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抗戰之不死戰神> 23章:各方喝罵

23章:各方喝罵

  山西太原,閻百川官邸

  “你說什麽?李培基被擊斃,歸綏落入到了韓淩的手中?”


  老閻聽到這個消息時,頓時就愣住了。


  這是他完全沒想到的。


  八九千騎兵對上五六千步兵,居然還被別人給完敗,連指揮官都給擊斃。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而最為關鍵的是韓淩將李培基給擊斃了。


  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一方軍閥擊斃另一方軍閥,這種事情除了二幾年的孫傳芳做過之外,其他的各地都沒有發生過。


  而如今卻是發生了。


  “百川啊!看來這韓淩野心不小啊!居然公開破壞了我們的規則。我們是時候做準備了!”


  趙戴文並沒有回答老閻的話,而是有些感歎的說道。


  “你是說……目前怕是不行,除非我們打下南京。否則我們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做這件事情!”


  老閻想了想還是搖頭拒絕道。


  趙戴文的意思他明白,那就是先調集兵力將韓淩給剿滅,否則就這樣讓他在後麵搗亂,怕是不太好。


  “百川!你真的這樣認為嗎?這韓淩隻是區區一個半月,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就有了如此兵力。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我還得到一個消息,韓淩進攻歸綏不隻是兩個團的兵力,而是三個團的兵力,八千多人。


  你還認為他是小疾嗎?”


  趙戴文盯著老閻道。


  “三個團的兵力?他到底哪裏來的這麽多兵力?怎麽擴軍這麽迅速?難道是一群農民?”


  老閻的眉頭不禁皺在了一起。


  “我看不是!據說這三個團都參與了進攻歸綏的戰鬥。能夠拿下歸綏,就說明他們還是有戰鬥力的,而且不會太弱。要是現在不抓緊時間處理,等到我們拿下南京之後,我們的麻煩就大了!”


  說實話,趙戴文對韓淩,的確是有些佩服。


  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拉起了一支八九千人的部隊,而且還能夠吃掉李培基的部隊。


  這絕不是偶然,就算是運氣。


  那也是實力的一種。


  所以他現在對韓淩很重視。


  老閻聽後並沒有立即發表什麽,而是在權衡。


  過了一會兒之後才道:“我看這樣,暫時先不管韓淩。我們先將優勢確立了,再反身打韓淩。


  否則我們現在就打韓淩,這對我方的情況將會不好。


  現在我方的主力都陷在了前線。


  而要是抽調的人少了,怕是要被韓淩吃掉。


  與其徒自損傷我們的聲望,不如先解決掉眼前的大敵!”


  老閻在權衡了一番之後還是決定先和南京打。


  畢竟這才是眼前的當務之急。


  “唉!隨你吧!隻是希望韓淩不要發展太快才是!否則就算我們解決了南京的哪位,回過頭來時,我們的後方又成長起來一位了。”


  趙戴文有些憂心的道。


  “嗬嗬!次隴公,你多慮了!他們現在隻是在歸綏一隅罷了!再怎麽發展,也不會發展多好。等我們騰出手來了,他們就不足為慮!”


  “校長,前兩天韓淩已經打下了歸綏,並且槍斃了李培基!”


  戴笠站在委員長的麵前很恭敬。嗯!畢竟這不隻是他的上司,還是他的校長。


  “擊斃了李培基?”


  委員長聽到這裏,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是的!當場就將李培基擊斃了!”


  委員長聽後沒有說話,似乎在想著什麽。


  過了一會兒之後才道:“我們不要有任何言語,你派的人現在到哪裏了?”


  “快要到歸綏了!估計明天就會到達!”


  戴笠知道委員長很重視這些消息,所以對於這些東西,他是牢記於心的。


  “嗯!到了歸綏之後不要急著見韓淩,先過幾天!”


  委員長對於這些也有思量。


  韓淩擊斃了李培基,肯定要招來全國大小軍閥的一致討伐。


  在這個時候,他想要拉攏韓淩,收韓淩為己用,就不能因為韓淩破壞規則而責罵他。


  相反,這個時候得不出聲,等到韓淩被全國上下喝罵的時候,再站出來為韓淩說話。


  從這裏達到收心的目的。


  至於為韓淩開脫的原因,委員長都想好了。


  他知道,韓淩為什麽要殺李培基的原因。


  因為李培基想過讓韓淩死,所以這可以說是一起私仇。


  委員長的預判的確是沒有錯。


  三月四號,韓淩幹掉了李培基。


  三月七號,全國上下許多報紙就開始討伐韓淩了。


  像閻百川、李宗仁、劉湘這些,都開始一致的聲援李培基,討伐韓淩了。


  “屠夫!為一己私利殺害一省主席李培基,乃喪心病狂……”


  “最邪惡軍閥!貿然殺害一省主席,應自殺謝罪!”


  “華夏最可恨軍,閥,為一己私利,殺害省主席,應為李培基守孝三天!”
……

  韓淩在一時間就出名了。


  隻不過是被罵出名的,無數的人要求韓淩自殺謝罪,同時還有人要求韓淩為李培基守孝。


  還有一些人認為韓淩應當贍養李培基的家人。


  反正是各種討伐的聲音。


  像馮玉祥這些更是叫囂著等解決當前士兵就立即發兵歸綏,解決掉韓淩這個人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