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承認了?
尉遲恭,本名尉遲容,字敬德。
大業末年,在高陽參軍討伐暴亂兵眾,以勇猛聞名。
正史上,大業十三年,也就是現在周辰所處的明年,馬邑鷹揚府校尉劉武周殺死了馬邑太守後,得知尉遲恭作戰勇猛,便把他招攬到了自己的麾下擔任偏將。
這位後世的門神,雖然看起來其貌不揚,但周辰知道對方在這大隋亂世,絕對是能夠排的上號的超級武將。
這要是在遊戲裏,起碼也是滿星將領啊。
“尉遲大人請起!”周辰上前,把尉遲恭拉起來,親自拿了一個椅子放到尉遲恭的屁股下麵,把碗筷也擺到了他麵前。
尉遲恭在接到帝師詔書的第一時間,就從山東趕了過來。
除了蕭瑀之外,他是第一個已經成功趕到江都的人。
至於李靖、秦瓊等人,現在應該還在路上,也或許有些人的詔書還沒有傳到手中。
古代的交通本來就極為不方便,更何況現在正值戰亂。就算是太平時期,就算是隨便迷個路,都要浪費好幾天甚至十幾天時間。
蕭瑀和虞世南對視了一眼,他們兩個人從來沒有聽過尉遲恭這三個字,更沒有見過這個人。
甚至,他們都不知道周辰是從哪找來的這麽一號人。
雖然看出了兩人的疑惑,但周辰也沒有過多解釋。
蕭瑀和虞世南在隋末唐初,也算得上是國之棟梁,但在後世,尉遲恭的名氣比他們兩人大的不是一星半點。
尉遲恭是鐵匠出身,後來從軍,為人也算是豪爽。
他朝周辰倒了聲謝後,便開始瘋狂的朝嘴裏扒拉飯菜。
蕭瑀兩人看到他的吃相,微微皺眉。
虞世南為周辰倒了一杯酒,朝尉遲恭問道,“小友,帝師大人大老遠招你過來,難道你就不好奇,這次把你叫來是要做什麽?”
尉遲恭頭也不抬,“在來的路上我就已經問傳召官了,他說這次帝師大人召了很多人到江都,除了蕭瑀大人外,還有馬邑郡丞李靖、太穀縣令殷開山、太子千牛備身柴紹、洧州長史張公瑾、鷹揚府司馬劉政會、信都郡的蘇烈、張須陀將軍麾下將領羅士信、秦瓊、程咬金……”
“這些人中有的人,下官有所耳聞,還有幾個人下官聞所未聞。”
“不說其他的,蕭瑀大人的賢名下官是聽過的,還有張須陀將軍的名字,在軍中更是如雷貫耳。下官既然能和蕭大人和張將軍麾下將領一同被帝師大人召集到江都,就算是死也值了。”
話畢,尉遲恭麵前的半盆米飯也被吃的幹幹淨淨。
蕭瑀兩人,瞪大了眼睛盯著尉遲恭。
就算是周辰,臉上也布滿了訝異。
在現代,尉遲恭的性格都被很多影視還有小說刻板化,以至於讓周辰覺得對方就是一個五大三粗沒有什麽心思的武將而已。
現如今周辰才算是徹底明白過來,身居高位在天子手下最後能活到壽終正寢的,又有幾個人是草莽之輩?
“尉遲敬德!”回過神後,周辰沉聲喝道。
看到周辰表情瞬間嚴肅,尉遲恭連嘴都不顧得擦,立刻跪倒在地,“下官在!”
“今日,我任命你為武賁郎將,接手司馬德戡手下的人。這是武賁郎將令,拿著令牌,他們自然知道你是誰。”周辰把令牌遞給司馬德戡,“此外,你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帝師府淩雲閣中的人。”
“我給你兩天時間,徹底接手司馬德戡手下的人,記住是徹底接手,讓他們對你心服口服那種。”
尉遲恭眼光閃爍,“帝師大人,不需要兩天,明日正午之前,我就可以讓他們心服口服。”
“好。”周辰有些詫異,“等你把他們全部馴服後來帝師府找我,我還有新的任務安排給你。”
等尉遲恭走後,周辰揉了揉腦袋。
現如今,淩雲閣除了他之外,已經有三人了。
周辰看了一眼蕭瑀兩人,“蕭大人,你和虞大人兩人這兩天想辦法把大隋全國各地的戰局情況了解一下。若是認識且交好一些有能力的官員,也可以引薦到帝師府中任職。”
“另外,在帝師府任職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既可以出入帝師府的淩雲閣,又能兼任大隋朝堂原有的職位。”
等這兩人也走後,周辰喝了幾杯酒後,才算是返回帝師府。
馬車上,周辰思索著未來帝師府的走向,包括朝堂甚至於大隋全國各地的走向。
“首先,要弄出來一個入閣宣言。”
“少爺,什麽是宣言?”半夏眨著眼睛好奇道。
“就是誓言。”周辰道。
在後世,別管你加入什麽組織,都有一係列的宣言。
雖然這種宣言看起來沒有什麽用,但如果是每天背一遍的話,對一個人的潛意識還是有很大改變的。
宇文化及府上。
宇文士及漲紅著臉站在宇文化及麵前。
“已經那麽久了,你還不告訴我嗎?你是不是真的準備造反?”
這句話,這兩天宇文士及已經問了不下一百遍。
宇文化及坐在主位,緊緊的看著自己這個弟弟,大隋的駙馬。
“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宇文化及緊緊握著拳頭,“我說是假的,你會信嗎?我如果說真的,你是站在我這邊,還是站在我的對立麵?”
“我不知道。”宇文士及臉上青筋畢露,“帝師一口咬定你和二哥造反,就連蕭皇後那邊都聽到了風聲。現在,我隻想聽你親口說出來,此事是真還是假!?”
宇文化及臉上紫青不定,“你寧可信一個剛當上帝師沒幾天的小子,也不願意相信你的親大哥?”
“是真是假?”
“宇文士及,我是你大哥,父親走後長兄如父,你就這般和我……”
“是真是假?”
“如今,大隋國土分崩析離,百姓飽受……”
“我問你,是真是假?”亢的一聲,宇文士及抽出長劍,落到宇文化及脖子上,“我什麽都不想聽,別人怎麽說怎麽做我不管,我隻想知道,大哥你,到底有沒有背叛大隋,背叛聖上,背叛我和南陽。”
“三弟,你走吧。”宇文化及語重心長道,“現如今,已經不是我有沒有背叛大隋的問題,而是姓周那小子殺死了智及,無論如何我都要替智及報仇的。如果陛下站在那姓周的小子身邊,我也隻能把陛下當仇人了。”
“自古忠義兩難全。”
“那你?有沒有想過我和南陽?”宇文士及質問道,“你是想讓我們宇文家族,世世代代背上罵名嗎?”
“你怎麽就知道是罵名?”宇文化及反問道,“史書往往都是由勝利者寫的,我對此次事情有百分百的把握。到時候絕對是千秋歌頌,絕無罵名一說。”
宇文士及譏笑一聲,“這麽說來,你承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