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葉行遠腦中靈光一閃,笑道:“你的意思是說,若是我能在蠻騎合圍之前入子衍墓,得其認可,獲守城之妙。當前之困局,便不在話下?”
他略略思索,搖頭歎息道:“隻可惜如今已經錯過這個機會,大敵當前,哪有這個餘裕?”
天下間以守城聞名的統帥,三千年來子衍至少也能排進三甲。他雖不以武勇見長,攻城野戰也沒聽說有什麽建樹。然則守土從來不失,以至於後世處於守勢的名將,都會在戰前祭拜子衍,以求保佑。
要是葉行遠的時間更充裕些,在妖蠻攻擊之前先去子衍墓取了寶物,或許就能在學得子衍的秘法。就算隻得子衍本事的十之二三,應對這千餘蠻騎攻城,必可再多幾分把握。
但這隻能說是理想,子衍的考驗究竟是否為苦渡城之圍,葉行遠都尚且不能確定,至於自己能否通過考驗,更是心裏沒底。在此兵臨城下之際,哪裏會有此僥幸之念。
李夫人認真道:“不然,與高華君死於鄉中不同,子衍功業不凡,又是戰歿於陣前,時人便有不少筆記記載他落葬之時盛況。其中至少有一部失傳的《子衍子兵法》陪葬,傳聞其中詳述守城三十六秘法,可當百萬雄兵。
子衍本想以之傳世,但臨死之前,又悟聖人教誨妙諦,知兵者不祥,此兵書非到出世之時。便藏於墓中,以待後世有緣之人。”
聽李夫人一說,葉行遠也想起來曆史上似有記載。後世梁朝大將孟光追亡逐北,封狼居胥時曾路過子衍墓,還曾在墓前拜祭,求取這本兵書。
子衍之靈當時現身,言道孟將軍攻必克,戰必取,不必學這守城之法,故而未曾得傳——這段故事記載在《梁書·孟光列傳》中,乃是不折不扣的信史。
葉行遠心中一動道:“這麽說來,確實有《子衍子兵法》這種東西。難道我便是前世賢人所說的有緣之人麽?”
李夫人點頭道:“大人已得裴將軍之刀,高華君之靴,聚集五寶當是天意。更何況如今瓊關縣危局,正是急需守城兵法出世之時,大人若無緣,那何時才能算有緣?賤妾正是想到了這一點,這才夤夜而來,為大人謀劃。”
葉行遠起身踱步,他在城中已經盡可能做了萬全準備,將想得到的守城手段都一股腦兒用上了。他雖然並不精通戰事,但以領先數千年的見識必然能給那些圍攻的蠻騎帶來大大的驚喜。
在此前提下,一部三千年前的兵書,對他是否有意義?可正如李夫人所說,此時機緣實在是難得,似乎正合預言。軒轅世界的規則乃是聖人所定,若是能得其弟子之助,真可說是如虎添翼。
葉行遠躊躇道:“夫人所言甚是,隻是如今情勢危急,蠻騎又團團圍城。吾若擅離職守,隻怕引起城內百姓恐慌。何況前往子衍墓的道路已經封閉,隻怕來往不便……”
李夫人噗嗤一笑,麵現梨渦,輕聲道:“大人操心縣事,竟然忘了死去世界時辰與外界不同,我們在高華君墓中耽擱數日,也不過是風雪一夜罷了。
子衍墓中就算遭遇苦渡圍城,亦然是一夜間事,天明即回。至於通達之法,大人難道忘了從高華君手中習得的土遁之法?”
葉行遠當然沒忘掉土遁神通,他在圍城之際不願棄城逃跑,一方麵是因為胸中那古怪出現的正義感作祟。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有逃命的底牌,縱使城破也有脫身之道,所以才能氣定神閑。
這一門神通雖然仍舊不甚精通,但神不知鬼不覺的通過封閉的城門與往北的道路,一直抵達子衍墓前,應該是難度不大。
李夫人也自有秘法,不必擔心她同行的問題。葉行遠思忖再三,下了決心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們這便前去。雖然準備不曾充足,但此乃難得的機緣,錯過未免可惜。”
如果沒有蠻騎攻城這一事變,葉行遠在瓊關縣還有兩年多的任期,盡可慢慢準備,有了更翔實的資料和線索再行動。但由於遭逢這難得的機會,葉行遠福至心靈,隱隱覺得必須要把握這閃現的契機。
兩人計議已定,也不耽擱,各運秘法趕路。葉行遠施展土遁神通,遁地而行。一路上恍恍惚惚,但記得向北。大約走了半個時辰,葉行遠探出頭來,發覺自己正處於羊肉穀中,方向確實未錯。
因為蠻騎的攻擊,平日熱鬧的羊肉穀也一片死寂,沿著山穀的一排店鋪都關門閉戶,並無一點兒燈火。棄置於山穀一邊的牛羊白骨堆積如山,在月光下折射清冷的寒光,竟多了幾分陰森恐怖的氣息。
戰事一起,民不聊生,這種明顯的畫風轉變讓葉行遠更是有滄海桑田的感歎。他定了定神,略作修整,再運遁法,一路向北。
隨著葉行遠遁地,羊肉穀中一個老人從白骨堆的陰影中鑽了出來,狐疑的吸了吸鼻子,望向葉行遠土遁的方向,站定沉思,白色的狼耳在夜風中抖動不停。
“爺爺,有什麽不對麽?”在他身後,閃出一個姿容清秀的狼女。若是葉行遠還停留在此處,必能認得出來這祖孫倆正是羊肉穀中生意最好的烤肉師傅老狼頭與他孫女。如今蠻騎在瓊關縣外奸.淫.擄掠,原本的商家都紛紛避禍,這二妖怎會還留在此處?
老狼頭皺眉道:“奇了,瓊關縣被圍,那少年知縣怎麽還有心情出城向北?而且他乃是讀書做官的人,又從哪裏學來的土遁之法?”
狼女吃驚道:“剛才那人是葉縣尊?他.……他難道是棄城逃跑不成?”
老狼頭想了想,搖頭道:“應該不是,他既然有這土遁之法,就算城破也有逃脫的機會,不用那麽早動身。更何況若要逃跑,當然是往東南,哪有往北的道理。”
瓊關縣再往正北是一片崇山峻嶺,是阻隔大漠與中原的天塹,隻有折而向西,才有西鳳關一條通途,要不然再往東山勢稍緩,勉強可以翻越。
雖然對於土遁神通者來說,山高不足畏,但就算葉行遠穿越了這一片山,北方也是茫茫大漠。他孤身前往,豈不是自尋死路?
“既然不是逃跑,難道是出來遊玩賞月?”狼女雙耳折疊,好奇的猜測著。
老狼頭苦笑,這種時候千鈞一發,葉行遠哪兒會有這心思?再說羊肉穀以北除了他們祖孫一直在守護的子衍墓之外,哪裏有什麽值得遊玩的地方?
子衍墓?想到此處,老狼頭忽然麵色一變,驚惶的轉頭盯著葉行遠土遁而去的方向,似乎嗅到了什麽不祥的氣息,急道:“喀絲麗,你趕緊到賢者墓前去看看,別有什麽意外!”
這個少年知縣,會不會是為了子衍墓而來?老狼頭心中突然浮現這種敏銳的直覺。喚作喀絲麗的浪女也一怔,答應一聲便化作一團白光,急急向北而去。
葉行遠抵達子衍墓的時候,正值月上中天,下弦月已經缺了小半塊,但仍足以照亮山野。半山上一座兩丈來高的石碑拔地而起,正麵鐫刻著“子衍之墓”四個大字,此乃聖人七十二賢弟子之一的鄭虛所書,構架端正,筆法謹嚴。
在這塊石碑的背後,更銘有鄭虛書寫的墓誌,凡一千三百二十五字,記述了子衍的戎馬一生,不但文采華麗一氣嗬成,字體也是絕妙,一向被視為書法中的無上傑作之一。
三千年來,臨帖《子衍碑》的書家不計其數,葉行遠也自熟習。如今見到原版,更為碑文字體的氣勢所吸引,不自覺的手癢在空中臨摹。
忽聞耳後傳來笑聲,李夫人翩然而至道:“早聞大人亦是書道大家,漢江府爭花魁便已達意從景出,演化天機的地步,如今見這子衍碑,自然又有感悟了。”
葉行遠收手,淡然笑道:“少年時荒唐事,不想竟為夫人所知,實在有汙夫人之耳。”
他有今日之成就,至少有一半靠著臨摹“宇宙鋒”三字而來,何況科舉一道,書法也甚為重要,故而這兩年也沒有絲毫放鬆。
回想起當初在漢江府畫舫之上三關爭花魁,雖然其實不過過去了一年,簡直就恍如隔世,感覺像是少年時的荒唐往事了。
李夫人道:“此亦美談,正是少年風流。想起子衍亦是書道大家,大人或許可從這一點切入,或有所獲。”
葉行遠歎道:“要是平時或有可能,但如果和我們預料的一樣,考驗是苦渡城之圍。那麽兵凶戰危,子衍君哪有時間談此風雅之事?”
城上滿是軍士百姓血,以子衍這種忠直耿介的性子,哪能還會顧得上翰墨香?
他們二人想起當前瓊關縣的困境,與墓中可能見到的慘況,都是默然無語。良久,李夫人才請出裴將軍寶刀,引動五德共鳴。隻聽哢哢聲響,子衍之碑竟然憑空向後挪移了六尺有餘,露出一個黑漆漆的洞口,正是進入子衍墓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