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想考功名嗎?
陳氏這話,雖是說給杜方菲聽的,但杜方苓和杜方蕙也是她要教育的對象。
三姐妹聽了,都若有所思。
「就比如今天這制茶秘方,你弟弟既叫了你來,沒叫你丈夫和婆婆,你就應該明白,這是你弟弟給你的倚仗。你手裡握著的田地山地或許會被人算計了去,但你腦子裡學會的本事,別人是偷不走的。有這本事在,即便以後一無所有,你也能東山再起,不會走入絕境。以後你有了孩子,也可以把這些本事傳給你的孩子。這是比你那嫁妝更值錢的東西,須得握在你自己手裡才最安全。」
杜方菲也不是個笨人。她當初想嫁嚴岑,不過是打小在小山村裡長大,沒見過世面,也沒甚見識,又希望能在杜錦寧最為艱難的事情上幫到她,這才想出了個下下策。
這會子聽得母親把話說的這麼明白了,她哪裡還不明白母親和杜錦寧的心意?
她感激地道:「娘,您放心,這是寧哥兒對我的一片心,我要是把這些告訴給別人,那不是辜負寧哥兒么?且這種事說出去了,難保他們不傳給他們認為親近的人聽,這麼一傳十,十傳百,秘方就不成為秘方了。寧哥兒一心為我,我倒害得她失去了秘方,我成什麼人了?我萬不會跟別人說的。學會了我自己握在手裡,以後我兒女大了,再視情況傳予他們。除此之外不會傳給任何人。」
陳氏聽得她這麼說,這才放下心來:「你明白就好。」
「再者,娘,寧哥兒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我最親近也最重要的親人,您放心吧。」
杜方菲說的是真心話。
雖說女人一旦出嫁就跟丈夫、兒女最親,但在杜方菲心裡,卻是絕對放不下杜錦寧的。如果杜錦寧是男孩子,又有自己的一番事業,那她自然不用太過掂記。但杜錦寧不是。
這麼一個年紀最小的妹妹,帶著她們從杜家搬離出來,又竭盡所能地給她辦了那麼豐厚的嫁妝,杜方菲對她的感激和虧欠感都能把自己淹沒,哪裡會因為自己出嫁就跟杜錦寧疏遠呢?為了這個妹妹,即使把自己的性命捨去,她也毫不猶豫,更不用說會做對不起她的事了。
今天天氣不錯,氣溫並不寒冷,也沒有風,杜錦寧嫌車廂里氣悶,又想看初春的風景,便跑到外面的車轅上坐著。
此時聽到車內母親跟大姐的談話,她的嘴角翹了翹。
她何其幸運,遇到這樣好的家人。
沒過多久,騾車便到了茶園處,杜錦寧下了車付了錢,又跟車夫約好來接的時間,見母親和姐姐們下了車,便領著她們往茶園大門去。
「少爺,您過來了?」聽到騾車響聲,茶園的大門就打開了,魯小北從裡面走了出來,看到陳氏等人,又跟她們見了禮,笑道,「嬸兒你們來了?今兒個可得受累了。」
這一年多來,魯小北在杜錦寧身邊做事,就跟杜家小三房的大管家似的,跑腿聯絡,幫辦各種雜事,因此跟陳氏等人接觸得也比較多。陳氏憐他孤身一人,無父無母,對他也十分照顧。衣服鞋襪都幫他張羅,一日三餐地也時常過問,魯小北便也把陳氏當作了長輩敬著。
因此他在陳氏面前,也十分隨意;不過對待杜方菲等人時,卻又十分守禮,堅持喚她們為「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
「自家的活兒,受什麼累?以前我大冬天的上山去扛木頭,那才叫受罪呢。現在就是個輕省活計,不算什麼。」陳氏笑道。
「嬸兒這是有後福的,大福氣還在後面呢。少爺以後做了官,鳳冠霞披嬸兒都戴得。」魯小北笑道,又請他們進去,「趕緊進屋。」
杜錦寧一邊往裡走,一邊問魯小北:「六哥一早叫村裡人去採茶了嗎?」
「嗯,照你的吩咐,請了村裡七八個婦人上山採茶。她們辰正時分就上山去了。想來再過一會兒第一批鮮葉就會送回來了。」
杜錦寧點點頭。
這一年來秦老六管著茶園,人越來越能幹,做事也越來越穩當了。凡是交給他的事,都能妥妥噹噹地幫著辦好,從未出過大紕漏。杜錦寧對他十分滿意。
「梁家和嚴家的人還沒來吧?」杜錦寧又問。
「沒有。你跟他們說巳時之後,他們不會提早來的。」
此時大家已經進到茶園裡了。
這裡原先就是一座荒山,關家幫杜錦寧買了南邊這一塊做茶園,她去年便讓秦老六領著村民把茶園四周都種上了荊棘,又把她扦插的茶苗都移過來種上了。同時杜錦寧還在山腳下選了一個相對平坦、離村子比較近的地方,叫秦老六領著村裡人建了一個院子。院子都是用石頭和泥磚砌成,不過是費些人工,並不需要多少錢,坐北朝南的屋子有五間,東廂屋子三間;北面則建了幾間雜物間,留了一處大門。而西邊,並不像一般的院子那樣建一排西廂房,而是建了一間長方形面積十分寬敞的灶間,裡面按她的想法建了一排的灶台。這灶間是專門用來炒茶制茶的。
陳氏原先跟著杜錦寧來過一次,杜家三姐妹卻是第一次來。看到這處小院子,大家都很歡喜。
「寧哥兒,既然這處茶園是咱們家的,那這處院子也是咱們家的吧?」杜方苓問杜錦寧。
「是。」杜錦寧笑道。
她很能理解三個姐姐看到這個院子時那種歡喜的心理。
畢竟現在杜家住的還是莊子上的屋子,並不是自家的。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有一處屬於自己的宅子,這是陳氏多年的夢想,也是三個姐姐的夢想。
儘管這處院子十分簡陋,但因為這是屬於杜家小三房的,她們對這處的感情便與別處不同。
「這處離城裡遠,你們幾個住在這裡也不安全。還是住在莊子上吧。」杜方菲道。
杜方苓點點頭:「確實,住在這裡,寧哥兒上學可不方便。」
「鍋處理過了嗎?」杜錦寧問魯小北。
「處理過了。」魯小北對這個問題很是不解,「為什麼這鍋要讓他們不停地拿沙子擦,再不停地煮野菜?」
要炒茶,自然得置辦幾口新鐵鍋。但杜錦寧叫魯小北買了新鍋后,不停地折騰這幾口鍋。
「炒茶之器,最嫌新鐵。鐵腥一入,不復有香。」杜錦寧掉了一句書袋,見魯小北不解,她便解釋道,「這句話的意思是,炒茶的器具,最不適宜用新鐵制的,鐵腥味一旦進入,茶葉就不再有香味。」
「原來如此。」魯小北恍然地點了點頭,旋即又他有不解,「那為什麼我們不用新鍋去跟人換舊鍋呢?那樣想來除鐵腥味會更徹底吧?」
為了煮這幾口鍋,這半個月來他們一直都挺費事的,各種折騰。
「剛才我念的那段,接下來還有一句,你聽好了:『尤忌脂膩,害甚於鐵。須豫取一鐺,專用炊飲,無得別作他用。」
念完,杜錦寧問魯小北:「可聽明白了?」
魯小北點點頭:「這話我知道,大意就是這鍋如果有油膩味的話,比鐵腥味還要更不好。這些炒茶的鍋就只能炒茶,不要拿來煮別的。」
「不錯,看來你念書有進步。」杜錦寧讚許地拍拍魯小北的肩。
她既要把魯小北培養成她的一大助力,自然不會讓他還當個睜眼瞎。雖說先前魯小北在跟錢有財搭檔的時候學了一點字,但杜錦寧覺得完全不夠,一年前她就花錢送了魯小北去了私塾念書。因為他念書的目標只是識字看書,而不是考科舉,因此每天只在私塾里念半天書,並不影響他做事。私塾先生只要有錢賺,自然也十分樂意收這麼一個沒有科考壓力的學生。
因為這個,原本就打定主意要跟隨杜錦寧的魯小北,對她更是死心踏地。
說起念書,魯小北也有些得意,跟杜錦寧彙報道:「《三字經》和《百家姓》學完了,《千字文》我也認了一半兒字了。先生說再過一個月,我就能讀會寫,可以不用再去學堂了。」
魯小北小小年紀,不光能養活自己,還能把撿的兩個兄弟也一塊兒養活,頭腦也是十分聰明和靈活的。雖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記憶力也不差,再加上他能吃苦,一有時間就學習,因此識字也十分輕鬆,比那些整日坐在學堂里念書的同齡人還要強上幾分。杜錦寧去學堂了解他情況的時候,私塾先生沒少誇他。
杜錦寧斂起臉上的笑容,看向魯小北目光多了幾分認真:「想來先生誇讚的話你也聽到了吧?你有沒有想過繼續念書,以後考個功名,飛黃騰達,光宗耀祖?」
魯小北的表情也嚴肅起來。
他搖了搖頭:「先生確實勸我繼續念下去,說我考個秀才應該還是可以的。不過我不想再繼續念了,我不喜歡整日坐在學堂里,念那些聖人之言。他們說的那些道理……」他抬頭看了杜錦寧一眼,擔心他聽了自己的話不高興,「確實很不錯,但我並不是特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