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家吃飯了
“中華,回家吃飯了”
隻聽遠處傳來聲音,“知道了爺爺,我一會兒就回去。”鄭中華回應道。
轟隆隆~不一會兒,從遠處森林裏跑來一個少年,拖著一頭比他個頭還要大的野豬。
飛快地跑了過來邀功似的跟爺爺說:“爺爺你看,這是我今天捕到的”
爺爺摸了摸他的頭,然後笑道:“哈哈哈,真是厲害,好了,我們要回去吃飯了。”
中華應聲道:“嗯,好的爺爺”。
河源州,東河鎮。
“小鄭回來了啊,今天跟爺爺進山又什麽收獲啊。”
“王大娘,這是我今天捕到的野豬,回頭處理好了,給您送一些過來。”
王大娘先是一驚,隨後說道:“不不不,這怎麽好意思啊,還是你們留著吧。”
鄭中華答道:“沒事的大娘,這野豬這麽大,我和爺爺兩個人也吃不完,不能浪費吧,你就收下吧。”
王大娘欣慰道:“那好,回頭你處理好的野豬皮給我,大娘給你做一件皮甲。”
“那就謝謝大娘了,我回頭把處理好的野豬肉和野豬皮一起給您送過來。”
“跟大娘客氣什麽啊,等皮甲做好了大娘讓小翠給你送過去。”王大娘看著眼前的小夥子,想到小鄭現在越來越懂事了,以後要是能做我家的女婿就好了。
吃過飯後,爺爺把中華叫到身邊問道:“中華啊,最近練得怎麽樣了,有沒有偷懶啊”
“爺爺,我可沒有偷懶,我現在已經是煉體三階了。”中華答道。
爺爺欣慰的說道“嗯,還不錯,算你小子沒有白費我的一番苦心”。
中華心裏想,那當然了,從小就泡藥浴,到如今已經10年了,就是算是頭豬也能成精了。
“藥典和醫經背的怎麽樣了,各種藥草功效都清楚嗎?”
中華一臉無奈道“爺爺,這藥典和醫經,我從五歲開始背,現在早就已經倒背如流了。”
“那爺爺考考你,爺爺今天采的草藥都有什麽”“有止血草,決明子,芍藥···”
“那爺爺再問你,止血草的功效是什麽。”
“止血草,藥性溫和,主要是用於止血,可以外敷,也可以製成止血丹內用。怎麽樣爺爺,我沒說錯吧。”
“嗯,說的不錯,算你過關了。”
“那爺爺你什麽時候能夠教我煉藥啊。”
“你這臭小子,想要煉藥啊,還早著呢,給我好好練功去。”中華苦著臉回房間練功去了。
爺爺感歎道:“時間過得可真快啊,這一轉眼都已經十年了,中華也已經長大了。總是在這小山村也不是辦法。中華現在也已經煉體三階了,以後需要的丹藥品級也會越來越高,還是帶去城裏吧。也不知道那個老酒鬼還在不在了。”
而在另一個房間裏,鄭中華也在感慨:“從我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十年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回去了,回去之後父母是不是都已經老了,唉!”這是屬於鄭中華自己的秘密,一個連爺爺也不能說的秘密。
翌日清晨
“中華起床了”
“我再睡會兒。”
“快點起來,今天還有事兒呢。”
“什麽事情啊,爺爺,非要起這麽早辦。”
“我們要離開這裏了。”
“哦~嗯?“本來睡眼朦朧的鄭中華瞬間清醒了。
“爺爺,你說什麽?我們要離開這裏?為什麽啊?”
“你現在也大了,也走上了武道之路,也是時候帶你看看外麵的世界了。”
“可是爺爺,我···”
“怎麽,你從小不就一直吵著要出去看看嘛,現在爺爺要帶你出去了,你還不願意了?”
“我當然願意了,隻不過你這突然說要走,我什麽準備都沒有。”
“你有什麽好準備的,怎麽你是舍不得小翠?”
中華突然小臉一紅:“哪有啊,爺爺你別亂說,我沒有,我,那我先把處理好的野豬都送給王大娘去。”
“哈哈哈,你去吧,給她們道個別,畢竟人家這些年沒少照顧我們。”
“嗯,知道了,爺爺”看著中華扛著野豬健步如飛,這孩子啊,爺爺笑了笑,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出發了。
不一會兒,鄭中華來到王大娘家門前,在門口站片刻,終於鼓起勇氣:“王大娘,我來給您送東西了。”
“小鄭啊,這麽早就來了啊,快進來坐。”
“不了大娘,我,我和我爺爺要走了。我來就是跟你們道別的,這野豬肉我就放著了,我走了,大娘。”
“啊,你們要去哪兒啊,怎麽突然就要走了呢?”
“我和爺爺到城市去”
“哦,那你們還回來嗎?”
“我也不知道,有機會我會回來看你們的。”說罷鄭中華轉身就走了。
“娘,誰啊這麽早來我們家。”
“是你,中華哥哥,他來跟我們道別的。”
“啊,那他怎麽沒跟我說過啊,前幾天還···”
“娘也不知道啊,怎麽就要走了?”
“不行,我要去問問他。”
回到家以後,中華麵無表情地說:“走吧,爺爺。”說完就自顧自地走了出去。
爺孫倆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就離開了小山村,可沒一會兒,就隱隱聽到後麵有人再叫他們。
“中華哥哥,你等等,你為什麽要離開啊,中華哥哥~”
這時候爺孫倆停下了腳步,爺爺對中華說:“你小子可以啊,不是讓你去道別了嗎,怎麽沒說?看你小子怎麽辦。”
“走吧,爺爺。”說完,中華自己繼續往前走。
爺爺在一旁嘖嘖稱讚:“好小子,不愧是我孫子,有我當年的風采。”
而在遠處,小翠已經跑不動了,一個蹲在路邊梨花帶雨,喃喃道:“為什麽,你為什麽一聲不吭就離開了。嗚嗚嗚~”
走在路上的鄭中華,腳步越來越快,帶起了一片塵土。
“等等我,你這孩子。”。
爺爺走近仔細一看,鄭中華此時也紅著眼眶,隻是不知道是不是被那揚起的塵土迷了眼睛~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素景楚天,無處不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