過來的。”


  虞世南揮手,身後一人便把一遝紙張遞了過來。


  “大人,這是蕭大人買奴隸需要的錢。”虞世南道,“一些年齡較小的奴隸大概在一千文到三千多文,至於一些青年奴隸,差不多在五千文到七千文之間。”


  “蕭大人差不多已經預定好了兩百名奴隸,剛才下官仔細計算了一下,需要九十萬文錢,也就是九萬錢,九千貫!”


  隋唐時期,通用貨幣主要還是銅錢,金銀流通的並不廣泛。


  當然,比銅錢流通更為廣泛的是糧食。


  “多少?九千貫?”半夏連忙走了過來,“少爺你買奴隸要那麽多錢?九千貫,就算是掏空了家底,咱們家也湊不出那麽多錢啊。”


  “現在咱們家還有多少錢?”周辰問道。


  “滿打滿算兩千三百貫。”半夏道,“剛搬進來的時候,找人修補了一下房屋花費了一些,院子裏的一些花花草草也花費了許多。咱們府上現在可是有三十多人,每天的吃喝都要耗費不少。”


  “看來還是需要想辦法賺錢啊。”周辰看向虞世南。


  虞世南打了個冷顫,“大人,下官的俸祿本就不高,且前些日子在朝堂上被罷了官。不像蕭瑀大人和裴矩大人一樣,既在帝師府任職,同時又兼顧朝堂上的事,有俸祿領著。虞某就算是掏空了家底,也難掏出十貫錢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