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章:調兵與擴軍
劉峙被氣的咳血,李隆克也很生氣。
原因就是有不少的中央軍士兵都給逃了。本來還說要抓幾十萬俘虜的,結果最後這裏就隻是抓了三十萬的俘虜罷了。
這還是有前麵二十五萬的原因。
雖然李隆克很生氣,認為俘虜抓少了,但該上報的東西還是要上報的。
……
北平紫禁城西苑軍部指揮大廳
“大帥!前線指揮部發來捷報!”
“念!”
韓淩沒有絲毫表情的說了一句。
“今日上午,我軍攻心戰術取得效果,中央軍戰心全無,毫無鬥誌。在以.……
此次戰鬥曆時六天,擊斃敵軍二十八萬,俘虜三十萬,此外還有數萬敵軍逃散,十五萬敵軍按照敵軍指揮官劉峙的命令撤向合肥。此戰我軍大獲全勝!”
通訊參謀念完之後就合上了文件。而指揮大廳裏的一眾將領參謀都看著韓淩。
韓淩原本緊繃著的神情終於露出了一抹笑容。
轉身看著一眾人道:“諸位,我軍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已經順利完成!”
韓淩說完之後,指揮大廳內的一眾人都開始歡呼起來。
二十多萬擊敗八十萬大軍,這將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
他們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大帥!我們下一步要做什麽?”
蔣百裏這個總參謀長走過來看著韓淩道。
“下一步嘛……”
韓淩轉身看著地圖。
“擴軍,從全國各地的警備區之中抽調十二個步兵師,將他們轉為常備步兵師。
此外再在全國各地征兵征兵二十萬,組建新兵師。
此次南京政府調集了一百七十萬大軍與我們作戰,現在八十萬主力已經被吃掉。
就剩下淮安地區的六十萬和信陽地區的三十萬大軍。
目前在淮安地區,我軍五個常備師加上三個江蘇警備區的步兵師在抵擋他們的六十萬大軍作戰,目前在空軍的支援下,並無危險。
而在信陽地區我軍三個常備師加上兩個河南警備區的步兵師在抵擋他們的進攻,目前也無大礙!”
韓淩說完這些之後看著在自己麵前的蔣百裏和張漢卿道:“雖然目前我軍的全線情況並無險情,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這樣結束。
委員長既然要打,那咱們就和他好好的打一場。
先清理長江以北剩餘的九十萬中央軍,然後再發起渡江戰役!”
“大帥!我們這是要統一全國嗎?”
蔣百裏看著韓淩問道。
“不錯!本來我還想等過一段時間,我們全麵發展起來之後再打統一戰爭,那樣一來我們的傷亡也小一些,但委員長挑釁在先,那就不要怪我們了!”
“不過大帥!要是這樣的話,我們的軍隊就不夠用了。
就算征兵二十萬,再從警備區之中抽調十二個步兵師,我們常備師的人數也並不多,不過百萬罷了!”
“不急,我們全國的警備區之中還有幾十個步兵師,我們可以從那裏麵抽調部隊。然後再讓警備區自己招募新兵補充就是了。以後我們常備師的人員,不能要新兵,必須從警備區之中補充老兵。隻有這樣才能讓常備師一直都保持強盛的戰鬥力!”
韓淩揮揮手不以為意的說道。
“好!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我就去傳達命令!”
……
韓淩的命令傳達下去了,全國的警備區之中抽調了十二個精銳的步兵師。
而在整個華北、東北、西北地區,平遠軍又樹立起了募兵點。
要招募二十萬大軍。
同時韓淩準備統一全國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由周樹人、蔡元培,他們這些教育界、文學界的大佬也開始為韓淩造勢。
“百萬雄師下江南!”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統一進行時!”
“中央軍,投降吧!”
“平遠軍,進攻!”
“韓淩的夢想!”
……
一個個標題開始出現在全國的各大報紙上。
韓淩在教育界大把大把撒錢的行為和對文學界的重視,讓華夏大部分的文人和教育者都聚集在了北平周圍。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華夏的筆杆子掌握在了韓淩的手中。
在華夏臨時政府治下,沒有誰會懷疑平遠軍不能統一天下。
沒有誰會認為平遠軍不能統一天下。
前段時間平遠軍二十餘萬大軍擊敗中央軍八十萬大軍就是最好的證明。
平遠軍從成立以來就在不斷的作戰,但這期間卻是從未出現過一次敗仗。
戰必勝,攻必克。
成為平遠軍的代名詞。
同時一些不明事理的老百姓認為平遠軍受到上天眷顧,是上天派下來統一華夏的言論也開始在民間蔓延。
在這個時候,迷信還是很有市場的。
很多老百姓都信這玩意兒。
所以這個不知是誰發出的東西,開始在民間廣泛傳播。
華夏臨時政府治下的一些言論傳到了中央軍的耳中。
一些士兵對作戰產生了搖擺不定的情況。
士氣開始下降,戰意開始消散。
而當這一切都在向著平遠軍有利的一麵發展的時候,委員長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沉默了。
委員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發一言,在他的對麵是戴笠,這個他的得力助手。
“雨農,查清楚了嗎?他們到底是怎麽敗的?”
委員長的語氣顯得很是陰沉。
八十萬大軍,就這樣敗了。
而且在六天的時間就成為了過去,隻剩下十五萬殘軍在合肥。
“已經基本查清楚了。平遠軍將裝甲部隊集中起來使用,在空軍的掩護下向鳳陽快速突擊。
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阻攔他們。
加上他們的速度很快,在劉峙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打到了鳳陽。
劉峙不得不向定遠方向撤退。
劉峙在撤退前曾向下麵的各部隊下令,讓他們死守陣地。
劉峙在路上被平遠軍的坦克不斷追擊。
而平遠軍則是在劉峙消失的這幾天傳播劉峙逃跑,讓他們投降的事情。
很多新兵全無戰意,在一部分人開始逃跑之後,就有不少的人跑了。
而在前線的二十多萬大軍,則是因為懼怕平遠軍的戰力,加上平遠軍的逼迫,他們在六號向平遠軍投降。
等到劉峙到達定遠,打開電台聯係各部隊時,已經聯係不上了。隻有剩下的少部分軍隊還能聯係上!”
戴笠說完之後就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裏沒有說話,而他的手中則是拿著一個文件夾。
委員長聽後沒有說話,坐在那裏好像是在沉思著什麽一樣。
“湯恩伯的事情調查的怎麽樣了?”
過了一會兒之後委員長才問道。
“也已經調查清楚了。當日他手下有八個步兵師,八個步兵師先後被平遠軍擊敗,但主力猶在,他卻因為害怕被平遠軍俘虜所以丟下部隊逃了!”
“這麽說來,劉峙的指揮部前方之所以空虛,和湯恩伯有很大的關係了?”
委員長還是那樣的平靜,但戴笠卻是知道,湯恩伯要倒黴了。
這個家夥在戰敗之後直接回到了南京,還想向委員長認錯,希望可以得到諒解。隻不過當時委員長正被戰敗,八十萬大軍化為雲煙的事情氣的快要吐血了。
所以湯恩伯一回來就被抓起來關了起來。
“可以這樣說!”
“情有可原,但罪無可恕!”
委員長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
但戴笠卻是明白他的意思了,從此之後,湯恩伯就要失去委員長的青睞,仕途上也止於此了。
“你下去吧!”
“是!”
等到戴笠下去了之後,才又有一個人走了進來。
“敬之,你對現在的戰場局勢怎麽看?”
進來的人就是委員長的得力助手何應欽了。
“增兵!隻有增兵!委座,現在我軍在淮安地區和信陽地區的數十萬大軍遲遲不能突破平遠軍的防線,而在蚌阜地區的八十萬大軍已經失敗。
如果再不增兵,怕是我們就要和平遠軍劃江而治了,這還是最好的結果。
而且就算是劃江而治,恐怕也隻會到明年春季。
現在夏季要到來。長江的水量開始上漲。他們應該不會在今年發動渡江作戰,但明年就不一定了。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增兵,將平遠軍趕回淮河以北才行!”
“恩!我也是這樣想的。敬之,你以軍政部的名義,再從長江以南抽調一百一十萬大軍,合共淮安、信陽地區的九十萬大軍,向平遠軍發動進攻,一定要將他們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