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的徒弟是楊廣> 第37章 李建成

第37章 李建成

  正史上,李靖對於大唐所做的功勞,可謂算得上是當代之最。


  滅蕭梁,破輔公祏,滅東突厥,平吐穀渾!

  後世的人,把李靖稱之為大唐第一。


  蕭瑀和裴矩兩人對視了一眼,他們不知道,周辰為什麽會對李靖有如此大的信心,認為對方一定可以平掉林士弘的亂兵。


  很快,李靖趕到了帝師府,“大人。”


  朝著周辰作揖後,李靖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這兩天士兵訓練的如何了?”周辰開門見山。


  “集中訓練三千人,至於江都成內其他的士兵,下官也讓各路領軍訓練。”李靖道,“江都其他士兵臣不知,但日前臣所訓練的這些士兵,已然脫胎換骨。”


  蕭瑀睜大了眼睛,“李大人,訓練士兵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務。有些人要厲兵秣馬數年,才敢說‘脫胎換骨’這個詞。你這訓練士兵才幾天?就能讓士兵們脫胎換骨?”


  裴矩也是一臉不信。


  他曾經也是跟隨大軍出過戰的,對於軍中的一些事情,也算是有所了解。


  “短短幾日便可以讓士兵脫胎換骨?裴某也未曾聽過,不知大人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如此成效的?”


  李靖起身,“不瞞諸位,李某發現京都內的驍果軍以及其他士兵,戰鬥力雖然比不上邊軍,但比起大隋境內一些雜牌軍還是強上不少的。”


  “且,李某自小熟讀各路兵書、陣法。”


  “李某的舅舅韓擒虎,曾改良過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的八陣圖,喚為九軍陣法。而這九軍陣法,舅舅早早的就傳授給李某。這幾日,李某並未去訓練士兵們的個人實力,而是訓練他們排兵布陣的能力。”


  “李某自信,靠著這九軍陣法,大隋境內,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以和這三千人硬拚。哪怕對方有萬人,我也不懼!”


  “九軍陣法?”聽到這個名字後,蕭瑀和裴矩兩人驚異起身。


  “沒錯。”李靖點頭,“在三國時期它叫八陣圖,在春秋戰國,它是孫武‘孫子兵法’中的‘八卦陣!’”


  “在更往前的春秋時期,他是田穰苴所創的‘司馬法’中的‘五行陣!而在商周時代,它是薑子牙‘太公兵法’中的‘太公陣’。在更前麵的上古時代,她是軒轅黃帝‘握奇文’中的‘握機陣’‘丘井之法’!”


  李靖話落,整個殿內雅雀無數。


  隻剩下蕭瑀和裴矩那急促的呼吸聲。


  李靖繼續道,“隻不過,無論是八陣圖還是九軍陣法,都太過複雜,目前李某正在努力簡化這陣法。準備改名為六花陣。”


  八陣圖的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黃帝,然後經過薑太公,田穰苴,管仲,孫武等人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到了三國時期,在諸葛亮手中,達到了陣法的頂峰,並且完善成了八陣。


  說是八陣,其實是八個輔陣和一個主陣,結合成為八陣圖。


  周辰記得,在史書上記載,李靖的確是因為九個陣指揮起來過於複雜,而把這個九軍陣法,簡化成了六花陣。


  雖然威力下降了一些,但指揮起來,更加遊刃有餘了。


  周辰端起一杯茶,“若是我要你去平林士弘,需要多少人馬。”


  裴矩提醒道,“目前林士弘占據豫章,擁兵十萬。”


  李靖起身,旋即朝著周辰單膝下跪,“殺林士弘,需三萬。敗林士弘,隻需萬人。”


  這是李靖來到江都後的第一個任務,他一定要完成的漂漂亮亮。


  李靖明白,現在無論是江都的哪隻軍隊,都不怎麽服他。


  可一旦他把林士弘的軍隊打敗甚至消滅後,那麽江都這些人就沒有一個人敢小看他。


  周辰點頭,“明日你去上朝,我給你一萬人手。”


  江都的人馬並不算多,拋去李靖去打林士弘外,其他地方周辰也要防著。


  若是一下子給李靖三萬人手,那江都這裏的兵力士兵會大減。


  目前,大隋最需要的就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隻要李靖這場以一萬對十萬的戰役能夠獲勝,那麽大隋的軍心就會更穩。


  至於那些想要造反的士兵和官員,也都會掂量一番自己的實力,到底夠不夠格。


  一場勝仗,能帶來的好處遠遠不止於此。


  “臣,定幸不辱命!”


  李靖十分激動,他雖然也打過幾次仗,但那幾次,都是跟著李淵打的,他基本上上隻有聽命的份,根本無法當家做主。


  但這一次,他會成為主將,完成他有史以來的第一仗。


  這一戰,李靖勢必會打起十二分精神。


  翌日,朝堂之上。


  這一天,楊廣依舊沒有來上朝,隻有周辰坐在高台的太師椅上。


  “今日,由本帝師來住持朝局。”周辰道,“李靖何在。”


  “臣在!”李靖從人群中走出來,跪倒在地。


  “本帝師命你領一萬驍果軍,征討林士弘。”周辰道。


  “臣,領命。”


  拿過出征的詔書後,李靖神情激昂。


  當天,就開始了點兵。


  江都各地,給驍果軍選親一事,進行的如火如荼。


  特別是,周辰刻意下令,把孟秉因強搶民女被殺,宇文承基因強搶民女被閹的消息,在軍中散播開來。


  導致江都內外的士兵,再也沒有人一個人敢做逾越規矩的事情。


  所有士兵,對於這次的選親之事都十分的小心。


  帝師府,淩雲閣!

  尉遲恭有些不滿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大人,憑什麽他李靖剛來幾天,你就讓他帶兵一萬去討伐林士弘。我來這麽久了,不是讓我去看門,就是讓我去訓練士兵,我也想去打仗。”


  尉遲恭接替了唐奉義城門郎的職位,看守江都城內外各處大門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他身上。


  而且,現如今在江都城中周辰信得過的人不多。


  秦瓊等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趕到,目前來說,周辰隻能把這個任務交給尉遲恭。


  在史書上,周辰也了解了一些尉遲恭的性格。


  單兵作戰能力,尉遲恭的確是很強,但因為出身原因,在戰法兵法上的一些造詣,尉遲恭和秦瓊都不能比,更別提是李靖了。


  看到尉遲恭那宛如孩童爭風吃醋的模樣,周辰撇了撇嘴,“既然你這麽不想做城門郎,還不想當虎賁郎將,那你和蕭瑀或者虞世南換換也成。要不然和裴矩換一下,去安排驍果軍和江都單身女子的婚事。”


  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三人,“跟他們兩個人換?沒意思。當媒婆,更沒勁!”


  “尉遲將軍,你可不要小看蕭大人和虞大人,現在他們兩個人經常出入三省六部。在那裏聽到的信息,隨時隨地都能影響大隋全境。”


  “對了,我給你安排城門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注意各個城門進出的人,特別是一些在大隋各地任職的官員。這都多久了,一個官員出入江都都沒有?”


  尉遲恭吧唧了一下嘴,從懷裏掏出來了一個帖子,“這是這段時間下官讓各城門處整理出來的,下官字認的不是很多,本想要攢攢再給大人的。”


  周辰有些苦笑不得,從尉遲恭手裏拿過來帖子。


  帖子上,是最近一段時間出入江都城的名單。


  送到周辰手裏的,都是一些在大隋有個一官半職的。


  宇文化及的名字,也在上麵。


  隻不過,翻到了最後一頁,最讓周辰意外的是另外三個大字——李建成!


  李建成,居然來到了江都?

  周辰記得,在正史上,李建成可沒有出現到江都。


  而且,之前周辰也向山西那邊傳過信,要招李建成來江都。


  如果對方真的到了,第一時間應該來帝師府而已。


  而且,當初周辰招李建成的時候,並沒有覺得李建成真的會來。


  畢竟,李淵要造反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事實,一旦李建成來到了江都,那就等於被人抓住了李家的把柄。


  到時候,李淵造反的消息但凡傳到江都,那麽李建成都沒有好果子吃。


  這一切,隻能說明,李建成是偷偷來的江都。


  周辰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尉遲恭幾人,“你們,查找江都城內所有酒館驛站,在全城範圍內尋找李建成的下落。”


  “記住,要暗地裏尋找,盡可能的不要打草驚蛇。”


  李建成這個時候來江都,而且還不是因為奉了他的命。


  這讓周辰很疑惑。


  正史上,李建成這個人也是有一些本事的,劉黑闥是他剿滅的,山東地區差不多也是他平定的。


  而且,李建成這個人在招攬人才上也是一把好手。


  若不是李世民率先發動玄武門政變,最後坐上大唐皇位寶座的,必定是李建成。


  在現代,曾經有人把李建成和李世民兩人在某些方麵做過對比。


  李建成打過的較大的戰役共以後十七場,全勝。


  至於李世民打過的戰役有十一戰,最後是三勝七敗平一。


  這些戰役的真實情況如何周辰沒有細細去查,但至少證明李建成絕非庸人。


  而且,當初李建成被唐朝很多軍民尊奉為戰神。


  周辰不知道李建成來江都到底是為了什麽,但他一定要找到對方的落腳點。


  翌日,剛剛起床,尉遲恭就跑進了周辰的房間,“大人,找到了,有人看到了李建成進了宇文化及府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