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的徒弟是楊廣> 第13章 楊廣的質問

第13章 楊廣的質問

  “你是誰?”


  “下官虞世南!”


  嗯?

  聽到這個名字,周辰心中微微一驚。


  虞世南,字伯施,南朝陳國至隋唐時期的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


  現如今,對方的官職是秘書郎兼起居舍人。


  且,虞世南此人,不單單在書畫上有所造詣,和歐陽詢等人被譽為初唐四大家。


  最重要的是,虞世南還有一個身份,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好,虞世南,你的官沒了!”周辰道。


  “荒唐,簡直荒唐至極!”虞世南甩著袖子,“下官不過是提了一個小小建議便被大人罷官,與其這樣,這官不做也罷!”


  “前些日子聽到帝師的一番言論,本以為來了個重塑朝堂清明的高人,沒曾想也是一個獨斷專權的庸人!”


  朝著地上吐了一口濃痰後,虞世南轉身離去。


  周辰揉了揉額頭,如果不是看在對方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份上,他早就一槍把對方給突突了。


  不過,這也附和曆史上虞世南的性格。


  容貌看起來雖然怯弱、弱不禁風,但對方的性格剛烈,直言敢諫。


  曆史上,李世民都拿對方沒轍。


  像宇文化及這些人怕死,虞世南這號人可不怕。


  當初江都兵變的時候,宇文化及等人攻入,虞世南為了請求讓兄長虞世基活下去,不惜求死。


  “另外,把這些人給招到江都!”周辰把寫好的詔書遞給身邊的內監。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如今有不少人都在大隋任官。


  比如杜如晦受到吏部侍郎高孝基的賞識,現在在滏陽任縣尉。


  房玄齡在隰城任縣尉。


  高士廉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為司法書佐。


  後世的門神之一尉遲恭在高陽參軍,如今成為了大隋的朝散大夫。


  唐朝的衛國公李靖,如今在馬邑擔任郡丞。


  蕭皇後的親弟弟蕭瑀,如今在大隋擔任內史侍郎、河池郡守。


  殷開山任太穀縣令。


  柴紹出身將門,為大隋太子千牛備身,留守長安。


  張公瑾如今還在王世充麾下,擔任大隋的洧州長史。


  程咬金和秦瓊在張須陀任職。


  劉政會擔任著太原鷹揚府司馬。


  這些人,都是在大隋任職為官,叫到江都來不是問題。


  唐儉在太原和李世民交好,基本上是叫不動的。


  屈突通如今是大隋的左光祿大夫、衛大將軍,留守在長安。可以說是長安的定海神針,不能動。


  段誌玄如今客居太原,行蹤不明。劉弘基如今還在亡命江湖,以盜馬為生。這兩人很難找到具體行蹤。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還有幾個人,要麽是已經反隋,要麽是和李淵等人親近,想要憑著一紙詔書就叫到江都,基本上不可能。


  不過,憑著那些能招過來的人,周辰自認為可以和關隴勢力以及江南勢力達成一定程度上的平衡,甚至壓過這兩方勢力一頭。


  大隋之所以亡國,內外都有原因。


  若是周辰穿越到明末,那就必須要在安內的同時也要襄外。


  但在大隋,周辰的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隋朝的底蘊深厚,正史上若非楊廣被宇文化及等人誅殺,隋朝再苟延殘喘個十幾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隋末雖說農民起義不斷,稱王稱帝的數不勝數,但這些所謂的‘義軍’中,多有自相殘殺的。


  很多人,都是想要在這場起義中,撈取到更多的好處。


  當初,若不是宇文化及等人殺了楊廣。王世充這些駐外將軍,也不會自立為王。


  把那些能召回的人列出了名單交出去後,周辰又寫了一封詔書,“把李淵的大兒子李建成也叫過來,本帝師和陛下要好好獎賞他。”


  在一些野史和隋唐的演義話本小說裏,李建成這個人被黑的有點慘。


  不過在正史上,李建成這個人還是有很大建樹的。


  若非有當初的玄武門之變,恐怕最後坐上皇位的人也不會是李世民。


  且,若是李建成對李世民的威脅不夠大,後者也不會冒著這麽大的風險發動玄武門政變,以如此強硬的態度上位。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在玄武門政變之間,李建成對李世民所造成的威脅,早已經不允許他有第二條路走。


  若不發動政變,李世民必死。


  下麵頒布詔令的官員,看著這一封封讓人捉摸不透的詔書,一頭霧水。


  不過,有了宇文智及和虞世南的前車之鑒,很多人隻是心中不忿,但嘴上卻不敢多說什麽。


  散朝後,一個內監走到了周辰身邊,“帝師大人,陛下請您去指導國事。”


  “看來,事情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順利啊!”周辰知道,朝堂上所發生的所有事情,楊廣肯定都看在眼裏。


  這次把自己叫過去,表麵上說是指導,實則是質問。


  “走吧!”周辰讓內監率先帶路。


  流珠堂中,楊廣負手而立。


  江都離宮之內奇珍異寶無數,流珠堂奢華至極,不過也隻是眾多奢華宮殿中的其中之一而已。


  “老師建造武器庫、帝師府邸,朕都能理解。”楊廣轉過了身,“可為什麽,還要招攬天下有識之士入駐帝師府?散朝後,不少人找到了朕,說老師準備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朝廷,是也不是?”


  “是。”


  “胡鬧,老師雖為帝師,可今日不過初入仕途,在朝堂之上一沒有人脈,二沒有自己的勢力。剛才殺了宇文智及就已經得罪了關隴勢力,後來貶黜虞世南又得罪了一批人,現如今興建小朝廷,朝堂之上十之八九的人都已經對你不滿。”楊廣怒聲道。


  他本以為周辰的到來會讓大隋朝堂煥然一新,可是如今,這本來就混淆的一池水,徹底被周辰攪成了一鍋粥。


  這一刻,楊廣突然覺得,他把周辰叫過來,簡直就是大錯特錯。


  “這麽著急?”周辰冷笑一聲,“大隋積弊並非一天兩天,你準備讓我用一天時間就讓你看到成效?”


  “你可曾記得我當時說過‘一代皇帝,眼高手低,不停勸諫,無識人之明是你最大的毛病。’朝堂之上,虞世南、蕭瑀這些人都有王佐之才,可如今這兩人一個隻是小小的起居舍人,另外一個更是被你貶為了河池太守。”


  “和宇文化及等人比起來,這兩人在大隋朝堂高廟之內,全然沒有存在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