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章:韓蔣和談【下】
既然大老板委員長都拍板了,下麵的這些人自然沒有什麽異議,都遵從委員長的意思。
隨後一封停止內戰,抵禦外虜的電報就從南京領袖官邸發到北平西苑了。
……
“大帥!你看,南京政府發來了和談電報,聲稱他們願意放下一切成見,和我們攜手抵禦小鬼子的進攻!”
黃克林拿著一封電文走進了平遠軍臨時指揮部大廳內。
此時韓淩正在裏麵下著各種各樣的命令。
既然要和小鬼子打,那就要打出華夏的威風來。
這需要準備的東西嘛!
自然也不少!
韓淩聽後接過了電文,站在一旁的張漢卿看著韓淩,他想要知道委員長怎麽說。
韓淩默默的看著,看了之後才放下了電文。
“克林!給歸綏發報,讓他們準備轉移行政中心!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們的行政中心將會轉移到北平!”
“是!”
黃克林沒有問為什麽,轉身去執行命令了。
張漢卿卻是一臉疑惑的看著韓淩,他不明白韓淩為何在看了這封電報之後會下這樣的命令。
看著張漢卿的神色就知道他很想知道。
韓淩淡淡的笑著道:“南京政府要和我們和談,但他的語氣卻不像是和談,完全就是一副自己是正統中央政府的模樣。
這就讓韓淩不爽了。
裏麵還一口一個綏遠地方政府。
這就像是在說:你隻是一個地方政府,我南京政府才是正統的中央政府。
而韓淩轉移行政中心的意思也很明確!
那就是要成立一個臨時政府,在政治形勢上和南京政府形成對抗。
一個北平,一個南京!嗬嗬!有意思!……
南京政府有和談的意向,韓淩也有和談的意向。
南京政府想要恢複一下實力,等實力恢複了,部隊也換裝了,實力增強之後再對付平遠軍。
而韓淩的想法是先幹翻小鬼子,然後再轉身對付南京政府。
這樣自己的精力也才會充足,也不會出現兵力緊張的情況。
畢竟華夏這麽大,你打下來之後還要派部隊駐守吧!
這些可都需要大量的兵力。
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裏,綏遠軍政府的行政中心開始向北平轉移。
而韓淩也在不斷的與南京政府進行電報交流。
一九三零年十一月十八日。
正當小鬼子軍部製定下刺殺濱口雄幸的計劃,韓淩和委員長的意見也快要達成一致時,綏遠軍政府的行政中心終於搬到了北平。
行政重型能夠搬離的這樣迅速,這還要多虧了飛艇的幫忙。
許多東西都是飛艇運輸過來的。
人員都是乘坐汽車過來的。
再加上綏遠軍政府成立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機構還不臃腫,所以很快就搬過來了。
當行政重型搬離過來兩天後,也就是一九三零年十一月二十日。
經過兩天的準備,韓淩向外界發布了一封明碼電報。
成立華夏臨時軍政府,韓淩自任華夏臨時政府陸海空三軍統帥與華夏臨時政府首腦。
統帥華夏臨時政府治下陸海空三軍統帥與華夏臨時政府的一切。
……
一九三零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韓淩與委員長達成和談協定。
十一月二十五日,韓淩和委員長共同到達河南信陽市,在這裏簽訂停戰協議。
信陽,市政府大樓內!
“南京政府軍事委員長,國大黨總裁蔣委員長到!“
“華夏臨時軍政府三軍統帥,首腦韓淩到!”
雖然韓淩才22歲,委員長是四十三歲,快四十四歲,可以說委員長的年齡比韓淩的年齡大一倍,可是兩人卻好像十分具有默契一樣。
居然是同時到。
隨著兩人及其政府官員的到來,原本沒幾個人的市政府大廳頓時就擠滿了人。
不過委員長和韓淩周圍一兩米的地方都是沒什麽人,都給他們留出了空間。
委員長看著韓淩如此年輕,心中不禁感歎年少有為。
雖然委員長將韓淩看作是敵人,但不妨礙他讚歎韓淩的年少有為。
22歲的年紀,居然就坐擁華夏半壁江山了。
現在河南全部,湖北一部都在他的治下,韓淩可以說是真正的坐擁華夏半壁江山了。
“這是和談協議,請韓帥與委員長過目!”
韓淩和委員長相對而坐,雙方都沒有說話。
何應欽和黃克林兩人將自己打印出來的文件,進行相互交換。
韓淩拿起文件仔細的看了看,確定正常之後才將文件放在桌子上。
委員長同樣如此。
隨後韓淩和委員長拿出自己的筆在那一份份文件上開始簽字。
雖然這隻是一份停戰協定。
但這裏麵涉及的內容卻是不少。
首先第一條,華夏臨時政府與南京政府以淮河為界,雙方不得越過淮河。淮河以北為華夏臨時政府治地,淮河以南為南京政府治地。
而湖北等地區,以實際占領區為界線。
雙方在接觸區域,各自退後三十裏。不得在界線區域三十裏的範圍內駐紮一兵一卒。當然,警察部隊除外。但保安部隊也不允許有。
如果這塊區域內有土匪,派出剿匪的部隊不得超過一個營的兵力。
這是第一條。
隨後第二條,為應抗戰之需要,將華夏劃分為兩大戰區。
即為淮北戰區與淮南戰區。
也就是以雙方的界線為準,淮河以北的戰事由華夏臨時政府負責。
淮河以南的戰事由南京政府負責。在未得到對方請求增援之前,部隊不得跨國淮河!
第三條.……
林林種種大的規定有二十多條,而每一條大的規定之中還有不少小的規定。
比如說如果對方和小鬼子發生戰爭,你這一方要對其進行物資支援這一個大的條件。
在這裏麵還對支援的物資做了詳細的規定。
比如說隻能支援軍事物資,不能支援其他的物資。
此外,支援的物資也要視己方的實際情況而定等!
反正林林種種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