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給你筆,你來算,算出來,算你贏
周博,字士義,號楊山居士,世人愛稱周楊山,霖國眉州人士,不說詩詞,光談琴棋書畫以及經義方面的學問,都有一定的成就,涉足的學術領域廣闊。
周楊山生性豪邁不羈,為人率真。
年二十便出仕於霖國,他出仕執政四十餘年,如今是結束了自己不算成功的政壇之旅,來到瞭望仙城尋覓仙家大道。
此時的他,在世俗界的文壇之中,名滿天下。
而周楊山最擅長的領域,便是吟詩作對。
由於在詩詞手法上善用誇張比喻,劍走偏鋒,故而得名『詩怪』。
……
從醉迷樓的二樓走到一樓,周博鬆了一口氣,他生來喜歡熱鬧,這二樓雖然也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但遠遠沒有一樓這麼有氣氛。
他打算下樓,喝幾杯小酒,再登上這醉迷樓的二樓。
當他走到一樓的時候,有些人吃驚地望向他。
居然還有人願意從二樓走下來?
他們可是費勁了力氣都想要登上二樓。
由於古代人之間的信息傳播能力有限,一般人如果沒有報上自己的名號,是很少有人會認識的,雖然大部分人都認識知名度較高的名人,但更多數人都是沒有見過名人本人的。
直白來講,就屬於那種只聽說過名號,沒見過本人真容的類型。
這也便是古人為什麼總要說『來者何人』的原因。
小廝望了過去,恭敬地說道:「楊山先生,您怎麼又下來了。」
前幾天,掌柜的剛叮囑過他,要注意這位楊山先生,務必要保持恭敬,所以看到這老者下來,這小廝又是頭疼又是無奈。
這楊山先生是個閑不住的主兒,隔三差五就要下來看上一看。
附近的人,皆是一驚。
世界上還有人能用『楊山』這個稱呼?
必然是霖國的大文豪——周博。
周楊山先生啊!
黃荊定睛一看,他早前遊歷靖國的時候,有幸見過一次周博,那天是周楊山公開講解經義,前來受教的讀書人可以說是人山人海。
「真是.……周子啊。」黃荊嘆道。
周博身為大學士,大文豪,在當下的讀書人心中是崇高的。
沒有想到,這大名鼎鼎的周博,周子,也會來到這裡尋找長生之道。
他笑了笑。
好像在笑自己的愚蠢。
畢竟誰又想死呢?周子來尋覓長生之道也是正常。
周博:「我只是下來看一看後生出的題目罷了。」
他沒有正眼看小廝,隨口說道。
緊接著,他的視線掃了一下四周,見到了幾個認識的人,正擠在最前頭看著題目苦思冥想,他湊了上去道:「仲泰兄,伯穎兄,子重兄,好久不見。」
聽到背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這三位被點到名字的老者便知曉是誰來了。
「士義兄,你怎麼在這?」一位鶴髮童顏的長者咳嗽道,他是景國大儒王觀,字仲泰,雖然當不得大才一稱,可在文學上面,也是有幾把刷子的。
此時的他,滿臉愁容。
「這題,該不會是你出的吧?」王觀發愁道:「如果是你出的,那答不出來也是應當的,可是.……我好像未曾聽聞士義兄在算術一道有如此之深的造詣啊.……」
周博一怔。
算術題?
周博想了想,剛才那年輕人上去的時候,答的是祖真的題目,會出一道有關於算術的題目,也是正常。
他剛準備說話,回答這個問題時,王觀又道:「這算術題也就算了,可偏偏這個對聯又那麼難,且不說這個對聯.……」
周博咳嗽了一下,打斷了王觀喋喋不休的埋怨。
「這些題目,並不是我出的,而是剛才上樓的一個後生出的題目。」周博淡淡地說道,他還沒有看過題,也不認為這些題目會有多麼的困難。
「後生?」王觀皺眉道:「那這個後生有些厲害。」
他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說法。
「不!是很厲害。」
「你且看此題。」王觀伸出食指,指一指第一道題。
「煙鎖池塘柳。」周博一字一頓地念了下去,另外兩個學士也走了過來。
一人姓楊名庭,字伯穎,一人姓湯名荀,字子重。
皆是知名學士,與周博是同一時代的學子,當周博獨領風騷的時候,他們也是客串了好幾年的綠葉,年輕的時候,一人是窕國第一才子,一人是晉國知名書法家。
這湯荀在旁,止不住地稱讚這個字寫的好,一門心思全部放在了字上面,哪裡還關注題目不題目的。
楊庭苦笑道:「士義兄,煙鎖池塘柳,這第一題考對聯,就難倒了我。」
這題,在地球上歷經了很長一段的時間,才有人答出來,而且答出來的都文不對題,或者是缺少了一絲意境,勉強答出來,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路敗放第一題,是因為這題屬於比較簡單的,雖然對出來的對聯很差勁,但至少是有人對出來了。
其中一個答案便是炮鎮海城樓。
可惜的是此句是以專有名詞「海城樓」對上隨處可見的「池塘柳」,嚴格意義上,是犯了對聯之中的忌諱,不然這個下聯也就完美了。
「這上聯五字,字字嵌五行,為偏旁,內涵『金木水火土』,且意境極妙,若是要續此對,也需要五行,這就絕非一般了。」周博一針見血,有些頭疼道。
這道對聯,比較考驗一個學士的辭彙量。
不僅要含有金木水火土,這對聯還要考慮押韻,除了押韻還要考慮這些辭彙的名詞動詞關係。
很難。
周博心裏面得出了這個答案。
「是啊。」楊庭嘆道:「這太難了,怎麼會有這種對聯要答,這不是成心為難我們嗎?」
王觀冷笑。
「真正為難我們的是這題。」
他指的另外一張紙上面,這是一個圓圈,問題是:「問周圓之比。」
最開始看的時候,以為這道題目最簡單,但算了下來,發現這道題根本就是無解的,放到這上面來,成心就是為難他們。
古代人,只要能熟練運用加減乘除,就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數學家了。
這圓周率,只有古代最頂級的數學家才會去研究的東西。
注意!
僅僅是研究,而不是解答。
由此可見這道題目的苛刻和困難程度。
路敗要求也不高,只要這群人能夠算出圓周率之中,后五十位的數字,就夠了,就算你通關了。
來來來。
給你筆,你算吧,算出后十位,我就算你贏好吧?
先別說這第一個千古絕對,還有一個圓周率,其他八道題目,各個是刁鑽到了極致。
王觀過濾了一遍所有的題目。
雖然知道了所有題目的考點,但他和黃荊一樣,腦海裡面出現了兩個字。
『迷茫』。
知道考點,但怎麼答呢?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自己明明知道對方考的地方是什麼,問的地方是什麼,求解的點是什麼,但偏偏,你知道了他要問的內容,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去回答。
王觀暗罵道。
這是哪個該死的豎儒,寫出來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