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初唐劍神> 第141章 王家

第141章 王家

  呂涵陽讓三川縣縣令尹通帶他前往縣城之中的大戶人家,他會親自和這些人進行商談。


  這不是世家大族那樣的多年豪門,只是普通的地主階層而已。


  這些人他要進行考量,若是老實本分的,他會予以一定的補償,畢竟需要他們開倉放糧。


  如果是那種為富不仁的,那麼呂涵陽就不會客氣了。


  這件事情雖然是他自己想做的,但是卻並不是說是他應有的責任,朝廷才是應該讓百姓生活的更好的主體。


  而不是他這個所謂的神仙,畢竟他沒有點石成金之術,也不會無中生有。一個人怎麼也不可能將整個大唐的百姓養活。


  對於李二有了糧食就用來興兵北伐的情況,呂涵陽不置可否。


  因為李二沒有和他通氣就已經調動了無數的征夫押運糧草出發了,呂涵陽不會站出來反對。


  但是如果真的要呂涵陽選擇的話,他會將這一百萬石糧食用來賑濟百姓。


  在多修養一段時間,至於北方草原上的危機,讓他們繼續鬧下去就是了。


  沒錯,草原上確實是大唐的心腹大患,畢竟突厥現在殘餘的力量雖然不如之前。


  但是依舊還有著十萬控弦之士,而回紇也不下於突厥多少。


  薛延陀能夠讓這兩個部族聯合對待,顯然是最強悍的。


  兵力絲毫不下全盛時期的突厥,這樣的草原異族確實是北疆禍患。


  可是現在草原上正在鬧內亂,三個部族之間正在不斷地內耗,雖然薛延陀落入下風被突厥和回紇聯合壓迫。但是卻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解決的。


  而這個時候只需要隔岸觀火就是,畢竟這三個異族現在已經是真的有了不共戴天之仇,彼此的仇恨不可化解的情況下,不會聯合南侵。


  任意一家南下,就會被其餘兩家抓住機會然後在背後給他來一下狠的。


  回紇和突厥的聯盟也不是非常的可靠,主要還是因為薛延陀的壓力才讓他們不得不聯手自保而已。所以三足鼎立是最好的格局,讓這三個異族都無法南下入侵大唐。


  這種情況下,為何李二還要北伐?這一點呂涵陽不是很理解。但是這一次大唐出兵他還是來了,為的不是幫助大唐多殺異族什麼的,而是為了讓大唐士兵少死一點。


  這個時代,衛生條件可不好,而且醫療知識也是非常欠缺。一點點的疏忽都會要了人命。傷口感染會讓士兵大量死亡,他只是想要多救治一些大唐士兵而已。


  仗該怎麼打,呂涵陽不懂,也不需要他衝鋒陷陣,甚至有他在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一點呂涵陽有信心做到。


  但是他不願意這麼做,畢竟這些異族這麼多年對中原的侵略需要付出代價。不僅僅如此,他還需要這些異族臣服於中華民族,而不是他個人。


  這是本質的差別,第一個是整個民族的勝利,第二個是他自身的勝利。


  當然現在還在趕路,呂涵陽不用管軍隊的事情,他只需要一路走來將看到的百姓生活改善就行了。


  在尹通的帶領下,呂涵陽來到了這三川縣最大的一個酒樓,在他們走過來的這段時間,已經有人前去通知那些富戶,讓他們知道神仙老爺要見他們。


  這些地主階層不過是在三川縣這樣的小縣城有點影響力而已,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大人物?而且神仙的傳說他們早就聽說過了,甚至都目睹了坐著仙鶴飛進城來的仙人掠影。


  所以沒有人敢怠慢,全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朝著這個大酒樓而來。


  這三川縣最大的酒樓就叫做三川大酒樓,是城中富戶王家的產業,經營酒樓當然要儲備足夠多的糧食,這王家也是三川縣手中糧食最多的一家。


  還有城西陳家,城北高家這三家就是三川縣存糧最多的三個大家族。雖然在五姓七望,關中四姓這些大世家面前他們什麼都不是,可是在三川縣,他們就是官府以下所有人之上的存在。


  「小人王久,見過神仙大老爺,見過縣令大人。」王久,王家的家主,是太原王氏的一支遠房分支。當然這個背景王久沒有表露出來過,畢竟這是他們家的秘密。


  「王久?你是這三川縣的首富?手裡有多少存糧?」呂涵陽問道。


  「啟稟神仙大老爺,小人手裡面囤積了糧食三萬石。」王久說道。


  「三萬石?這麼多!」尹通卻驚呼出聲,這王家怎麼有這麼多糧食?這不可能。


  其實王久只準備說三千石的,但是在呂涵陽面前怎麼可能讓他隱藏那麼多糧食,這些糧食可是他準備賑濟百姓的。


  「這麼多糧食,從何而來,有何作用?」呂涵陽問道。


  「沒有任何作用,等待主家的吩咐,再謀後事。」王久說道。


  「主家?太原王氏?」呂涵陽疑惑,沒想到太原王氏將觸手伸到了這麼遠的地方。


  「正是,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一個分支,這麼多年就是為了主家效命。」王久回答道。


  「看樣子,這些糧食王氏是別有用心啊,那麼本座就笑納了!」呂涵陽說道,原本想給王家一些補償的,但是聽聞是太原王氏,五姓七望,那麼就不給了。


  而且這太原王氏囤積這麼多糧食為了做什麼?

  這呂涵陽還要好好的考慮一下,或許是為了囤積居奇,賺取不義之財?


  可是現在三原縣已經非常缺糧了,依舊沒見糧價上漲。


  那麼就是別有目的,至於是什麼目的?呂涵陽不清楚,但是不用管,等到時候去長安城王家問問就知道了。


  之後就是城西陳家,城北高家兩家,這兩家倒是本分,一家有一千二百石,一家只有一千一百石糧食。


  各自留下家中口糧之後,呂涵陽在三原縣獲得了三萬一千五百石糧食用來救濟百姓。


  貞觀時期,天災不斷,去年旱災,今年還不知道有沒有天災出現呢。所以百姓一直都是在溫飽線下面掙扎著。


  雖然歷史上鼓吹是盛世,但是呂涵陽見到的卻完全無法和盛世聯繫在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