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魂狐疑的看著晏青君,這傢伙上輩子打了一輩子光棍,難不成真叫小娘子傷害過?
「姑娘是老虎……小哥,難不成你被小姑娘傷害過?雖然少年慕艾我是懂的,但你這年紀也太小了吧?」
晏青君:「……天就是這麼被聊死的。」
伸手抽了本《十萬個為什麼》塞到了青魂懷裡:「小姑娘家家的,什麼少年慕艾,是你該說的話么?看你的書去!」
幾人雖然白天幹了一天活,晚上卻還是要看書的,至少青魂和齊珩要看書。晏青君就是個陪讀。妹妹如此好學,晏青君當然要支持。
可這會兒畢竟天氣還冷,他們屋裡也沒書桌,青魂就把堂屋裡的八仙桌給抗到了南屋裡,又在桌子底下放了火盆子,桌上放了家裡最好的玻璃罩的馬燈,火焰調的亮亮的,三人圍著桌子各自看書做習題。有不懂的地方,不管是問齊珩還是問晏青君,都能得到解答。
青魂一直覺得自己兩輩子都算是學霸了,像她這樣十二三歲,還在小學二三年級混著的人多著呢,她這都開始看高二的書了。
但沒想到,比她大不了幾歲的小哥和齊珩,竟然比她學的還精深,她不大明白的題,問這兩人,誰都能解答。
當然,她不知道的是,晏青君是佔了兩輩子的便宜。齊珩是個真學神。
學完自己當日的進度,青魂打開了小哥塞給她的十萬個為什麼,這一看,她就學得好象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中間青魂又給加了餐,晚飯吃的早,看了半天書,其實是個特別耗消神的事,青魂怕這兩大小夥子半夜裡餓,連著她自己,每人沖了杯麥乳精,一人一個雞蛋,水用的是空間里的泉水。
吃的晏青君還有點兒心疼:「今兒晚上就這麼吃了,明兒可別再這麼拋費,給阿珩一個雞蛋就行,我吃個烤紅薯就得了,佑大哥不是送了些紅薯過來么?晚上給我往火盆子里扔一個,烤熟了,吃著香,我愛吃那個。」
麥乳精留給二蛋和丫丫吧,那兩小東西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青魂就笑:「不是說叫我養活你嗎?咱家別的沒有,雞蛋是不缺的。你們又不是在家住一天兩天的,和你們瞎客氣什麼?以後拿什麼你們吃什麼就成。」
肉不好往家多拿,雞蛋每天一個一個偷著吃還是可以的,這東西一煮,一點兒味都散不出去,
吃多少都沒事。而且四五分錢一個雞蛋,不說她空間里十幾隻雞在下蛋呢,就是買,一個一天一個雞蛋,一天也就一兩毛錢,她還真買得起。
先吃飽,再吃些諸如雞蛋這些有點兒營養的,再用空間泉水給調養調養,用不了半年,這兩少年應該就不會這麼瘦弱了,看到小哥這樣,不只大姑心疼,其實她也心疼呢。
給大伯他們寄了米糧錢票和衣裳,小哥的戶口也落了,青魂就覺得沒了心思,白天上工,晚上學習,順便檢查一下兩小的功課,一轉眼,就到了華新國和顧珍成親的日子。
青魂一家子跟生產隊里請了假,去市區辦婚禮。
這年頭辦婚禮也沒有喝喜酒的說法,條件好的,才請血親吃頓便飯。
顧珍也沒請別人,只請了三位堂叔家的長輩。就是顧家,也只去了舅舅顧兵和外奶顧老太。
雖說只請了這些人,可加上青魂自己一家人,這人也不少。
原說在飯店裡定一桌的,可顧珍一看那院子里收拾的一應俱全的,乾脆就在小院里辦了席。
好在有幾位堂奶奶在,屋裡米糧油鹽醬醋茶的不少,只從家裡帶了些酒和菜,倒也置辦了滿滿一席菜。
華新國給三孩子準備的是每人一身新軍裝,顯然是用他自己沒捨得穿的新軍裝給改出來的,就這,也把青魂和二蛋丫丫給高興壞了。
這身軍裝,雖然只是改的,但對青魂來說,也分外珍惜。
自然比不上她上輩子的將軍朝服還有鎧甲氣派,但意義不一樣。
哪怕這輩子她不是軍人了,可她骨子裡刻著軍魂,這是改不了的。
因之前沒準備晏青君和齊珩兩孩子的見面禮,華新國臨時給每人送了一支鋼筆,這年頭,鋼筆真算是貴重的禮物了。
好在晏青君和齊珩都沒客氣,很高興的收了下來。華新國心裡就比較舒暢。
等到青魂領著二蛋和丫丫叫他爸的時候,華新國呆了半響,戰場上流血都沒吭一聲的硬漢子,一下子就紅了眼。
「哎,好孩子。」
紅著眼,答應的也特別響亮。
吃了中午飯,留了華新國和顧珍在市裡,爺奶們和晏大姑帶著孩子們回家,顧老太太順利嫁了閨女,也和兒子樂呵呵的走了。
華新國還挺捨不得才開口叫自己爸爸的幾孩子,顧珍也不放心,可兩口子要留孩子們和他兩在市裡一起住兩天,這幾孩子沒一個肯留下的,倒叫新當爸的華新國失落不已。
雖說是二嫁,可人家華新國是頭婚,因此這回門也是要回的。
兩人第二天沒回顧家,拎著大包小包的回門禮,回的是晏家。這事做的就比較講究了,幾位爺奶,還有晏大姑都特別滿意。
第三天兩人才回了趟顧家,又去市裡住了幾天,這才回了晏家這邊。
這下子,生產大隊里的人都知道顧珍改嫁了,說什麼的都有,好在沒人跑到青魂兄妹幾個面前說,有當著堂奶奶們面前嚼舌根的,都叫大奶奶和二奶奶給罵了回去。
華新國和顧珍回生產隊,是準備著帶孩子們一起去趟部隊。
華新國這會兒得意著呢,他這可是有了三孩子,怎麼著,也得叫自己那幫老夥計們眼饞一下。何況他媳婦兒又是這麼溫柔標緻的一個人。
晏大姑倒是沒攔著,只是不免擔心,這一去,來回可得不短時間呢,路上累著凍著了,都是事兒。
青魂原就計劃著順便去看趟她大伯,要不然不放心,因此痛快的答應下來。
好在賢叔他們三個已經去磚瓦廠上了幾天班,三姑那邊也去紡織廠報了名,一時家裡也沒什麼需要擔心的。
只是晏青君才去看過他爸,又不放心齊珩一個人在村裡,因此沒跟著一道去。